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骨科手术学 第2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骨科手术学 第2分册
  • 赵定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751004157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82页
  • 文件大小:379MB
  • 文件页数:1394页
  • 主题词:骨科学-外科手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骨科手术学 第2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卷 脊柱与骨盆损伤第一篇 枕颈部与上颈椎损伤1057

第一章 枕颈部骨折脱位1058

第一节 枕寰部损伤1058

一、概述1058

二、致伤机制1058

三、临床分型1058

四、诊断1059

五、治疗原则1060

六、枕骨骨瓣翻转枕颈融合术1060

七、枕颈内固定系统或枕颈鲁氏棒内固定术1064

八、寰椎后弓切除加枕颈融合术1064

九、枕颈(寰)关节损伤的预后1065

第二节 寰椎骨折1066

一、概述1066

二、致伤机制1066

三、临床表现1066

四、诊断1068

五、治疗1068

六、预后1070

第三节 枢椎齿状突骨折1070

一、致伤机制1070

二、分型1071

三、临床表现1072

四、诊断依据1072

五、齿状突不连的判定1072

六、非手术疗法1072

七、手术疗法1072

第二章 寰枢椎骨折脱位1078

第一节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1078

一、致伤机制1078

二、临床表现1079

三、诊断1079

四、治疗1081

第二节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1087

一、致伤机制1087

二、临床表现1088

三、诊断1088

四、治疗1088

第三节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后脱位1092

一、致伤机制1092

二、临床表现1093

三、诊断1093

四、治疗1093

第四节 CT监测下经皮穿刺寰枢椎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术1094

一、概述1094

二、局部解剖学复习与观测1094

三、手术疗法1094

四、临床举例1096

五、本术式特点1097

第三章 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等损伤及上颈椎微创手术1100

第一节 枢椎椎弓根骨折1100

一、致伤机制1100

二、分型1101

三、临床表现1101

四、诊断依据1102

五、绞刑架骨折之治疗1102

六、枢椎其他部位损伤1104

第二节 上颈椎前路颈动脉三角区的内镜微创技术1105

一、概述1105

二、病例选择及术前准备1106

三、术前一般准备1106

四、术前器械准备1106

五、麻醉与体位1107

六、具体操作步骤1107

七、操作注意事项1110

八、术后处理1110

九、并发症防治1111

十、临床举例1111

第三节 经枕颈后外侧显微外科技术1115

一、概述1115

二、病例选择1115

三、术前准备1115

四、麻醉与体位1116

五、具体操作步骤1116

六、操作注意事项1118

七、术后处理1118

八、并发症防治1118

九、临床举例1119

第四章 上颈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原则1124

第一节 上颈椎手术术中并发症1124

一、概述1124

二、神经损伤1124

三、血管损伤1125

四、硬膜撕裂1126

五、食道损伤1126

六、其他损伤1126

第二节 上颈椎手术术后并发症1127

一、脑脊液漏1127

二、高位脊髓神经损伤1127

三、切口感染1127

四、植骨融合术失败引起枕颈或C1、C2融合术失败骨不融合及假关节形成1128

五、其他1128

第五章 上颈椎翻修术1130

第一节 基本概念、原因、手术确认及一般原则1130

一、基本概念1130

二、上颈椎翻修手术的原因1130

三、上颈椎翻修术原因的判定1131

四、翻修术的确认1131

五、翻修术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132

六、翻修手术的要点1133

第二节 枕颈融合(减压)术1133

一、手术病例选择1133

二、翻修融合术的一般要求1134

三、融合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1134

四、临床举例1135

第三节 寰枢椎翻修融合术1137

一、寰枢椎融合术融合失败的原因1137

二、寰枢椎翻修手术的术前评价1137

三、寰枢椎后路融合翻修术式1138

四、齿突骨折前路齿突螺钉固定失败的翻修手术1138

五、上颈椎翻修手术并发症1141

第二篇 下颈椎损伤第一章 下颈椎损伤的分型及诊断与治疗1144

第一节 下颈椎骨折之分型及诊断要点1144

一、分型依据1144

二、部分损伤(不全性损伤)1146

三、完全损伤1149

四、下颈椎损伤的诊断要点1150

第二节 下颈椎各型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1152

一、颈椎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1152

二、椎体爆裂性骨折1158

三、颈椎前方半脱位1163

四、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1164

五、颈椎后脱位1167

第二章 颈椎过伸性损伤及其他损伤1169

第一节 颈椎过伸性损伤1169

一、致伤机制1169

二、临床表现1172

三、诊断1172

四、鉴别诊断1172

五、治疗原则1173

六、急性期治疗1173

七、手术疗法1173

八、临床举例1174

九、后期及晚期病例1176

第二节 外伤性钩椎关节病(创伤性颈脑综合征)1177

一、概述1177

二、病因1177

三、临床与影像学表现1178

四、诊断1178

五、鉴别诊断1178

六、非手术疗法1179

七、手术疗法1179

八、预后1179

第三节 下颈椎其他损伤1180

一、颈椎棘突骨折1180

二、颈椎横突骨折1180

三、颈椎椎板骨折1180

四、关节突骨折1181

五、幸运性颈椎损伤1181

六、无明显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1181

七、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诊治特点1182

八、幼儿脊髓损伤的特点1182

九、迟发性颈髓损伤1182

第三章 下颈椎损伤的手术疗法1184

第一节 术前准备、病例选择及手术入路1184

一、术前准备1184

二、病例及手术入路选择1184

三、颈椎前方入路1185

四、颈椎后方入路1188

第二节 颈椎前路手术及各种术式1191

一、颈前路手术病例的选择1191

二、前路减压术实施中的要点1192

三、髓核切除术1193

四、开放复位椎节融合术1194

五、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1195

六、颈椎椎体全切术1197

七、颈椎椎节融合固定术1197

第三节 颈椎后路手术及前后路同时(一次性)手术1198

一、颈椎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术手术适应证1198

二、颈椎后路减压术之手术种类1199

三、颈椎后路内固定术的选择1201

四、颈椎前后路同时减压及内固定术1202

五、临床举例1203

第四章 下颈椎创伤病例翻修术1210

第一节 下颈椎创伤后前路翻修术之基本概念1210

一、概述1210

二、翻修手术的适应证1210

三、翻修术前对病情需进行综合评价1210

四、颈椎外伤翻修术之基本原则1212

第二节 颈椎外伤前路及前后路翻修手术技术要求1213

一、前路手术入路1213

二、取出前次手术内植物1213

三、前路减压操作1214

四、植骨融合及内固定1214

五、重建颈椎生理曲度1214

六、术后处理1215

七、下颈椎损伤病例后路或前后路同时翻修术1215

第三篇 胸腰椎损伤1219

第一章 胸、腰段脊柱脊髓伤基本概念及治疗原则1220

第一节 胸腰椎损伤机制、分型及分类1220

一、致伤机制1220

二、暴力分型1220

三、伤情分类1223

四、损伤机制分类1224

五、Wolter三级四等份分类法1230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之分类1230

七、涉及脊柱骨折稳定性之分类1230

八、对不稳定型脊柱骨折的分度1230

第二节 脊柱脊髓神经损伤的定位、分级及功能判定1233

一、脊髓神经损伤的分类1233

二、脊髓受损平面的临床判定1238

三、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分级1239

四、各种神经损伤的鉴别1240

五、脊髓反射功能的鉴别1243

第三节 稳定型胸腰椎损伤的治疗原则1244

一、胸腰椎椎体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1244

二、横突骨折1249

三、棘突骨折1250

第四节 不稳定型胸腰椎损伤的治疗原则1251

一、椎体爆(炸)裂性骨折1251

二、椎体严重楔形压缩骨折、伴或不伴小关节半脱位者1251

三、伸展型骨折1253

四、Chance骨折1253

五、椎体间关节脱位(或椎节骨折脱位)1255

六、椎弓根峡部骨折1257

第五节 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基本概念与治疗1258

一、脊髓损伤之基本概念1258

二、脊髓损伤部位1259

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259

四、脊髓损伤的临床经过及神经学特征1263

五、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1270

六、脊髓完全性损伤之治疗1270

七、脊髓不全性损伤之治疗1270

第六节 当代脊柱脊髓伤治疗的进展1272

一、概述1272

二、脊髓再生策略1272

三、未来的期望1275

第二章 胸腰椎骨折脱位之手术疗法1278

第一节 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的基本概念1278

一、概述1278

二、胸腰椎前路手术的特点1278

三、前路手术病例的选择1279

四、腰椎后路手术之特点1280

五、后路手术病例选择1280

六、前后路同时施术1281

七、手术时机选择1281

八、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治疗上应持积极态度1281

第二节 胸腰椎前路手术入路1283

一、前路经胸腔手术入路麻醉与体位1283

二、经胸手术操作步骤及入路1283

三、经胸入路显露施术椎节前侧方1287

四、前路经腹膜外入路麻醉与体位1287

五、前路腹膜外手术入路操作步骤1288

第三节 胸腹前路手术常用术式1292

一、开放复位及切骨减压术1292

二、椎节内植骨及其他撑开固定技术1293

三、界面固定植入物的应用1298

四、闭合切口1300

第四节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后方手术入路1304

一、胸腹后路手术之特点1304

二、手术病例选择与手术时机1304

三、后路手术内固定植入物之种类1305

四、后入路操作步骤1306

第五节 胸腰椎损伤后路常用术式及入路1309

一、开放复位固定术1309

二、保留棘突之胸腰椎后路常规椎板切除减压术1311

三、扩大性椎板切除减压术1314

四、蛛网膜下腔切开探查术1314

五、胸腰椎椎弓根钉技术及新型国产椎弓根钉1316

六、陈旧性骨折手术疗法1327

七、胸腰椎侧后方椎管次环状减压术1328

八、清洗术野闭合切口1328

九、术后并发症1329

第六节 人工椎体植入术与胸腰椎病理性骨折1331

一、人工椎体植入术概况1331

二、人工椎体构造1331

三、人工椎体型号与配套工具1332

四、人工椎体手术方法1332

五、胸腰椎病理性骨折之病因1334

六、胸腰椎病理骨折的临床症状与诊断1335

七、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治疗1335

第七节 腰椎骨折后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及球囊成形术1338

一、腰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病例选择与器械准备1338

二、经皮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注意事项1339

三、经皮成形术的术后处理与并发症1341

四、病例介绍1342

五、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技术1344

六、病例介绍1348

第八节 胸椎骨折电视-胸腔镜下(VATS/EMI-VATS)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术1350

一、手术适应证1351

二、手术禁忌证1351

三、术前准备1351

四、手术方法1351

五、操作注意事项1356

六、术后处理1356

七、并发症防治1357

八、临床举例1357

第九节 胸腰椎损伤晚期病例的处理与次全环状减压术1360

一、概述1360

二、病例解剖特点1360

三、手术病例选择1361

四、手术入路1361

五、特种手术器械1362

六、胸腰椎次全环状减压术的具体实施1364

七、术后处理1369

八、其他术式1372

第十节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技术现状1372

一、历史回顾1372

二、膀胱功能障碍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1372

三、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类型1373

四、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目标1373

五、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一般性治疗及膀胱、尿道的结构性手术1374

六、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1374

七、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术1376

八、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排尿术1381

第三章 胸腰椎爆裂型(性)骨折的处理1386

第一节 概述、致伤机制与治疗原则1386

一、概述1386

二、致伤机转1386

三、治疗原则1388

四、非手术疗法1388

五、手术疗法1388

第二节 胸腰椎椎体爆裂骨折之手术疗法1389

一、手术疗法的目的与临床要求1389

二、减压愈早愈好,必须彻底1389

三、恢复椎管高度与椎管形态1390

四、有效的固定与制动1390

五、手术疗法的实施1390

六、并发症1393

七、临床举例1393

第三节 几种特殊类型椎体爆裂型(性)骨折及其特点与处理1397

一、无神经损伤的爆裂型骨折1397

二、儿童爆裂型骨折1398

三、低位爆裂型骨折1398

四、病理性爆裂型骨折1400

五、跳跃式胸腰段爆裂骨折1401

六、合并椎间盘突出之爆裂性骨折1402

第四章 胸腰椎损伤并发症及翻修术1405

第一节 胸腰椎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翻修手术基本概念1405

一、概述1405

二、原因1405

三、初步判定1406

四、术前评价指标1406

第二节 再手术的目的、基本原则及病例选择1407

一、手术目的1407

二、基本原则1408

三、病例选择1409

第三节 手术操作要点及术后处理1409

一、一般操作要点1409

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1410

三、术后处理1410

四、加强康复治疗1410

第四节 临床病例举例1410

第四篇 脊柱创伤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1421

第一章 颈段创伤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1423

第一节 经皮后路C1、C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1423

一、概述1423

二、病例选择、手术器械及术前准备1423

三、手术方法1424

四、术后处理1429

五、并发症防治1429

六、临床举例1430

第二节 经皮前路C1、C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1432

一、概述1432

二、病例选择1432

三、器械及术前准备1432

四、手术方法1434

五、术后处理1439

六、并发症防治1439

七、临床举例1440

第三节 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1443

一、病例选择1443

二、手术器械及术前准备1443

三、手术方法1444

四、术后处理1447

五、并发症防治1447

六、临床举例1448

第四节 经皮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451

一、概述1451

二、病例选择及手术器械1451

三、术前准备1451

四、手术方法1452

五、术后处理1456

六、并发症防治1456

七、临床举例1457

第二章 胸腰段创伤经皮微创技术1460

第一节 胸腰段创伤前路微创外科技术1460

一、概述1460

二、病例选择1460

三、手术方法1460

四、术后处理1462

五、防治并发症1462

六、临床举例1463

第二节 腹腔镜下腰椎骨折手术技术1464

一、概述1464

二、病例选择1464

三、术前准备1464

四、手术步骤1464

五、术后处理1467

六、并发症防治1467

七、临床举例1468

第三节 经皮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470

一、概述1470

二、病例选择1470

三、手术器械1470

四、术前准备1471

五、手术方法1472

六、术后处理1477

七、并发症防治1477

八、临床举例1480

第五篇 骨盆骨折1485

第一章 骨盆骨折1486

第一节 骨盆骨折之基本概念1486

一、概述1486

二、骨盆的功能1486

三、骨盆的骨性结构1487

四、骨盆的生物力学1487

五、盆腔脏器1488

六、盆腔内血管1488

七、盆腔内神经1488

八、骨盆骨折的分类1489

九、骨盆骨折的诊断1489

十、骨盆骨折合并伤的判定1490

第二节 骨盆骨折的治疗1491

一、骨盆骨折的治疗要点1491

二、骨盆环稳定或基本稳定的骨折(A型)治疗1492

三、骨盆环旋转不稳定纵向稳定型骨折(B型)的治疗1494

四、骨盆环旋转与纵向均不稳定型骨折(C型)的治疗1496

第三节 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支架治疗技术1499

一、依据骨盆骨折的特点选择外固定架的合理性1499

二、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原理1500

三、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病例选择1500

四、外固定支架操作技术1501

五、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优缺点1503

六、术后处理及并发症1504

七、临床举例1504

第四节 经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骨盆后环及骶髂关节损伤1506

一、概述1506

二、骶髂拉力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基础1506

三、骨折复位1507

四、骶髂拉力螺钉的置入1508

五、手术并发症1510

六、临床举例1510

第五节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微创治疗技术1511

一、概述1511

二、骶骨骨折类型与神经损伤的关系1511

三、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病理分型与解剖1512

四、骶骨骨折复位固定方式对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1513

五、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手术减压治疗1515

第六节 骨盆骨折之合并伤及开放性骨折的治疗1516

一、并发大出血与休克1516

二、合并脏器损伤1517

三、开放性骨盆骨折的处理1518

四、尿道损伤修补术与尿道会师术1518

五、后尿道损伤修补术1521

第二章 骶髂关节及骶尾部损伤1524

第一节 骶髂关节损伤1524

一、概述1524

二、骶髂关节应用解剖1524

三、致伤机理1524

四、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之临床表现1524

五、诊断1525

六、非手术疗法1525

七、手术治疗1526

第二节 骶骨骨折1528

一、致伤机制1528

二、类型及特点1528

三、临床表现1529

四、诊断1530

五、一般治疗原则1531

六、几种特殊类型骨折及其处理1531

七、预后1532

第二节 尾骨骨折、脱位与尾痛症1532

一、尾骨骨折与脱位的致伤机制与分类1532

二、临床表现1533

三、诊断1533

四、非手术疗法治疗1533

五、手术疗法1534

六、预后1535

七、尾痛症1535

第六篇 其他损伤1537

第一章 小儿、老人及无骨折损伤1538

第一节 小儿脊髓损伤1538

一、概述1538

二、特点与发生率1538

三、致伤原因1539

四、诊断1539

五、治疗1540

第二节 高龄者脊髓损伤1540

一、概述1540

二、高龄脊柱脊髓损伤者特点1540

三、年轻脊髓损伤者同样可以进入老龄化社会1542

四、并发症1542

五、诊断1542

六、治疗1543

第三节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1543

一、概述1543

二、发生机制1543

三、临床表现1545

四、临床经过1545

五、基础疾患1546

六、诊断1546

七、治疗1546

第二章 特殊性脊髓及脊髓血管损伤1548

第一节 触电性脊髓损伤1548

一、概述1548

二、症状1548

三、诊断1548

四、治疗1549

第二节 医源性脊髓损伤1549

一、概述1549

二、诊断过程中发生的原因1549

三、源于麻醉过程中脊髓损伤原因1550

四、术中发生脊髓损伤原因1550

五、术后发生的脊髓损伤1551

六、结束语1552

七、治疗1552

第三节 脊柱脊髓火器伤1552

一、概述1552

二、发生率与死亡率1552

三、损伤特点1552

四、诊断1553

五、治疗要求1554

六、脊柱脊髓清创术的要点及术后处理1555

七、特殊情况处理1555

八、主要并发症及处理1556

第四节 椎动脉损伤1557

一、与椎动脉相关局部解剖复习1557

二、致伤原因1558

三、症状及发生机制1558

四、诊断1558

五、治疗1559

六、病例介绍1560

第五节 脊髓梗死与颈性心绞痛1560

一、脊髓梗死概述1560

二、脊髓梗死病因与特点1560

三、脊髓梗死MR所见1561

四、脊髓梗死的治疗1561

五、颈性心绞痛基本概念1561

六、颈性心绞痛的诊断要点1561

七、颈性心绞痛的治疗1561

八、典型病例介绍1561

第三章 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脊柱骨折的手术疗法1563

第一节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概述、分型、临床特点与检测1563

一、概述1563

二、分型1563

三、临床表现1563

四、骨量的检测1564

第二节 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原则1564

一、预防为主1564

二、药物治疗1565

三、手术治疗1565

第三节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1567

一、概述1567

二、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时机选择1567

三、手术方法1568

四、术后处理1569

五、有关技术问题的讨论1569

六、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前景1571

第四章 颈部软组织损伤1573

第一节 颈部软组织损伤之基本概念1573

一、概述1573

二、颈部分区1573

三、损伤分类1574

第二节 颈部常见的软组织损伤1574

一、基本概念1574

二、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1574

三、慢性颈部软组织损伤1575

四、颈部勒伤1575

第三节 严重型颈部创伤1577

一、颈部创伤的临床表现与特点1577

二、颈部创伤的诊断1577

三、颈部创伤急救与疗法1578

第四节 颈部血管损伤1582

一、概述1582

二、颈部动脉损伤的处理1582

三、颈椎根部或胸廓处的血管伤1584

四、颈部静脉损伤1584

五、术后处理1584

第四卷 退变性疾患第一篇 四肢退变性疾患1589

第一章 上肢退变性疾患1590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1590

一、概述1590

二、大体解剖1590

三、诸型肩关节周围炎1592

四、冻结肩1592

五、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和腱鞘炎(Biceps tenosynovitis)1593

六、冈上肌腱炎1593

七、肩锁关节病变(disorDer of the acronio-clavicular)1594

八、喙突炎(coracoiditis)1594

第二节 肩袖损伤及肩袖间隙分裂症1595

一、肩袖的解剖与功能1595

二、病因学1595

三、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及体征1596

四、影像学检查1597

五、关节镜诊断1598

六、肩袖损伤的非手术疗法1598

七、肩袖损伤的手术疗法1598

八、肩袖间隙分裂(tear of the rotato rinterval)1601

第三节 肩峰下撞击征(症)1602

一、概述1602

二、肩部肩峰下解剖复习1602

三、临床表现1603

四、病理学特点1604

五、影像学表现1604

六、关节镜检查1605

七、超声诊断法1605

八、分期1605

九、非手术治疗1606

十、手术治疗1606

第四节 冈上肌腱钙化1609

一、概况1609

二、病因和病理1609

三、症状与体征1609

四、影像学检查1610

五、非手术疗法1610

六、手术方法1611

第五节 肩关节不稳定1611

一、概述1611

二、解剖特点1611

三、病因及分型1612

四、诊断1612

五、非手术治疗1613

六、手术治疗1614

第六节 弹响肩与肩肋综合征1615

一、弹响肩胛概述1615

二、弹响肩胛的病因1615

三、弹响肩胛的临床表现1615

四、弹响肩胛的治疗1615

五、肩胛肋综合征概述1615

六、肩胛肋骨征的临床表现1615

七、肩胛肋骨征的治疗1616

第七节 肘关节紊乱1616

一、肘关节解剖复习1616

二、概述及病因1617

三、肱骨外上髁炎之临床表现1617

四、肱骨外上髁炎之治疗1617

五、肱骨内上髁炎1618

六、其他肘部疾患1618

第二章 下肢退变性疾患1620

第一节 弹响髋1620

一、概述1620

二、病因1620

三、髂胫束所致弹响髋1620

四、髂腰肌腱弹响1621

五、股二头肌弹响1621

第二节 髌骨不稳定1621

一、髌股关节的解剖特点1621

二、髌骨的功能与活动1622

三、影响髌骨稳定性的因素1624

四、病因分类1624

五、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1624

六、临床表现1625

七、X线检查1627

八、CT或MR检查1630

九、关节镜检查1630

十、非手术治疗1630

十一、手术治疗1631

第三节 退变性踝部疾患1634

一、踝部的解剖复习1634

二、跟骨高压症1634

三、踝部退行性骨关节炎1635

第四节 足部解剖复习及退变性足部疾患1635

一、足之骨性结构1635

二、足弓的构成1636

三、韧带与腱膜1637

四、跗管及跗骨窦1637

五、足的血供与神经1638

六、足底跖痛1639

七、?外翻1640

八、平底足1644

第二篇 脊柱退变性疾患1649

第一章 颈椎病的基本概念1650

第一节 颈椎病的定义、自然史与发病机制1650

一、颈椎病的定义1650

二、颈椎病的自然转归史1650

三、颈椎病的病因学1651

四、颈椎的退行性变1651

五、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1653

六、慢性劳损1653

七、头颈部外伤、咽喉部感染及畸形等1654

八、颈椎病的发病机制1654

第二节 颈椎病的简易分型之一——颈型颈椎病及其基本概念1657

一、诊断标准1657

二、发病机理1657

三、临床特点1658

四、影像学检查1658

五、鉴别诊断1658

六、治疗原则1660

七、预后1660

第三节 颈椎病简易分型之二——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其基本概念1660

一、诊断标准(2008)1660

二、发病机理1661

三、临床特点1661

四、影像学检查1663

五、鉴别诊断1664

六、治疗原则1668

七、预后1670

第四节 颈椎病简易分型之三——脊髓型颈椎病及其基本概念1671

一、诊断标准(2008)1671

二、发病机制1671

三、临床特点1672

四、影像学改变1674

五、鉴别诊断1675

六、治疗原则1680

七、预后1683

第五节 颈椎简易分型之四——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基本概念1683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008)1683

二、发病机理1684

三、临床特点1686

四、影像学改变1689

五、鉴别诊断1690

六、治疗原则1691

七、预后1691

第六节 颈椎病简易分型之五——食道压迫型颈椎病与混合型颈椎病及其基本概念1692

一、食道压迫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008)1692

二、食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1692

三、食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1692

四、食道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改变1692

五、食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1693

六、食道型颈椎病的治疗原则1694

七、食道型颈椎病的预后1694

八、混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008)1694

九、混合型颈椎病特点1694

十、混合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1696

十一、混合型颈椎病的治疗特点1696

第七节 其他类型颈椎病的争论、共议与共识1697

一、关于交感型颈椎病1697

二、关于其他两型(颈椎失稳型与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型)颈椎病1698

三、其他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问题1701

第八节 影像学显示颈椎退变而无临床症状者型如何判断1701

一、基本认识1701

二、此组病例影像显示颈椎退变的特点1701

三、长期随访结果1702

四、对此组病例在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1702

第二章 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及预防1704

第一节 非手术疗法的基本概念1704

一、临床意义1704

二、基本要求1705

三、常用的非手术方法1706

四、“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008)关于“颈椎病非手术治疗问题”内容1707

第二节 颈椎应保持良好的睡眠、工作与生活体位1707

一、改善与调整睡眠体位具有重要意义1707

二、重视枕头1707

三、重视睡眠姿势1709

四、注意对床铺的选择1709

五、消除其他影响睡眠的因素1709

六、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1709

七、注意纠正在日常生活与家务劳动中的不良体位1710

第三节 颈部的制动与固定1711

一、概述1711

二、基本原理1711

三、临床意义1711

四、制动与固定方式之一——牵引疗法1712

五、制动与固定方式之二——颈围与支架1714

六、制动与固定方式之三——颈部石膏1714

第四节 颈椎病的康复疗法及心理疗法1716

一、康复治疗概况1716

二、康复疗法对颈椎病治疗作用的原理1716

三、治疗颈椎病的手法与物理疗法1717

四、颈椎病的运动疗法1719

五、心理治疗1719

第五节 颈椎病的预防1720

一、家庭生活与工作岗位中的预防1720

二、重视并注意预防头颈部外伤1721

三、积极开展科普教育1722

四、积极治疗咽喉部炎症1723

第三章 颈椎病的手术疗法1725

第一节 颈椎病手术疗法的概述、病例选择、麻醉、入路、体位、病节显露及定位1725

一、概述1725

二、手术病例选择1726

三、麻醉1728

四、手术入路1729

五、体位1730

六、颈椎前路手术切口选择1731

七、显露椎体前方1732

八、施术椎节定位1736

第二节 颈椎间盘切除术1737

一、常规之颈椎间盘切除术病例选择1737

二、常规椎间盘切除术操作程序1737

三、前路经皮颈椎椎间盘切除术概述及病例选择1742

四、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操作程序1742

第三节 颈椎椎体间关节融合术1743

一、概述1743

二、手术适应证1743

三、特种器械1743

四、术式之一——带深度指示器的直角凿切骨+局部旋转植骨术1744

五、术式之二——环锯切骨及柱状植骨法1746

六、术式之三——U形凿法1749

七、术式之四——钻头法1749

八、界面固定融合术1749

九、术后处理1751

第四节 颈椎前路直视下切骨减压术、椎体(次)全切除术及多节段开槽减压术1751

一、概述1751

二、手术适应证1752

三、术式及操作步骤1753

四、环锯切骨减压法1753

五、凿刮法扩大减压术1755

六、磨钻减压术1759

七、椎体次全切除术1759

八、椎体全切术1763

九、多椎节开槽减压术1763

十、对各种术式的选择与判定1765

第五节 颈椎前路侧前方减压术1766

一、手术病例选择1766

二、手术体位、显露与特种器械1766

三、手术步骤1766

四、闭合切口1770

五、术后处理1770

第六节 颈椎前路潜式切骨减压术1770

一、概述1770

二、经椎间隙潜行切骨减压术1770

三、经一个椎节同时行双椎节或三椎节的潜式减压术1773

四、经椎体中部的Y形潜式切骨减压术1778

第七节 颈椎前路手术施术要求及术中对各种技术难题处理与应变措施1782

一、对施术病节处理上的基本要求1783

二、增加植入物的稳定性,避免Cage的滑出1787

三、对跳跃式致压病变可酌情处理1790

四、对脊髓有液化灶者应及早处理1792

五、颈椎前路减压数年后对椎管后方致压病变的影响1793

第八节 下颈椎不稳症的治疗1794

一、概述1794

二、下颈椎不稳症之解剖学基础1794

三、致病因素1794

四、临床特点1795

五、影像学特点179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796

七、治疗1796

八、预后1799

第九节 脊髓前中央动脉症候群的治疗1800

一、概述1800

二、脊髓前中央动脉之解剖学特点1800

三、累及脊髓前中央动脉的诸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因素1802

四、临床特点1802

五、诊断1803

六、鉴别诊断1804

七、治疗1805

八、临床病例介绍1806

第十节 介导微创治疗颈椎外科技术1812

一、概述1812

二、经皮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1812

三、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1814

第十一节 MED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816

一、概述1816

二、病例选择、器械及术前准备1816

三、手术方法1817

四、操作注意事项1820

五、术后处理1821

六、并发症防治1821

七、病例介绍1821

第十二节 脊髓显微外科1823

一、显微镜手术的基本操作与临床应用1823

二、显微镜手术的临床应用1825

三、婴、幼儿时期脊椎脊髓疾病的显微外科1826

四、青少年脊髓疾病的显微外科1828

五、青壮年期脊椎脊髓疾病的显微外科1831

六、脊椎脊髓显微外科有关技术1833

第四章 颈椎的融合与非融合技术1839

第一节 颈椎前路传统之融合技术1840

一、取自体髂骨的颈椎融合术技术1840

二、自体胫骨或自体腓骨取骨用于颈椎融合术1841

三、颈椎手术中局部骨块利用技术1842

四、其他方式的椎节融合术1844

第二节 颈椎前路界面内固定融合术1844

一、界面内固定用于脊柱外科的基本原理1844

二、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界面内固定的材料与形状1845

三、界面内固定的临床应用1847

四、注意事项1850

五、界面内固定技术的特点1850

六、界面内固定的临床病例选择1851

七、临床举例1852

第三节 颈椎人工椎体1857

一、颈椎人工椎体的设计1857

二、病例选择1858

三、术前准备与手术步骤1858

四、术后处理1861

五、其他人工椎体设计1861

第四节 颈椎椎节非融合技术之一记忆合金、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1862

一、材料选择1862

二、形状设计1863

三、病例选择1864

四、施术过程1864

五、术后观察1866

六、并发症1868

七、本设计的特点1868

第五节 颈椎椎节非融和技术之二记忆合金颈椎人工椎间盘1869

一、椎间盘的材料与设计1869

二、病例选择1869

三、施术过程1870

四、术后1872

五、并发症1872

六、讨论1874

第六节 颈椎人工椎间盘现状1875

一、概述1875

二、适用人工椎间盘的病例选择1875

三、不宜选择或需慎重选择者1877

四、施术步骤1877

五、定期随访观察1881

六、并发症1888

第七节 对颈椎融合与非融合技术的认识1889

一、概述1889

二、共识的观念1889

三、争议的焦点1890

四、笔者个人观点1891

第三篇 胸腰椎退变性疾患1913

第一章 胸椎椎间盘突出症1914

第一节 胸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概念1914

一、概述1914

二、病因1914

三、分型1915

四、临床症状特点1916

五、诊断1916

六、鉴别诊断1917

第二节 胸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1917

一、非手术疗法1917

二、重视手术疗法1917

三、手术适应证1918

四、术式选择1918

五、预后1919

六、临床举例1919

第三节 胸腔镜下VATS/EMI-VATS胸椎间盘摘除术1921

一、概述1921

二、病例选择及术前准备1921

三、手术步骤1922

四、操作注意事项1924

五、术后处理1924

六、并发症防治1924

七、临床举例1924

第二章 腰椎间盘突(脱)出症1928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基本概念、病理与分型1928

一、定义1928

二、发病主要因素1928

三、发病诱发因素1929

四、病理改变1930

五、分型1932

六、脱(突)出髓核之转归1936

七、髓核突出之形态1937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1938

一、临床症状学特点1938

二、一般体征1939

三、特殊体征1940

四、影像学检查1943

五、其他检查1946

六、诊断1947

七、鉴别诊断基本要领1949

八、与各相关疾病鉴别1949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脱)出症之治疗1953

一、非手术疗法病例选择1953

二、非手术疗法具体措施1953

三、手术疗法病例选择1954

四、麻醉、体位与定位1955

五、腰椎后路手术1956

六、腰椎前路手术1970

第四节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972

一、概述1972

二、临床解剖特点1973

三、临床症状和体征1973

四、影像学检查197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975

六、非手术治疗1975

七、手术治疗1975

第五节 腰椎后路显微外科技术1977

一、概述1977

二、病例选择、术前准备、麻醉与体位1977

三、手术步骤1978

四、术后处理1982

五、并发症防治1982

六、临床举例1984

第六节 脊髓镜的应用1985

一、概述1985

二、脊髓镜检查的适应证1985

三、检查方法与临床应用1985

四、临床应用时病变判定1985

五、优点1986

六、存在的问题1986

第三章 椎间盘源性腰痛1989

第一节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基本概念1989

一、概述1989

二、下腰部的解剖与生理特点1989

三、下腰部生物力学特点1994

四、诊断1997

五、鉴别诊断1997

六、非手术疗法1997

七、预防1997

第二节 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前路非融合手术治疗2004

一、手术病例选择2004

二、麻醉、体位与切口2006

三、术野显露2007

四、退变间隙的处理——切除椎间隙组织2007

五、人工假体的置放2008

六、术后处理2009

七、并发症2009

八、对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疗法的认识2010

第三节 腰椎经皮椎间盘内电热疗法2011

一、概述2011

二、病例选择及器械2011

三、手术步骤2012

四、术后处理2013

五、并发症防治2013

第四节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相关问题2014

一、概述2014

二、人工髓核的构造与型号2015

三、人工髓核置换术的实施2016

四、预后及相关问题分析2018

第四章 退变性下腰椎不稳症及骶髂关节类2021

第一节 腰椎不稳症的基本概念2021

一、概述2021

二、腰椎退变、不稳与不稳症三者之关系2021

三、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2022

四、临床表现2023

五、腰椎不稳症的影像学特点2024

六、诊断2026

第二节 腰椎不稳症的治疗2027

一、非手术疗法2027

二、手术疗法2027

三、腰椎后路手术2027

四、腰椎前路手术2036

第三节 腹腔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2043

一、腹腔镜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简介2043

二、腹腔镜前路腰椎融合术病例选择及术前准备2044

三、手术方法之一——经腹腹腔镜腰椎体间BAK融合术(L5~S1)2044

四、手术方法之二——经腹膜后腹腔镜腰椎椎体间BAK融合术(L4~L5以上椎间隙)2046

五、术后处理2048

六、并发症防治2048

七、临床举例2049

第四节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2050

一、概述2050

二、临床表现2051

三、诊断2052

四、鉴别诊断2052

五、非手术治疗2052

六、手术疗法2052

第五章 退变性腰椎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2054

第一节 退变性腰椎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之基本概念2054

一、概述与定义2054

二、解剖学特征2054

三、致病因素2054

四、病理学特征2055

五、临床表现2056

六、影像学改变2056

七、诊断2058

第二节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治疗2058

一、非手术治疗2058

二、对手术疗法的基本认识2058

三、后路复位减压及固定(融合)术2059

四、前路椎体间融合术2062

五、前后联合入路手术2064

六、双节段椎弓根钉技术2064

七、其他技术2064

八、术后处理2066

第三节 临床病例举例2066

第六章 胸腰段经皮外科技术2074

第一节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成形术2074

一、病例选择及基本器械2074

二、手术步骤2074

三、操作细节及程序2075

四、操作注意事项2078

五、术后处理2078

六、并发症防治2078

七、临床举例2078

第二节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汽化减压术2079

一、病例选择及器材2079

二、操作步骤2079

三、术后处理2081

四、并发症防治2081

五、临床举例2081

第四篇 颈胸段后纵韧带与黄韧带骨化症2085

第一章 颈段后纵韧带及黄韧带骨化症2086

第一节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086

一、概述2086

二、一般特点2086

三、发病率2087

四、病因学2087

五、病理解剖特点2087

六、临床症状特点2088

七、分型2089

八、诊断2089

九、鉴别诊断2091

十、治疗2092

十一、手术并发症2094

十二、疗效及预后2094

十三、临床举例2094

第二节 颈椎黄韧带骨化症2108

一、概述2108

二、解剖与生理功能2108

三、病因2109

四、病理2109

五、临床表现2109

六、影像学检查2109

七、鉴别诊断2110

八、治疗原则2111

九、具体手术步骤2111

十、临床举例2112

第二章 胸段后纵韧带及黄韧带骨化症2118

第一节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118

一、概述2118

二、发病机理2118

三、临床表现2118

四、诊断2118

五、治疗原则2119

六、后路手术2119

七、前路手术2120

八、注意事项2120

九、临床举例2121

第二节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2123

一、概述2123

二、发病机制2123

三、临床表现2123

四、影像学检查2124

五、病理学检查2125

六、诊断2125

七、鉴别诊断2126

八、治疗2126

九、手术并发症2126

十、临床举例2127

第五篇 脊椎手术并发症与翻修术2133

第一章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及处理2134

第一节 颈椎前路手术术前及手术暴露过程中并发症(伤)及防治2134

一、概述2134

二、颈椎手术前损伤概况及防治措施2134

三、术前损伤的防治措施2135

四、颈椎手术暴露过程中损伤概况2136

第二节 颈前路减压清除病变及内固定时的并发症(伤)及其防治2139

一、概述2139

二、减压过程中引起损伤的概况2139

第三节 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2147

一、喉头痉挛2147

二、颈深部血肿2148

三、食道瘘2149

四、植骨块滑脱或植入过深2150

五、植骨块骨折2152

六、脑脊液漏2152

第四节 颈椎前路手术后后(晚)期并发症2152

一、概述2152

二、颈椎前路钛(钢)板的松动、断裂与滑脱2153

三、界面内固定器所致并发症2155

四、人工椎体所致并发症2156

五、人工椎间盘滑出2156

六、骨愈合不良、假关节形成及成角畸形2156

七、颈部切口感染2157

八、髂嵴取骨部残留痛2158

九、邻近椎节的退变问题2159

十、颈前部皮肤疤痕直线性挛缩2160

第五节 颈椎前路手术疗效不佳和变坏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2161

一、诊断因素2161

二、手术入路与术式选择不当2161

三、手术因素2162

四、术后因素2163

五、其他因素2164

六、处理对策2165

第二章 颈椎病术后病例翻修术2167

第一节 颈椎病翻修术之基本概念2167

一、概述2167

二、影响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诸因素概况2167

三、减压不充分为主要原因2167

四、植骨块位移或不融合2168

五、Cage技术使用不当为另一原因2168

六、其他原因2168

第二节 颈椎病翻修术的原因、指征、术前准备及处理原则2168

一、术后翻修原因2168

二、翻修术指征2169

三、翻修术术前准备2169

四、再手术病例处理的基本原则2170

五、临床举例2170

第三节 颈椎病翻修术术式选择与相关问题2172

一、脊髓或神经根受残留组织压迫2172

二、假关节形成2173

三、相邻节段的退变2174

四、术后不稳或后凸畸形2175

五、临床举例2176

第三章 腰椎手术并发症2181

第一节 腰椎手术并发症基本概况2181

一、概述2181

二、发生率2181

第二节 腰椎手术过程中所致并发症及预防2182

一、定位错误2182

二、术中神经根的损伤2182

三、脊髓或马尾伤2183

四、血管脏器伤2183

五、硬膜损伤2184

六、压迫疮与褥疮2184

七、体位性失血(休克)2184

第三节 腰椎手术术后并发症2184

一、内固定失败2184

二、髂骨取骨所致并发症2185

三、发热反应及感染2185

四、椎间盘炎2186

五、肠梗阻2187

六、脑脊液漏及囊肿形成2187

七、马尾综合征2187

八、继发性蛛网膜炎2188

九、椎节不稳2188

十、异物反应2188

第四章 腰椎翻修术2191

第一节 腰椎翻修术基本概况2191

一、概述2191

二、术前需详细询问病史2191

三、术前全面体格检查2192

四、术前针对性影像学检查2192

五、判定手术失败原因2192

第二节 翻修手术方案选择及并发症处理2193

一、手术指征2193

二、手术入路的选择2193

三、术中应遵循的原则2193

四、并发症处理2193

第三节 腰椎间盘疾患及腰椎管狭窄症再手术病例临床举例2194

一、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2194

二、邻节退变加剧而引发类同病变2196

三、溶核手术后复发者2196

四、植骨及内植物操作不当致失败的翻修2197

五、因继发性不稳症的翻修2198

六、术后血肿或碎骨块致压的翻修2199

七、腰椎人工髓核植入术后再手术2199

八、腰椎椎管狭窄症再手术病例2201

第四节 腰椎退行性疾患术后翻修手术2202

一、影响因素2202

二、翻修原因2203

三、术前准备2204

四、处理的基本原则2204

五、手术指征2205

六、术式选择2205

七、临床举例2207

第五节 腰椎畸形和(或)滑脱症术后病例翻修手术2212

一、早期翻修术指征2212

二、晚期翻修手术指征2213

三、翻修术前重视影像学检查2214

四、翻修术前准备2214

五、后路翻修手术的手术技巧2214

六、后路翻修手术的并发症2215

七、临床举例2215

第五章 脊柱脊髓手术术中与术后各种反应和并发症及其防治2223

第一节 颈椎手术后常见的咽喉部水肿、出血和声音嘶哑及其预防2223

一、颈椎病颈前路减压固定术2223

二、伴椎管狭窄之颈椎病则行颈后路减压术2224

三、后纵韧带骨化2225

四、寰枢椎脱位2226

第二节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管损伤2226

一、食管损伤的基本概念2226

二、常见的致伤原因2227

三、发生机制2227

四、防治措施2227

五、食管瘘的锁骨骨膜及胸锁乳突肌肌瓣修补术2227

第三节 脊椎手术后脑脊液漏及其治疗2229

一、概述2229

二、发生率2229

三、局部解剖复习2230

四、容易并发脑脊液漏的手术操作及其预防措施2230

五、术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2231

六、术后脊液漏经皮蛛网膜下腔引流术的病例选择2231

七、经皮蛛网膜下腔引流术实际操作技术2232

第四节 胸椎手术术后并发气胸和乳糜胸及其预防2233

一、气胸的病理形态2233

二、气胸的症状与判定2234

三、气胸的治疗2234

四、乳糜胸相关解剖和生理2234

五、乳糜胸的病理特点2235

六、乳糜胸的症状与诊断2235

七、乳糜胸的治疗2235

八、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典型病例介绍2236

第五节 术中血管、神经并发症及其对策2236

一、概述2236

二、脊柱畸形后路内置物手术的术中并发症2236

三、脊柱先天性侧弯矫正术术中并发症2237

四、颈椎手术前路进入术中并发症2238

五、颈椎后侧入路术中并发症2238

六、腰椎后方入路手术术中并发症2239

七、胸椎前路固定术术中并发症2240

八、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术中并发症2240

第六节 术后深部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防治2240

一、概述及发生率2240

二、发DVT的危险因素2241

三、诊断2241

四、DVT的预防方法2241

五、治疗2242

第七节 脊椎固定术对相邻椎节的不良影响2242

一、概述2242

二、颈椎固定术后对邻接椎体的影响2242

三、腰椎固定术后对邻接椎体的响2243

四、发生机制及处理对策2243

第八节 髂骨取骨部位并发长期疼痛的病因及防治2244

一、概述2244

二、髂骨前部取骨后取骨部位的疼痛概况及原因2244

三、取骨处疼痛的预防和治疗2245

四、髂骨后部取骨后的疼痛概况与原因2246

五、髂骨后部取骨后疼痛的预防和治疗2246

第九节 腰椎退行性病变器械内固定并发症的防治2247

一、概述2247

二、并发症的分类2247

三、并发症之发生率2248

四、并发症与术式之相关性2248

五、并发症预防对策之一——明确手术适应证2249

六、并发症预防对策之二——明确引发术中并发症的诸因素2249

七、积极防治术后各种并发症2249

八、注意其他并发症2251

第十节 脊柱术后消化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防治2251

一、概述2251

二、消化道并发症2251

三、呼吸道并发症2252

第十一节 脊柱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及其对策2253

一、与留置导尿管有关的问题2253

二、排尿障碍及其对策2253

三、尿失禁及其对策2253

四、尿路结石2253

第十二节 术后精神并发症的处理2254

一、概述2254

二、术后精神紊乱的分类2254

三、精神症状的处理2256

第十三节 脊柱脊髓手术后的术后感染及其对策2256

一、概述2256

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2256

三、术后感染的分类2258

四、诊断2259

五、预防2259

六、治疗2260

七、脊柱术后感染时的高压氧疗法2261

八、脊柱金属内置物术后感染的持续灌洗术2261

九、腰椎后方金属内置物术后创口感染的开放砂糖疗法2263

第十四节 术后并发肺栓塞及早期治疗2265

一、概述2265

二、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治疗方法分类2265

三、呼吸循环的管理2265

四、抗凝疗法2265

五、溶栓疗法2266

六、下腔静脉支架2266

第十五节 脊椎固定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移植骨和内固定置入物的滑脱与位移)2267

一、概述2267

二、移植骨的滑脱移位概况2267

三、颈椎前路固定术2267

四、经前路腰椎固定术概况2268

五、腰前路施术术中对策2268

六、腰前路手术术后处理与外固定2268

七、腰椎经后路进入的椎体固定术(PLIF)2268

八、内固定器械的滑脱移位2268

第十六节 脊髓动静脉畸形及髓内肿瘤的手术并发症2269

一、概述2269

二、脊髓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概况2270

三、人工栓塞的并发症2270

四、脊髓血管畸形术中并发症2270

五、髓内肿瘤的并发症概况与术前诊断2270

六、髓内肿瘤手术并发症2271

第十七节 头-盆牵引的并发症2271

一、概述2271

二、头-盆牵引的优点及其适应证2271

三、头-盆牵引器械脊柱牵引的并发症2272

四、骨盆钉与头颅钉的并发症2274

五、其他并发症2274

第十八节 颈椎手术后C5神经麻痹2275

一、概述2275

二、临床症状2275

三、前方手术C5神经根损伤的机制2275

四、后方减压术C5神经根损伤的机制2276

五、症状特点2276

六、预防2276

七、治疗2277

第十九节 脊柱脊髓手术体位的并发症及其对策2277

一、概述2277

二、手术体位及其并发症基本概况2277

三、颈椎后路手术2277

四、颈椎前路手术2278

五、胸椎后路手术2278

六、胸椎前路手术2279

七、腰椎后路手术2279

八、腰椎前路手术2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