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中医学院三十年论文选 1956-198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中医学院三十年论文选 1956-1986](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375412.jpg)
- 北京中医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14249·0197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65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中医学院三十年论文选 1956-198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医理论1
基础理论1
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秦伯未1
医学流派溯洄论 任应秋6
“九九制会”与“黄钟”及其它 王玉川12
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 马朋人17
“心开窍于耳”析义 王永钦20
经络奇经纳卦图的数学基础——纵横图 毛慧娜23
“胃气”初探 石国壁 等24
带脉考 史宇广28
关于中医病和证的研究 吕仁和 等30
阴阳升降小议 刘保和32
中医学关于养生抗衰老的理论和方法 刘燕池33
中医心理学思想成就概述 宋乃光37
略论阴阳五行是人体生命的发展法则 张忠人40
从气象角度探讨中医对高原病病因的认识 张瑞祥49
浅谈行为医学与中医 陈子富52
试评中医五行学说 季绍良56
必须加强对中医病的研究 郭秀莲59
中医学中传统医学心理学思想探讨 盛亦如62
干支纪年与五运六气的天文背景 傅立勤67
谈谈中医与古代哲学 鲁兆麟71
经典著作75
“六经”析疑 刘渡舟75
试谈《内经》养生学的时间特性 程士德78
从治疗原则看张仲景对《内经》的继承和发展 王洪图81
《温病条辨》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刘景源86
陈慎吾老师对少阳病的认识及对柴胡剂之运用 孙志洁89
对《金匾要略》中风篇和虚劳篇中的重要治略思想的探讨 苏宝刚93
对《伤寒论》所载痛证的剖析 查文安96
试论温热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 胡定邦98
试论《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的关系 高学敏101
浅论《伤寒论》证治体系的内涵 高德105
《伤寒论》中“小便不利”的证治疏义 聂惠民108
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治法的分析 郭荫楠112
《金匮》对内伤发热的辨治 傅仁杰114
论“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裴永清117
中药方剂122
纵论四逆汤及其类方 王绵之122
从喻氏清燥救肺汤中得到的启示 印会河126
谈如何合理使用中药 颜正华128
柴胡剂的应用概述 胡希恕131
漫谈中医临证与剂型改进 谢海洲135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的关系 许志明 等138
“七方”“十剂”初探 黄廷佐140
芳香温通药与冠心病 于天星143
古药秤权量考 王伊明147
从《施氏对药》看相反相成之妙用 吕景山151
论伤寒方的君药 李庆业154
浅谈人参的性状鉴别特点与贮藏方法 孟广义157
化痰止咳药功能对比 常章富160
《伤寒论》有关柴胡剂的应用 傅世垣162
三仁汤在危重疑难病中的应用 傅明光165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萧俊平168
医史文献170
王叔和生平事迹考 宋向元170
清末宫廷医案观摩书感 耿鉴庭175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的科学成就 孙华士176
谈古医籍的校勘 毛雨泽 等177
论隋唐时代针灸教育与针灸业 边长宗180
试论眼科巨著《原机启微》 祁宝玉181
敦煌残卷民籍张仲景《五藏论》辨析 朱定华184
关于康治本伤寒论 杨维益187
忆秦伯未老师 吴大真190
从马王堆竹简《养生方》之“七损八益”探讨中医学术的发展 吴伯平194
谈谈胎教的最早记载 肖承悰196
《卫生宝鉴》时间中医学思想探讨 张年顺197
补正《本草纲目》漏校误校一百条 庞俊忠 等201
高继冲和他进献的《伤寒论》考略 钱超尘206
中医营养学科溯源 翁维健210
《本草纲目·释名》初探 戚燕平213
怎样自学中国医学史 甄志亚217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药物初探 熊同检219
内科223
试论吴鞠通学术思想的特点 董建华223
中医临床223
谈谈对肝硬化的认识和治疗体会 赵绍琴228
血证论治 祝谌予231
我对于症、瘕、痃、癖、疝、瘀血、血蛊等症的认识 于道济233
关于胸痹心痛的治疗 李介鸣237
射干麻黄汤治验偶拾 宋孝志240
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 焦树德241
疼痛性疾病的辨治 任继学245
痹证治疗刍谈 施汉章248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 殷凤礼251
试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特色 李英林254
中医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于增瑞 等257
中医药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王永炎 等260
老年乙型脑炎证治分析 吕秉仁263
精淤浅谈 华良才265
咳喘、腹泻验案两例 任保成267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愈钩端螺旋体病68例 刘功钦268
老年便秘辨证论治 李文瑞271
民族传统医学在肿瘤科的应用与研究 李岩275
尪痹辨证论治浅见 李恒敏278
治疗中风病用药规律的探讨 李赓韶280
荆防针治疗风寒表证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杜怀棠 等284
谈谈分利法治疗泄泻 宋祖憼286
对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恢复期的一点认识 沙海汶287
症瘕辨疑 陈天然290
治疗肝病的几点体会 张田仁292
乙肝煎治疗慢性乙肝121例 张学增294
清肠饮治疗急性菌痢163例临床观察 周平安 等296
高血压病辨证施治体会 赵玉菊299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治规律探讨 聂莉芳302
浅谈中医临床疗效总结有关问题 晃恩祥307
乙型肝炎证治 钱英310
郭士魁治疗冠心病经验简介 郭维琴 等311
浅谈中医治疗痹证十法 商宪敏313
外科315
中医麻醉药的探讨 余无言315
脉管炎的治疗方法与验案二则 方鸣谦318
乌头碱注射液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王尧华 等32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中药与针刺治疗 伍锐敏325
中医治疗胆石症451例观察与体会 刘兴志326
中西医结合在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工作中的探讨 李乃卿 等329
前列腺炎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小结 李曰庆3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几点体会 李玉林334
驱疫香囊防治虫咬皮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李秀敏337
中药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85例报告 陈淑长340
麦冬养荣汤加味治疗溃疮经久不敛 郝万山342
祖国医学“扶正培本”法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运用 秦汉琨343
我对敷贴药及引调法的临床体会 韩平345
妇科348
慢性盆腔炎治验 马龙伯 等348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论治 王子瑜353
马龙伯老师妇科经验之点滴 王宝书355
王慎轩老师临症拾萃 李书元358
中药治疗产后小便癃闭50例简析 张蕴馥362
补任填冲育胞治不孕 赵之华364
儿科366
病毒性心肌炎辨证分型的初步探讨 刘弼臣366
麻疹治疗的体会 李士懋370
手足口综合征162例临床观察 李素卿374
消食导滞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何珉376
浅谈祖国医学的儿童保健经验 钱琳379
试谈“视瞻昏渺”的辨证论治 齐强382
眼科382
韦文贵眼科学术经验简介 沙凤桐385
中医辨证治疗眼底出血的初深 张淑英388
试论眼与经络的关系 高景秀391
“目炎灵”眼药水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曹建辉 等395
骨伤 推拿398
运用中医肾主骨的理论治疗骨质增生病的体会 刘柏龄398
牵掣髓与髋关节滑膜炎 刘佑华400
手法治疗颈椎病144例临床观察 孙树椿 等401
名中医刘寿山治筋手法补遗 武春发405
手法治疗产后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 臧福科 等407
针灸409
十四经经穴的主治及其配伍 杨甲三409
“五刺”的临床应用 姜揖君414
古今“灯火灸” 李学武417
关于经穴磁珠疗法的机制探讨 刘祥419
影响面神经麻痹治疗因素的探讨 何树槐 等422
近十年来针灸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 张吉426
按时快速取穴法简介 张国瑞 等429
微波针灸仪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孟宪坤431
中医针灸术的得气与补泻 高洪宝433
浅谈如何掌握腧穴的功用与主治 耿恩广435
三种刺法在眼病的应用 唐丽亭438
护理440
浅谈中医护理特色 孟锦余440
加强隔离消毒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刘业英444
休克的中医护理 刘永兰446
生药鉴定448
中药威灵仙的原植物和生药学研究 李家实 等448
中药研究448
红娘虫 巩国本 等455
中国细辛属药用植物的研究 杨春澍 等456
矿物药的研究与展望 张世臣461
青蒿的药用历史及品种调查 张衍箴466
甘肃棘豆的初步研究 朱甘培 等469
中药制剂471
清开灵注射液的研究 曹春林 等471
气血注射液的研究 任天池 等479
羚羊角代用品——山羊角、绵羊角、黄羊角及其注射液的研究 李云谷482
茵栀黄注射液的有效期预测 夏开元 等487
“灭炎灵”静脉注射液的研究 李国庆489
中医急症新制剂——心脉灵注射液研究 段宗一 等492
中药药理495
中药十八反的药理研究 金恩波 等495
3,4——二羟基苯乙酮(DHAP)对离体心肌电及机械活动的作用 杨秦飞 等499
光亲和标记法——分子药理学研究中的一项新技术 徐秋萍 等501
党参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电、胃运动及胃排空的影响 侯京玉 等503
补气药党参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李红506
中药化学509
清开灵注射液中的总胆酸测定 刘建国 等509
中医中药微量元素的系统研究 曹治权 等512
薄层层析法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Ⅰ.几种含蟾酥中成药的定性分析 魏璐雪 等515
五种羊角中磷脂类成份的研究 江佩芬 等517
三黄片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陆蕴茹 等520
厚朴和大叶木兰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 陈德昌 等523
日本载培华乌头化学成份研究 阎文玫525
含氮有机药物的碱性与结构关系 周维书529
含雄黄的中成药制剂中可溶性砷的测定 连珊枝 等533
中药石膏、钟乳石和浮海石中钙的含量测定 赵中杰 等535
补肾益脾方剂清除自由基的实验 陈文为 等539
方药539
实验研究539
中医气血理论指导冠心病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廖家祯 等541
血虚动物模型的进一步探讨 贲长恩 等544
甘草酸单胺盐对猪肾脏微粒体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 齐治家548
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 魏民 等551
益气活血方药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黄启福 等557
赤芍成份衍生物对人血小板膜流动性的影响——荧光探测研究 祁颂平 等560
3H-盐酸小檗碱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初步研究 安? 等562
清开灵Ⅰ号对实验性肝损伤修复作用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探讨 叶百宽 等564
健脾补肾法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脾肾两虚型肾病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梅玛丽567
当归补血汤加味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牛建昭 等570
益气活血注射药抗家兔内毒素休克作用的研究 邹丽琰 等574
六种中医眼科外用药(复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初步实验研究 沈德惠577
没食子酸丙脂抗炎作用的观察 张家俊 等580
气虚证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宋崇顺 等582
针刺585
大鼠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对脊髓胶状质投射的节段和区域定位——ACP法研究 邱树华 等585
大鼠面部各区皮肤对胶状质的躯体定位投射——酸性磷酸酶法研究 朱培纯 等587
刺激猫前肢不同穴位和非穴位引起皮层诱发反应的相对特异性 张景新 等591
人同侧肢体运动对痛阈的影响 夏琅炎 等593
海马参与针刺镇痛的传入途径——HRP逆行传递法研究 白丽敏 等595
免疫597
四君子汤对60Co照射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琳 等597
益气活血药对豚鼠细胞免疫影响的初步研究 邱全英 等600
活血化瘀中药对小白鼠体液免疫影响的初步研究 严宣佐 等605
丹参、当归等九种中药对小鼠体液免疫影响的初步研究 吴琦 等607
党参提取液对正常小鼠及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毛学礼 等610
白何首乌C21甾体酯甙对免疫受抑小鼠的调整作用研究 顾立刚 等612
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纤维腺瘤的组织化学观察 赵凤志 等615
肿瘤615
测定头发中铜锌含量诊断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何基渊 等618
猪苓多糖伍用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对比观察 王俊显 等620
诊断625
弦脉与滑脉的形成机理 傅聪远625
红外背图诊断初探 陈振相 等628
纤维胃镜相与辨证分型关系的探讨 王淑兰631
胸部右55°、左45°后斜位体层摄影 章鸿慈 等635
生理、解剖637
采用听觉皮层及脑干诱发反应法对气功动态时中枢神经机能状态的实验研究 刘国隆 等637
国人女子乳房动脉的观察 周兴 等640
其它644
关于人体磁现象的产生及磁疗的理论探讨 谈正卿644
从热象仪测试看意念在练气功中的作用 杜洛伊646
附:列题目录649
编后记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