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 2006-2010 中英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友富,范征编;纪华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285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公共关系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06~201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 2006-2010 中英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中文部分3
第1章 2006—2010年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概述3
1.1 2006—2010年中国公关发展回顾3
1.1.1 2006—2010年中国政府公共关系4
1.1.2 2006—2010年中国企业公关与品牌形象5
1.1.3 2006—2010年中国的非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公关5
1.1.4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共关系公司5
1.1.5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关协会组织5
1.1.6 2006—2010年中国公关的方法、手段与媒介6
1.1.7 2006—2010年中国公共关系研究6
1.1.8 2006—2010年中国公共关系教育6
1.1.9 2006—2010年中国的危机公关管理7
1.1.10 2006—2010年中国的国际公共关系7
1.2 2006—2010年中国公关发展的主要特点7
1.2.1 开启了全方位、主动的国家与政府形象构建7
1.2.2 专业水准日益获得国内、国际社会广泛认可8
1.2.3 经受历史上重大公共危机频发的考验9
1.2.4 网络人际传播成为公关传播的重要媒介9
1.2.5 公关专业教育发展加速,公关研究质量提升显著10
1.2.6 诚信与社会责任缺失成为显著的公关伦理问题10
1.3 未来十年中国公关发展的主要趋势11
1.3.1 国家与政府形象构建将走向常态化发展阶段11
1.3.2 专业公司为适应国际竞争与“走出去”国家战略需要迅速走强壮大11
1.3.3 公卫与安全、诚信与社会责任缺失成为最重要的危机管理问题12
1.3.4 公众新闻与自媒体时代到来,沟通魅力将成为“公共话语权”关键12
1.3.5 公关研究转向,公关本科教学点将出现成倍增长13
1.4 本报告的视角、方法与篇章结构13
1.5 附录(1):大事年表(2006—2010年)14
1.5.1 2006年14
1.5.2 2007年16
1.5.3 2008年22
1.5.4 2009年29
1.5.5 2010年34
1.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8
第2章 2006—2010年中国政府公共关系39
2.1 发展概述39
2.1.1 2006年:“不下班的政府”——中国政府网39
2.1.2 2007年:探索国家公关新“增长点”40
2.1.3 2008年:打好无准备之仗41
2.1.4 2009年:风云再起从容应对42
2.1.5 2010年:大动作展示大智慧45
2.2 发展特点46
2.2.1 政府公关理念从意识淡薄向全员公关转型47
2.2.2 工作方式由硬性管理向软性管理转变47
2.2.3 实践运用走向自觉与成熟48
2.2.4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49
2.3 专题研究:中国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发布制度51
2.3.1 政府公关转型里程碑52
2.3.2 政府新闻发布53
2.4 典型案例54
2.4.1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新理念的提出54
2.4.2 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系列活动56
2.4.3 山东德州城市营销案例59
2.4.4 松江区政府优先发展城市公交63
2.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7
第3章 2006—2010年中国企业公关与品牌形象68
3.1 发展概述68
3.1.1 2006年68
3.1.2 2007年70
3.1.3 2008年72
3.1.4 2009年75
3.1.5 2010年77
3.2 发展特点79
3.2.1 企业品牌危机事件频发,企业进入“裸时代”79
3.2.2 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商场如战场80
3.2.3 企业品牌意识得以加强,品牌维权案数量加大80
3.2.4 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80
3.2.5 品牌企业纷纷上市,融资规模进一步加大81
3.2.6 老字号焕发新生命,政府加强对老字号的管理81
3.3 专题研究: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发展之路81
3.3.1 社会近5年对自主汽车品牌的关注82
3.3.2 自主汽车品牌建设的现状83
3.3.3 自主汽车品牌存在的问题85
3.3.4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的对策分析86
3.3.5 结论和展望88
3.4 典型案例88
3.4.1 王老吉:以社会责任获得市场回报88
3.4.2 威志轿车:高价值事件传播成就民族轿车品牌完美上市90
3.4.3 PPG:从奇迹到快速落幕93
3.5 附录96
3.5.1 附录(2):世界品牌实验室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前50名)96
3.5.2 附录(3):世界品牌实验室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前50名)97
3.5.3 附录(4):世界品牌实验室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前50名)98
3.5.4 附录(5):世界品牌实验室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前50名)99
3.5.5 附录(6):世界品牌实验室2010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前50名)100
3.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01
第4章 2006—2010年非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公关103
4.1 发展概述103
4.1.1 2006年103
4.1.2 2007年104
4.1.3 2008年105
4.1.4 2009年106
4.1.5 2010年106
4.2 发展特点107
4.2.1 社会关注度日益增强107
4.2.2 与企业合作日趋紧密108
4.2.3 信任度塑造有待加强108
4.2.4 公共关系意识不断增长108
4.2.5 公关活动商业气氛过重109
4.2.6 经费有限导致活动简单109
4.3 专题研究:在重大灾难中NGO组织的作用109
4.3.1 NGO在社会公共危机中的作用109
4.3.2 未来社会公共危机中NGO的发展方向112
4.4 典型案例115
4.4.1 北京大学110年校庆115
4.4.2 李连杰壹基金的公关传播与品牌营销119
4.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23
第5章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共关系公司124
5.1 发展概述124
5.2 发展特点125
5.2.1 专业公关公司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125
5.2.2 专业公关公司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126
5.2.3 新媒体使用在公关行业中成为热潮126
5.2.4 公关行业资质逐渐健全127
5.2.5 网络公关公司兴起127
5.2.6 财经公关公司蓬勃发展128
5.2.7 人才、创新、管理成为公关行业最重要的议题129
5.3 专题研究:首家本土公关公司蓝色光标上市130
5.3.1 上市回顾130
5.3.2 案例点评:上市的影响131
5.4 典型案例132
5.4.1 趋势中国:中国本土公司发展的趋势132
5.4.2 奥美公关:国内最大的国际公关机构135
5.5 附录137
5.5.1 附录(7):2006年度CIPRA排行榜137
5.5.2 附录(8):2007年度CIPRA排行榜139
5.5.3 附录(9):2008年度CIPRA排行榜140
5.5.4 附录(10):2009年度CIPRA排行榜141
5.5.5 附录(11):2010年度CIPRA排行榜142
5.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43
第6章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关协会组织144
6.1 发展概述144
6.2 发展特点146
6.2.1 主要公关协会相继完成换届146
6.2.2 协会功能日趋多元化、规范化、国际化147
6.3 专题研究:世界公共关系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147
6.3.1 会议回顾147
6.3.2 召开的意义148
6.4 典型案例150
6.4.1 上海公共关系协会举办“世博新星”评选活动150
6.4.2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与(中国)台湾公共关系协会签署备忘录152
6.5 附录153
6.5.1 附录(12):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新一届领导153
6.5.2 附录(13):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新一届领导154
6.5.3 附录(14):上海公共关系协会新一届领导155
6.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57
第7章 2006—2010年公关的方法、手段与媒介159
7.1 发展概述159
7.1.1 公关方法、手段及媒介简述159
7.1.2 近5年公关方法、手段与媒介的发展160
7.2 发展特点160
7.2.1 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成为最主要的公关媒介160
7.2.2 事件营销作为公关手段的作用愈为明显162
7.3 专题研究:微博的兴起及发展164
7.3.1 微博的兴起164
7.3.2 微博的发展关键165
7.3.3 微博公关将成为必争之地167
7.4 经典案例167
7.4.1 博客:甲型H1N1流感博客信息公开167
7.4.2 社交网站:汶川地震一周年 开心网种菊花悼逝者168
7.4.3 手机飞信:中国移动推飞信聊天机器人“海宝博士”169
7.4.4 赞助:“美特斯·邦威——加油!好男儿”170
7.4.5 国际事件营销:海尔奥运城市行171
7.4.6 媒体事件营销:“中国达人秀”173
7.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75
第8章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共关系研究176
8.1 研究概况与发展特点176
8.1.1 积极参与重大公共事务研究,公关研究的社会影响日益提高176
8.1.2 公关研究课题:走近前沿、贴近国情、独立创新的基本特点177
8.1.3 公关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关”与“公共危机”的范畴177
8.1.4 公关研究出版:数量快速增长,领域更为广泛,质量明显提高178
8.1.5 “公关发展研究”进展明显,呈现繁荣景象179
8.2 专题研究:吴友富教授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179
8.3 经典案例: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上海语天的合作研究项目182
8.4 附录186
8.4.1 附录(15):公共关系研究出版物(报告、著作、译著、杂志)186
8.4.2 附录(16):成果与评奖197
8.4.3 附录(17):学术会议与公关峰会201
8.4.4 附录(18):新成立的中国公关研究机构204
8.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06
第9章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共关系教育208
9.1 发展概况208
9.1.1 公共关系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208
9.1.2 高层次的公共关系硕士、博士教育的设立209
9.1.3 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的发展210
9.2 发展特点211
9.2.1 公关专业本科教育呈现加速发展的特征211
9.2.2 形成抢占公关硕、博教育“制高点”的趋向211
9.2.3 公共关系的实践教育日益被重视212
9.2.4 公共关系职业教育开始与国际接轨212
9.2.5 上海成为我国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的重镇212
9.3 专题研究:目前我国公关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3
9.3.1 我国公共关系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13
9.3.2 改善我国公关专业教育现状的对策与建议215
9.4 典型案例:公关本科专业部分新增院校专业介绍217
9.4.1 上海外国语大学217
9.4.2 南昌大学219
9.4.3 内蒙古财经学院220
9.4.4 中国计量学院220
9.4.5 华东师范大学220
9.4.6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21
9.5 公关教育组织活动222
9.5.1 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公关策划大赛222
9.5.2 世博公关新星评选223
9.5.3 实习基地建设223
9.5.4 国际商业传播人员协会(IABC)认证226
9.5.5 首期“公关人才就业实训班”在京成功举行227
9.5.6 上海2010年自考公共关系(独本)考试计划228
9.5.7 公共关系学校校长段文杰获授“教育功勋”229
9.5.8 清华大学开设“公共组织公共关系”专题讲座230
9.5.9 国防大学举办公共关系研讨班230
9.5.1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230
9.5.11 我国高校首次公共关系专业学科建设协作座谈会231
9.5.1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代表特别大会暨十一届学术年会232
9.5.13 北京高校成立公关联盟233
9.5.14 全国公共关系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233
9.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35
第10章 2006—2010年中国的危机公关管理237
10.1 发展概况237
10.2 发展特点239
10.2.1 政府危机公关处理水平提高240
10.2.2 公共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社会关注度逐年升高241
10.2.3 危机事件揭露国内社会诚信问题242
10.2.4 网络“自媒体”的影响日益突显243
10.3 专题研究:食品安全245
10.3.1 2006—2010年公共食品安全事件回顾245
10.3.2 2006—2010年度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分析247
10.3.3 思考:关于公共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措施248
10.4 典型案例249
10.4.1 2006年:SK-Ⅱ重金属超标案249
10.4.2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水危机250
10.4.3 2008年:汶川地震251
10.4.4 2009年:杭州飙车撞人252
10.4.5 2010年:唐骏“学历门”255
10.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56
第11章 2006—201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257
11.1 发展概述257
11.1.1 2006年257
11.1.2 2007年257
11.1.3 2008年259
11.1.4 2009年260
11.1.5 2010年261
11.2 发展特点263
11.2.1 国家公关时代来临263
11.2.2 大事件国际公关263
11.2.3 公共外交与国际公关的整合264
11.3 专题:挖掘资源,开展公共外交264
11.3.1 背景265
11.3.2 新时期的发展265
11.3.3 中国公共外交的特点267
11.3.4 公共外交展望268
11.4 典型案例269
11.4.1 奥运会269
11.4.2 世博会273
11.4.3 特奥会274
11.4.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海外立法游说276
11.5 附录(19):中国国际公关事件一览285
11.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89
第二部分:英文部分293
1 2006—2010年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概述293
1.1 2006—2010年中国公关发展回顾293
1.1.1 2006—2010年中国政府公共关系295
1.1.2 2006—2010年中国企业公关与品牌形象296
1.1.3 2006—2010年中国的非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公关297
1.1.4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共关系公司297
1.1.5 2006—2010年中国的公关协会组织298
1.1.6 2006—2010年中国公关的方法、手段与媒介298
1.1.7 2006—2010年中国公共关系研究298
1.1.8 2006—2010年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99
1.1.9 2006—2010年中国的危机公关管理300
1.1.10 2006—2010年中国的国际公共关系300
1.2 2006—2010年中国公关发展的主要特点300
1.2.1 开启了全方位、主动的国家与政府形象构建300
1.2.2 专业水准日益获得国内、国际社会广泛认可302
1.2.3 经受历史上重大公共危机频发的考验303
1.2.4 网络人际传播成为公关传播的重要媒介304
1.2.5 公关专业教育发展加速,公关研究质量提升显著305
1.2.6 诚信与社会责任缺失成为显著的公关伦理问题306
1.3 未来十年中国公关发展的主要趋势307
1.3.1 国家与政府形象构建将走向常态化发展阶段307
1.3.2 专业公司为适应国际竞争与“走出去”国家战略需要迅速走强壮大307
1.3.3 公卫与安全、诚信与社会责任缺失成为最重要的危机管理问题308
1.3.4 公众新闻与自媒体时代到来,沟通魅力将成为“公共话语权”关键308
1.3.5 公关研究转向,公关本科教学点将出现成倍增长309
1.4 本报告的视角、方法与篇章结构309
2 中国公共关系大事记年表缩写一览311
3 2006—2010年中国公共关系大事记年表313
3.1 2006年313
3.2 2007年316
3.3 2008年324
3.4 2009年331
3.5 2010年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