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医学电子学高级教程 第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医学电子学高级教程 第1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320711.jpg)
- 王保华,罗立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719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医学电子学高级教程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物医学测量与控制1
1.1 生物医学测量方法与系统1
1.1.1 生物医学测量方法的分类1
1.6.1 生物医学中遥测与遥控的类型3
1.1.2 生物医学测量的特点3
1.1.3 生物医学测量系统4
1.1.4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4
1.2 在体测量:无创测量与微创测量4
1.2.1 无创测量与微创测量的特点4
1.2.2 无创测量与微创测量的方法及技术5
1.2.3 无创测量与微创测量的研究热点11
1.3 在体测量:有创测量12
1.3.2 有创测量的典型实例12
1.3.1 有创测量的方法12
1.4 离体测量18
1.4.1 离体测量的特点18
1.4.2 生化参数的测量与分析技术19
1.4.3 pH值与血气测量21
1.4.4 电解质测定22
1.4.5 PCR技术22
1.4.6 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及其在离体测量中的应用23
1.4.7 离体测量与生化检验的发展方向24
1.5 生理参数的控制25
1.5.1 生理参数控制的意义25
1.5.2 血糖调控26
1.5.3 血压控制28
1.5.4 麻醉深度控制29
1.5.5 烧伤患者补液控制30
1.5.6 药物疗效或剂量的最佳控制30
1.5.7 机电控制假肢30
1.5.8 生理参数控制的发展前景31
1.6 生物医学中的遥测与遥控技术31
1.6.2 无线遥测与遥控32
1.6.3 有线遥测与遥控33
1.6.4 存储式遥测34
1.6.5 生理信号传输的多路复用技术34
1.7 植入式测量与控制34
1.7.1 植入式测量与控制的类型34
1.7.2 植入式遥测35
1.7.3 植入式控制、调节与刺激系统42
1.8 生物医学测量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45
2.2.1 超声在人体组织中的衰减47
2.2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47
第2章 医学超声诊断中的工程方法47
2.1 医学超声诊断的发展过程47
2.2.2 超声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48
2.2.3 超声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折射、衍射与散射49
2.3 结构成像50
2.3.1 脉冲回波式超声成像系统50
2.3.2 波束形成技术53
2.3.3 数字扫描变换器57
2.4.1 多普勒血流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2
2.4 血流测量62
2.4.2 超声彩色血流图64
2.5 医学超声诊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68
2.5.1 超声三维成像68
2.5.2 宽带血流测量方法72
第3章 生物医学图像分析78
3.1 生物医学图像及其处理系统78
3.1.1 医学影像与图像处理78
3.1.2 医学图像源79
3.1.3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应用系统80
3.2.1 图像处理过程81
3.2 图像处理81
3.2.2 图像变换82
3.2.3 图像增强82
3.2.4 多分辨率图像分析82
3.2.5 数学形态学方法88
3.3 纹理分析90
3.3.1 纹理的特点90
3.3.2 纹理特征提取方法91
3.3.3 分形模型95
3.4.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98
3.4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98
3.4.2 人工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99
3.5 医学图像中的匹配与数据融合102
3.5.1 匹配变换103
3.5.2 外部特征匹配104
3.5.3 内在特征匹配105
3.5.4 弹性匹配方法106
3.6 三维图像数据处理与显示108
3.6.1 三维图像数据处理与显示方法108
3.6.2 表面绘制109
3.6.3 体积绘制110
参考文献113
第4章 医学影像存档及通信系统118
4.1 医学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的特点与组成118
4.1.1 医学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的特点118
4.1.2 医学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的组成119
4.2 医学图像的几个质量指标120
4.2.1 空间分辨率120
4.2.2 密度分辨率120
4.2.3 调制转移函数121
4.3 基本模块与设计原则125
4.3.1 基本模块125
4.3.2 设计原则129
4.4 图像采集——X线胶片图像的数字化130
4.4.1 视频扫描系统130
4.4.2 激光扫描仪131
4.4.3 数码相机132
4.5 ACR-NEMA300标准134
4.5.1 ACR-NEMA300标准的特点与内容134
4.5.2 ACR-NEMA模型与ISO-OSI模型的比较135
4.5.3 报文格式138
4.5.4 报文内容142
4.6.1 DICOM3.0标准的特点与内容151
4.6 DICOM3.0标准151
4.6.2 设计思想与模型155
4.6.3 信息对象定义157
4.6.4 服务类161
4.6.5 编码165
4.6.6 上层服务170
4.6.7 DICOM应用举例171
4.7 图像显示及显示工作站173
4.7.1 图像显示的参数173
4.7.2 监视器的选择175
4.7.3 图像变形与图像处理176
4.7.4 图像显示工作站的类型178
4.8 系统举例178
4.9 医学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179
参考文献180
第5章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中药药效研究与筛选中的应用181
5.1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药药效评价与筛选中的应用181
5.1.1 活体血栓模型的建立及对抗血栓、溶血栓药物的药效评价182
5.1.2 内皮细胞-血小板的血栓模型及其定量分析系统192
5.2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药药效评价与筛选中的应用198
5.2.1 神经递质作用机制研究与药物作用评价的意义198
5.2.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作与应用199
5.2.3 微电极/脑片癫痫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202
第6章 监护技术207
6.1 医学临床监护技术与监护系统207
6.1.1 医学临床监护技术207
6.1.2 监护系统的意义与作用208
6.1.3 监护系统的分类208
6.2 病房监护技术210
6.2.1 生理参数的多路实时监护210
6.2.2 CCU与ICU中的监护技术213
6.2.3 手术监护216
6.2.4 产科与新生儿监护217
6.3 动态监护技术219
6.3.1 动态心电监护220
6.3.2 动态血压监护223
6.3.3 消化道生理参数动态监测224
6.4 远程监护与家庭保健监护228
6.4.1 远程监护技术228
6.4.2 家庭保健监护229
6.5 监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231
6.5.1 监护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231
6.5.2 监护技术的发展方向232
参考文献234
第7章 基因芯片的研究与应用235
7.1 基因芯片的特点、功能与相关技术235
7.2 基因芯片的类型236
7.3 基因芯片的制备237
7.3.1 在片合成法237
7.3.2 点样法242
7.4 靶基因样品的制备与杂交检测244
7.4.1 靶基因样品的制备244
7.4.2 靶基因的杂交及其信号的检测245
7.5.1 基因芯片的设计246
7.5 与基因芯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问题246
7.5.2 基因芯片的建库与数据分析249
7.6 基因芯片的应用249
7.6.1 基因转录与表达谱图249
7.6.2 基因型与单碱基多态性251
7.6.3 基因诊断与药物基因组学251
7.7 基因芯片研究的发展趋势252
7.7.1 基因芯片的相关研究252
7.7.2 基因芯片与相关产业的展望253
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