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宽带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线宽带手册
  • (美)Regis J. BudBates著;蔡海慧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85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宽带通信系统-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线宽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无线通信的历史1

1.1无线电系统2

1.1.1 自由空间通信3

1.1.2频谱5

1.1.3调制过程6

1.1.4无线电传播7

1.1.5微波中继系统11

1.1.6卫星无线通信12

1.2标准化组织14

1.2.1 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14

1.2.2 电信工业协会(TIA)14

1.2.3交换运营商标准协会(ECSA)16

1.3频谱使用16

1.3.1规定的控制16

1.3.2蜂窝业务16

1.3.6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18

1.3.5个人通信业务(PCS)18

1.3.4数字蜂窝18

1.3.3模拟蜂窝(AMPS与TACS)18

1.4无线信道19

1.5复用安排21

1.5.1 频分多址(FDMA)21

1.5.2时分多址(TDMA)22

1.5.3码分多址(CDMA)22

1.6使用的调制技术23

1.6.2调幅25

1.6.1 已调信号包络25

1.6.3调频26

1.6.4.数字调制27

1.7基于光的系统27

第2章 无线电技术与无线系统29

2.1无线通信方法学29

2.2无线频谱特性29

2.3微波通信35

2.4.关于带宽38

2.5卫星通信40

2.5.2卫星如何工作41

2.5.1商业提供商41

2.5.3卫星频段42

2.5.4轨道间隙44

2.5.5通信44

2.5.6 LEO与GEO45

2.5.7 GEO球面中的适当位置46

2.5.8 LEO与GEO会合46

2.5.9空间安全单元46

2.5.10网络市场46

2.6.1 延迟48

2.6卫星特性48

2.6.2噪声49

2.6.3带宽49

2.6.4优点49

2.7低轨卫星(LEO)49

2.8这些业务具有的优点52

2.9全球定位系统54

2.9.1直播卫星54

2.9.2通信卫星54

2.10其他商业应用55

第3章基于无线系统的接入技术56

3.1频分多址(FDMA)56

3.2数字蜂窝的演进57

3.3时分多址(TDMA)58

3.3.1 IS-136 TDMA60

3.3.2通过TDMA提供的容量60

3.3.3改进IS-136TDMA语音质量61

3.3.5 IS-136自动和动态信道分配62

3.3.4TDMA中现有的数据业务62

3.3.6 IS-136微蜂窝的演进63

3.3.7使用EDGE的未来高速分组数据无线接入63

3.3.8 136 HS的其他考虑64

3.3.9扩展TDMA65

3.4.码分多址(CDMA)65

3.4.1 CDMA蜂窝标准66

3.4.2扩频的目标67

3.4.3扩频业务67

3.4.6系统平衡68

3.4.5 同步68

3.4.4安全性68

3.5公共空中接口69

3.5.1前向信道69

3.5.2开销信道70

3.5.3反向信道70

3.5.4业务信道71

第4章蜂窝通信72

4.2覆盖区域75

4.1为什么使用数字网络75

4.3模拟蜂窝系统76

4.4.登录77

4.5监测控制信道77

4.6信号衰减78

4.7呼叫的建立78

4.8建立一个呼入79

4.9切换79

4.9.1 建立切换79

4.10小区站点(基站)80

4.9.3切换结束80

4.9.2切换发生80

4.11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81

4.12频率复用规划和小区模式81

4.12.1 重叠覆盖82

4.12.2小区站点配置82

4.12.3扇区化小区覆盖83

4.12.4分级站点84

4.13频率复用84

4.15建立陆线到移动台的呼叫85

4.14频率分配85

4.16系统间切换87

4.16.1切换完成87

4.16.2 归还87

4.16.3切换到第三个MSC88

4.17 IS-41与SS7的无缝联网89

4.18 自动漫游89

第5章个人通信91

5.2数字系统92

5.1.2时分多址(TDMA)92

5.1.1频分多址(FDMA)92

5.1 当前的蜂窝标准92

5.3数字蜂窝系统的演进93

5.3.1 时分多址(TDMA)94

5.3.2占有率95

5.4 CDMA蜂窝系统标准96

5.5 CDMA开发组96

5.6 CDMA-PCS96

5.7更复杂的声码器98

5.8容量提高98

5.9 CDMA的优点99

5.10今天的CDMA99

5.11 CDMA受欢迎的原因100

5.12软切换与硬切换100

5.13空中激活101

5.14数据业务如何?101

5.14.3分组数据业务102

5.15 PCS供应商102

5.14.2同时发生的语音和数据102

5.14.1 电路模式异步数据/传真速率102

第6章全球移动通信系统104

6.1正在发生的变化105

6.2 GSM概念和业务106

6.3 GSM结构106

6.4空中和链路接口108

6.5所使用的接入技术108

6.7控制功能109

6.6业务信道容量109

6.7.1数据突发业务110

6.7.2语音编码格式110

6.8 网络结构协议和接口110

6.9关于GSM的思考112

6.10互通性需求112

6.11 网络互操作性114

6.12增强的话音业务115

6.13加入技术——iDENTM116

6.13.1 提高频谱使用效率116

6.13.4倍增的信道容量117

6.13.2 摩托罗拉的VSELP——为有效传输生成的编码信号117

6.13.3 QAM调制117

6.14综合的优势118

6.15控制信道(CC)119

6.16服务范围和许可区域120

6.17创新与集成120

6.18跳频的频谱效率121

6.19数字变换121

7.2从话音到数据123

7.1 无线变革123

第7章无线数据通信业务123

7.3无线数据市场124

7.4无线数据和频谱125

7.4.1频谱管制126

7.4.2 自由频谱126

7.5无线数据传输:工作原理126

7.6会话与分组传输127

7.7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131

7.7.1 电路交换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S.CDPD)131

7.7.2分组交换CDPD132

7.7.3分组数据通信更为有效133

7.8无线应用协议(WAP)134

7.9短消息业务(SMS)135

7.9.1 国内SMS互联136

7.9.2个人对个人的消息发送136

7.9.3话音和传真邮件通知136

7.9.4因特网电子邮件提示136

710无线因特网137

7.11通用分组无线系统138

7.11.1 GPRS系统结构139

7.11.2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141

7.11.3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业务的同时使用141

7.12 EDGE——无线数据业务的下一步141

7.13 GERAN142

7.14 UMTS142

7.15无线数据产业144

7.15.1系统集成商144

7.16无线数据:设备类型145

7.15.4运营商145

7.15.3硬件开发商145

7.15.2软件145

第8章无线局域网148

8.1无线局域网148

8.2定义无线局域网150

8.3无线局域网的应用151

8.4无线局域网的优势152

8.5无线局域网如何工作?153

8.6无线局域网的配置154

8.6.1独立的无线局域网154

8.6.3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155

8.6.2扩展的无线局域网155

8.7无线局域网的技术选项156

8.8无线局域网用户的考虑156

8.8.1距离/覆盖范围156

8.8.2吞吐量156

8.8.3完整性和可靠性157

8.9 802.11规范157

8.10 IEEE 802.11结构157

8.10.2物理信号158

8.10.1 IEEE 802.11的层次158

8.10.3定时决定一切159

8.10.4清除发送159

8.10.5漫游161

8.10.6 MAC层和数据净荷161

8.11家庭组网161

8.12 802.11b与HomeRF网络162

8.12.1无线接入点163

8.13一些动力164

8.12.3无线系统的现状164

8.12.2无线适配器164

8.14更快的无线标准:802.11a166

8.15各类系统的频率166

8.16纷繁的无线局域网标准167

8.17解决标准之间的矛盾168

8.18互通性问题168

8.19牙齿的卫生保健?168

8.20.1蓝牙的起源169

8.20什么是蓝牙?169

8.20.2协议的遵从170

8.20.3话音171

8.20.4数据171

第9章宽带无线技术的创新173

9.1无线技术的创新173

9.2市场总体情况173

9.3从手提箱到掌上电脑174

9.4 Ricochet网络体系结构176

9.5.2分组交换的互连179

9.5无线电频谱179

9.5.1跳频、扩频技术179

9.6中间件、定制协议和代理180

9.7移动IP181

9.8通过卫星的TCP/IP182

9.9卫星与ATM183

9.10勾画因特网规则184

9.11Teledesic技术总览185

9.12 Teledesic网络186

9.12.1快速分组交换187

9.12.2卫星群188

9.12.3多址接入188

9.12.4网络容量189

9.13无线本地环路(WLL)190

9.14 WLL技术的涌动190

9.15无线下行流系统的结构191

9.16频段和限制191

9.17用户接收信号193

9.18无线本地环路(WLL)194

9.18.1不是对所有的人196

9.18.2关于带宽197

9.19进入本地多点分布式业务(LMDS)199

9.20 LMDS背后的论证199

9.21运营商可以利用的网络结构200

9.22 LMDS上的TCP/IP201

第10章正在出现的无线标准203

10.1无线标准203

10.2 GPRS204

10.3 EDGE207

10.4 UMTS209

10.5移动因特网——一种生活方式210

10.6无线因特网的应用212

10.7无线视点213

10.8为移动产业定位215

10.9.1 UTRA216

10.9.2多模式第二代/UMTS终端216

10.9关键技术216

10.9.3卫星系统217

10.9.4 USIM卡/智能卡217

10.9.5因特网协议(IP)的兼容性217

10.10 UMTS的频谱218

10.11 cdma2000标准系列218

第11章无线应用220

11.1使用无线技术220

11.2我的汤里有一条虫子221

11.4应用与特色222

11.3无线因特网的启动222

11.5将电视作为一种应用225

11.6 Dick Tracy怎么样?226

11.7空中Web227

11.8空中非视距传输230

11.9医疗处方230

11.10牙线和PDA233

11.11 SOHO长,对NOYO来说已经很好234

11.12学生和教授走到一块235

11.14你所面临的设备237

11.13购物全景237

11.15用红外线设备进行临时会议239

11.16最终,设备改变了240

11.17芝加哥无电话241

11.18我往哪里走?241

11.19如何从这里到达那里?242

11.20结束语244

缩略词表245

词汇表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