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戏曲声腔剧种丛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戏曲声腔剧种丛考
  • 曾永义总策划;苏子裕著 著
  • 出版社: 国家出版社
  • ISBN:957361182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戏曲声腔剧种丛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曾序5

【卷一】南戏声腔考20

壹、宋杂剧、杂扮与南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沿革考——兼考酸孤旦20

一、从汤显祖的戏曲发展史观谈起20

二、酸孤旦出自宋杂扮24

三、南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30

贰、温州杂剧·戏文·永嘉戏曲·南戏诸腔——宋元南戏发展史的四个阶段37

一、温州杂剧——南戏的萌芽38

二、戏文——南戏的形成43

三、永嘉戏曲——南戏的传播与衰落50

四、南戏诸腔——南戏的复兴与繁衍54

参、海盐腔源流考略66

一、海盐腔源于南戏66

二、海盐腔的流传72

肆、《南西厢记》作者崔时佩生平考88

伍、崑曲伴奏乐器考96

一、南戏四大声腔不入管弦,以锣鼓伴奏96

二、南曲清唱用箫、管、拍伴奏98

三、自梁伯龙《浣纱记》演出后,崑曲「合曲必用箫管」99

四、民乐「十番」与崑曲伴奏乐器体制的确立104

陆、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109

一、弋阳腔在江西宜黄的确是找不到了111

二、明清以来弋阳子弟遍天下113

三、弋阳腔在江西绵绵不绝128

四、关于弋阳腔「调绝」问题的研究144

柒、四平腔发源地新探——从李渔的记载谈起146

一、四平腔的发源地可能是浙江149

二、四平腔的发源地亦有可能是江苏158

【卷二】宜黄腔考168

壹、从婺源徽班看宜黄腔入皖的变化168

贰、清代宜黄腔清唱班觅踪179

参、汤显祖梅鼎祚剧作的腔调问题——兼与徐朔方先生商榷197

一、「临川四梦」、《玉合记》由宜黄腔演出198

二、《玉合记》曾由海盐腔演出203

三、梅鼎祚家乐唱崑腔207

【卷三】戏曲声腔辨析214

壹、两种弋阳腔:高腔与乱弹——戏曲声腔辨析之一214

一、「弋阳乱弹」的出处215

二、弋阳乱弹源于宜黄腔218

三、关于清道光初年京师梨园「乱弹即弋阳腔」的考证222

四、宜黄腔何以被称为弋阳乱弹、弋阳腔?225

贰、两种宜黄腔:海盐支派与二黄腔本名——戏曲声腔辨析之二227

一、宜黄子弟能为海盐声228

二、汤词端合唱宜黄231

三、二黄腔起于江右236

四、二黄本名宜黄237

参、四平腔的基本特徵及其与吹腔之关系辨——戏曲声腔辨析之三246

一、四平腔的基本特徵246

二、四平腔与吹腔之关系辨255

肆、「京剧声腔源于陕西」质疑——与束文寿先生商榷261

一、偏题走调:名为京剧探源,实证陕西二黄261

二、自相矛盾:陕西二黄戏的发源地是西安还是陕南?262

三、立论之本:齐如山「陕西二黄」说和程砚秋「两种秦腔」论267

四、指鹿为马:所谓「前秦腔」即二黄戏275

五、二黄起源:三说并存,陕西缺席285

伍、楚调秦腔西秦腔 不是陕西山二黄——兼答束文寿先生299

一、陕西二黄真的发源于故都长安吗?300

二、莫把韩江当汉水,楚调秦腔是两腔303

三、广东西秦戏是陕西秦腔戏吗?306

四、不能把西秦腔与秦腔混为一谈309

五、关于陕西二黄戏的戏神与《秦云撷英小谱》的记载312

【卷四】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考318

壹、「京腔六大班」初探318

贰、京腔六大班再探331

一、京腔六大班班名之补证332

二、京腔的产生及其六大名班的盛行333

三、京腔六大班盛极而衰的原因和教训341

参、「京腔六大班」三探347

一、关于李调元记载的京腔六大班是否可靠的问题350

二、关于集庆班、宜庆班是否属于京腔六大班之列的问题353

三、关于广庆班、九庆班是否属于京腔六大班的问题357

四、关于文献记载中清乾隆间北京六大班的「腔」与「班」359

肆、河北高腔考363

一、河北高腔的源头是弋阳腔363

二、高阳高腔的起源365

三、河北高腔的形成369

伍、明代南京地区戏曲声腔述考379

一、北杂剧380

二、南戏和弦索官腔、川戏383

三、海盐腔388

四、弋阳腔、四平腔、崑腔392

陆、粤剧梆黄源流新探400

一、粤剧梆子源于秦腔401

二、粤剧二黄的本源是宜黄腔404

三、梆子、宜黄俱近楚腔410

柒、江西戏曲在广东413

一、明代弋阳腔传入广东413

二、江西人创建广州粤省外江梨园会馆415

三、贵华、绮春两大名班417

四、珠江沸耳听宜黄418

五、客家爱唱采茶戏421

捌、古老戏曲剧种东河戏423

【卷五】江西采茶戏考434

壹、丰富多彩的江西采茶戏434

一、赣南采茶戏435

二、赣东北采茶戏436

三、赣北采茶戏436

四、赣中采茶戏437

五、赣西采茶戏439

贰、从行当体制看三脚班的形成与发展441

一、采茶戏源于采茶灯441

二、三脚班的形成443

三、三脚班的流传447

四、湖北黄梅采茶戏三脚班449

参、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历史、艺术形态及其艺术革新455

一、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历史455

二、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470

三、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革新474

肆、略论江西采茶戏之研究与发展488

一、江西采茶戏研究之回顾488

二、关于采茶戏起源的研究490

三、采茶戏发展历史和剧种分类的研究491

四、关于江西采茶戏艺术形态的整体研究495

【附录】503

壹、临川玉茗·光照千秋——纪念汤显祖诞辰四五○周年503

一、汤氏宁馨儿 千里汗血马503

二、铮铮硬骨 坎坷仕途504

三、奏疏除弊 贬谪徐闻505

四、遂昌醇吏 声冠两浙508

五、新开玉茗 劬于戏剧509

六、因情生梦「四梦」生辉511

七、玉茗流芳 汤学辉煌514

贰、我国最早的一篇戏曲学导言——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读517

一、戏神论518

二、戏曲发生论521

三、戏曲发展史观524

四、戏曲声腔论525

五、戏曲艺术特征论527

六、戏曲艺术功能论529

七、演员艺术修养论532

八、戏曲艺术表演鉴赏论533

参、明代戏曲出版物之最——江西人编选、出版的剧本535

一、明代江西人编选的戏曲选本数量最多539

二、明万历间享誉全国的南京唐氏书坊547

后记5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