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资源再利用原理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华癸,蔡泽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18261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资源再利用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生物资源的特点与分布1
第二章 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4
第三章生物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展望6
第二篇 生物资源再利用的基础知识10
第一章 生物资源的化学结构与性质10
2.1.1 淀粉11
2.1.2纤维素与木质素12
2.1.3蛋白质13
2.1.4 酶16
2.1.5脂类20
2.1.6 核酸22
2.1.7维生素及色素26
第二章 生物资源再利用的基本途径和原理29
2.2.1 化学处理29
2.2.2物理方法32
2.2.3生物及其酶的作用44
第三章微生物应用技术51
2.3.1 微生物的特点51
2.3.2常用的微生物52
2.3.3应用微生物的基本设备与方法57
2.3.4菌种及其来源61
2.3.5营养与培养基63
2.3.6微生物的生长66
2.3.7微生物发酵68
2.3.8固定化细胞69
2.3.9 酶制剂与固定化酶71
第三篇 动物资源的利用75
第一章血液的加工利用76
3.1.1血液的组分及开发价值76
3.1.2 猪血发酵——BF-饲料精的生产78
3.1.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生产81
3.1.4血红素的提取84
第二章骨骼和毛、皮的利用87
3.2.1 概述87
3.2.2畜骨的初加工88
3.2.3毛发制取胱氨酸89
3.2.4废羽毛生产饲料复合氨基酸91
第三章肠粘膜与胆汁的利用94
3.3.1肝素粗品的生产94
3.3.2胆红素的生产96
3.4.1鸡粪膨化与利用102
第四章粪便的再利用102
3.4.2利用人尿生产尿激酶103
3.4.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产106
第五章动物副产品在饲料中的应用108
3.5.1脂肪在饲料中的应用108
3.5.2其他动物副产品在饲料中的应用109
3.5.3动物蛋白质在饲料中的应用109
第四篇 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111
第一章稻谷的综合利用112
4.1.1用稻壳生产水玻璃和活性炭112
4.1.2膨化稻壳饲料114
4.1.3米糠制备干酪素115
4.1.4从米糠和米渣中提取蛋白质115
4.1.5植酸钙和肌醇的生产116
4.1.6乳酸的发酵121
第二章 淀粉工业副产品的利用125
4.2.1玉米浸泡水及黄粉的利用125
4.2.2薯渣固体发酵生产柠檬酸钙128
4.2.3淀粉渣制蛋白饲料132
4.2.4淀粉废水的处理133
第三章榨油工业下脚料的利用136
4.3.1 从棉籽油皂脚的黑废液提取甘油136
4.3.2菜籽饼脱毒及综合利用139
4.3.3棉籽饼的脱毒142
4.3.4棉油皂脚制取脂肪酸甲酯143
第四章豆制品工业下脚料的利用144
4.4.1豆渣生产粗制核黄素145
4.4.2豆渣生产糖化菌粉148
4.4.3黄浆水培养白地霉149
第五章果蔬的综合利用151
4.5.1香蕉的综合利用152
4.5.2菠萝皮的利用154
4.5.3柑橘皮的利用155
4.5.4猕猴桃汁的制备156
4.5.5大蒜的脱臭及其利用157
第六章天然植物色素161
4.6.1辣椒红色素162
4.6.2叶绿素铜钠盐163
4.6.3栀子黄色素165
4.6.4姜黄素167
4.6.5天然色素的新品种167
第五篇 微生物资源的再利用171
第一章微生物工业概况171
5.1.1微生物工业发展简史171
5.1.2我国微生物工业现状172
5.1.3微生物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73
第二章细菌发酵废液的处理174
5.2.1 利用丙酮-丁醇废液生产蛋白饲料174
5.2.2丙酮-丁醇发酵废液生产细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175
5.2.3味精废液生产饲料酵母177
第三章抗菌素发酵菌渣的利用181
5.3.1抗菌素发酵菌渣的开发价值181
5.3.2洁霉素发酵菌渣作为饲料添加剂183
5.3.3问题与对策186
5.4.1概况188
第四章酿酒废酵母及其废渣的利用188
5.4.2酒糟的利用189
5.4.3酒精废水生产蛋白饲料190
5.4.4酒精废水的沼气发酵193
第五章啤酒酵母的再利用197
5.5.1 啤酒酵母及其用途197
5.5.2酵母精的生产198
5.5.3酵母精的应用201
5.5.4酵母核糖核酸及核苷酸的制备203
第六章柠檬酸发酵废液的利用215
5.6.1概况215
5.6.2柠檬酸废液生产酵母粉216
5.6.3柠檬酸废液生产食用菌菌丝体217
第六篇 蚕蛹的综合利用218
第一章活蚕蛹的利用220
6.1.1新鲜蚕蛹的利用220
6.1.2蚕蛾的利用221
6.1.3蚕子(蚕卵、蚕种)的利用222
第二章干蚕蛹与蛹粕的利用224
6.2.1干蛹的药用224
6.2.2培养白僵菌替代僵蚕224
6.2.4蚕蛹在食品上的应用226
6.2.3 蚕蛹发酵制取核黄素226
第三章蚕蛹油脂的开发利用227
6.3.1 蚕蛹油脂的成分与性状227
6.3.2蚕蛹油的生产与精炼228
6.3.3精制蚕蛹油的利用230
6.3.4蛹油的水解及脂肪酸的提取230
6.3.5蛹油制备环氧脂肪酸酯232
6.3.6蛹油制备表面活性剂234
6.3.7蛹油制备壬二酸和聚酰胺纤维 .235
6.3.8蛹油制肥皂237
6.3.9蛹油制润滑油238
6.4.1 蚕蛹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营养评价239
第四章蚕蛹蛋白质的开发利用239
6.4.2蛹酪素的制取241
6.4.3食用蛋白质的制备242
6.4.4蛹蛋白水解物的制备248
第五章蚕蛹几丁质的开发利用252
6.5.1 几丁质及其化学改性产物252
6.5.2几丁质及其衍生物的应用255
6.5.3附:从虾、蟹壳中提取壳聚糖256
第七篇 菌蕈与农林副产品的利用258
7.1.1菌蕈和菌蕈学的由来259
第一章菌蕈学及其发展259
7.1.2食用菌及其对农林副产品的利用261
7.1.3药用真菌265
7.1.4菌蕈学科研动态及展望267
第二章食用菌栽培的进展270
7.2.1 合成料栽培双孢蘑菇270
7.2.2黑木耳的代料栽培272
7.2.3废棉花波浪式床栽草菇275
7.2.4 圆柱立体大袋栽培平菇277
7.2.5竹荪的栽培技术278
7.2.6人工栽培冬虫夏草的研究282
7.3.1 菌蕈深层发酵的国内外动态285
第三章菌蕈的液体深层发酵285
7.3.2 菌蕈深层发酵的基本工艺290
7.3.3菌蕈深层发酵的特异性和菌丝的营养成分293
第四章菌蕈的深加工297
7.4.1食用菌食品的加工297
7.4.2生理活性物质的制备299
7.4.3药源和食品添加剂的开发301
第五章菌蕈学的研究方法303
7.5.1菌种的分离303
7.5.2单孢子分离技术304
7.5.3诱变育种技术306
7.5.4原生质体融合307
7.5.5细胞核染色技术309
7.5.6菌蕈极性研究311
第八篇 附录313
附1实验室及其使用规则313
附2元素原子量表316
附3常用酸、碱、盐溶液及指示剂的配制318
附4常用缓冲液的配制321
附5生物资源的基本物质分析方法324
附6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与再生330
附7离心机转数(rpm)与相对离心力(RCF)的换算332
附8主要参考文献资料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