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
  • 张春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787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修辞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基本术语的简单界定1

二 学界关于“对话”的研究概况3

三 本书的研究视角4

四 本书语料来源6

第一章 语义:“叙事对话”和“语用逻辑”的共同枢纽8

第一节 话语与对话8

第二节 语用逻辑概说11

一 语用逻辑的研究现状12

二 语用逻辑的理论前提15

三 语用逻辑的研究对象18

四 语用逻辑的学科归属20

五 研究语用逻辑的意义21

第二章 谈话体作品中的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23

第一节 《论语》中复现式组合的句法形式及使用动因23

一 “复现式组合”的界定24

二 《论语》复现式组合的句法结构形式26

三 《论语》复现式组合的语用动因30

第二节 《论语》中的复现式话语衔接33

一 顶真型复现式话语衔接34

二 回环型复现式话语衔接39

三 间隔反复型复现式话语衔接43

第三节 从语用角度看《孟子》中的紧缩结构47

一 《孟子》紧缩结构的句法功用48

二 《孟子》紧缩结构的言语风格52

第四节 《孟子》中的条件复句55

一 《孟子》条件复句的句法结构56

二 《孟子》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及其语义功用63

三 从认知角度看《孟子》多重复句中的条件关系77

第五节 《孟子》中的问句话轮85

一 《孟子》中的疑问句及其语用价值86

二 《孟子》排比问的修辞效用97

三 《论语》和《孟子》排比问的语用比较104

第六节 《孟子》中的顶真辞格111

一 以词为衔接点112

二 以短语为衔接点114

三 以小句为衔接点116

第七节 白马非马:修辞式推论118

一 修辞式推论的语言环境118

二 修辞式推论的基本前提120

第三章 艺术体作品中的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124

第一节 《水浒传》对话中的组合问124

一 同一个话轮内部的组合问125

二 不同话轮之间的组合问131

三 双重组合问136

第二节 从语用角度看《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137

一 本节的语料来源与研究视角138

二 无标记谐音140

三 有标记谐音143

第三节 从语用角度看《红楼梦》对话中的谐音150

一 相关研究现状151

二 动态研究的认知视角152

三 基于上下文语境的谐音154

四 基于认知语境的谐音157

五 基于情景语境的谐音160

六 余论163

第四节 从语用角度看《红楼梦》对话中蕴藏的语汇资源166

一 《红楼梦》蕴藏的当今社会口头流行语166

二 《红楼梦》蕴藏的熟语171

三 《红楼梦》蕴藏的方言语汇175

第五节 从语用角度看《红楼梦》对话中的“误称”182

一 自指型“误称”183

二 近指型“误称”185

三 远指型“误称”188

第六节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对话中的“劝说句组”193

一 《红楼梦》对话中的劝说句组193

二 《三国演义》对话中的劝说句组195

第七节 《雷雨》对话中的组合问198

一 同一个话轮内部的组合问198

二 不同话轮之间的组合问204

三 双重组合问211

第八节 《伤逝》的交往理性解读213

一 从人际和谐与交往理性的视角看《伤逝》214

二 对话和谐:交往理性的基本要义219

三 《伤逝》的主体交互性解读224

第九节 《因为女人》的主体交互性解读233

一 女性与男性的交往困境234

二 男女的不平衡博弈: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236

三 交往理性:女性走出困境的必要条件238

第四章 事务体作品中的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241

第一节 文本语境与法典建构241

一 法典:作为语境中的文本243

二 篇章语境中的法典建构245

三 段落语境中的法典理解247

四 句子语境中的法典建构249

第二节 语用逻辑:正确理解法典的基础251

第三节 法典修改:基于理解的一种言语行为255

第四节 法典理解与语用逻辑概观259

一 法典的理解与摹状词逻辑259

二 法典的理解与道义逻辑261

三 法典的理解与狭谓词逻辑262

四 法典的理解与模态逻辑265

第五节 法典理解个案考察266

一 个案考察的对象来源266

二 法典理解:群体法典理解与个体法典理解的辩证统一268

三 群体法典理解:个体之间的对话过程270

四 个体法典理解:一种认知过程272

结语276

附录278

《论语》中的语言和谐思想278

试析《文心雕龙·神思》之修辞认知观——兼谈《物色》与《神思》在认知观上的统一287

陈骙《文则》的修辞研究方法举隅298

陈望道《因明学概略》之语用逻辑观305

朱光潜《诗论》的语言学思想318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修辞学思想——兼谈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修辞观之通变329

主要参考文献340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