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毒理学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毒理学原理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825191.jpg)
- 郜爽,张国财,王岩,李永峰主编;赵桃主审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3413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82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794页
- 主题词:环境毒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毒理学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毒理学基本原理1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研究方法5
第2章 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概念12
2.1 基本概念12
2.2 毒性影响因素18
2.3 毒理学动物实验的基本类型27
2.4 毒物作用机制31
第3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44
3.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44
3.2 生物膜与生物转运44
3.3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45
3.4 污染物代谢动力学56
第二篇 环境毒理的遗传与生殖效应66
第4章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66
4.1 序言66
4.2 遗传物质的发现66
4.3 核酸的结构68
4.4 核酸的性质74
4.5 核酸的功能77
第5章 遗传物质在体内的生物转运87
5.1 序言87
5.2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87
第6章 毒理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105
6.1 动物的准备105
6.2 动物分组108
6.3 毒物的准备109
6.4 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110
6.5 实验动物的解剖检查114
6.6 实验动物的处死法115
6.7 预备实验115
第7章 诱发遗传改变的机制117
7.1 DNA损伤117
7.2 DNA修复132
7.3 基因突变的形成154
第8章 遗传毒物与细胞死亡155
8.1 细胞凋亡和非凋亡性死亡155
8.2 细胞凋亡概论156
8.3 遗传毒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及其转导通路163
8.4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的负调控机制179
8.5 细胞的非凋亡性死亡183
8.6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检测183
第9章 遗传毒性的类型及检测方法187
9.1 遗传毒性的类型187
9.2 基因突变测试200
9.3 染色体畸变测试208
9.4 其他DNA损伤标志的测试214
第10章 发育过程的遗传毒理效应218
10.1 定位信息218
10.2 组织者219
10.3 脑部的分节219
10.4 同源(异型)框基因:限定前后体轴定位特性220
10.5 左右不对称的确立221
10.6 神经管的基因调节221
10.7 神经管中基因与致畸剂的相互作用222
10.8 对生长、死亡和分化的直接影响222
10.9 肽类诱导信号223
10.10 疏水性配体224
10.11 信号整合问题226
10.12 全能性的维持226
10.13 细胞反应:由致畸剂引起的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死亡227
10.14 有关致畸剂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技术228
10.15 骨形态发生蛋白231
10.16 基因组印迹234
第11章 免疫毒理学239
11.1 免疫抑制239
11.2 免疫刺激249
11.3 超敏反应253
11.4 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262
第12章 发育免疫毒理学269
12.1 免疫系统的发育269
12.2 发育免疫毒性279
第13章 时间免疫毒理学301
13.1 时间毒理学301
13.2 免疫系统的生物节律和时间免疫毒性309
13.3 农药和电离辐射的时间免疫毒理学研究314
第三篇 环境毒理的靶器官效应322
第14章 血液的毒性反应322
14.1 血液322
14.2 血液的功能323
14.3 血液的生成原理及理化特性324
14.4 血液毒理学324
14.5 红细胞毒理学检测325
14.6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与血细胞的发生330
14.7 白细胞和血小板毒理学检测333
14.8 对止血功能的毒性损伤335
14.9 凝血功能毒理学检测335
14.10 外源化学物对骨髓的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339
14.11 骨髓毒理学检测341
14.12 外源化学物所致白血病345
14.13 外源化学物所致粒细胞毒性345
14.14 对红细胞系的毒性346
14.15 对血小板的毒作用353
14.16 红细胞的间接损伤355
第15章 肝脏的毒性反应357
15.1 肝脏毒理学357
15.2 肝脏的组织结构与功能357
15.3 中毒性肝损害的类型360
15.4 化学中毒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367
15.5 几种常见化学毒物对肝脏的毒性及发生机制372
15.6 肝损害的体内评价方法373
15.7 肝损害的体外评价方法382
第16章 肾脏的毒性效应391
16.1 肾脏的毒理学391
16.2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肾脏毒性404
16.3 化学物对肾毒性损伤的检测413
16.4 肾脏的微穿刺和微灌注技术与应用415
16.5 肾膜囊泡的分离与应用417
16.6 药物417
第17章 胰脏的毒性反应420
17.1 胰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420
17.2 胰腺疾病422
17.3 氧自由基引起胰腺毒性的机制429
17.4 药物和化学物质引起的胰腺毒性433
17.5 化学物致胰腺癌438
17.6 结束语439
第18章 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440
18.1 概述440
18.2 呼吸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448
18.3 肺损伤机制454
18.4 化学物的呼吸系统毒作用456
18.5 呼吸毒理学研究方法461
第19章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467
19.1 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467
19.2 外源化学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作用471
19.3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475
19.4 神经系统疾病479
19.5 神经毒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480
第20章 眼和视觉系统的毒性反应486
20.1 眼球的结构生理486
20.2 眼是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487
20.3 常见的眼系统毒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489
20.4 干眼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及干眼滴剂的使用491
20.5 眼局部毒性表现及中毒机制495
20.6 眼毒性试验方法及评价501
第21章 耳的毒性反应513
21.1 内耳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513
21.2 耳损害的相关检测520
21.3 常见耳毒物的损害类型及其毒效应评价526
第22章 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542
22.1 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543
22.2 毒作用机制和损伤类型548
22.3 典型毒物作用的例子557
22.4 检测方法及其评价564
第23章 皮肤的毒性反应567
23.1 皮肤的解剖结构567
23.2 皮肤功能571
23.3 化学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574
23.4 相关的毒作用机制576
23.5 化学物引起的皮肤损伤577
23.6 化学物皮肤毒性的评估及检测方法585
第24章 内分泌系统的毒性反应594
24.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95
24.2 化学物质对内分泌腺的毒作用及损害机制609
24.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15
24.4 内分泌腺毒性作用检测方法618
24.5 激素分析评价619
第四篇 环境毒理学应用622
第25章 金属的毒理效应622
25.1 概述622
25.2 汞626
25.3 铅632
25.4 镉643
25.5 铬650
25.6 砷651
第26章 农药的毒理效应656
26.1 农药概述656
26.2 农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660
26.3 暴露666
26.4 有机氯农药668
26.5 有机磷农药673
26.6 拟除虫菊酯农药682
26.7 除草剂692
26.8 杀真菌剂696
第27章 石油的毒理效应699
27.1 石油简介699
27.2 石油在环境中的迁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700
27.3 原油及其所含硫化物的毒性701
27.4 石油馏分的毒性703
27.5 石油燃烧产物的毒性705
27.6 苯的毒理效应706
第28章 辐射的毒理效应711
28.1 绪论711
28.2 基本的辐射概念711
28.3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714
28.4 吸收剂量717
28.5 DNA损伤和致突变作用机制722
28.6 辐射毒性的人群调查724
28.7 氡暴露的终生环境肺癌危险评估737
28.8 环境流行病学739
28.9 天然放射性和辐射本底741
28.10 局部环境排放743
28.11 辐射所致人类癌症危险总结745
第29章 纳米毒理效应746
29.1 动物实验746
29.2 细胞毒理学研究方法760
29.3 分子毒理学研究方法770
参考文献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