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9182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城市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历史考察3
第1章 规划工作背景/Background3
1.1 时代背景5
1.1.1 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一穷二白”5
1.1.2 战争威胁仍较突出,新生人民政权亟待巩固6
1.1.3 采取“一边倒”政治和外交战略,掀起全面向苏联学习的热潮8
1.1.4 明确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建国方略,实施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9
1.1.5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编制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11
1.2 重点新工业城市建设:“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时代要求13
1.2.1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战略决策13
1.2.2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市发展状况15
1.2.3 “重点建设、稳步推进”的城市建设方针20
1.2.4 “八大重点城市”的逐步明确22
1.3 “八大重点城市”的主要内涵23
1.3.1 基本条件:利用现有城市、资源优势及铁路设施等23
1.3.2 核心决定因素:“156项工程”等重点工业项目布局27
1.3.3 战略内涵:建设国家重要工业基地,促进生产力均衡布局33
1.3.4 相关概念解析39
第2章 规划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Process And Main Content47
2.1 规划编制过程与组织方式49
2.1.1 苏联专家指导49
2.1.2 多方援助51
2.1.3 以地方为主52
2.2 规划指导思想与编制程序54
2.2.1 指导思想54
2.2.2 规划编制程序56
2.3 规划编制内容58
2.3.1 苏联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求及苏联专家的指导意见58
2.3.2 国家《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60
2.3.3 各城市的规划编制成果与内容64
2.4 主要技术特点68
2.4.1 广泛开展各类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使规划工作建立在比较可靠的现实根据的基础之上68
2.4.2 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作为城市发展和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依据71
2.4.3 遵循“劳动平衡法”分析城市人口结构,推算近期、中期和远景城市发展规模83
2.4.4 选用规划定额指标,确定各类城市用地的规模93
2.4.5 围绕工业区建设及其配套服务,进行工人居住区和其他城市用地的合理布局97
2.4.6 以道路广场、绿化水系和重要建筑物等的布置为重点,开展城市空间的建筑艺术设计98
2.4.7 开展郊区规划,促进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土地使用的综合协调109
2.4.8 编制分期规划并估算城市造价,制定近期建设实施和投资计划112
2.5 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传统126
第3章 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Technical Assistance From Soviet Experts129
3.1 对西安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援助133
3.1.1 专家谈话记录的档案情况133
3.1.2 西安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展136
3.1.3 苏联专家谈话的主要内容136
3.1.4 穆欣和巴拉金对西安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138
3.2 对成都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援助146
3.2.1 专家谈话记录的档案情况146
3.2.2 成都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展149
3.2.3 穆欣对成都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151
3.2.4 巴拉金对“二汽”选厂及成都市规划修改的意见161
3.3 对太原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援助170
3.3.1 专家谈话记录的档案情况170
3.3.2 太原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展171
3.3.3 巴拉金对太原市规划前期工作及规划修改的意见173
3.3.4 克拉夫秋克和巴拉金对太原市规划成果的共同指导183
3.3.5 多领域苏联专家对重点项目选址问题的“联合会诊”185
3.4 对包头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援助189
3.4.1 专家谈话记录的档案情况189
3.4.2 包头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展190
3.4.3 巴拉金对包头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192
3.5 对武汉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援助197
3.5.1 专家谈话记录的文献来源197
3.5.2 武汉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展198
3.5.3 巴拉金关于武汉市规划问题的报告和建议198
3.6 讨论与小结206
3.6.1 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206
3.6.2 对苏联专家技术援助的总体评价212
第4章 规划设计方案特点及其形成渊源/Design Scheme And Its origin215
4.1 包头、洛阳和兰州218
4.1.1 包头:分散式布局,以包钢为主的空间艺术218
4.1.2 洛阳:避开旧城建新区,工业和居住平行发展226
4.1.3 兰州:多中心组团结构,带状发展的“线形城市”228
4.2 西安、成都和大同233
4.2.1 西安:保护旧城和文化遗产,继承传统城市格局233
4.2.2 成都:依托旧城圈层拓展,环状放射的路网格局236
4.2.3 大同:以旧城为中心,“星罗棋布”242
4.3 太原和武汉247
4.3.1 太原:分散式布局,跨河整体发展248
4.3.2 武汉:“三镇”一体,带状发展253
4.4 小结与讨论261
4.4.1 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渊源及其复杂影响机制261
4.4.2 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工作与工业建设的关系264
4.4.3 关于城市规划空间布局模式的再认识265
4.4.4 规划方案经济评价的极端重要性268
第5章 规划审批/Examine And Approve271
5.1 国家对规划审批的有关要求273
5.2 规划编制成果的集中审查275
5.2.1 审查工作的组织及程序275
5.2.2 对各城市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277
5.2.3 规划编制工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矛盾279
5.3 西安、兰州和洛阳的1954年版规划:率先批复281
5.3.1 国家建委对西安市规划的批复282
5.3.2 国家建委对兰州市规划的批复284
5.3.3 国家建委对洛阳市规划的批复287
5.4 包头、成都和大同的1955年版规划:审批中的“一波三折”292
5.4.1 中共中央对包头市规划的批复292
5.4.2 国家建委对成都市规划的批复297
5.4.3 国家城建总局对大同市规划的批复301
5.5 太原和武汉的规划审批310
5.5.1 关于太原市规划审批的疑问310
5.5.2 武汉市规划:“一五”期间未获正式批复312
第6章 规划实施/Implementation315
6.1 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318
6.1.1 “按规划蓝图施工”: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实施的鲜明特点318
6.1.2 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324
6.2 城市用地和建筑事务管理:规划意图“落地”之艰难335
6.2.1 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技术性335
6.2.2 规划管理力量之薄弱338
6.2.3 建设单位“本位主义”及规章制度缺失对规划实施管理的冲击341
6.3 “实践检验”:建设实施与管理对规划编制成果的反馈345
6.3.1 原有规划的若干不足345
6.3.2 规划理论设想与现实情况条件的差距347
6.3.3 城市规划的“灰色地带”:临时建设问题349
6.4 制约规划实施的几个突出矛盾351
6.4.1 城市规划的整体性与建设实施的分散性之矛盾352
6.4.2 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之矛盾353
6.4.3 多部门配合与协调之矛盾357
6.4.4 工业和国民经济计划多变之矛盾359
6.5 小结与启示363
6.5.1 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复杂关系网络363
6.5.2 规划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与科学总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