图书介绍

热能动力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热能动力工程
  • 于立军,韩向新,翁史烈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6955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热能-动力工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热能动力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能源转换1

1.1 能源转换方式1

1.1.1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1

1.1.2 热力学第一定律2

1.1.3 热力学第二定律4

1.1.4 能源的分类与转换方式8

1.2 朗肯循环12

1.2.1 朗肯循环简介12

1.2.2 朗肯循环过程12

1.2.3 朗肯循环效率13

1.2.4 再热循环17

1.2.5 回热循环19

1.2.6 朗肯循环应用22

1.3 分布式能源27

1.3.1 分布式能源概述27

1.3.2 分布式能源技术31

1.3.3 分布式能源发展45

1.4 科学用能概述52

1.4.1 能源的开发利用52

1.4.2 能的可用性56

1.4.3 科学用能的概念57

参考文献62

第2章 系统能量分析63

2.1 能源计量方法63

2.1.1 能源计量简介63

2.1.2 能源计量的重要性64

2.1.3 能源计量器具65

2.1.4 能源计量方法和实例66

2.2 能源统计分析71

2.2.1 能源统计简介71

2.2.2 能源统计范畴73

2.2.3 能源统计能耗指标75

2.3 系统能量平衡79

2.3.1 系统能量平衡简介79

2.3.2 系统能量平衡模式81

2.3.3 系统能量平衡方法82

2.3.4 系统能量平衡计算83

2.3.5 系统能量平衡表85

2.4 能源流程图89

2.4.1 能源流程图的作用89

2.4.2 绘制能源流程图的方法92

2.4.3 应用实例94

参考文献105

第3章 总能系统107

3.1 蒸汽动力循环系统107

3.1.1 工艺流程107

3.1.2 热经济性评价指标110

3.1.3 循环热效率的提高措施112

3.1.4 原则性热力系统116

3.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117

3.2.1 工艺流程117

3.2.2 系统结构118

3.2.3 系统效率122

3.2.4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123

3.3 热泵系统126

3.3.1 基本概念126

3.3.2 热力学原理131

3.3.3 应用状况与发展132

3.4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134

3.4.1 热力学原理135

3.4.2 工作介质137

3.4.3 有机工质膨胀机141

3.4.4 应用与发展143

参考文献145

第4章 热能动力设备147

4.1 锅炉147

4.1.1 基本结构与工艺流程147

4.1.2 关键技术参数与效率156

4.1.3 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158

4.1.4 锅炉技术发展160

4.2 汽轮机161

4.2.1 基本结构与分类161

4.2.2 汽轮机的级164

4.2.3 多级汽轮机170

4.2.4 汽轮机发展问题172

4.3 燃气轮机173

4.3.1 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173

4.3.2 技术指标177

4.3.3 分类与应用178

4.3.4 发展与问题180

4.4 内燃机181

4.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81

4.4.2 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187

4.4.3 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190

参考文献192

第5章 换热设备193

5.1 工业加热炉193

5.1.1 分类与结构193

5.1.2 常规炉型196

5.1.3 性能参数198

5.1.4 炉型选择与发展趋势199

5.2 工业干燥202

5.2.1 干燥工作原理202

5.2.2 干燥设备分类203

5.2.3 常规干燥设备204

5.2.4 新型干燥设备209

5.3 余热回收210

5.3.1 余热的来源与利用现状211

5.3.2 余热回收方式212

5.3.3 余热回收技术与设备213

5.4 蒸汽蓄热器218

5.4.1 工作原理218

5.4.2 分类与结构219

5.4.3 实际应用221

参考文献225

第6章 辅助动力设备227

6.1 泵227

6.1.1 泵的分类227

6.1.2 叶片泵229

6.1.3 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232

6.1.4 泵的运行235

6.1.5 其他类型的泵237

6.2 风机240

6.2.1 风机的分类240

6.2.2 风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41

6.2.3 风机的性能指标245

6.2.4 风机的运行与节能247

6.3 凝汽器247

6.3.1 工作原理247

6.3.2 分类与结构248

6.3.3 性能指标250

6.3.4 结垢与清洗252

6.4 冷却塔254

6.4.1 工作原理、分类与基本结构255

6.4.2 设计与关键参数257

6.4.3 实际运行管理260

参考文献262

第7章 能源管理263

7.1 企业能源管理263

7.1.1 企业能源管理的目的263

7.1.2 企业能源管理的要素263

7.1.3 企业能源管理的特点264

7.1.4 企业能源管理的职责266

7.1.5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及岗位267

7.1.6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269

7.1.7 企业能效对标管理270

7.1.8 企业能源管理的实际案例272

7.2 能源管理系统275

7.2.1 能源管理系统的演变过程275

7.2.2 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277

7.2.3 能源管理系统的构建278

7.2.4 能源互联网283

7.3 电力需求侧管理285

7.3.1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285

7.3.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手段285

7.3.3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其他手段290

7.3.4 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与实例294

7.4 合同能源管理297

7.4.1 内涵定义297

7.4.2 主要特点298

7.4.3 国内外发展现状299

7.4.4 合同能源管理行为主体和要素302

7.4.5 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303

7.4.6 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及控制304

7.4.7 未来收益权质押305

7.4.8 有关支持政策306

7.4.9 实际案例307

参考文献310

索引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