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词调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词调史研究
  • 田玉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81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词牌-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词调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词调研究现状述评1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11

上编:历代词调史研究16

第一章 词调总论16

第一节 “词调”释义16

一、“词”与“辞”16

二、“调”18

三、“词调”与“辞调”19

四、“词调”与“词牌”22

第二节 词调音乐22

一、关于燕乐的基本音阶22

二、关于燕乐的主体成分26

三、词调音乐的基本特征29

第三节 依调填词31

一、雅乐的依调填词32

二、词乐配合之一字一音36

三、词调前后片之对称结构45

第四节 词调与宫调52

一、同名词调与宫调的对应关系53

二、同一词调的宫调变化54

第五节 同名异调和同调异体55

一、同名异调的判定和产生原因56

二、同调异体的判定57

第六节 词调声情61

一、词调声情与命名本意61

二、词调声情与音乐情感63

三、词调声情与歌词语文形式66

四、本调与变调68

第七节 熟调与僻调70

一、熟调与僻调的基本情况71

二、熟调与僻调的原因及转变72

第二章 南北朝和隋唐五代词调75

第一节 南北朝与隋代——词调的萌生期75

一、北朝胡乐曲调75

二、南朝曲调与词调80

三、隋朝南北音乐的合流与词调85

第二节 初盛唐时期——词调的发展期96

一、雅乐的随月用律和清商乐的衰落96

二、胡乐繁荣与新燕乐的确立100

三、初盛唐的曲调和词调102

四、关于词源于声诗或近体诗之再讨论110

第三节 中晚唐、五代时期——令词调的繁荣期114

一、宫廷音乐的传播与地方音乐的繁荣114

二、齐杂言词调并存116

三、宫廷唱词与文人依调填词122

四、令词调的全面成熟与发展126

第三章 两宋与金词调130

第一节 北宋前期——慢词调的勃发期130

一、北宋最早的新词调——宫廷鼓吹曲词调131

二、北宋教坊曲依然是词调音乐的主要来源134

三、北宋前期词调之宫调和依月用律138

四、令、引、近、慢的推演形式和慢词调的繁荣139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慢词调的雅化期143

一、花日新和刘几的音乐改革144

二、徽宗时期雅乐与教坊乐改革149

三、北宋中后期新词调的主要特征153

第三节 南宋与金时期——慢词调的停滞期157

一、南宋教坊乐的罢省对词乐的影响158

二、自度曲与旧曲翻新——南宋文人创制新调的主要方式160

三、金代俗词调——道教词人对词乐的新贡献162

第四节 两宋词人对唐五代词调的运用165

一、两宋消亡的唐五代词调165

二、派生新调的唐五代词调167

三、主导两宋词坛的唐五代词调169

附:唐五代词调在两宋存词数量表174

第五节 金代对唐五代及宋代词调的运用176

一、对唐五代旧调的运用176

二、对北宋词调的运用178

附:金词用调情况一览表183

第四章 元明清词调186

第一节 三声通协与词曲之辨186

一、元散曲“三声通协”与“曲”中之“词”187

二、宋“词”中三声通协与“词”中之曲189

三、三声通协之渊源和流变192

四、宋人曲韵与文人制曲197

五、三声通协曲牌与词调声情、语言风格之差异199

第二节 元代新调及对前代词调的运用201

一、元代词唱201

二、元代新调和元人对前代词调的运用203

附:元词用调一览表206

第三节 明代及清初新调208

一、《明集礼》“俗乐”中的词作与宫调209

二、明代新词调的基本情况214

三、清初词人犯调和自度曲219

第四节 明末清初词人对前代词调的运用223

一、对唐五代词调的运用223

二、对两宋词调的运用226

三、影响明末清初词人用调因素分析229

第五章 词人与词调233

第一节 柳永用调的词史意义233

一、柳永用调的基本情况233

二、柳永词调的创造性234

三、柳永词调在两宋及后代的使用235

四、柳永用调的声律贡献238

第二节 苏轼用调的词史意义243

一、苏轼词作用调的总体情况244

二、苏轼对词调声情的打破245

三、慢词调严辨声律,促进了宋代慢词声律的形成247

四、为两宋流行词调做出重要贡献252

第六章 历代词调研究257

第一节 唐宋词调研究257

一、唐五代词调研究257

二、两宋词调研究260

第二节 元明词调研究266

一、《中原音韵》、《唱论》等论曲调、词调266

二、杨慎《词品》论词调268

三、郎瑛、胡震亨、沈际飞的词调、曲调考论269

四、明代的词谱整理274

第三节 清代词调研究277

一、《填词名解》、《古今词话》、《词谱》等词调名称考释277

二、《西河词话》、《远志斋词衷》论词调280

三、清代其他词话著作的词调论述285

四、清代的词谱整理293

下编:历代词调考析302

说明302

一、六朝、隋及初盛唐词调(四十五调)305

二、中晚唐词调(六十七调)321

三、五代十国词调(七十一调)343

四、北宋词调(五百八十九调)364

五、南宋词调(二百一十二调)478

六、金代词调(七十三调)518

七、元代词调(十六调)530

八、明代词调(七十调)534

九、清初词调(一百五十二调)547

附录一:历代同名异调一览表570

附录二:《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之曲牌曲体585

主要参考文献589

后记5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