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工程标准手册 齿轮传动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工程标准手册 齿轮传动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04951.jpg)
- 《机械工程标准手册》编委会编;张民安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75066283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7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工程标准手册 齿轮传动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术语代号1
1.6 确定测试环境修正量K2
第2章齿轮术语2
第1章几何要素代号5
1 主代号11
2复合主代号12
3角标12
1 一般定义14
2 圆柱齿轮和圆柱齿轮副28
3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及其齿轮副35
4蜗杆副42
5其他类型的齿轮和齿轮副47
6谐波齿轮传动一般定义48
7常用的谐波齿轮传动50
8波发生器51
10刚性齿轮52
9柔性齿轮52
12行星传动53
11输入轴、输出轴联接53
第3章基本规定59
第二篇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59
1 模数系列61
2.2 术语定义和代号62
2基本齿廓62
2.1 应用62
2.3 标准基本齿条齿廓63
2.2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64
第4章齿轮精度64
1 构成64
2适用范围与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64
2.1 适用范围64
3偏差的定义和代号65
4.2精度等级的选择69
4精度等级及其选择69
4.1 精度等级69
5.1 公差或极限偏差值71
5齿轮检验与公差71
5.2 齿轮检验92
6.1 符号及相关的术语93
6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93
6.2 齿轮的检验项目94
6.4 单个齿距和齿距累积偏差的检验95
6.3 偏差位置的识别95
6.5 齿距累积偏差Fpk和Fp的确定98
6.6 关于齿距偏差测量和对其结果评价的一些说明99
6.7 齿廓偏差的检验100
6.8 螺旋线偏差的检验103
6.9 切向综合偏差的检验105
7.1 符号、相关项目和定义110
7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110
7.2 径向综合偏差的测量113
7.3 径向跳动的测量、偏心量的确定114
7.4 齿厚、公法线长度和跨球(圆柱)尺寸的测量118
7.5 齿轮的公差和配合121
8.1 符号和定义122
8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122
8.2 齿轮坯的精度123
8.3 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126
9.1 符号和定义128
9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128
9.2 表面结构130
9.3 齿轮齿面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32
9.4 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133
第5章齿条精度135
1定义和代号137
4.2 公差141
2精度等级、公差组及其组合141
2.1 精度等级141
2.2 公差组141
2.3 公差组合141
3齿坯要求141
4齿条检验与公差141
4.1 检验组141
6.2齿厚极限偏差143
5齿条副的检验与公差143
5.1 齿条副的使用和安装143
5.2 齿条副的检验143
5.3 公差143
6侧隙143
6.1 侧隙种类143
7图样标注144
第6章齿轮精度检验145
2.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46
1 符号代号146
2单面啮合综合误差的检验146
2.2 测量147
3.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49
2.3 测量结果的处理149
3双面啮合综合误差的检验149
3.3 测量结果的处理150
3.2 测量150
4.2 测量151
4齿距误差的检验151
4.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51
4.3 测量结果的处理152
5.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57
5齿圈径向跳动的检验157
6.1 测量仪器和测量原理158
5.2 测量158
5.3测量结果的处理158
6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检验158
7.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59
6.2 测量159
6.3 测量结果的处理159
7齿形误差的检验159
7.2 测量160
7.3 测量结果的处理161
8.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62
8基节偏差的检验162
8.3 测量结果的处理163
8.2 测量163
9.2 测量164
9齿向误差的检验164
9.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64
10.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65
9.3 测量结果的处理165
10接触线误差的检验165
10.3 测量结果的处理166
10.2 测量166
11.2 测量167
11 轴向齿距偏差的检验167
11.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67
11.3测量结果的处理168
12.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69
12螺旋线波度误差的检验169
12.2 测量170
13.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71
12.3 测量结果的处理171
13齿厚的检验171
13.2 测量172
13.3 测量结果的处理174
14.2 测量176
14整体误差的检验176
14.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76
14.3 测量结果的处理179
15.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81
15齿轮副单啮综合误差的检验181
3.2 齿坯公差182
15.2 测量182
15.3测量结果的处理183
16齿轮副接触斑点的检验183
16.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83
16.2 测量183
16.3 测量结果的处理184
17齿轮副侧隙的检验184
17.1 测量方法、原理和仪器184
17.2 测量185
第7章齿轮轮齿磨损和损伤术语及失效判据185
17.3测量结果的处理186
1齿轮轮齿磨损和损伤术语、特征、起因及预防措施187
1.1 齿面耗损的迹象187
1.2 胶合198
1.3 永久变形201
1.4齿面疲劳现象206
1.5裂缝和裂纹212
1.6 轮齿折断216
2重载齿轮失效判据226
2.1 主要代号226
2.2 重载齿轮的分类226
2.3 磨损失效的判据226
2.4 点蚀失效的判据226
2.5 剥落失效的判据227
2.6 胶合失效的判据227
2.7 塑性变形失效的判据227
2.8 轮齿折断、裂纹失效的判据227
2.9 重载齿轮传动噪声和振动的监测227
第8章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227
2.10 重载齿轮失效的检查方法228
1可靠性与安全系数229
2 主要代号230
3齿面接触强度校核计算233
3.1 计算公式233
3.2 切向力、转矩、功率234
3.3 使用系数KA234
3.4 动载系数Kv236
3.5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240
3.6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Hα249
3.7 轮齿刚度c′、cr250
3.8 节点区域系数ZH,单对齿啮合系数ZB、ZD252
3.9 弹性系数ZE254
3.10 接触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Z?255
3.11 接触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Zβ255
3.12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l。256
3.13 润滑油膜影响系数ZL、ZV、ZR258
3.14 接触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ZNT260
3.15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ZW262
3.16 接触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ZX262
3.17 接触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SHmin262
4轮齿弯曲强度校核计算263
4.1 计算公式263
4.2 弯曲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Fβ263
4.3 弯曲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Fα264
4.4 齿形系数YF、YFa264
4.5 应力修正系数YS、YSa271
4.6 弯曲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Y?275
4.7 弯曲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Yβ275
4.8 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σFlim275
4.9 弯曲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YNT277
4.10 相对齿根圆角敏感系数YδrelT278
4.11 相对齿根表面状况系数YRrelT280
4.12 弯曲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YX281
4.13 弯曲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SF282
5轮齿静强度核算282
5.1 适用范围、载荷及其修正系数282
5.2 齿面静强度核算283
5.3 弯曲静强度核算283
6在变动载荷下工作的齿轮强度核算283
6.1 有载荷图谱时的强度核算283
6.2 无载荷图谱时的强度核算285
7轮缘系数YB285
第9章通用机械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简化计算方法285
1适用范围286
2代号、术语、单位286
3载荷(切向力、转矩、功率)287
3.1 名义载荷287
3.2 当量载荷287
4使用系数287
5动载系数288
6齿面接触强度校核计算288
6.1 基本公式288
6.2 系数CH1、CH2、CH3和CH4288
6.3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lim292
6.4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ZW292
6.5 接触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ZX292
6.6 接触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ZNT292
6.7 弹性系数ZE292
6.8 接触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SH293
7齿根弯曲强度校核计算293
7.1基本公式293
7.2 系数CF1、CF2、CF3和CF4293
7.3 齿轮材料的弯曲疲劳强度基本值σFE294
7.4 齿根弯曲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YNT294
7.5 复合齿形系数YFs295
7.6 齿根弯曲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SFmin295
8齿轮的设计公式296
8.1 齿面接触强度的设计公式296
8.2 齿根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297
第10章 高速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297
1 适用范围298
2代号、术语、单位298
3可靠性与安全系数299
4载荷299
5使用系数300
6动载系数300
7齿面接触强度校核计算302
7.1 基本公式302
7.2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303
7.3轮齿刚度c1、cr304
7.4 节点区域系数ZH305
7.5 弹性系数ZE、重合度系数Z?、螺旋角系数Zβ305
7.6 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lim306
7.7 润滑油膜影响系数ZL、ZV、ZR306
7.8 工作硬化系数ZW307
8轮齿弯曲强度校核计算307
8.1 基本公式307
8.2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Fβ307
8.3 螺旋角系数Yβ307
8.4 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σFlim307
8.5 尺寸系数YX308
8.6 齿形系数YF308
8.7 应力修正系数YS308
第11章渐开线圆柱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309
8.8 相对齿根圆角敏感系数YδrelT310
9轮齿静强度校核计算310
8.9 相对齿根表面状况系数YRrelT310
1可靠性与安全系数311
2主要代号311
3基本公式312
4有关参数和系数313
4.1 单位齿宽载荷wt313
4.2 螺旋线系数KBr313
4.3 平均摩擦因数μm313
4.4 热闪系数XM313
4.5 小轮齿顶几何系数XBE313
4.6 啮入冲击系数XQ314
4.7 齿顶修缘系数Xca314
4.8重合度系数X?315
4.9 材料焊合系数Xw315
第12章齿轮承载能力试验测试方法315
4.10 试验齿轮的本体温度QMT和积分平均温升θflainT316
6常用油品的FZG胶合载荷级316
5胶合承载能力最小安全系数SBmin316
1 主要代号317
2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318
2.1 试验方法318
2.2试验条件及试验齿轮319
2.3 接触疲劳失效判据319
2.4 试验步骤319
2.5 试验齿轮接触应力计算320
2.6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320
2.7 试验报告321
2.8 齿轮试验机性能校验321
2.9 试验齿轮的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检测321
2.10 R-S-N曲线参数的确定321
3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323
3.1 试验方法323
3.2 试验条件及试验齿轮323
3.3 弯曲疲劳失效判据323
3.4 试验步骤323
3.5 试验齿轮齿根应力计算323
3.6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325
3.7试验报告326
3.8 试验夹具的技术要求及设计326
3.9 R-S-N曲线参数的确定326
3.10齿轮弯曲疲劳试验记录328
4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试验方法328
4.1 试验设备与器材328
4.2试验方法329
4.3 齿面损伤形式及胶合失效载荷级的判定330
4.4 试验步骤332
4.5 试验报告333
4.6 CL-100齿轮试验机的主要技术性能333
4.7 CL-100齿轮试验机的校验335
第三篇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传动337
第13章基本规定339
1 术语339
1.1 一般术语339
1.2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分类341
1.3 点、曲线和曲面342
1.4基本尺寸参数344
1.5 设计计算与调整计算346
1.6 加工方法、轮齿接触、检查和试验348
2模数350
3基本齿廓350
第14章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351
1定义和代号352
2公差组、精度等级及其选择356
2.1 精度等级356
2.2精度等级的选择356
2.3 公差组356
3齿坯要求357
4齿轮的检验与公差357
4.1 检验组357
4.2 公差358
5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358
5.1 齿轮副的要求358
5.2 齿轮副的检验358
5.3 公差358
6齿轮副侧隙358
6.1 侧隙种类及选择358
6.2 侧隙公差358
6.3 最大法向侧隙j…x359
6.4 齿厚偏差E?s和齿轮副轴交角偏差E:359
6.5 齿厚公差7s359
7 图样标注与应注明的尺寸数据359
7.1 图样标注359
7.2 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359
第15章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373
1 安全系数374
2系数的分类与计算顺序374
3 主要代号374
4载荷及一般系数的计算376
4.1 切向力、转矩、功率376
4.2 使用系数KA376
4.3 动载系数Kv378
4.4 轮齿刚性系数c′、cr381
5齿面接触强度计算381
5.1 基本计算公式381
5.2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382
5.3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Hα382
5.4 节点区域系数ZH、单对齿啮合区下界点系数ZB382
5.5 弹性系数ZE383
5.6 接触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Z?383
5.7 接触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Z3383
5.8 接触强度计算的锥齿轮系数ZK383
5.9 润滑油膜影响系数ZL、ZV、ZR383
5.10 接触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ZX385
5.11 有限寿命时的许用接触应力σHP385
5.12 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nm轮齿弯曲强度校核计算386
6.1 基本计算公式386
6.2 弯曲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Fβ387
6.3 弯曲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Fα387
6.4 载荷作用于齿顶时的齿形系数YFa387
6.5 载荷作用于齿顶时的应力修正系数Ysa389
6.6 弯曲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Y?389
6.7 弯曲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Yβ390
6.8 弯曲强度计算的锥齿轮系数YK390
6.9 相对齿根圆角敏感系数YδrelT390
6.10相对齿根表面状况系数YRrelT391
6.11 弯曲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YX391
6.12 有限寿命时的许用齿根应力σFP392
6.13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σFlim393
7 当量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393
7.1 当量圆柱齿轮端面参数394
7.2 当量圆柱齿轮法向参数395
7.3 刀具参数395
第16章锥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395
1 可靠性与安全系数396
2主要代号396
3基本公式398
4有关参数和系数398
4.1 单位齿宽载荷wt398
4.2 螺旋线系数KBr399
4.3 平均摩擦因数μm399
4.4 热闪系数Xm399
4.5 小轮齿顶几何系数XBE399
4.6 啮入冲击系数XQ400
4.7 齿顶修缘系数XCa400
4.8 压力角系数Xaβ401
4.9 重合度系数X?401
4.10材料焊合系数XW401
4.11 试验齿轮的本体温度和积分平均温升402
4.12胶合承载能力最小安全系数402
4.13 常用油品的胶合载荷级402
第四篇 蜗杆传动第403
17章基本规定405
1 术语、代号405
1.1 蜗杆、蜗轮基本代号405
1.2 术语406
2基本齿廓416
2.1 尺寸参数416
2.2 齿形角或产形角416
3模数和直径416
3.1 模数416
3.2蜗杆分度圆直径417
4圆柱蜗杆传动基本参数417
4.1 蜗杆的基本尺寸和参数417
4.2 中心距421
4.3 传动比422
4.4 参数匹配和标记方法422
4.5基本几何尺寸428
第18章圆柱蜗杆蜗轮精度429
1术语定义和代号431
2公差组、精度等级及其选择437
2.1 公差组437
2.2精度等级及其选择438
3齿坯要求439
4蜗杆、蜗轮检验与公差439
4.1 检验组439
4.2 检验组的选择439
4.3 蜗杆、蜗轮公差441
5蜗杆副的检验与公差441
5.1 蜗杆传动的检验项目441
5.2 公差441
6传动侧隙442
6.1 侧隙种类442
6.2 侧隙种类的选择442
6.3 齿厚偏差442
7蜗杆、蜗轮图样442
7.1 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442
7.2 图样标注446
第19章 圆柱蜗杆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459
1 概述460
1.1 有效范围460
1.2 已知参数461
1.3 安全系数461
1.4 计算方法、基本条件与相互影响461
1.5 标准参考蜗轮箱462
2符号、术语和单位462
3力、速度和其他参数464
3.1 轮齿的作用力464
3.2 分度圆上的滑动速度464
3.3 物理参数465
3.4 平均接触应力计算466
3.5 最小平均油膜厚度计算467
3.6磨损轨迹计算467
4效率和功率损失467
4.1 总效率467
4.2 总功率损失467
4.3 蜗杆副的效率468
4.4 啮合功率损失469
5磨损承载能力469
5.1 磨损安全系数469
5.2 齿面法向磨损量469
5.3 许用磨损量470
6齿面接触承载能力(抗点蚀能力)470
6.1 点蚀安全系数470
6.2 实际接触应力470
6.3 接触应力极限470
7蜗杆轴变形471
7.1 变形安全系数471
7.2 实际变形量471
7.3 变形极限471
8齿根弯曲强度471
8.1 断齿安全系数471
8.2 实际齿根应力471
8.3 齿根剪切应力极限472
8.4 根据特定试验数据调整计算472
9温度安全系数473
9.1 浸油润滑的温度安全系数473
9.2 喷油润滑的温度安全系数474
10本体温度的确定475
10.1 浸油润滑时蜗轮的本体温度475
10.2 喷油润滑时蜗轮的本体温度475
11 引用资料475
第20章直廓环面蜗杆、蜗轮精度475
1定义与代号476
2公差组、精度等级及其选择481
2.1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481
2.2 公差组481
2.3 公差组合482
3齿坯要求482
3.1 径向、轴向基准482
4.1 检验组482
4蜗杆、蜗轮的检验与公差482
7.2 蜗杆副的图样标注483
4.2 公差483
5蜗杆副的检验与公差483
5.1 蜗杆副的要求483
5.2 蜗杆副的检验483
5.3 蜗杆副的公差483
6蜗杆副侧隙483
6.1 侧隙种类483
6.2 最小圆周侧隙483
6.3 齿厚偏差483
7 图样标注483
7.1 蜗杆、蜗轮的图样标注483
第21章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485
1.2 复合主代号486
1几何要素代号486
1.1 主代号486
2.1 一般术语487
1.3 角标487
2术语487
2.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488
2.3 曲面、截面及曲线489
2.4 角度490
2.5 轮齿491
3.1 定义与代号492
3传动精度492
3.2 公差组、精度等级及其选择495
3.4 蜗杆、蜗轮及蜗杆副的检验与公差496
3.3 齿坯要求496
3.5 蜗杆传动的侧隙497
3.6 图样标注498
第五篇 小模数齿轮传动499
第22章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500
3.1 定义及符号501
1 模数系列501
2基本齿廓501
2.1定义501
2.2 参数501
3精度501
3.2 精度等级与公差组506
3.5 侧隙507
3.3 齿坯要求507
3.4 公差与检验507
3.6 图样标注508
第23章小模数锥齿轮523
3.1 定义及符号525
1模数系列525
2基本齿廓525
2.1 定义525
2.2基本参数525
3精度525
第24章小模数圆柱蜗杆蜗轮527
3.2精度等级、公差组529
3.3 齿坯要求529
3.4 公差与检验530
3.5 侧隙531
3.6 图样标注531
2基本齿廓538
1模数系列538
3.1定义及代号539
3精度539
3.3 公差与检验544
3.2 精度等级与公差组544
3.5 图样标注545
3.4 侧隙545
第六篇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555
第25章基本规定556
2.2形状和尺寸参数557
1模数系列557
2基本齿廓557
2.1尺寸参数代号557
3.1 一般性定义559
2.3侧隙559
3基本术语559
3.2 啮合原理与啮合特性560
3.3 基本齿廓的齿形参数561
3.5 齿向修形参数563
3.4 测量尺寸563
1定义和代号564
第26章圆弧圆柱齿轮精度564
2.1 精度等级及其选用569
2精度等级、公差组569
3.2 齿坯公差570
2.2公差组570
3齿坯要求570
3.1 图样标注570
4.2 公差与极限偏差571
3.3基准轴线571
4齿轮检验与公差571
4.1 检验组571
5.2 检验574
5齿轮副的检验与要求574
5.1 要求574
5.3 安装575
6.2 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576
6 图样标注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576
6.1 图样标注576
第27章 双圆弧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577
6.3 示例577
1 主要代号578
2.2 轮齿弯曲强度计算579
2基本计算公式579
2.1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579
3.2 使用系数KA580
3载荷、有关系数和疲劳极限580
3.1 小齿轮的名义转矩71580
3.7 弹性系数ZE、YE581
3.3 动载系数Kv581
3.4 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K1581
3.5 接触迹内载荷分布系数KH2、KF2581
3.6接触迹系数K△?581
3.12 齿端系数YEnd582
3.8 齿数比系数Zu、Yu582
3.9 螺旋角系数Zβ、Yβ582
3.10 接触弧长系数Za582
3.11 齿形系数YF582
3.13 试验齿轮的疲劳极限σHlim、σFlim583
3.14 寿命系数ZN、YN585
3.17 尺寸系数YX586
3.15 润滑剂系数ZL586
3.16速度系数ZV586
第七篇 齿轮装置性能测试587
第28章齿轮装置噪声588
1.1 测试仪器589
1齿轮装置噪声测定方法589
1.2 测试要求590
1.3 测量步骤594
1.5 记录内容595
1.4 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和声功率级的计算595
的方法596
1.7 1/1倍频带或1/3倍频带声功率级合成A声功率级的方法597
第29章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598
2.3 评价分级598
1.8 指向性指数的计算598
1.9 等效声级的确定方法598
2噪声评价598
2.1 测定方法598
2.2 评价指标598
1使用说明599
2仪器600
5验收等级601
4试验准则601
3振动测量601
5.2 振动的主观评价值602
5.1 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验收等级与评定602
第30章齿轮装置效率测定方法603
6测量报告603
2测试仪器604
1 主要代号604
4测试方法605
3测试要求605
5.1 测试步骤606
5测试步骤和数据处理606
第31章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607
5.2 数据处理607
6.2 报告内容608
6记录和报告608
6.1 记录内容608
第32章齿轮装置质量验收609
1.2取样操作规程609
1 测定方法609
1.1 测定用器具、设备及清洗液609
2客观评价标准610
1.3 杂质质量计算610
1.3 检验项目611
1.2质量检验611
1齿轮装置及质量检验611
1.1 齿轮装置分类611
2检验项目的技术评定指标612
3检验和试验方法614
第33章通用齿轮装置型式试验615
3试验装备和仪器616
2型式试验项目616
1型式试验对象616
5.2 齿轮装置耐久性试验617
5.1 齿轮装置基本性能试验617
4试验齿轮装置的要求617
5试验方法617
6试验报告618
5.3 齿轮装置型式试验结束后的完好指标618
第34章透平齿轮传动装置技术条件619
2.2 主机621
2.1 一般要求621
1术语及定义621
2技术要求621
3.2 空负荷运转试验625
3.1 一般要求625
2.3 辅助设备625
3试验625
4.1 一般要求626
4检验626
3.3选择试验626
6卖方资料627
5保证627
4.2传动件的检验627
7.4声学测试628
7.3试验条件628
7噪声声压级测量628
7.1 适用范围628
7.2仪器628
第35章工业闭式齿轮的润滑油选用方法629
9齿面接触负荷系数629
8齿轮使用系数Ka629
1 主要代号631
2.1 工业闭式齿轮油的分类及规格632
2 工业闭式齿轮润滑油的分类及其使用要求632
2.2 高速齿轮润滑油的分类及规格634
2.3 工业闭式齿轮润滑油的使用要求635
3.1 工业闭式齿轮油种类的选择636
3润滑油种类的选择636
4润滑油黏度的选择637
3.2 高速齿轮润滑油种类的选择637
6.1 润滑油的使用、保养要求638
6润滑油的保养638
5润滑方式的选择638
6.2 清洁和冲洗639
第八篇 齿轮热处理质量检验641
2.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检验要求643
2.1 一般原则643
第36章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验643
1术语定义与符号643
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验要求643
3.3 确定最大控制截面尺寸的图解法656
3.2 影响因素656
2.3 试样656
3调质齿轮控制(关键)截面的尺寸效应656
3.1 定义656
第37章齿轮渗氮、氮碳共渗657
4.3 表面硬度锉刀检测法657
3.4 推荐控制截面尺寸657
4合格证、硬度换算及表面硬度检测法657
4.1 合格证657
4.2硬度值换算657
2.1 常用材料659
2材料选择与要求659
1 术语659
4.1 常用渗剂660
4工艺控制660
2.2 材料的冶金质量660
2.3 锻坯质量与力学性能660
3设备660
3.1 气体渗氮、氮碳共渗设备660
3.2 离子渗氮、氮碳共渗和液体氮碳共渗设备660
4.4 渗氮、氮碳共渗工艺661
4.3 渗氮、氮碳共渗工艺规程661
4.2渗氮、氮碳共渗预处理661
第38章齿轮碳氮共渗662
5.2渗氮、氮碳共渗质量检验662
5渗氮、氮碳共渗质量控制与检验662
5.1 随炉试样的检验662
3设备要求663
2材料选择663
1术语663
4.4工艺规程664
4.3 装炉664
4工艺控制664
4.1 常用渗剂664
4.2 处理前的验收和准备664
第39章齿轮火焰加热及感应加热淬火665
5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665
2.2冶金质量666
2.1 常用材料666
1术语666
2材料666
3.2感应加热淬火设备667
3.1 火焰淬火设备667
2.3 锻坯质量与力学性能667
3设备要求667
3.5 回火设备668
3.4 淬火介质及冷却装置668
3.3温度测试668
5.2感应加热淬火工艺规程669
5.1 火焰淬火工艺规程669
4齿轮预处理669
5工艺规程669
6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670
5.3 回火670
7报告单671
1.4 锻件质量672
1.3材料冶金质量672
第40章齿轮气体渗碳672
1 齿轮材料672
1.1 选择原则672
1.2 渗碳齿轮推荐用钢材672
3渗碳前的预备处理673
2热处理设备技术要求673
5 工艺控制674
4渗碳处理前的准备工作674
6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676
第41章齿轮调质工艺678
7记录内容678
2材料679
1 术语679
4工艺规程680
3设备680
5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681
第42章高速齿轮材料及热处理683
1.4 最终热处理质量控制684
1.3 预先热处理质量控制684
1质量控制基本要求684
1.1 材料选择原则684
1.2 原材料及齿坯的质量控制684
第43章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蚀检验685
2.1 原材料及齿坯的质量检测685
1.5 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要求685
2质量检测基本要求685
2.5 对不合格齿轮处理的基本要求686
2.2 预先热处理后的质量检测686
2.3 最终热处理后的质量检测686
2.4 对检测结果和试验报告的基本要求686
2检验程序687
1设备与试剂687
2.2 浸蚀688
2.1 清洗688
3.1 目视的外观与分类690
3检验准则690
7安全和环境保护691
6维护和管理691
3.2 表面硬度的影响691
4表面回火零件的再加工691
5 回火浸蚀的去除691
标准索引692
参考文献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