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并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并网技术
  • 李春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084926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并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太阳能、风能现状分析1

第一节 国内外太阳能现状分析1

一、国际太阳能发电发展现状及前景1

二、我国太阳能资源条件11

三、我国太阳能发展前景分析13

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7

第二节 国内外风能资源及风电发展前景分析18

一、国际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18

二、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与分布26

三、我国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9

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6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38

第一节 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38

一、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38

二、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分类40

三、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原则[11]43

第二节 太阳能光伏系统性能分析63

第三节 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软件简介64

一、德国PV*SOL设计软件65

二、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65

第四节 光伏电站管理规定68

一、独立光伏电站管理规定68

二、并网光伏电站调度管理规定75

第五节 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特性89

一、某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特性分析89

二、光伏电站模型91

三、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分析94

四、出力与负荷变化相关性分析97

第三章 风力发电系统100

第一节 风力发电机100

一、风力发电现状、特点与趋势100

二、风力发电机的类型101

三、风力发电机的结构构成102

四、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参数和基本理论[13]103

第二节 风力发电机与蓄能装置105

一、风力发电原理105

二、风力发电系统106

三、风力发电的电能储存108

第三节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109

一、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109

二、风力发电与柴油发电联合运行111

三、风/光互补联合运行115

四、风力发电机组的独立运行119

五、风力发电机组和小水电联合运行121

第四节 风电场管理规定121

一、风电场运行管理规定[14]121

二、风电场并网调度管理规定125

第五节 青海省某地区风资源现状分析130

一、概述130

二、气象站测风资料131

三、风电场测风资料133

四、风电场风能计算136

五、风电场发电量估算157

第四章 光伏电站、风电场接入电网关键技术158

第一节 光伏发电并网运行要求158

一、光伏电站逆变器交流侧电压的要求158

二、电网电压的要求158

三、电网频率的要求158

四、故障类型、故障切除时间及可能采取的稳定措施158

第二节 光伏电站并网检测项目[16]159

一、前言159

二、目的159

三、范围159

四、规范性引用文件159

五、术语和定义160

六、一般原则161

七、光伏电站入网检测161

第三节 风电并网有关技术要求172

一、风电并网技术标准制定情况172

二、风电并网技术要求内容173

三、风电并网有关技术规定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6

第四节 大规模光伏、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177

一、负荷峰谷177

二、昼夜变化,东西部时差以及季节的变化177

三、气象条件的变化177

四、远距离光伏电能输送177

五、降耗问题177

第五章 光伏电站、风电场接入电网前沿技术179

第一节 光伏电站及风电场规划179

一、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规划报告179

二、青海省风电规划报告183

第二节 区域电网光伏电站接入承载能力190

一、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及其与负荷相关性分析190

二、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及光伏承载能力分析194

三、在接纳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对光伏发电的开发时序进行研究201

第三节 区域电网规模化光伏发电并网技术203

一、并网光伏电站接入系统分析203

二、光伏发电接入后电网暂态稳定性分析239

三、光伏电站接入系统对电能质量的影响249

四、分析光伏电站并网运行后系统的暂态特性260

第四节 区域电网适应大规模光伏电站、风电场适应性261

一、光伏发电并网运行要求261

二、规划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成本分析264

第五节 区域电网光伏电站、风电场功率预测技术272

一、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对青海电网运行调度的意义272

二、国内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现状273

三、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研究273

四、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方案274

第六节 光伏电站、风电场接入电网相关技术规定和原则275

一、光伏电站、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原则275

二、光伏电站、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原则290

三、光伏电站、风电场相关电气技术问题292

第六章 大规模储能技术与智能电网295

第一节 当前储能技术的现状与发展295

一、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特性295

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工作特性298

三、飞轮储能[20]299

四、铅酸电池[21]302

五、镍镉电池[22]304

六、锂离子电池[23]306

七、液流电池[24]308

八、钠硫电池[25]308

九、金属空气电池[26]309

十、超级电容器[27]310

十一、超导储能[28]312

第二节 主要储能技术的技术经济比较312

一、存储容量312

二、循环寿命和储能效率313

三、能量密度313

四、成本比较313

第三节 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313

一、改善电能品质、接纳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增强电网的兼容性313

二、参与需求侧管理,调峰填谷,提高输电设备利用率,增强电网灵活性314

三、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314

第四节 有关结论315

一、技术不够成熟315

二、成本依然较高315

三、定价机制尚未理顺315

四、激励政策不到位316

第七章 分布式电源发电与微型电网技术317

第一节 分布式电源317

一、分布式电源概述317

二、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互联问题324

三、分布式电源技术应用的障碍和瓶颈[29]326

四、分布式电源技术发展方向[29]327

五、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特性[30]328

第二节 微型电网技术330

一、微型电网技术简介330

二、微型电网技术与配电网互联问题[31]333

三、微型电网技术发展方向[32]344

四、微型电网技术并网运行特性[33]348

五、微型电网接入电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要求[34]354

第八章 间歇性能源接入与智能电网技术356

第一节 智能电网发展概述356

一、智能电网国内概念[35]357

二、智能电网国外概念367

第二节 智能电网的组成373

一、智能电网发电环节373

二、智能电网输电环节375

三、智能电网变电环节376

四、智能电网配电环节378

五、智能电网用电环节379

六、智能电网调度环节381

七、智能电网通信信息平台382

第三节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与规划[35]385

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385

二、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目标385

三、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386

四、坚强智能电网示范工程386

五、坚强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86

参考资料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