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实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400637.jpg)
- 李继业,张峰,李海豹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2905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室内环境-环境监测;室内环境-环境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室内环境检测的基础知识1
第一节 室内空气质量的基本概念1
一、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1
二、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意义2
三、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研究3
四、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7
五、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8
六、室内空气的质量标准9
第二节 室内空气污染的概述11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简介12
二、国外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14
第三节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危害16
一、室内空气污染产生的不良建筑物综合征16
二、室内空气污染产生的呼吸系统疾病17
三、室内空气污染所致过敏性疾病18
四、室内空气污染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18
五、室内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9
六、室内空气污染的致癌作用19
第四节 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20
一、室内空气的采样21
二、采样体积计算及含量表示方法28
第五节 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29
一、建筑外环境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29
二、暖通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33
三、建筑装饰材料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40
四、室内常用设备及其人员活动的影响42
第二章 室内污染物散发及传播机理51
第一节 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散发机理51
一、质传递理论概述51
二、边界层理论53
三、分子传质与对流传质56
四、质量传递微分方程58
五、分子质量传递(扩散)问题59
六、固体边界层VOCs散发64
七、建材中VOCs散发机理65
第二节 室外大气中颗粒污染源散发传播机理74
一、室外大气中颗粒物污染源散发传播机理模型74
二、室外颗粒物污染物向室内的渗透传播模型80
三、建筑围护结构缝隙的特征81
四、穿透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82
第三节 室内颗粒污染物散发传播机理88
一、通风管道内颗粒物的迁移沉降89
二、室内颗粒物的迁移沉降94
三、颗粒物在通风管道和室内沉积实例分析98
第四节 室内微生物污染物散发传播机理103
一、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104
二、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104
三、大气微生物气溶胶的源与形成气溶胶的途径106
四、大气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规律107
第三章 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危害111
第一节 我国各地区的室内空气环境111
一、东北地区室内空气环境111
二、华北地区室内空气环境113
三、华东地区室内空气环境115
四、华南地区室内空气环境118
五、西北地区室内空气环境119
六、西南地区室内空气环境120
七、各区域城市室内氨污染水平综合比较121
八、城市室内空气污染检测水平的结论122
第二节 室内甲醛的危害122
一、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来源123
二、甲醛对人健康的危害123
第三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危害125
一、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125
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危害126
第四节 室内氡气的危害129
一、室内氡气的来源129
二、室内氡气的主要危害129
第五节 室内氨气的危害130
一、室内氨气的来源130
二、室内空气中氨气的危害130
第六节 空气中颗粒物的危害132
一、室内空气中颗粒物的来源132
二、室内空气中颗粒物的危害133
第七节 室内产生的烟雾危害133
一、环境烟草烟雾134
二、烹调产生的烟雾135
第四章 室内建材有害物质的限量与测定137
第一节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分类137
一、木质装饰材料137
二、各种地毯138
三、塑料地板139
四、金属装饰材料139
五、建筑石材139
六、水泥140
七、石膏及石膏制品140
八、内墙涂料140
九、建筑装饰用陶瓷制品140
第二节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与测定141
一、人造板材及其制品中甲醛的来源141
二、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141
三、人造板材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142
第三节 建筑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与测定148
一、室内所用涂料中的主要污染物148
二、室内溶剂型涂料有害物质限量148
三、室内涂料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149
第四节 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与测定154
一、胶黏剂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危害155
二、室内装修用胶黏剂有害物质限量155
三、胶黏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156
第五节 木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与测定159
一、木器家具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危害159
二、木家具中有害物质国家控制标准160
三、木家具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160
第六节 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与测定162
一、壁纸主要有害物质及危害162
二、壁纸有害物质及控制标准163
三、壁纸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63
第七节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与测定167
一、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危害167
二、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169
三、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的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69
第八节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和测定170
一、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黏剂的有害物质及危害171
二、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黏剂的有害物质的标准171
三、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黏剂的有害物质的检测172
四、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黏剂的有害物质的控制173
第九节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与测定174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危害174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175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76
第十节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与测定177
一、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177
二、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测定177
第五章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178
第一节 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178
一、甲醛的检测方法178
二、苯系物的检测方法183
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86
四、苯并[a]芘的检测方法191
第二节 室内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194
一、氨的检测方法194
二、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198
三、二氧化氮的检测方法202
四、臭氧的检测方法205
五、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208
六、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211
第三节 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的监测方法214
一、撞击法检测原理215
二、撞击法仪器设备215
三、微生物的培养基215
四、撞击法操作步骤215
五、撞击法结果计算216
第四节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方法216
一、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基本原理216
二、可吸入颗粒物测定仪器设备216
三、可吸入颗粒物测定操作步骤217
四、可吸入颗粒物测定结果计算217
五、可吸入颗粒物测定方法特征217
第五节 室内空气中氡的检测方法217
一、氡检测的基本原理218
二、仪器设备和材料218
三、氡检测的操作步骤218
四、氡检测的结果计算218
五、氡检测的方法特性219
第六节 室内环境中物理参数影响及测定219
一、室内环境中温度219
二、室内环境相对湿度221
三、室内环境中大气压223
四、室内环境中空气流速224
五、室内环境中新风量225
第六章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标准与方法228
第一节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概念228
一、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必要性228
二、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室内环境检测的关系229
三、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所涉及的要素230
四、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分类230
第二节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标准231
一、标准的基本概念232
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32
第三节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233
一、主观评价方法233
二、客观评价方法242
三、综合评价方法246
第四节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程序248
一、室内空气品质现状评价的程序249
二、室内装修中空气品质预评价程序249
第五节 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估252
一、危害鉴定252
二、暴露评价253
第六节 室内空气污染因素暴露评价257
一、暴露评价的基本概念257
二、定量估算暴露量的方法258
三、暴露与剂量的关系259
四、潜在剂量与呼吸速率259
五、室内外空气中甲醛浓度测定研究260
六、室内外空气中CO的暴露量和潜在剂量261
七、环境污染物暴露评价内容261
八、污染物内暴露的评价263
第七章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283
第一节 通风净化技术283
一、自然通风方式283
二、机械通风方式284
第二节 吸附净化技术286
一、吸附净化室内空气的机理286
二、吸附净化室内空气的优点286
三、吸附法存在的主要问题286
四、吸附净化室内空气的应用287
第三节 光催化净化技术287
一、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287
二、非平衡等离子体催化技术289
第四节 负离子净化技术290
一、负离子的主要作用291
二、负离子净化技术的研究291
第五节 臭氧净化技术291
第六节 过滤净化技术292
一、过滤净化的基本原理292
二、过滤器性能检测与测试标准293
三、空气过滤器性能和效率影响因素294
四、活性炭过滤器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294
第七节 静电净化技术295
第八节 生物净化技术295
第九节 植物净化技术296
第十节 组合净化技术297
第十一节 微生物净化技术298
一、过滤除菌方法298
二、静电除菌方法299
三、紫外辐照消毒法299
四、纳米光催化方法300
五、电离辐射灭菌法300
六、其他的灭菌方法300
第八章 室内环境监测质量保证301
第一节 检测数据的质量保证301
一、对环境检测数据质量影响分析302
二、检测数据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302
三、直线回归和相关308
四、检测数据的质量保证309
第二节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310
一、检测实验室的管理310
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具体措施312
三、实验室的质量保证问题研究314
第三节 检测方法的质量保证315
一、采样的质量保证316
二、标准检测方法和检测方法标准化317
三、检测方法的选择318
四、检测所用的标准物质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