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
  • 莫晓宇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81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刑事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的缘起1

二、全文结构6

三、写作方法10

四、主要创新11

第一章 刑事政策及其体系概述13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分析13

(一)“政策”概念解读16

(二)刑事政策的概念分析22

(三)对我国刑事政策概念的辩正32

二、刑事政策的体系考察40

(一)有关刑事政策体系的诸观点评析40

(二)对中国刑事政策体系的新认识46

第二章 中国民间社会的基本范畴考察52

一、民间社会的概念解读52

二、民间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54

三、民间社会与相关概念的辨异61

(一)民间社会与市民社会概念之分辨61

(二)民间社会与乡土社会概念之区别71

(三)民间社会与其他近似概念之辨异73

第三章 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变迁76

一、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积极参与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之前77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表征77

(二)本阶段民间社会广泛参与到刑事政策体系之中的原因分析81

二、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相对疏离期改革开放之后至2001年86

(一)本阶段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反映88

(二)本阶段民间社会角色演变的成因分析92

三、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再度唤起期2001年至今97

(一)本阶段民间社会重返反犯罪进程的反映97

(二)本阶段民间社会重返反犯罪现象之成因106

四、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变迁之启示109

第四章 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价值、功能分析117

一、价值视角: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合理性、必要性分析117

(一)民间社会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117

(二)民间社会的存在是现代民主发展的必然诉求120

(三)民间社会的兴起是政治国家的客观现实需要125

(四)民间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内涵和唯物史观的应然趋向127

(五)民间社会的勃兴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内在要求的必然回应136

(六)民间社会的存在是对泛法治主义犯罪治理观予以修正的逻辑结果139

二、事实层面: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功能探析150

(一)民间社会的犯罪抗制机能是对国家治理犯罪不足的有效补强150

(二)民间社会的犯罪抗制是对国家治理犯罪负影响的有效弱化156

(三)民间社会的犯罪抗制机制在治理犯罪进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事实绩效157

第五章 民间社会的犯罪抑制机制160

一、私人侦探与私人保镖的刑事政策分析160

(一)私人侦探与私人保镖的历史发展及现状160

(二)私人侦探、私人保镖的价值分析166

(三)建立我国私人侦探、私人保镖机制的初步构想171

二、治安承包的刑事政策分析173

(一)治安承包的实践样态考察173

(二)治安承包的产生背景考察175

(三)治安承包的刑事政策价值分析178

(四)治安承包机制的完善分析182

三、民意的刑事政策分析184

(一)刑事政策视角下民意的正向认识185

(二)刑事政策视角下民意的反向考察191

(三)对刑事政策体系中民意的改良198

第六章 民间社会的犯罪消解机制204

一、民间社会的刑事和解机制204

(一)刑事和解制度概述204

(二)我国民间社会参与下的刑事和解机制分析212

(三)民间社会参与下的我国刑事和解机制的构建设想217

二、民间社会视角下的社区矫正机制222

(一)社区矫正制度概述222

(二)以民间社会为视角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分析227

(三)民间社会参与下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分析232

第七章 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转型与治理分工237

一、治理理论,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与官方(国家)的相互关系和治理分工的分析框架与理论背景238

(一)治理理论评介238

(二)治理理论与民间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契合242

(三)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在犯罪抗制进程中的相互关系正是治理理论的实践样态反映245

二、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转型:从参与配合型到协同支持型246

(一)对参与配合型角色的理解247

(二)对协同支持型角色的解读249

三、刑事政策体系中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的治理分工:专治与共治领域的形成251

(一)有关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治理分工的现有理论分析252

(二)专治领域:国家保有的专属场域254

(三)共治领域:官方(国家)与民间社会合作的开放空间262

结语268

主要参考文献270

后记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