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修辞语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士文,冯凭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303588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修辞语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讲 引言1
一、修辞和语法就科学体系说,是两门不同的科学1
(一)适应题旨、情境相反2
(二)适应语体的不同5
(三)涵义上的不同7
二、修辞和语法就学科体系上说,有结合的基础11
(一)修辞的需要决定语法结构11
(二)修辞受语法的制约12
(三)修辞语法现象互相转化13
三、修辞和语法就学科体系上说,有结合的必要16
(一)可强化实用性16
(二)可加速全面理解17
四、学习修辞或语法要注意些什么19
(一)应从思想、经验、学识、观察上下功夫19
(二)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2
【思考与练习】23
第二讲修辞与词24
一、修辞与词形24
(一)不可随意拆字,但可有意“析字”24
(二)不可随意拆词,但可有意“析词”“镶嵌”27
(三)不可随意造词,但可有意“仿词”32
二、修辞与词义34
(一)不可随意指称,但可有意“借代”34
(二)不可随意褒贬,但可有意“易色”、“反语”41
(三)不可义有两歧,但可有意“双关”46
(四)不可大词小用,但可有意“降用”48
(五)不可知错不改,但可有意“飞白”50
(六)不可随意模糊,但可有意“伸缩”53
(七)不可随意释词,但可有意“别解”56
三、修辞与词类59
(一)不可随意变类,但可有意“转类”59
(二)不可滥用虚词,但可有意“务虚”66
【思考与练习】70
第三讲修辞与词组73
一、修辞与自由词组73
(一)不可随意并列,但可有意“破列”79
(二)不宜一味使用原名,而宜有意使用“的字词组”86
(三)不可随意苟简,但可有意“节 缩”88
二、修辞与固定词组91
(一)不宜用语贫乏,而宜多记成语93
(二)不可随意变义,但可有意“翻新”95
(三)不可随意换形,但可有意“变格”99
【思考与练习】103
第四讲修辞与句子成分106
一、修辞与句子中不同层次的成分106
(一)主谓不可随意搭配,但可有意“比喻”、“比拟”106
(二)定中不可随意搭配,但可有意“移就”114
(三)状中不可随意搭配,但可有意“移就”122
(四)述宾不可随意搭配,但可有意“拈连”126
(五)中补不可随意搭配,但可有意“夸张”131
(六)句子成分不可随意残缺,但可有意“省略”134
(七)句子成分不可随意颠倒,但可有意“倒装”140
(八)句子成分不可随意重说,但可有意“反复”144
二、修辞与句子中超层次的成分147
(一)不可随意插语,但可有意“旁逸”147
(二)不可随意呼语,但可有意“呼告”151
(三)不可随意加音,但可有意“垫音”、“感叹”“摹声”155
【思考与练习】158
第五讲修辞与单句句式161
一、修辞与一般句式162
(一)不宜随意施受,而宜施受合体162
(二)不宜随意发问,而宜有意“设问”、“反问”166
(三)不宜随意否定,而宜有意“撇语”、“双否”170
二、修辞与特定句式173
(一)不宜一味“对偶”、“排比”,而宜整散“错综”173
(二)不宜随意文白夹杂,而宜有意选用文言句式178
(三)不宜滥用书面语句式,而宜适当使用口语句式182
(四)不宜滥用长句,而宜长短并用187
【思考与练习】194
第六讲修辞与复句句式196
一、修辞与一层复句196
(一)不宜只“单”不“复”,而宜单复相配196
(二)不宜各自独立,而宜关系明确201
(三)不宜苟简主语,而宜有意隐现207
(四)不宜苟简关联词语,而宜有意“意合”214
(五)不可前后无序,但可有意“倒装”220
(六)不可并列不当,但可有意“层递”226
(七)不可不加选择,但可有意“疑离”229
(八)不可缺少因果,但可有意“折绕”234
二、修辞与多重复句238
(一)不宜一“层”不变,而宜“一”“多”结合238
(二)不宜意思无关,而宜紧密相连246
(三)不宜杂乱无章 ,而宜次序井然249
(四)不宜随意配套,而宜妥善关联250
三、修辞与紧缩复句253
(一)不宜杂乱糅合,而宜合法紧缩253
(二)不宜一味紧缩,而宜松紧得体257
【思考与练习】259
第七讲修辞与标点261
一、修辞与点号262
(一)句中不可随意停顿,但可有意断开262
(二)不可随意圈句,但可有意作结270
(三)不可随意发问,但可有意设疑272
(四)不可随意感叹,但可有意抒情274
二、修辞与标号276
(一)不可随意破折,但可有意生色276
(二)不可随意省略,但可有意含蓄279
(三)不可随意强引,但可有意强调280
(四)不可随意加注,但可有意简括281
【思考与练习】282
第八讲修辞与篇 章286
一、篇 章 的修辞原则286
(一)适应题旨286
(二)适应情境297
(三)适应语体风格303
二、篇 章 中的组合关系315
(一)并列关系315
(二)连贯关系317
(三)递进关系319
(四)转折关系320
(五)因果关系322
(六)总分关系325
三、篇 章 的组合方式327
(一)用描绘系统的“比喻”方式组合327
(二)用描绘系统的“比拟”方式组合329
(三)用描绘系统的“夸张”方式组合330
(四)用描绘系统的“换算”方式组合333
(五)用换代系统的“象征”方式组合334
(六)用换代系统的“引用”方式组合336
(七)用引导系统的“设问”方式组合338
(八)用引导系统的“拈连”方式组合340
(九)用引导系统的“排比”方式组合342
(十)用引导系统的“反复”方式组合343
(十一)用引导系统的“呼告”方式组合346
(十二)用引导系统的“顶真”方式组合346
(十三)用引导系统的“对比”方式组合348
(十四)用变形系统的“镶嵌”方式组合350
(十五)用变形系统的“仿拟”方式组合351
【思考与练习】353
〔附录一〕《绿》的修辞语法分析357
一、《绿》的修辞分析357
二、《绿》的语法分析366
〔附录二〕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