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275834.jpg)
- 卢才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973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88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9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基本技术3
第1章 心血管介入解剖学3
第1节 心血管介入解剖的方法3
第2节 主动脉-心室单元解剖学6
第3节 左心室应用解剖11
第4节 左心房应用解剖13
第5节 右心室应用解剖14
第6节 右心房应用解剖16
第7节 常规投影体位应用解剖18
第8节 大血管和心包20
第9节 冠状动脉系统21
第10节 心脏和大血管整体解剖图26
第2章 心血管介入基本设备29
第1节 概述29
第2节 心导管室的设置33
第3节 X线影像系统34
第4节 生理信号处理设备39
第5节 心肺复苏设备44
第6节 放射线防护设施45
第7节 心导管室管理47
第3章 心血管介入基本工具49
第1节 心脏导管的材料和制作49
第2节 导引钢丝68
第3节 穿刺针73
第4节 鞘管和引导管76
第5节 保护性袖套接头79
第6节 换能器79
第7节 血管穿刺点止血装置81
第4章 静脉插管径路87
第1节 鞘管插管技术总则87
第2节 Seldinger技术90
第3节 血管切开插管技术95
第4节 中央静脉径路97
第5章 动脉插管径路112
第1节 动脉插管原则112
第2节 动脉插管基本器械112
第3节 适应证112
第4节 禁忌证113
第5节 并发症113
第6节 动脉插管部位113
第7节 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技术114
第8节 动脉切开术123
第2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诊断操作技术129
第6章 冠状动脉和心室造影129
第1节 适应证129
第2节 禁忌证131
第3节 危险性131
第4节 设备136
第5节 人员配备137
第6节 病人准备137
第7节 制订检查计划137
第8节 检查前医嘱138
第9节 检查前用药138
第10节 心导管术前实验室检查139
第11节 心导管术前准备139
第12节 病人在心导管室的准备141
第13节 右心导管术141
第14节 左心导管术145
第15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投照角度158
第16节 冠状动脉造影中使用的药物161
第17节 临时性心脏起搏162
第18节 心导管室规则163
第19节 病人术后护理163
第20节 门诊心导管检查164
第21节 展望164
第7章 麦角新碱激发试验166
第1节 适应证166
第2节 禁忌证167
第3节 危险性167
第4节 试验相关设备168
第5节 操作步骤168
第6节 在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激发试验170
第7节 结果解释171
第8节 并发症172
第9节 病人术后护理172
第10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173
第8章 血管内超声检查174
第1节 概述174
第2节 血管内超声检查方法179
第3节 血管内超声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处理180
第4节 图像解释与分析测量180
第5节 血管内超声在离体试验中的应用187
第6节 血管内超声对粥样斑块的观察及在PTCA中的应用189
第7节 血管内超声对介入治疗结果的评价191
第8节 血管内超声的局限性197
第9节 血管内超声成像的三维重建199
第10节 血管内超声检查展望202
第9章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查205
第1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测量原理205
第2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管及血流速度形式207
第3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对狭窄程度的评价210
第4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对介入治疗的评价215
第5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的展望218
第10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219
第1节 适应证219
第2节 禁忌证221
第3节 危险性221
第4节 设备222
第5节 操作人员224
第6节 病人准备224
第7节 操作步骤225
第8节 心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内容236
第9节 展望248
第11章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250
第1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目的251
第2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251
第3节 操作风险252
第4节 检查设备253
第5节 操作人员和场所255
第6节 病人准备255
第7节 设备准备255
第8节 操作步骤258
第9节 血氧转运、组织氧需和心排血量调节269
第10节 组织氧合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272
第11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并发症275
第12节 特殊注意事项282
第13节 展望285
第12章 肺动脉造影286
第1节 肺栓塞的诊断286
第2节 适应证287
第3节 禁忌证287
第4节 危险性288
第5节 设备和器械288
第6节 操作人员289
第7节 病人准备289
第8节 肺动脉造影的时间289
第9节 操作步骤290
第10节 特殊注意事项299
第11节 并发症300
第12节 术后护理300
第13节 结果解释300
第14节 展望302
第15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303
第13章 肾动脉造影304
第1节 概述304
第2节 肾动脉造影指征305
第3节 术前准备306
第4节 操作技术308
第5节 特殊注意事项309
第6节 术后观察处理309
第7节 并发症310
第8节 结果分析与报告310
第9节 展望312
第14章 心内膜心肌活检313
第1节 适应证314
第2节 禁忌证315
第3节 设备315
第4节 操作人员317
第5节 病人准备317
第6节 操作步骤318
第7节 活检钳的保养323
第8节 并发症323
第9节 标本的保存324
第10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324
第11节 诊断心脏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326
第12节 诊断多柔比星的心脏毒性反应326
第13节 诊断感染性心脏炎327
第14节 诊断限制性心肌病328
第15节 左右心室活检比较328
第16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报告329
第17节 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指导心内膜心肌活检329
第18节 婴幼儿心内膜心肌活检330
第19节 展望331
第20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331
第3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治疗操作技术335
第15章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335
第1节 历史回顾335
第2节 适应证、禁忌证和危险性336
第3节 主要准备工作339
第4节 PTCA操作步骤364
第5节 PTCA病人护理374
第6节 特殊注意事项378
第7节 展望387
第16章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389
第1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指征389
第2节 临床常用的冠状动脉内支架392
第3节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操作技术402
第4节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术405
第5节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421
第6节 支架扩张效果的超声心动图评价435
第7节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并发症436
第8节 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者的药物治疗438
第9节 展望439
第17章 冠状动脉血栓溶解术441
第1节 适应证441
第2节 禁忌证442
第3节 设备442
第4节 溶栓剂442
第5节 病人准备444
第6节 溶栓技术444
第7节 溶栓治疗原则447
第8节 再灌注失败448
第9节 并发症448
第10节 展望448
第11节 操作步骤核查表449
第18章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450
第1节 概述450
第2节 PMR指征460
第3节 术前准备460
第4节 操作技术461
第5节 特殊注意事项466
第6节 术后观察处理467
第7节 并发症470
第8节 展望470
第19章 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471
第1节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原理471
第2节 射频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472
第3节 操作人员473
第4节 手术设备和器械473
第5节 手术器械476
第6节 射频消融术常用药物486
第7节 术前准备487
第8节 射频导管消融的透视体位、导管选择和操作原则487
第9节 游离壁房室旁道的射频导管消融492
第10节 房室间隔旁道的射频导管消融504
第11节 Mahaim束的射频导管消融510
第12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511
第13节 持续性交接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519
第14节 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520
第15节 病态窦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526
第16节 Ⅰ型心房扑动的射频导管消融527
第17节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532
第18节 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541
第19节 儿童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543
第20节 射频导管消融失败的常见原因545
第21节 射频导管消融注意事项和并发症547
第22节 展望553
第20章 永久性心脏起搏术554
第1节 适应证554
第2节 禁忌证555
第3节 危险性555
第4节 置入永久起搏器所需设备555
第5节 起搏器编码560
第6节 选择起搏器的个体化原则562
第7节 操作人员564
第8节 操作场所564
第9节 术前准备564
第10节 操作步骤564
第11节 起搏导线的放置方法571
第12节 术后早期护理594
第13节 特殊注意事项597
第14节 起搏随访597
第15节 起搏器的程控性能598
第16节 并发症601
第17节 再次置入起搏器603
第18节 环境中的危险因素604
第19节 展望605
第21章 临时性心脏起搏术606
第1节 适应证606
第2节 禁忌证606
第3节 危险性606
第4节 临时起搏设备607
第5节 操作人员607
第6节 临时起搏导管608
第7节 透视下经静脉插入临时起搏导管608
第8节 无透视下静脉插管安放电极导管609
第9节 开始起搏610
第10节 注意事项611
第11节 并发症611
第12节 特殊情况612
第22章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置入术614
第1节 概述614
第2节 ICD置入适应证628
第3节 术前准备630
第4节 ICD埋置操作技术630
第5节 特殊注意事项633
第6节 术后观察处理及随访636
第7节 并发症636
第8节 结果分析与报告638
第9节 展望644
第23章 经皮心脏瓣膜成形术645
第1节 经皮腔内球囊二尖瓣成形术645
第2节 经皮腔内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662
第3节 经皮腔内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664
第24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666
第1节 基本原理666
第2节 内科适应证667
第3节 外科适应证667
第4节 禁忌证667
第5节 危险性668
第6节 反搏场所668
第7节 设备668
第8节 操作人员670
第9节 病人准备670
第10节 操作步骤671
第11节 病人处理678
第12节 并发症682
第13节 展望684
第14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684
第25章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和支架术686
第1节 概述686
第2节 指征686
第3节 术前准备687
第4节 操作技术688
第5节 特殊注意事项692
第6节 术后观察处理693
第7节 并发症694
第8节 结果分析与报告694
第9节 展望695
第26章 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696
第1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696
第2节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704
第27章 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708
第1节 概述708
第2节 TIPS治疗的临床指征709
第3节 术前准备711
第4节 TIPS操作技术712
第5节 特殊注意事项714
第6节 术后观察处理714
第7节 并发症715
第8节 结果分析与报告718
第9节 展望719
第28章 腔静脉球囊成形和支架术720
第1节 概述720
第2节 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指征722
第3节 术前准备722
第4节 操作技术724
第5节 特殊注意事项725
第6节 术后观察处理725
第7节 并发症726
第8节 结果分析与报告726
第9节 展望727
第29章 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728
第1节 适应证728
第2节 禁忌证728
第3节 操作方法728
第30章 心包穿刺和引流731
第1节 概述731
第2节 心包疾病733
第3节 心脏压塞738
第4节 缩窄性心包炎744
第5节 临床常见的心包疾病747
第6节 心包穿刺引流适应证754
第7节 心包穿刺引流禁忌证754
第8节 危险性754
第9节 操作设备和器械755
第10节 操作人员756
第11节 术前准备756
第12节 操作步骤756
第13节 其他穿刺径路760
第14节 心包穿刺的心电图监测760
第15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762
第16节 心包活检和灌洗术762
第17节 并发症处理及病人的术后护理767
第18节 特殊注意事项768
第19节 展望773
第20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774
第4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相关问题777
第31章 导管断端的取出和打结的松解777
第1节 经血管取出栓塞导管或导引钢丝777
第2节 心内或血管内导管打结785
第3节 展望791
第32章 直流电复律和除颤792
第1节 基本原理792
第2节 易损期793
第3节 电复律或除颤的能量793
第4节 电流波形的种类794
第5节 电复律/除颤器的类型794
第6节 电复律或除颤的能量选择794
第7节 适应证795
第8节 同步电复律的禁忌证795
第9节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危险性796
第10节 设备797
第11节 操作人员797
第12节 复律场所797
第13节 病人准备797
第14节 麻醉798
第15节 电复律和电除颤时给氧799
第16节 吸氧的潜在危险799
第17节 复律技术800
第18节 复律后护理803
第19节 电复律/除颤器的保养804
第20节 特殊注意事项804
第21节 轻度并发症805
第22节 严重并发症805
第23节 展望806
第33章 急诊心肺复苏术807
第1节 适应证807
第2节 禁忌证807
第3节 危险性与并发症807
第4节 复苏设备808
第5节 抢救人员及其组织808
第6节 基础心肺复苏809
第7节 高级心肺复苏811
第8节 复苏用药818
第9节 复苏时的给药途径824
第10节 复苏时的静脉输液825
第11节 复苏的终止825
第12节 复苏的结局825
第13节 复苏后的护理826
第14节 脑复苏826
第15节 新的心肺复苏技术827
第16节 咳嗽心肺复苏法829
第17节 开胸心肺复苏829
第18节 医疗法律问题829
第19节 展望830
第20节 建议对监护中发生心脏骤停的复苏方法830
第21节 建议对非监护下发生心脏骤停的复苏方法832
第34章 造影剂毒性和过敏反应防治833
第1节 造影剂的毒性833
第2节 含碘造影剂的过敏反应839
第3节 局麻药的副作用844
第4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846
第35章 介入操作辐射损伤防护847
第1节 原子848
第2节 X线848
第3节 荧光透视849
第4节 电压与电流849
第5节 辐射及其生物学损伤的度量单位849
第6节 低剂量辐射的危险850
第7节 最大允许剂量851
第8节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射频导管消融术中操作人员的照射量851
第9节 移动式X线机的照射量853
第10节 儿童的辐射防护854
第11节 妊娠期间的辐射防护854
第12节 辐射防护方法854
第13节 辐射剂量的评估859
第14节 有关照射量的法律问题860
第15节 展望860
第16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861
第36章 介入操作电损伤862
第1节 电敏感病人862
第2节 电流的流动862
第3节 人体触电863
第4节 危险电流的来源864
第5节 心导管室、ICU和CCU中的典型导体866
第6节 典型的危险情形866
第7节 心血管操作者的注意事项867
第8节 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经常检查和维护869
第9节 建立专门的检查制度870
第10节 心血管造影室内导线的设置870
第11节 设备的选择871
第37章 介入操作的医学法律问题872
第1节 医疗过失诉讼的基本内容872
第2节 医师有责任取得知情的签字同意873
第3节 病历作为诉讼证据875
第4节 产品的责任875
第5节 医院的责任876
第6节 医学立法对医师职责的规定876
附录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