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
  • (韩)裴京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143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研究-民国;中朝关系-国际关系史-民国;抗日斗争-临时政府-研究-朝鲜-1910~194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目录1

第一篇 民国时期的中韩关系3

第一章 辛亥革命与韩国3

一 韩人参与辛亥革命的史实3

安昌浩书简资料中的几个事例3

1.序言3

2.“中国革命”与初期的韩人流亡者5

3.武昌起义后,韩人留学生加入学生军9

4.支持国民募捐运动与讨袁运动10

5.结语13

同济社、新亚同济社的成立15

1.序言15

韩国独立志士申圭植与革命派人士的交流及15

二 武昌起义后中韩纽带的开始及其意义15

2.武昌起义与申圭植流亡中国16

3.申圭植与革命派人士的交流18

4.同济社·新亚同济社的成立25

5.结论30

第二章孙中山与韩国32

一孙中山与上海韩国临时政府32

申圭植的广州访问(1921年9~11月)及护法32

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问题32

1.序言32

2.广州中韩协会的成立与活动34

3.申圭植广州之行的日程43

4.申、孙会谈的内容及护法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问题47

5.结论52

1.序言54

背后54

1925年6月在汉城试图举行“孙文追悼会”的54

二1920年代韩国人心目中的孙中山54

2.韩国言论对五卅运动的报道55

3.“孙文追悼会”的准备和失败58

4.结论62

三三均主义与三民主义64

1.序言64

2.赵素昂留学日本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关心和流亡中国65

3.流亡中国以后的活动以及与革命派69

人士的交往69

4.三均主义的出台与三民主义的影响74

5.结论78

四 1924年1月孙中山逝世说的流传与日本80

东方通讯社80

1.序言80

2.孙中山生病及治病过程81

3.手术之后的死亡说及其影响85

4.东方通讯社的真相及死亡说的背景89

5.结论93

第二篇 中华民国史的多重观察97

第一章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97

一 黄埔军校内部的国共对立与蒋介石的早期思想倾向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孙文主义学会的对立及蒋介石对此的反应97

1.序言97

2.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成立与组织的扩大98

3.孙文主义学会的成立与两个团体之间的对立104

4.蒋介石的观念变化与思想倾向110

5.结论117

二 中山舰事件的真相和汪精卫出洋的原因119

1.序言119

2.中山舰调遣的真相121

3.汪精卫出洋的原因126

4.结论135

1.序言137

三 北伐军内部的矛盾与南昌军务善后会议137

2.国民革命军的扩编过程138

3.各军围绕军费分配问题产生的矛盾与南昌140

军务善后会议140

4.结论144

四 国民革命时期的反帝问题145

济南惨案后的排日运动与国民党、南京国民145

政府的对应145

1.序论145

2.“反日会”的成立与组织146

3.经济绝交运动的高扬150

4.国民政府的“排日取缔令”156

5.结论160

一 中日战争时期中国沦陷区的东亚联盟运动162

1.序言162

第二章 中日战争中的沦陷区162

2.东亚联盟论的提出与日本的东亚联盟运动164

3.中国沦陷区内各地区东亚联盟团体的成立167

4.东亚联盟中国总会的成立及其组织建设171

5.结论175

二 汪伪政权与大亚洲主义177

1.序言177

2.汪精卫提出“纯正三民主义”178

3.大亚洲主义的屈折180

4.大亚洲主义与东亚联盟论的结合183

5.结论186

第三章 上海的近代化188

一20世纪初上海的韩人社会188

1.序论188

2.韩人移住上海及其背景189

3.韩人人口的增加191

4.韩人的社会经济地位194

5.居留民团的组织及活动196

6.结论199

二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卫生201

卫生的法制化和科学化201

1.序论201

2.上海市卫生局的成立和组织扩大202

3.各区卫生事务所及附属医疗机关的设立和科学卫生的实施205

4.学校卫生以及卫生教育的整顿和初步的卫生209

统计的出现209

5.结论214

第三篇 韩国的中国现代史研究219

第一章 韩国的中国现代史研究现况与前景219

1.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开始219

2.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四个世代220

3.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前景222

补论224

2.辛亥革命对韩国的影响与接受共和主义225

第二章 韩国学界的辛亥革命研究225

1.序言225

3.1960~1970年代学术研究的开始229

4.1980~1990年代学术研究的正轨化和多样化232

5.结论237

第三章 闵斗基先生的中国史研究及其成就240

1.韩国之中国史学界的栋梁240

2.汉代史研究241

3.清代史研究243

4.戊戌变法运动研究245

5.共和革命(辛亥革命)研究247

6.国民革命史研究249

7.《胡适评传》与研究的“普及”253

8.国际活动255

参考文献目录257

索引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