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灾害求助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然灾害求助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3888284.jpg)
- 王振耀,余长明主编;宋志强,邹铭,刘金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146834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灾害求助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灾害概述1
第一节 灾害1
一、灾害的概念1
二、灾害的构成要素2
三、灾害的特点4
第二节 灾害的分类6
一、自然灾害6
二、人文灾害7
三、自然灾害与人文灾害的关系13
第三节 中国赈灾简史16
一、我国历史上的灾害16
二、我国历史上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22
三、我国历史上的赈灾思想和政策26
四、我国历史上对赈灾事务的管理39
第四节 开创救灾工作新局面40
一、新中国救灾工作改革的历程40
二、新中国救灾工作的基本经验46
第二章 中国的灾情48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概述48
一、中国自然灾害特点48
二、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损失50
第二节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51
一、大气与水圈灾害51
二、地震、地质灾害52
三、生物灾害53
四、森林和草原火灾53
第三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54
一、土地利用结构与自然灾害风险54
二、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区域差异55
第四节 1990~2002年中国自然灾害受灾统计表56
第五节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57
第三章 自然灾害60
第一节 旱灾61
一、旱灾的概念61
二、旱情、旱灾的分类62
三、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65
四、干旱的防御66
第二节 洪涝灾害67
一、洪水灾害67
二、雨涝灾害69
三、连阴雨灾害和湿害73
第三节 热带气旋与台风77
一、热带气旋77
二、台风79
第四节 风灾80
一、大风灾害81
二、干热风灾害82
三、寒露风灾害84
第五节 沙尘暴灾害87
一、沙尘暴一般含义88
二、我国的沙尘暴89
三、沙尘暴的发生条件90
第六节 冰雹灾害92
一、冰雹灾害的概念92
二、冰雹灾害的危害93
三、冰雹灾害损失的相关因素94
四、雹暴95
五、冰雹灾的规律96
六、冰雹灾的地理分布97
七、冰雹灾的防御98
第七节 低温冻害100
一、低温冷害100
二、霜冻害102
三、冻害106
第八节 雪灾108
一、雪灾的分类108
二、雪灾的地理分布109
第九节 泥石流109
第十节 滑坡112
第十一节 崩塌113
第十二节 地震灾害115
一、地震分类115
二、地震震级115
三、我国地震的地理分布117
四、地震活动周期118
五、地震的危害118
第十三节 火山灾害118
第十四节 植物病害120
第十五节 虫害121
第十六节 森林病虫鼠害122
第十七节 瘟疫123
第十八节 杂草害124
第十九节 风暴潮124
第二十节 海浪125
第二十一节 森林火灾126
第四章 政府救灾130
第一节 新中国的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成就130
一、救灾工作方针130
二、救灾工作政策131
三、救灾工作的成就133
第二节 救灾工作体制141
一、分级管理体制的产生141
二、分级管理体制的实施142
三、分级管理体制的作用143
四、我国救灾工作管理组织结构框图145
第三节 依法救灾146
一、救灾法制与依法救灾146
二、救灾立法的层次和特点147
三、救灾法制建设的探讨149
第四节 灾害的救助154
一、灾害救助的概念和分类154
二、灾害救助的主要形式154
第五节 社会捐助156
一、社会捐助的概念156
二、社会捐助款物接收使用原则158
三、社会捐助的管理161
第五章 灾情管理167
第一节 灾情管理的概念167
第二节 灾情管理的方法169
一、建立灾害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169
二、建立灾害信息管理系统170
三、建立灾害信息评估系统170
四、建立突发灾害应急处置系统171
第三节 灾情统计172
一、灾情统计的原则172
二、灾情统计表的填报173
三、灾情统计报表指标解释174
四、灾情统计标准179
第四节 灾情核定186
一、灾情核定的概念186
二、灾情核定的方法187
三、灾情核定技术187
第五节 灾情报告198
一、灾情报告的特点198
二、主要内容199
三、灾情片的录制200
第六节 灾情评估202
一、灾情评估的概念202
二、灾情评估的方法202
三、灾情评估报告204
第六章 救灾应急预案205
第一节 救灾应急预案的概念205
第二节 应急预案的编制206
一、总则206
二、预案的启动条件和方式208
三、救灾的资源准备210
四、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1
五、应急方案212
六、灾后的恢复与重建215
七、救灾款物来源及安排原则215
八、附则216
九、灾后紧急情况的主要指标216
十、灾后常见的疾病217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219
一、预案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组织机构219
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221
三、编制预案223
第四节 省级应急预案的编制224
一、预案的内容及制定224
二、救灾预案的重点225
三、制定救灾预案的程序226
第五节 地级救灾应急预案的编制229
一、地级救灾应急预案的重点229
二、地级制定救灾预案的程序231
第六节 县级救灾应急预案的制定232
一、县级救灾预案的特点232
二、县级预案的重点232
第七节 救灾应急预案演练234
一、救灾应急预案演练的概念234
二、制定应急演练方案234
三、演练内容236
四、应急演练脚本239
第七章 救灾应急反应信息系统242
第一节 救灾应急反应信息系统的构成242
第二节 灾情信息收集传递系统244
一、灾情信息收集244
二、灾情信息传递245
第三节 灾情信息分析评估系统246
一、灾情信息分析系统246
二、灾情信息评估系统248
第四节 救灾资源保障系统249
一、人力资源数据库249
二、救灾物资资源数据库249
三、救灾辅助资源数据库250
第五节 应急处置方案系统250
一、救灾预案文档库250
二、启动预案数据库251
三、救灾指挥数据库251
四、救灾保障数据库252
五、转移安置数据库252
六、灾害救助数据库252
第八章 基层对突发灾害的应对策略255
第一节 洪涝灾害的应对策略255
一、应急准备255
二、行动要点256
三、注意事项258
第二节 地震灾害的应对策略259
一、行动要点259
二、实施方法261
第三节 风灾的应对策略265
一、应急准备265
二、行动要点267
第四节 雪灾的应对策略271
一、应急准备272
二、行动要点272
编后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