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犯罪空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发曾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53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城市-预防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犯罪空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城市犯罪的根源1
1.1犯罪辨析1
1.1.1犯罪行为1
1.1.2犯罪释义8
1.1.3犯罪类型11
1.1.4犯罪学13
1.2城市犯罪根源的理论18
1.2.1城市犯罪根源的综合观18
1.2.2城市犯罪根源的传统理论19
1.2.3城市犯罪根源的新理论22
1.3影响城市犯罪的基础因素29
1.3.1城市发展因素29
1.3.2城市问题因素33
2城市犯罪问题与城镇化41
2.1我国的城镇化41
2.1.1城镇化的实质与测度41
2.1.2我国当代城镇化43
2.1.3我国城镇化的若干问题49
2.2快速城镇化对城市的负面影响52
2.2.1对居民的负面影响52
2.2.2对公共服务的负面影响54
2.2.3对建设的负面影响56
2.2.4对社会的负面影响57
2.2.5对环境的负面影响60
2.3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犯罪62
2.3.1城市犯罪的土壤62
2.3.2城镇化与犯罪的相关分析67
2.3.3城市犯罪的特点72
3城市犯罪的空间解析77
3.1城市犯罪空间的研究轨迹77
3.1.1起源——制图学派77
3.1.2前进——芝加哥学派78
3.1.3推动——犯罪地理学79
3.1.4集成——环境犯罪学80
3.1.5跨越——空间防控研究80
3.2国外城市犯罪空间的学说81
3.2.1犯罪行为与环境的学说81
3.2.2犯罪区与目标区的学说83
3.2.3犯罪预防与控制的学说87
3.3城市空间环境对犯罪的影响90
3.3.1空间环境的分异格局对犯罪的影响90
3.3.2空间环境的布局形态对犯罪的影响92
3.3.3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犯罪的影响96
3.4城市犯罪的空间分异99
3.4.1繁华街区的犯罪99
3.4.2生活居住区的犯罪101
3.4.3对外交通运输区的犯罪103
3.4.4其他功能区的犯罪106
3.5城市犯罪的空间盲区108
3.5.1城市犯罪的四种盲区108
3.5.2空间盲区释义112
3.5.3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价值114
4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认识论117
4.1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研究117
4.1.1历程:理念与行动117
4.1.2凝练:概念与框架121
4.2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理论模型125
4.2.1犯罪机会的滋生环境125
4.2.2犯罪机会的三角模型129
4.2.3犯罪机会的控制132
4.3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行为认知136
4.3.1人的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行为136
4.3.2人的恶性与善性138
4.3.3人的非理性与理性139
4.3.4人的社会性140
4.4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大环境141
4.4.1犯罪行为的差异性141
4.4.2法律体系的求全性143
4.4.3法制运行的公正性146
4.4.4综合治理的持续性147
5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实践论150
5.1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150
5.1.1新型城镇化释义150
5.1.2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152
5.1.3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153
5.1.4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控制157
5.2构建城市犯罪综合防控体系161
5.2.1构建综合防控体系的论证161
5.2.2综合防控体系的构成162
5.2.3空间防控在综合防控体系中的作用167
5.3城市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169
5.3.1功能分区规划169
5.3.2建筑单体设计171
5.3.3建筑组合设计174
5.3.4道路交通规划设计177
5.4城市空间地域的防控管理180
5.4.1空间地域的功能组织180
5.4.2创建平安和谐地域183
5.4.3空间地域内人的教育管理186
5.5城市警务配置的空间重构190
5.5.1调整公安机构空间布局190
5.5.2改革创新警务机制194
6城市犯罪的空间盲区解析204
6.1公共空间盲区204
6.1.1公共空间盲区的概念、类型与特征204
6.1.2公共空间盲区的形成207
6.1.3公共空间盲区的转化214
6.2非公共空间盲区216
6.2.1非公共空间盲区的概念、类型与特征216
6.2.2非公共空间盲区的形成221
6.2.3非公共空间盲区的转化225
6.3边际空间盲区230
6.3.1边际空间盲区的概念、类型与特征230
6.3.2边际空间盲区的形成233
6.3.3边际空间盲区的转化236
6.4移动空间盲区239
6.4.1移动空间盲区的概念、类型与特征239
6.4.2移动空间盲区的形成242
6.4.3移动空间盲区的转化246
6.5虚拟空间盲区249
6.5.1虚拟空间盲区的概念、类型与特征249
6.5.2虚拟空间盲区的形成254
6.5.3虚拟空间盲区的转化257
7城市犯罪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262
7.1公共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262
7.1.1综合治理的理念与途径262
7.1.2交通性公共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65
7.1.3服务性公共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68
7.1.4休憩性公共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73
7.2非公共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276
7.2.1综合治理的理念与途径276
7.2.2纯粹非公共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79
7.2.3间接非公共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83
7.2.4过渡非公共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88
7.3边际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292
7.3.1综合治理的理念与途径292
7.3.2线型边际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93
7.3.3面型边际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297
7.3.4带型边际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01
7.4移动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304
7.4.1综合治理的理念与途径304
7.4.2轨道移动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09
7.4.3道路移动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11
7.4.4离陆移动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15
7.5虚拟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318
7.5.1综合治理的理念与途径318
7.5.2计算机虚拟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22
7.5.3电子音像与纸介质文图虚拟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24
7.5.4邮电通信虚拟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26
7.5.5凭证虚拟空间盲区综合治理的措施328
8城市犯罪案例解析331
案例01:中学生放学途中被抢致死案331
案例02:银行内部抢劫案332
案例03:酒店门前的黑社会凶杀案334
案例04:火车站候车厅扒窃案335
案例05:儿童公园情侣被抢案337
案例06:生活小区连环杀人案338
案例07:深夜自家楼道被劫案339
案例08:家属区内的爆炸案341
案例09:别墅入室盗窃杀人案342
案例10:公安分局大楼的袭警杀人案344
案例11:沿街盗割电缆案346
案例12:出租屋内杀害女大学生、奸尸案347
案例13:建筑工地抢劫、绑架、轮奸案348
案例14:开发区轮奸少女案350
案例15: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生产假冒化肥案351
案例16:客运列车扒窃案353
案例17:地铁站台盗窃案354
案例18:长途客车连续强奸案356
案例19:公共汽车自杀纵火案358
案例20:航空班机上盗窃案360
案例21:“熊猫烧香”病毒案361
案例22:“逍遥仙境”黄色网站案363
案例23:全国盗版图书第一案364
案例24:电话团伙诈骗案365
案例25:特大伪造凭证窝案367
参考文献369
后记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