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协议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协议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447003.jpg)
- (日)丸山修孝著;王庆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180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通信协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协议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2
0.1 本书的目的2
0.1.1 通信网络技术的动向2
0.1.2 美国与日本的比较2
0.1.3 本书的目的与适用对象4
0.2 标准化机构5
0.2.1 ITU-T5
0.2.2 IEEE8025
0.2.3 ANSI X36
0.2.4 ANSI T16
0.2.5 ISO6
0.2.6 IETF6
0.2.7 其他6
第1章 数据的种类与特性10
1.1 语音数据的特性10
1.1.1 何谓实时性10
1.1.2 电话语音的编码与传输10
1.1.3 电话语音传输的实时处理13
1.1.4 语音的压缩13
1.1.5 静音检测16
1.2 图像数据的特性17
1.2.1 静止图像数据17
1.2.2 静止图像数据的压缩18
1.2.3 运动图像的压缩22
1.3 编码数据的传输特性27
1.3.1 电子邮件28
1.3.2 文件传输28
1.3.3 数据库访问29
1.3.4 控制系统29
1.3.5 编码数据的共性30
1.4 数据传输的综合研讨30
1.4.1 通过多媒体化的数据的融合30
1.4.2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31
第2章 数据传输的基础技术36
2.1 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36
2.1.1 异步通信37
2.1.2 同步通信39
2.2 时钟恢复40
2.3 传输通道的编码44
2.3.1 传输通道的编码与时钟再生44
2.3.2 传输通道编码的实例及其效果46
2.4 网络的层次模型54
2.4.1 网络体系结构的历史54
2.4.2 协议与业务56
2.4.3 各层的意义58
2.5 循环冗余码校验(CRC)63
2.5.1 利用CRC的猝发出错校验方法63
2.5.2 CRC的特征66
2.5.3 伪随机码68
第3章 同步传输模式72
3.1 何谓同步传输模式(STM)72
3.1.1 同步传输模式的应用72
3.1.2 同步传输模式的特征73
3.1.3 同步传输模式的实例76
3.1.4 同步传输模式的规格76
3.2 STM多路复用技术77
3.2.1 1.5 44Mbit/s接口78
3.2.2 ISDN基本接口81
3.2.3 多路复用装置示例84
3.3 STM交换技术88
3.3.1 STM交换机88
3.3.2 呼叫控制92
3.3.3 拥塞控制95
3.4 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96
3.5 网络同步97
3.6 “同步传输模式”与“电路交换”97
第4章 分组传输100
4.1 何谓分组传输100
4.1.1 何谓分组传输100
4.1.2 存储转发102
4.1.3 校验功能104
4.1.4 分组多路复用106
4.2 以太网109
4.2.1 以太网概要109
4.2.2 MAC子层115
4.2.3 物理层124
4.2.4 网桥135
4.2.5 以太网交换机144
4.2.6 快速以太网149
4.2.7 与其他局域网的比较154
4.3 网络层与传输层158
4.3.1 网络层与IP158
4.3.2 传输层与TCP164
4.3.3 STM上的分组传输175
4.4 分组传输模式小结177
第5章 ATM180
5.1 何谓ATM180
5.1.1 与STM及分组传输在技术上的比较180
5.1.2 ATM概要182
5.1.3 ATM交换机的概要186
5.2 ATM与流量196
5.2.1 基本的思路196
5.2.2 CBR199
5.2.3 VBR202
5.2.4 ABR与UBR205
5.3 AAL的作用209
5.3.1 分组传输的实现209
5.3.2 STM的实现212
5.4 信令215
5.5 ATM的应用与效果216
参考文献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