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维修性工程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维修性工程理论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202344.jpg)
- 张钧声,牟德云,甘茂治等合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昆仑出版社
- ISBN:780040038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维修性工程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略)1
第一章 维修性概念1
第一节 引言1
1-1 概说1
1-2 维修性的重要性1
1-3 维修性的目的3
第二节 确定系统效能的各种方法4
1-4 维修工程和维修性工程6
1-4-1 产需对话6
1-4-2 维修工程7
1-4-3 维修性工程7
1-4-4 维修工程和维修性工程相互关系举例8
1-5 要考虑的主要问题8
1-6 维修性的量度9
第二节 维修性的定量化9
1-6-1 指数分布情形10
1-6-2 修复时间中值和Mmax的概念11
1-6-3 修复率μ12
1-6-4 平均修复时间MTTR12
1-7 维修性的具体量度13
1-7-1 维修停机时间的量度13
1-7-2 构成维修时间的各要素17
1-7-3 有效度的区分17
1-7-4 维修工时18
1-8 统计学特性和统计分布20
第三节 装备在维修性方面应考虑的问题29
1-9 装备分类29
1-9-1 电气-电子系统29
1-9-3 机械系统30
1-9-2 机电系统30
1-9-4 液压与气动系统31
1-9-5 其它系统32
1-10 不可逆装置32
1-11 设计指导32
参考资料33
第二章 系统效能35
第一节 引言35
2-1 概说35
2-2 系统效能的各种概念36
2-2-1 ARINC 提出的系统效能概念36
2-2-2 空军WSEIAC的概念40
2-2-3 海军的概念40
2-2-4-2 有效度41
2-2-4-1 战备状态41
2-2-4 战备状态、有效度与可依赖性41
2-2-4-3 可依赖性42
2-2-5 性能、适用性、能力以及设计恰当性43
2-2-6 全盘规划和系统效能44
2-2-6-1 工作状态44
2-2-6-2 后勤保障对于系统效能的影响46
2-3 系统效能的量度46
2-3-1 典型的系统效能量度单位47
2-3-2 有关的量度48
2-3-2-1 性能(功能)量度48
2-3-2-2 工作方式49
2-3-2-3 可靠性量度49
2-3-2-4 维修性量度49
2-4-1 模型的目的51
2-3-2-5 故障率的概念51
2-4 系统效能模型51
2-4-2 模型建立技术53
2-4-2-1 战备状态模型55
2-4-2-2 有效度模型61
2-4-3 复合模型68
2-4-3-1 WSEIAC模型68
2-4-3-2 其它模型70
2-5 综合权衡技术71
2-5-1 概说71
2-5-2 可靠性与维修性72
2-5-3 线性规划75
2-5-3-1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特点与实例75
2-5-3-2 单纯形法引言78
2-5-3-3 单纯形法79
2-5-3-4 其它线性规划公式84
2-5-3-5 维修应用88
参考资料88
第三章 维修性的组织与管理91
3-1 概说91
3-1-1 业务划分91
3-1-1-1 维修性的行政管理91
3-1-1-2 维修性分析92
3-1-1-3 维修性设计92
3-1-1-4 维修性资料的提供93
3-1-1-5 维修性的协调93
3-1-2 维修性工作的组织结构93
3-1-2-1 维修性工程作为集中的职能机构93
3-1-2-3 维修性工程的分工组织95
3-1-2-2 维修性工程作为系统工程参谋的职能95
3-2-1 寿命周期过程中的管理职能97
3-2 维修性的有效管理97
3-2-1-1 系统的寿命周期98
3-2-1-1-1 方案研究98
3-2-1-1-2 核准阶段99
3-2-1-1-3 生产阶段101
3-2-1-1-4 使用阶段102
参考资料102
第四章 维修性的分配和预计104
第一节 引言104
4-1 概说104
4-1-1 维修性因素104
4-1-2 方法讨论106
4-2-1 分配的积木原理107
第二节 分配107
4-2 分配因素107
4-2-1-1 系统描述109
4-2-1-1-1 维修职能流程框图109
4-2-1-1-2 系统功能层次框图110
4-2-1-1-3 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111
4-2-1-2 维修性各因素的分配113
4-2-1-2-1 系统维修性的综合113
4-2-1-2-2 维修性改进的分配114
4-2-2 维修性诸因素的相容性114
4-2-3 统计学的相关性115
第三节 维修性预计116
4-3 概说116
4-4-1 基本假设和前提117
4-4 维修性准则(判断标准)的制订117
4-4-1-1 修复时间作为指标118
4-4-1-2 修复时间的特性119
4-4-2 预计要素119
4-4-2-1 故障率与计划的维修率120
4-4-2-2 修复时间121
4-5 预计方法121
4-5-1 推断法121
4-5-1-1 平滑法预计122
4-5-1-2 根据假设的分布特性预计123
4-5-1-3 非参量统计123
4-5-1-4 分布函数的估计124
4-5-1-5 母体中值的估计125
4-5-2 时间累计图表127
4-5-3 模拟方法132
4-5-3-1 随机变量的模拟133
4-5-3-2 由计算机产生随机变量133
4-5-3-3 举例135
4-5-4 专家判断方法138
4-5-5 矩阵式列表方法138
4-5-5-1 ARINC 迹象矩阵139
4-5-5-2 EPRG 迹象-假设矩阵139
参考资料140
第五章 维修性设计技术与相互关系142
第一节 维修性设计与维修保障规划142
5-1 概说142
5-2 综合后勤保障与维修保障规划143
5-3 使用方案144
5-4 维修方案147
5-4-1 维修级别148
5-4-1-1 分队级维修149
5-4-1-2 直接支援维修149
5-4-1-3 广泛支援维修149
5-4-1-4 基地维修149
5-4-2 维修策略149
5-5 维修性设计要求的形成152
5-5-1 维修时间分段153
5-5-2 排除故障停机时间154
第二节 维修性设计依据155
5-6 维修性与系统设计155
5-6-1 输入资料--维修性设计的基本资料156
5-6-5 维修性的评定157
5-6-4 维修性分析157
5-6-3 维修性设计模型的综合157
5-6-2 建立价值模型(效能标准)157
5-6-6 决策158
5-6-7 最优化158
5-6-8 输出资料158
5-7 维修性设计模型159
5-7-1 维修性设计要求159
5-7-2 维修性设计与故障侦查关系的说明163
5-7-3 监控作为故障侦查技术165
5-8 维修性设计特性166
5-8-1 核对表167
5-8-1-1 关于维修停机时间的核对表资料167
5-8-1-2 用于考虑维修性设计因素的核对表167
5-8-2 组装169
5-8-2-1 可达性170
5-8-2-2 逻辑流程组装(功能模件化)172
5-8-3 标准化与互换性173
5-8-4 人的因素175
5-8-4-1 人及其特性与能力178
5-8-4-1-1 人体测量学178
5-8-4-1-2 人的感觉能力和心理机制178
5-8-4-1-3 人作为信息的处理者179
5-8-4-1-4 人的适应性179
5-8-4-2 环境条件179
5-8-4-2-1 温度、湿度和通风180
5-8-4-2-2 照明181
5-8-4-2-3 噪声182
5-8-4-2-4 振动183
5-8-4-2-5 工作空间的安排184
5-8-4-3 维修性设计中的人的因素184
5-8-5 安全性186
5-8-5-1 系统安全性分析187
5-8-5-1-1 危险分析187
5-8-5-1-2 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188
5-8-5-1-3 故障树分析190
5-8-5-2 安全性与维修性设计192
5-8-6 检测193
5-8-6-1 检测的要素194
5-8-6-2 测试的目的与种类196
5-8-6-2-1 测试方法196
5-8-6-2-2 测试种类198
5-8-6-2-2-1 系统测试与分部测试198
5-8-6-2-2-2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199
5-8-6-2-2-3 开环测试与闭环测试199
5-8-6-2-2-4 在线测试与离线测试199
5-8-6-3-1 操纵使用的方法200
5-8-6-3 测试设备的分类200
5-8-6-2-2-5 定量测试与定性测试200
5-8-6-2-2-6 是/否测试与判读性测试200
5-8-6-3-2 使用地点201
5-8-6-3-3 设计出发点201
5-8-6-3-4 多用性202
5-8-6-3-5 与主装备之间的相互关联202
5-8-6-4 自动化检测设备(ATE)202
5-8-6-4-1 高速发展的技术203
5-8-6-4-2 更广泛的应用范围203
5-8-6-4-3 更加注重检测装备的性能下降204
5-8-6-4-4 更有效的自检能力204
5-8-6-4-5 ATE的设计紧凑和ATE的应用扩大204
5-8-6-4-6 ATE的费用204
5-8-6-4-8 关于ATE的政策205
5-8-6-4-7 ATE的标准化205
5-8-6-5 诊断技术206
5-8-6-6 检测设计应考虑的问题207
5-8-6-6-1 测试的设计观点207
5-8-6-6-2 测试设备的设计特点208
5-8-7 综合权衡209
5-8-7-1 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度的综合权衡211
5-8-7-2 NSIA综合权衡技术214
5-8-7-3 原件修复和弃件的权衡决策216
5-8-7-3-1 修复/弃件模型222
5-8-7-3-2 修复/弃件决策对维修性的影响224
5-8-8 费用方面应考虑的问题225
参考资料226
6-1 一般要求230
第一节 引言230
第六章 维修性的试验与验证230
6-1-1 规划和控制的要求231
6-2 试验手段236
6-2-1 试验手段的种类238
6-2-2 使用者勤务试验240
6-2-3 任务选择241
第二节 试验方法242
6-3 试验技术242
6-4 抽样和样本量的选择243
6-4-1 样本选择的统计学方法244
6-5 试验的简化252
6-6 论证数据资料252
6-6-1 论证数据资料的收集252
6-6-2 论证数据的报告、储存和整理252
6-7 论证方法253
6-7-1 序贯试验计划254
6-7-2 以中心极限定理为基础的试验计划258
6-7-2-1 MIL-STD-471的试验259
6-7-2-2 MIL-STD-473的试验261
6-7-3 装备修复时间(ERT)试验法262
6-7-4 数据的基本分布未知时的试验方法263
6-7-4-1 MIL-STD-473试验方法263
6-7-4-2 MIL-STD-471试验方法265
6-7-5 拟合良好性检验方法266
6-7-5-1 X2检验267
6-7-5-2 指数分布268
6-7-5-3 正态分布268
6-7-5-4 对数正态分布268
6-8 关于论证方法的置信区间269
6-7-5-5 柯尔莫哥洛夫与斯米尔诺夫检验269
6-8-1-1 σ2已知272
6-8-1 正态分布272
6-8-1-2 σ2未知273
6-8-2 对数正态分布274
6-8-3 指数分布274
6-8-4 二项分布275
参考资料276
第七章 计量经济学278
第一节 费用因素及其分析278
7-1 引言278
7-1-1 维修性的各种费用278
7-1-2 拥有权费用278
7-2 装备的各种费用因素279
7-2-1-1-2 保障设备280
7-2-1-1-3 系统试验和鉴定280
7-2-1 各个费用要素280
7-2-1-1-1 主装备280
7-2-1-1 投资280
7-2-1-1-4 系统工程与管理281
7-2-1-1-5 训练281
7-2-1-1-6 资料数据281
7-2-1-1-7 作业设施281
7-2-1-1-8 更换用的部件和备件281
7-2-1-2 使用与保障费用281
7-2-1-2-1 分队级维修人力281
7-2-1-2-2 维修、修复与修改保障281
7-2-1-2-2-1 修改281
7-2-3 费用要素分解的方法和费用结构的编码系统282
7-2-2 系统与子系统282
7-2-1-2-2-2 维修与修复(大检修除外)282
7-2-1-2-3 分队物资保障282
7-2-1-2-2-3 大检修282
7-3 费用分析285
7-3-1 初步设计阶段早期的费用估算285
7-3-1-1 类似系统286
7-3-1-2 例:具有武器系统特点的源系统286
7-3-1-3 现有的系统数据287
7-3-2 预测和费用分析数据287
7-3-2-1 人力数据288
7-3-2-2 物资数据288
7-3-2-3 时间数据288
7-3-4 弃件设计与原件修复设计对比的决策方法289
7-3-3 维修性与人力消耗289
第二节 费用分析290
7-4 建立模型290
7-4-1 费用估算关系式和基本的结构式291
7-4-1-1 参量和规划的因素291
7-4-1-2 变量291
7-4-1-3 方程式291
7-4-1-4 工程费用估算291
7-4-2 建立统计学的费用估算关系式(CER)292
7-4-3 费用估算关系式(CER)295
7-4-3-1 用于预算目的的综合估算295
7-4-3-2-7 产品或组分的大小与重量(EIS,EIW)296
7-4-3-2-6 战地备件的再订购费用(CHRI,CHTI)296
7-4-3-2-5 人力的递增费用(CP)296
7-4-3-2-4 人力使用率(UI)296
7-4-3-2-3 每项修理工作的人力(MR)296
7-4-3-2-2 产品或组分的结构费用(CAQ)296
7-4-3-2-1 装备的年度工作小时(O)296
7-4-3-2 详细的费用估算关系式--参量296
7-4-3-2-8 包装与运输费用(CTRI)297
7-4-3-2-9 仓库与厂房的空间费用(CSI,CSA)297
7-4-3-2-10 训练费用(CTM,MHT)297
7-4-3-2-11 每个项目的年度管理费用(CIA)297
7-4-3-2-12 在联邦补给系统中引入新供应项目的费用(CII)297
7-4-3-3 费用估算关系式(CER) 举例297
7-4-3-3-1 有关的费用(0.00)298
7-4-3-3-2 出版物费用(2.04)298
7-4-3-3-6 项目的获取费用(3.04)299
7-4-3-3-5 后勤供应项目引入费用(2.07)299
7-4-3-3-4 维修设备费用(2.052)299
7-4-3-3-3 基建费用(2.051)299
7-4-3-3-7 修理费用--维修(4.012)300
7-4-3-3-8 修理费用--不可修复的器件(4.021)301
7-4-3-3-9 修理费用--可修复的器件(4.022)302
7-4-3-3-10 后勤作业费用(4.031)303
7-4-3-3-11 后勤编目常年费用(4.032)304
7-4-3-3-12 运输费用(4.05)304
7-4-3-3-13 基建维修费用(4.06)304
7-4-3-4 每使用单位量度的费用305
7-4-4 系统的费用状态 时间剖析305
7-4-4-1 时间分段305
7-4-4-2 贴现306
7-4-4-3 提价307
7-5-1 系统有效度概算308
7-5 费用分析效益308
7-4-4-4 带有提价和贴现的CER308
7-5-2 系统的研究--待选方案310
7-5-2-1 资料的价值311
7-5-2-2 维修时间间隔和维修级别的选择311
7-6 综合权衡决策的经济学 应用的费用模型312
7-6-1 综合权衡的几何学313
7-6-2 用于综合权衡决策的数学模型318
7-6-2-1 综合权衡格式的构成319
7-6-2-2 符合规定要求的综合权衡320
7-6-2-3 单纯说明性(会计)综合权衡模型320
7-6-2-4 带有决策的说明性综合权衡模型321
7-6-2-5 说明性的综合权衡模型322
7-7 寿命周期费用估算326
7-7-1 寿命周期费用估算管理--以大型系统为例326
7-7-1-3 最终的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和订购分析327
7-7-1-1 系统参量分析327
7-7-1-2 子系统设计与专题研究327
7-7-1-4 寿命周期费用评定328
7-7-1-5 寿命周期费用的验证和监控328
7-7-2 寿命周期费用概算管理--子任务328
参考资料329
第八章 统计维修性331
第一节 引言331
8-1 概说331
8-1-1 统计学在技术中的应用331
8-1-2 维修性的统计学应用331
8-1-3 维修性数据的统计分析333
8-1-3-1 统计检验333
8-1-3-2 使用方风险率与生产方风险率333
8-1-4 维修性验证中的抽样问题335
8-1-3-3 序贯检验335
8-2-1 停机时间336
8-2 维修性的质量因素336
8-2-2 设计技术要求337
8-3 维修性的概率分布338
8-3-1 概率的基本定律338
8-3-2 累积分布和概率密度函数339
8-3-3 中心趋向的量度341
8-3-4 其它量度343
8-3-4-1 离中趋势(离散)的量度343
8-3-4-1-1 方差343
8-3-4-1-2 标准偏差343
8-3-4-1-3 偏差系数343
8-3-5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344
8-4 概率分布的类型344
8-3-4-3 百分位344
8-3-4-2 协方差344
8-4-1 正态分布函数345
8-4-2 对数正态分布函数347
8-4-3 指数型分布函数352
8-4-3-1 Г-分布353
8-4-3-2 χ2-分布353
8-4-3-3 指数分布353
8-5 估计354
8-5-1 点估计问题概说354
8-5-1-1 最大似然估计355
8-5-1-2 矩方法355
8-5-2 区间估计355
8-6-1 正态分布母体的估计356
第二节 实际应用356
8-6 几种分布的点估计356
8-6-2 对数正态分布母体的估计358
8-6-3 指数分布的点估计359
8-7 几种分布的置信区间359
8-7-1 正态分布的均值359
8-7-2 正态分布的标准偏差360
8-7-3 对数正态分布360
8-7-4 举例362
8-8 极限定理363
8-8-1 大数定律363
8-8-2 中心极限定理364
8-9 直方图364
8-9-1 用途364
8-9-2 频数直方图和折线图364
参考资料366
第九章 维修性数据368
第一节 寿命周期数据368
9-1 引言368
9-2 数据种类370
9-2-1 历史数据资料372
9-2-2 人体测量学数据373
9-2-3 使用要求374
9-2-4 故障率376
9-2-4-1 制造者的数据376
9-2-4-2 工作使用数据376
9-3 装备核准阶段的数据377
9-3-1 概说377
9-3-2 使用(作战)装备的数据377
9-3-5 综合权衡决策的记录378
9-3-3 设计数据378
9-3-4 拟用零部件的试验数据378
9-3-6 工程试验与勤务试验数据380
9-3-7 零部件的历史数据380
第二节 数据的获取381
9-4 获取数据的原则381
9-4-1 维修性数据的获取方法381
9-4-2 购买全套设计资料的方法382
9-4-3 制造厂说明书和小册子上的资料382
9-4-4 事故统计所报告的故障382
9-4-5 政府数据收集系统383
9-4-6 对于有控制的数据收集的最新见解383
9-5 中央数据库383
9-6 数据检索与处理385
参考资料386
第十章 合同责任387
第一节 引言387
10-1 概说387
10-2 政府责任387
10-3 承包者责任389
第二节 合同周期和订入合同的维修性内容390
10-4 概说390
10-5 订入合同的维修性内容390
10-6 政府提供的设备392
10-7 设计评审392
10-8 设计变更394
参考资料394
附录A 维修性大纲要求的样例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