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486790.jpg)
- 莫莫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992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古代史-青少年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亦真亦假,远古文明2
女人说了算的时期2
最早的人工稻谷培植3
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3
手工业发达的“红山文化”4
母系氏族衰落的见证4
家庭成为基本的社会单位5
人类最早的“文明”6
早期的陶器文明6
以家庭为单位的合葬出现7
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7
源于太子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8
华夏文明的曙光9
室内设计的发展9
讲究饭桌文化的古人10
反映男女分工的墓葬11
最早台湾文化的发现11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12
炎帝对华夏文明的贡献12
五氏之一:有巢氏13
神农氏和《神农本草经》14
伏羲对人类的贡献14
钻木取火的“燧人氏”15
中国人为何叫“炎黄子孙”16
野蛮到文明转化的“涿鹿之战”16
象形文字的创始人17
颛顼废除占卜之术18
政绩卓著的帝喾19
知人善用的尧19
“举孝廉”出仕的舜20
子承父业的大禹治水20
“暮云蓊郁许由里”21
中华第一任司法部长22
第二章 世袭天下,夏家王朝24
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建立24
一手打破禅让制的夏启24
九鼎为何能指代中国25
为禅让制殉葬的有扈氏25
夏王室的一次劫难26
复立夏国的少康26
第十四任君王孔甲27
广施暴政的夏桀28
关氏为何备受敬仰29
夏朝的覆灭之战29
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30
世界上第一辆车的发明30
亲疏关系决定的等级31
夏朝的农业水平31
夏朝的工业水平32
有据可查的夏朝法律33
中国第一部奴隶制法典34
匈奴祖先是夏王后裔34
中国最古老奇书问世35
第三章 欣欣向荣,奴隶商朝37
开国帝王:商汤37
“网开一面”的典故37
从奴隶到丞相38
治国名臣伊尹39
血雨腥风的“九世之乱”40
盘庚智迁商都41
武丁梦中选相41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43
褒贬不一的商纣王43
林姓的太始祖比干44
商界“大佬”的出现44
儒家文化的先驱45
肉袒请罪的微子46
“人牲”和“人殉”46
商朝流行什么服装47
以先祖命名的法律文件48
商朝军队的编制49
一度辉煌的都城殷49
最早的货币与交易50
商朝的计数方法50
发达的医学技术51
巧夺天工的手工艺52
世界最大的青铜器52
第四章 风云迭起,周朝54
乱世西周的建立者武王54
颠覆商朝的牧野之战54
市井之间走出的政治家55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56
被儒家奉为楷模的人57
周厉王的暴政58
奴隶的第一次起义59
短暂的“宣王中兴”59
烽火戏诸侯60
不当皇帝当农夫的人60
囚车里的人才61
还原“长勺之战”62
流芳千古的“管鲍之交”63
一战贻笑千古的人64
“假道伐虢”的典故65
晋文公的流亡之路66
“城濮之战”的始末67
掘地见母的郑庄公67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68
“士为知己者死”70
26岁称霸中原的人70
越王勾践雪耻71
弃政从商的范蠡71
春秋时期短暂的和平72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72
伍子胥过韶关73
军事奇才孙武74
享誉世界的第一兵书75
杀妻求将的战神75
齐国大将田穰苴76
智伯瑶三次图谋攻打卫国未果77
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78
孙膑与庞涓的是非恩怨79
详解变法的内容80
扑朔迷离的鬼谷子其人80
纵横家苏秦其人81
以少胜多的“伊阙之战”82
有魄力的赵武灵王82
范睢一计灭六国83
纸上谈兵葬送四十万大军84
张仪破合纵85
孟尝君逃秦85
浪漫诗人的悲哀现实86
第五章 威慑四海,封建秦朝89
千古第一帝王89
秦始皇的政绩89
秦朝的中央机构90
秦朝的法律体系90
秦始皇对抗匈奴的对策91
开拓疆土的服越战争91
细说“焚书”与“坑儒”92
古今罕见的道德文化93
孟姜女是否真有其人93
“成也李斯,败也李斯”94
郑国渠的修建95
与秦始皇平起平坐的人96
秦国的战神:白起97
峥嵘一生的老将王翦97
跨界商界和政界的人98
“中华第一勇士”99
秦帝国内部的争斗100
第一次农民起义100
成就霸王的一场战役101
刘邦与项羽之争102
千古闻名的鸿门宴103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104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105
第六章 东方翘楚,大汉王朝107
大汉的开国皇帝107
“约法三章 ”的高明之处107
“白登之围”的脱身法108
吕后的功过是非109
“萧规曹随”的典故109
把汉文帝推上龙椅的人110
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111
贾谊及其政论1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13
司马迁和《史记》113
千古一帝刘彻114
武帝时的“巫蛊之乱”114
第一份帝王“罪己诏”115
大将霍去病的死因之谜116
“丝绸之路”的开辟117
一次举国关注的辩论118
不知由来的《九章 算术》119
野心勃勃的王莽119
“绿林”和“赤眉”起义军120
东汉初年的休养生息121
东汉的全盛时代121
跋扈将军梁冀122
建安三神医122
汉朝与朝鲜的关系123
汉朝与日本的关系124
汉朝有多少人口124
第七章 中原混战,三国鼎立126
司徒氏设计除董卓126
挟天子以令诸侯126
蜀汉的开国之君127
曹操与袁绍的决胜之战127
匡扶刘备的一代名丞128
武圣人关羽129
颜良与文丑之死129
享誉千古的“赤壁之战”130
又一个纸上谈兵之人130
曹操和七十二疑冢131
守城大将司马懿131
曹植七步成诗132
耗损蜀汉的“夷陵之战”132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133
邺下文人集团133
“竹林七贤”134
乱世中的数学大家134
第八章 多元发展,两晋时代136
司马家族的兴起136
西晋的建立136
收复东吴的将军王濬137
西晋的赋税制度137
司马炎传位于傻太子138
贾南风乱政139
史上规模最大的内讧139
西晋的覆亡140
“王与马,共天下”141
中流击楫的祖逖142
“王敦之乱”颠覆东晋143
志存高远的陶侃143
一个从奴隶到皇帝的人144
亲自下地种田的皇帝145
淝水之战145
左思和《三都赋》146
“五柳先生”陶渊明146
王羲之和《兰亭序》147
第九章 乱世中兴,南北朝时期149
南朝第一帝149
南齐的兴衰史149
饿死于宫中的梁武帝150
北魏孝文帝迁都151
杰出军事谋略家崔浩152
“山中宰相”陶弘景153
“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153
农奴的悲惨生活154
农业的发展水平154
五大手工业的兴盛155
无神论者范缜156
大乘教起义156
昏聩无能的陈后主157
南北朝年间的货币158
《千字文》的由来159
第十章 四海归一,短命隋朝161
开国皇帝杨坚161
隋文帝废除残酷刑罚161
三省六部制的出现162
狼尾滩之战163
白土岗之战163
科举制度的产生164
弑父杀兄的隋炀帝164
有才无德的建造师166
开凿大运河166
隋炀帝三征高丽167
世界都市的出现168
河南瓦岗军起义168
帝师虞世南169
刘焯的皇极历169
《诸病源候论》170
第十一章 盛世巅峰,回味大唐172
玄武门之变172
最负盛名的谏臣173
唯一的女皇帝173
武则天立无字碑174
“请君入瓮”的典故175
千古一相成就了大唐176
唐玄宗时期的贤相176
唐玄宗与梨园之缘177
安禄山的引荐人:李林甫178
安禄山叛乱179
马嵬坡兵变与《长恨歌》179
李泌出山与归山181
“甘露之变”始末182
王仙芝起义183
“满城尽带黄金甲”183
僧侣科学家僧一行184
药王孙思邈184
从政不利成就千古美名185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185
香山居士白居易186
禅意诗人王维186
韩愈和古文运动187
“河东先生”柳宗元187
王翰的《凉州词》188
唐代书法大家张旭188
中华预言奇书189
陆羽尝遍中国名茶189
“画圣”吴道子190
第十二章 兵燹不断,五代十国192
五代与十国192
朱温夺取李唐大权192
梁和晋的对峙193
后唐的建立过程193
后唐扩土与内乱194
杨行密建立南吴国195
刘知远与石敬瑭的恩怨195
五代中的第一明君196
前蜀皇帝的帝王之路196
后周和北汉的建立197
江南势力的扩张198
“千古词帝”李煜198
对外贸易的繁荣199
拯救唐史的《旧唐书》199
《韩熙载夜宴图》200
第十三章 群雄逐鹿,宋、辽、金202
赵匡胤的夺权之路202
杯酒释兵权202
宋朝的人口分布203
西夏李元昊称帝203
北宋和西夏的两次对决204
一次双赢的谈判205
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205
辽国的官场典制206
宋、辽、西夏的盟约206
辽朝的一次大位之争207
完颜阿骨打叛辽建金207
金朝迁都燕京208
范仲淹和庆历新政209
北宋名相王安石209
王安石变法210
王小波和李顺起义210
花石纲事件211
辽和宋相安百年211
北宋的耻辱灭亡212
宋末的一次学生请愿213
南宋皇帝赵构213
两个不平等条约214
南宋的灭亡之战215
主战派词人辛弃疾215
千古伯乐欧阳修216
文坛巨子苏轼217
词国皇后李清照217
最早纸币的出现218
契丹的贵族科学家218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19
第十四章 蒙古入关,铁蹄元朝221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21
蒙古文字的创建221
成吉思汗麾下的勇士222
蒙古灭金的步伐222
元朝的建立223
藏春散人刘秉忠224
铁蹄下的广大疆域224
森严的等级制度225
红巾军起义225
元朝的行省制度226
元朝的赋税制度227
欣欣向荣的商业发展227
明清北京城的原型228
纸币使用的成熟和发展228
风靡一时的元杂剧229
元曲《西厢记》230
元杂剧四大家230
“元人冠冕”赵孟頫231
世界制瓷业中心232
中国天文仪器的飞跃232
郭守敬的《授时历》233
《杨子器跋舆地图》234
第十五章 远迈汉唐,多舛大明236
开国皇帝朱元璋236
统御全国的战略236
明朝大案之“空印案”237
明朝大案之“郭桓案”238
明朝大案之“胡惟庸案”238
明朝大案之“蓝玉案”239
朱棣篡位夺权239
方孝孺之死240
编著《永乐大典》的盛况241
明初的永乐盛世241
大航海时代的先驱242
明孝宗的弘治中兴242
由盛转衰的转折点243
首辅张居正改革244
戚继光抗倭寇244
明朝的间谍组织245
政治清流:东林党人246
李自成领导的起义246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247
民间工商业的繁荣247
“全能大儒”王阳明248
小说的天下249
施耐庵和《水浒传》249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250
吴承恩和《西游记》250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51
中国旅游日的来源251
文征明和他的诗文252
东方的莎士比亚253
前赴后继的复古运动253
复古潮流的一次逆袭254
徐渭的独树一帜255
第一个提出男女平等的人256
第十六章 帝制尾声,大清王朝258
清朝的奠基人258
“七大恨书”的内容259
清朝的开国之君259
多尔衮入主中原260
“剃发易服”政策260
郑成功收复台湾261
作弊成风的科场262
康熙皇帝的亲政之路262
康熙帝与三藩的战争263
台湾和大陆的统一264
清朝的八旗制度264
第一份中俄边界条约265
清朝著名的文字狱265
稳固国本的雍正帝266
军机处的工作内容267
年羹尧之死267
闭关锁国政策268
悲歌落日,康乾盛世268
史上最著名的贪官269
纪晓岚和《四库全书》270
第一次鸦片战争270
第二次鸦片战争271
太平天国运动271
历时103天的变法运动272
清朝的覆亡273
理想与艺术的典范273
颇负盛名的“扬州八怪”274
曹雪芹和《红楼梦》275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275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