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源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能源化学
  • 陈军,陶占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25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能源-化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能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能源简介1

1.1 能源的分类1

1.2 能源利用史2

1.3 能源的作用6

1.4 能源储量及消费7

1.4.1 能源储量7

1.4.2 能源消费8

1.5 中国能源的发展9

1.6 能源化学11

1.6.1 能量转化12

1.6.2 能量储存15

1.7 能源与材料18

1.8 能源与环境19

1.9 能源发展趋势21

第2章 煤炭23

2.1 煤炭是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重要支柱23

2.2 煤的形成25

2.3 煤的开采与运输27

2.4 煤的结构31

2.5 煤的元素组成32

2.6 煤的综合利用33

2.7 煤的燃烧34

2.7.1 燃烧反应34

2.7.2 洁净技术解燃“煤”之急36

2.8 煤炭液化39

2.8.1 煤的直接液化39

2.8.2 煤的间接液化40

2.9 煤的气化42

2.9.1 煤炭气化的意义及历史42

2.9.2 煤炭气化原理43

2.9.3 地面煤气化技术44

2.9.4 地下煤气化(UCG)技术47

2.9.5 煤的气化新技术48

2.10 结语49

第3章 石油51

3.1 石油的重要性51

3.2 石油的生成和聚集52

3.3 石油的开采55

3.4 石油的组成59

3.5 石油的炼制60

3.5.1 石油的蒸馏60

3.5.2 重油的裂化62

3.6 石油化工——国民经济的支柱63

3.7 工业的血液——流动的乌金65

3.7.1 汽油的使用牌号和优质汽油的制备65

3.7.2 航空煤油67

3.7.3 柴油68

3.7.4 燃料油和润滑油70

3.8 我国的石油发展71

3.9 结语75

第4章 天然气76

4.1 清洁的燃料76

4.2 天然气的开采77

4.3 天然气化工79

4.4 煤层气的利用80

4.5 天然气适用技术81

4.6 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展望82

4.7 天然气水合物——21世纪的新能源85

4.7.1 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85

4.7.2 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86

4.7.3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历史87

4.7.4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89

4.7.5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采91

4.7.6 天然气水合物与百慕大三角之迷94

4.8 结语96

第5章 太阳能98

5.1 太阳能简介98

5.2 太阳能的光热利用101

5.2.1 太阳能热水系统101

5.2.2 太阳能热发电104

5.2.3 太阳能制冷与空调技术105

5.2.4 太阳房107

5.2.5 其他太阳能热利用技术109

5.3 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太阳能电池112

5.3.1 太阳能电池简介112

5.3.2 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114

5.3.3 几类太阳能电池116

5.3.4 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123

5.3.5 光伏电池新技术125

5.3.6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展趋势126

5.4 太阳能光化学利用127

5.4.1 光合作用128

5.4.2 光化学作用——光解水制氢132

5.4.3 光电转换——电解水制氢140

5.5 太阳能空间电站141

5.6 太阳能的储存与输送143

5.7 太阳能在我国的应用144

5.7.1 我国太阳能利用发展历程144

5.7.2 我国太阳能发电的成果及现状146

5.7.3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市场前景147

第6章 氢能149

6.1 氢能的特点149

6.2 氢的制取150

6.2.1 实验室中制备氢气150

6.2.2 氢气的工业生产150

6.3 氢的存储与运输156

6.3.1 高压气态储存157

6.3.2 低温液氢储存157

6.3.3 金属氢化物储氢158

6.3.4 配位氢化物储氢164

6.3.5 无机物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165

6.3.6 吸附储氢165

6.4 氢的利用168

6.4.1 液氢的使用168

6.4.2 化学工业用氢169

6.4.3 镍氢电池的负极储氢材料170

6.4.4 氢能汽车172

6.4.5 家庭用氢173

6.4.6 燃料电池174

第7章 核能176

7.1 核能发现史话176

7.2 核能的利用178

7.3 核裂变和核聚变179

7.3.1 核裂变179

7.3.2 核聚变180

7.4 核反应堆181

7.4.1 裂变装置181

7.4.2 聚变装置184

7.4.3 核能发电原理187

7.4.4 不同形式的反应堆189

7.4.5 核能新技术193

7.5 核能利用与环境194

7.6 迅速发展的核电事业196

7.6.1 简史196

7.6.2 我国的核电发展197

第8章 生物质能200

8.1 生物质——最古老的能源200

8.2 生物质能资源202

8.3 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203

8.4 生物质的利用205

8.4.1 生物质气化技术205

8.4.2 生物质液化技术214

8.4.3 生物质固化技术216

8.5 生物质发电217

8.6 “绿色燃油”作物221

8.7 结语223

第9章 地热能225

9.1 地热能简介225

9.2 地热流体的性质227

9.3 地热开采技术228

9.4 地热能的利用229

9.4.1 地热的直接利用230

9.4.2 地热发电234

9.5 我国地热能发展预测237

第10章 燃料电池239

10.1 燃料电池与原电池及蓄电池的特征239

10.2 燃料电池的特性242

10.3 燃料电池的类型244

10.4 燃料电池的发展245

10.5 碱性燃料电池247

10.5.1 简介247

10.5.2 AFC的关键部件249

10.5.3 阿波罗系统251

10.5.4 其他AFC系统252

10.5.5 小结253

10.6 磷酸燃料电池254

10.6.1 简介254

10.6.2 关键部件255

10.7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258

10.7.1 简介258

10.7.2 电池组成260

10.8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262

10.8.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和特点262

10.8.2 电池构件263

1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266

10.10 其他类型燃料电池270

10.10.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270

10.10.2 再生型燃料电池271

10.11 燃料电池应用272

10.11.1 空间领域的应用272

10.11.2 军事上的应用273

10.11.3 移动装置上的应用274

10.11.4 固定应用275

10.11.5 运输上的应用278

10.12 移动式燃料电池的氢源280

结束语282

主要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