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 冯晓青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283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本原理10

第一章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概论10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和特征10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10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10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1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14

(一)规范性15

(二)法律性15

(三)市场性16

(四)战略性16

(五)专业性17

(六)动态性17

(七)系统性与协同性17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性质与目的、意义与作用19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性质与目的19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意义21

(一)当代我国企业管理变革的重要趋势21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22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作用23

第三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类型、内容、任务与方针24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类型与内容24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任务26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28

第二章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29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宏观构架30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层次维度31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动态管理维度34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价值管理维度35

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法制管理维度40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微观构架41

一、企业知识产权的产权管理41

二、企业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42

三、企业知识产权的组织管理43

(一)组织保障43

(二)管理职能保障45

第二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施策略48

第三章 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与运营管理48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48

一、企业知识产权权属管理概述48

二、企业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属管理49

三、由政府财政资助开发的企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51

(一)国外立法经验及其借鉴52

(二)我国关于由政府资助完成的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的归属的规定与完善53

四、合作创新及产学研环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55

(一)合作创新条件下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55

(二)产学研环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管理59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61

一、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概述61

二、企业知识产权许可63

三、企业知识产权转让65

四、企业知识产权资本运营69

(一)企业知识产权资本运营概述69

(二)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0

(三)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73

(四)企业知识产权投资入股74

五、企业知识产权信托、托管与评估76

(一)企业知识产权信托76

(二)企业知识产权托管77

(三)企业知识产权评估82

六、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机制创新:国家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公司创建探讨86

第四章 企业知识产权分类管理88

第一节 企业专利管理88

一、企业专利管理的概念与意义88

二、企业专利管理的主要内容89

(一)企业专利管理规章制度建设89

(二)企业专利产权管理90

(三)企业专利信息管理94

(四)企业专利利益分配与奖励的管理96

(五)企业专利实施管理97

三、一种实用的企业专利管理模式——专利组合管理100

第二节 企业商标管理101

一、商标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101

(一)通过商标管理确立商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102

(二)通过商标管理,培育商标的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02

(三)通过商标管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102

二、企业商标管理的主要模式103

(一)全方位商标管理模式103

(二)品牌经理制103

(三)品牌管家制104

三、企业商标管理的主要内容104

(一)企业商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104

(二)企业商标注册与流程管理105

(三)企业商标使用、许可与转让管理106

(四)企业商标印制管理107

(五)企业商标档案管理107

(六)企业商标广告管理108

(七)企业商标信息管理108

(八)企业商标专用权维护管理109

(九)企业商标(品牌)危机管理109

(十)企业商标资产管理110

(十一)企业商标国际化经营管理111

第三节 企业著作权管理113

一、企业著作权意识的培育113

二、企业著作权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14

三、企业作品利益关系的调整114

四、企业著作权的利用116

五、企业著作权的保护117

六、企业著作权登记等其他内容118

第四节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118

一、企业商业秘密意识培养119

二、制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章制度和方案120

(一)明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人员,实施专人负责管理120

(二)建立、完善保护商业秘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商业秘密保密管理规范化、具体化120

三、企业员工商业秘密管理121

(一)员工招聘时对商业间谍的防范121

(二)与员工签订商业秘密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121

(三)防范企业员工在技术成果发表、对外交流与宣传等方面泄露商业秘密122

(四)严格限制接触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明确企业商业秘密接触、披露、使用权限122

(五)对调离员工、跳槽员工的商业秘密管理123

四、企业外部人员商业秘密管理123

五、企业商业秘密文件管理124

六、网络环境下的商业秘密管理125

第三篇 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128

第五章 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概论128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特征128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128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128

(二)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129

(三)技术创新与技术的创新的关系130

(四)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130

二、技术创新的特点131

(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131

(二)技术创新具有过程性132

(三)商业化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基本目的和内容133

第二节 技术创新在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36

一、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技术创新136

二、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技术创新137

三、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重要政策规范研究139

(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139

(二)《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139

(三)《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139

(四)《国家产业技术政策》140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140

一、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140

二、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之间的关系141

三、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之间的关系142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中的企业研究开发研究144

一、研究开发的基本原理144

(一)研究开发的基本概念144

(二)研究开发对企业的重要意义145

(三)研究开发与企业专利申请、专利保护及专利战略的关系146

(四)研究开发对技术转移、国家创新模式、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150

(五)企业研究开发的评价指标151

(六)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的扶持政策152

二、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153

(一)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现状153

(二)强化企业研究开发管理,提高研究开发能力的对策157

第六章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160

第一节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概述160

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原则160

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策略及其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关系163

(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策略163

(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关系166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内容169

一、研究开发立项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169

(一)市场开发与选题的调查与确立阶段170

(二)可行性论证阶段170

(三)制定技术方案、正式立项阶段170

二、研究开发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171

三、研究开发阶段完成后的知识产权管理172

四、研究开发成果产品化和市场化阶段知识产权管理172

五、技术创新各阶段中知识产权管理共同涉及的两个重要问题174

(一)以专利信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174

(二)知识产权确权管理183

第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200

第一节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200

一、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概述200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研究开发的法律风险管理201

(一)制度建构202

(二)技术档案管理203

(三)保密控制203

(四)预防机制204

三、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权属管理204

(一)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和执行204

(二)知识产权保密约束205

(三)知识产权侵权与被侵权的预防207

四、合作创新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208

(一)合作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208

(二)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管理216

五、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预警与应急机制的建构221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预警与应急机制建构现状221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预警与应急机制建构策略222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224

一、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含义224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225

三、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中的特殊问题:专利池管理226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绩效管理228

一、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绩效管理概述228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与指标研究成果介评230

(一)国外关于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与指标的研究成果230

(二)国内关于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与指标的研究成果231

第四篇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236

第八章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概论236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相关概念236

一、企业战略237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237

(二)企业战略的内容237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238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238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239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241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意义242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贯彻实施国家和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和核心242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243

(一)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几种战略模式243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机制245

三、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赢得知识产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247

(一)通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赢得知识产权优势247

(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49

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突破国外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壁垒252

五、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254

六、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企业资源与能力有效组合的保障:以资源与能力学说为考察视角256

第三节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及其内涵259

一、按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质内容划分259

(一)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战略259

(二)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260

(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261

(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261

二、按照知识产权的类型分类262

三、按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作的关键要素或运作过程划分262

四、按照企业的规模、性质划分263

五、按照企业成长阶段划分264

六、其他分类265

第四节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构成要素266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构成要素概论266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导思想267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环境268

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原则268

五、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定位269

六、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269

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重点271

八、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272

九、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动态调节机制273

第五节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73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273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环境分析273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制定277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278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的拟定278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要领279

第九章 企业专利战略282

第一节 企业专利战略概论282

一、企业专利战略的概念282

二、企业专利战略的目标与工作重点283

三、企业专利战略对专利能力的提升作用283

第二节 企业专利战略的类型284

一、企业进攻型专利战略、防御性专利战略和攻守兼备型专利战略284

(一)企业进攻型专利战略284

(二)企业防御型专利战略285

(三)企业攻守兼备型专利战略286

二、其他形式的分类286

第三节 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意义288

一、企业专利战略的一般作用288

二、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意义289

第四节 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92

一、企业制定专利战略的SWOT分析292

(一)企业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威胁292

(二)企业自身的优势和不足294

(三)SWOT分析框架下企业专利战略的不同模式294

(四)基于SWOT分析框架的我国企业专利战略模式295

二、企业制定专利战略需要明确的内容296

三、企业制定专利战略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297

四、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298

(一)从企业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及企业技术所处生命周期确定具体的专利实施策略298

(二)企业专利战略实施的新形式——专利组合的理论与实践301

(三)实施试点——推进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一种有益尝试306

第十章 企业商标与品牌战略307

第一节 企业商标战略的概念与意义307

一、企业商标战略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307

二、企业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308

第二节 企业商标战略的实施策略309

一、企业商标战略不同环节的实施策略310

二、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经验介绍312

第三节 企业品牌战略313

一、企业品牌战略的概念与意义313

(一)品牌战略及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313

(二)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315

二、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策略317

(一)强化企业品牌意识,特别是品牌的价值和战略意识317

(二)坚持不懈,树立追求卓越品牌的信心和创名牌的信念317

(三)健全企业品牌管理机构和制度,为企业品牌管理和战略运作提供基础保障318

(四)探索企业品牌培育的规律和模式,建立企业个性化的品牌成长机制318

(五)以自主品牌培育为核心,将品牌战略置于技术创新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运行环境中323

(六)建立和完善品牌的激励机制,促使创名牌成为企业的导向325

(七)加强对品牌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提高品牌管理水平325

(八)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的需要,实施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325

(九)珍惜企业来之不易的品牌,严防品牌被贬值、贱卖、收买326

第十一章 企业著作权战略与商业秘密战略327

第一节 企业著作权战略327

一、企业著作权战略的概念与意义327

二、企业著作权战略的目标与实施策略328

(一)企业著作权战略的目标328

(二)企业著作权战略的实施策略328

第二节 企业商业秘密战略330

一、企业商业秘密战略的概念与意义330

二、企业商业秘密战略的实施策略330

第十二章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动态适应能力与实施绩效评估333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动态适应能力333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动态适应能力理论333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动态适应能力的实证分析335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337

一、国内外现有成果介绍与评述337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估指标的确立340

第五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障体系344

第十三章 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保障体系344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344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345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346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的沿革346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的方式346

三、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的现状与完善对策350

(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现状350

(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351

(三)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的完善对策351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353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障353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障的意义与内容353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354

(三)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355

二、激励机制357

(一)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357

(二)我国企业鼓励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建的现状与对策360

第三节 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365

一、我国知识产权人才计划与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365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的要求366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配置366

第四节 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与网络平台建设367

一、知识产权信息的内涵及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内容368

(一)知识产权信息的内涵368

(二)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涉及的内容368

二、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实现的重要形式:知识产权信息服务369

三、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内容370

第五节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营造373

一、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定位373

二、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意义374

三、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构建的策略375

第十四章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外部保障体系377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377

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现状分析377

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完善378

第二节 政府建构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转化平台、交易平台及信息网络平台379

一、知识产权产业化转化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379

二、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381

结论385

主要参考文献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