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社会法学 中国的实践法史与法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社会法学 中国的实践法史与法理
  • (美)黄宗智,尤陈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663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社会法学 中国的实践法史与法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黄宗智1

一、历史社会法学研究示例3

(一)妇女与法律3

(二)习惯、调解与法律9

(三)刑法中的自首制度13

(四)行政与司法15

(五)国际法16

(六)理论探索17

二、历史社会法学20

第一编 妇女与法律中国妇女史中的明清之际转型?27

来自法律角度的检视&白 凯27

一、关于晚明和清代妇女的学术研究28

(一)明清时期的实况33

(二)过去33

(三)未来36

二、从法律角度的分析40

(一)订婚41

(二)结婚43

(三)离婚47

(四)财产48

三、法律的小农化49

清代与民国法律下妇女的抉择:婚姻、离婚与犯奸&黄宗智54

一、清代56

(一)司法分类与相关律例56

(二)清代法典的构造62

(三)司法实践与社会惯习中的变异概念65

(四)妇女作为受害者68

(五)消极自主的负担72

二、民国时期76

(一)国民党法律下妇女的自主76

(二)实践中的妇女自主81

婚姻、革命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的离婚法实践&杨柳99

引言100

一、婚姻立法的演变102

二、革命背景下的离婚案件106

三、离婚诉讼中的妇女111

(一)抗属111

(二)公家人妇女116

(三)农民妇女120

四、离婚诉讼中的农民丈夫124

(一)挑拨与赔米125

(二)一位农民丈夫的婚姻保卫战128

结语134

从事实别居到法律别居:清代到民国时期夫妻别居的权利和义务&李红英136

一、问题的提出137

二、从清代到民国:事实别居的权利和义务的变化139

三、民国时期:法律别居的权利和义务的扩大和明确143

四、别居现象与妇女权利的关系148

(一)生存理性与妇女权利148

(二)别居与离婚的利益比较152

(三)事实别居与法律别居的比较154

结论155

“私和奸事”的表达与实践——兼论帝制晚期至当代中国的“第三领域”&景风华156

一、从当代“私和奸事”的案例谈起157

二、清律关于“私和奸事”的规定158

三、清代法律实践中的“私和奸事”行为160

(一)案发前的私和161

(二)案发后的私和161

四、近代奸罪的变革164

(一)“私和奸事”的实质分裂164

(二)强奸案的公诉化165

五、公诉模式下强奸案件的私和166

(一)未报案的私和166

(二)报案后撤诉167

六、强奸罪的亲告化?169

第二编 习惯、调解与法律175

介于民间调解与官方审判之间:清代纠纷处理中的第三领域&黄宗智175

一、清代诉讼的三个阶段177

(一)最初阶段177

(二)中间阶段181

(三)最后阶段:堂审185

二、中间领域的纠纷处理186

(一)衙门作为催化剂,促成争端的解决186

(二)衙门意见所起的作用188

(三)乡保190

三、第三领域中的弊端的各种缘由192

(一)乡保的权力及其滥用192

(二)衙役的权力及其滥用193

四、正式性、非正式性以及第三领域的纠纷处理196

近代中国“法律渊源”中的“习惯法”&余盛峰201

一、“习惯法”语词的创制:与诸国民法典的比较203

二、“风土人情、习俗土例”与“习惯法”209

三、“习惯法”,抑或“亚欧礼教之殊”?215

四、继受法与固有法的冲突221

五、民国初年大理院的司法实践:“习惯法”的成立要件223

六、国民党时期习惯法理论的内在矛盾227

七、结语:在古今中西之间231

尸体危险的法外生成:以当代中国的藉尸抗争事例为中心的分析&尤陈俊237

一、从“蔡发旺事件”谈起238

二、“事件的类型学”再思考:藉尸抗争行为的反法治性241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藉尸抗争事例的广泛分布241

(二)法外收场:事件类型学的另一面247

三、尸体危险的生成机制/观念249

(一)“图赖得利”的社会记忆250

(二)“丧葬”礼仪的社会功能253

(三)“非理死”中的“冤抑”生成255

四、尸体危险与法治框架下的国家权力强化258

第三编 刑法中的自首制度265

清代与现代自首制度的比较研究——对法律现代主义的几点反思&蒋正阳265

引言265

一、本土性和延续性267

二、制度演变271

(一)主体之变271

(二)动机之变274

(三)对象之变278

(四)后果之变280

三、对现代主义的反思285

(一)形式理性285

(二)工具理性286

(三)个人主义286

第四编 行政与司法291

中央集权的简约治理——微山湖问题与中国的调解式政体&田 雷291

引言292

一、微山湖问题:必要的背景交代297

二、中央决策是如何未炼成的299

(一)工作组湖区行299

(二)两部联合报告及其方案300

(三)徐州会议:水利可统管,划界未定案301

(四)一点评议303

三、中央决策是如何炼成的304

(一)崔乃夫的小解决方案304

(二)“哪里有纠纷,哪里划给山东”306

(三)中央的拍板310

(四)为什么要三个文件311

四、中央集权的简约治理314

(一)中央集权的权力结构315

(二)简约治理的日常模式317

第五编 国际法323

主权与“文明”:19世纪国际法的东亚故事&赖骏楠323

一、19世纪国际法中的“国际社会”325

(一)“文明”325

(二)实证主义331

二、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334

(一)中国:“万国公法”334

(二)日本:“文明开化”335

三、甲午战争:“文明”与“野蛮”341

(一)日本:走向“文明”的战争之路341

(二)日本:国际法大秀场345

(三)中国:声音微弱350

四、西方:评定课业352

(一)日本胜出352

(二)中国落选354

结论357

第六编 理论探索363

以实践逻辑再阐释象征资本——基于象征资本的多重面向与运用&王海侠363

一、布迪厄的学术与政治364

二、象征资本的概念梳理366

(一)象征资本的载体与依附性367

(二)象征资本的建构与转化370

(三)象征资本的双重获致与积累373

三、象征资本在实践中的多重运用376

(一)内向性的正向作用377

(二)外向性的正向运用381

(三)否定性运用383

四、象征资本解构之中有建设394

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之重构:观念论的力量与客观性的界限&赖骏楠398

引言399

一、概念重构:“形式”/“实质”403

(一)“法律思维”的类型403

(二)“实质合理性”406

(三)二元论的力量:“Form”与“Materie”408

(四)“现代法律发展中的反形式趋势”413

二、命题重构:法律与资本主义416

(一)韦伯的设想416

(二)韦伯的“焦虑”与决断417

(三)关系重构:破除“合理性”形而上学421

结论:马克斯·韦伯的“秘密”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