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与水土流失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与水土流失研究
  • 蓝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9902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与水土流失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两千年前长江上游森林分布状况15

第二章 汉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23

一 四川盆地地区24

二 云南贵州地区28

三 青藏东南部地区29

第三章 唐宋元时期长江上游地区森林变迁31

一 成都平原地区31

二 川中丘陵地区37

三 嘉戎泸渝山地地区43

四 涪万峡区47

五 大巴山山地地区50

六 川东平行岭谷区53

七 川西北山地高原区54

八 川西南高山深谷地区56

九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58

十 滇北和滇东北区59

十一 贵州中、北地区60

十二 青藏东南部地区62

第四章 明清时期长江上游的森林植被变迁63

一 金沙江上源玉树和察木多地区森林变迁63

二 川西北山地高原区65

三 川西南高山深谷地区74

四 成都平原地区森林变迁81

五 四川盆地内丘陵地区83

六 川南嘉叙泸渝山地地区88

七 涪万宜峡区森林变迁93

八 秦巴山山地地区森林变迁99

九 云南地区森林变迁105

十 贵州地区森林分布变迁115

第五章 民国时期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与水土流失125

一 民国时期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状况125

(一)岷江水系区125

(二)沱江水系区133

(三)嘉陵江水系区138

(四)金沙江水系区146

(五)川江水系区149

(六)乌江水系区155

(七)西康省区159

二 民国时期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总论165

(一)森林覆盖率锐减,但森林覆盖率各地区差异明显165

(二)商业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危害最为严重166

(三)提倡造林收效甚微,经济林木的培植面积扩大168

第六章 近五十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变迁与水土流失171

一 近五十年来长江上游各区域森林分布演变情况173

(一)长江上游各主要行政区的森林资源变迁174

(二)长江上游各自然区域的森林资源变迁183

二 近五十年来的森林分布演变分期221

(一)五六十年代:森林急剧减少期221

(二)七八十年代:森林继续减少期223

(三)90年代中期以后:森林面积回升期224

第七章 近两千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原因231

一 传统文化、制度、政策与森林环境变迁232

(一)传统文化意识与森林生态环境变迁232

(二)具体政治经济制度、政策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238

二 人类具体行为对森林资源的影响272

(一)人口波动与森林资源和水土流失272

(二)农作物引进与森林生态环境变迁301

(三)燃料换代与森林生态环境变迁305

(四)工商业发展、交通发展与森林变迁323

(五)战争对森林资源的破坏339

三 自然环境变化与森林资源变迁341

第八章 近两千年森林分布变迁和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45

一 森林变迁对长江上游洪灾、气候和水文的影响345

二 森林变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353

三 森林变迁与生物多样性和产出多样问题356

四 森林变迁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的影响359

参考文献363

附录383

近五百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的演替383

四川屏山县神木山祠考397

四川汉源县水井湾皇木采办遗迹考403

贵州威宁县石门坎田野调查反映的环境变迁415

贵州绥阳南宫木厂地理考421

对中国区域环境史研究的四点认识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