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
  • 胡宗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059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典当业-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 关于论文选题1

0.2 文献综述6

0.3 研究方法10

第1章 典当与典当业的基本理论问题13

1.1 典当与典当业的历史演变概述13

1.1.1 我国典当与典当业的历史演变概述13

1.1.2 西方典当业历史演变及发展概述22

1.1.3 中国和西方典当业发展的历史启示25

1.2 典、当、质、押、按、典当概念辨析及典当营业的种类27

1.2.1 典、当、质、押、按、典当概念辨析27

1.2.2 以典、当、质、押、按表示的典当营业的种类34

1.3 典当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35

1.3.1 典当与典权36

1.3.2 典当与营业质41

1.3.3 典当与让与担保42

1.3.4 典当与抵押43

1.3.5 典当与典卖44

1.3.6 典当与寄售46

1.3.7 典当与附买回约款的买卖47

1.4 典当与典当业概念的界定48

1.4.1 大陆(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关于典当定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典当定义之比较48

1.4.2 典当的标的范围及典当业的营业范围57

1.4.3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典当与典当业概念之界定66

1.4.4 典当的法律属性与典当业的行业属性73

第2章 典当业的制度比较优势及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之地位82

2.1 典当业制度之价值82

2.1.1 保障融资安全83

2.1.2 注重融资效率84

2.1.3 维护公平87

2.1.4 济需解困89

2.2 典当业之制度比较优势90

2.2.1 典当业较银行业之制度比较优势90

2.2.2 典当业较小额贷款公司之比较优势92

2.2.3 典当业较一般民间借贷之比较优势95

2.2.4 发展典当业对遏制地下高利贷及地下钱庄的制度作用98

2.3 典当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101

2.3.1 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及其缺陷101

2.3.2 应确立典当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相应地位103

第3章 典当业市场准入制度问题106

3.1 典当业市场准入之调控及行政许可问题106

3.1.1 典当业市场准入调控及许可的模式106

3.1.2 我国典当业市场准入调控及许可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109

3.2 典当业经营方式之灵活性及组织形式多样化问题113

3.2.1 典当业的组织形式介评113

3.2.2 对我国典当业的组织形式的反思116

3.3 关于是否区分公益性典当行与商业性典当行119

3.3.1 我国现今仍然有必要区分公益性典当行与商业性典当行120

3.3.2 关于公益性典当行设立及其运作制度124

第4章 典当业营业范围及营业规则的制度创新126

4.1 典当业营业范围及其适度创新126

4.1.1 《典当管理办法》确定的典当业经营范围适应和促进了典当业的发展,值得肯定126

4.1.2 典当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业务范围129

4.2 典当业营业规则及其适度创新138

4.2.1 绝当规则及其创新138

4.2.2 赎当规则的完善及创新145

4.2.3 续当规则及其创新149

4.3 典当行善意收赃规则之完善与创新153

4.3.1 典当行善意收赃及其构成153

4.3.2 典当行善意收赃的法律后果159

4.3.3 典当行善意收赃制度的完善160

4.4 典当行对当物的保管义务及相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与创新165

4.4.1 典当行对当物的保管义务概述165

4.4.2 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关于典当行对当物毁损或灭失的赔偿责任制度比较167

4.4.3 关于完善典当行对当物的保管义务及对当物毁损或灭失赔偿责任制度的思考172

第5章 典当业经营制度之创新174

5.1 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及连锁经营之检讨174

5.1.1 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及连锁经营概述174

5.1.2 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及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176

5.2 当票的可流通性与典当债权之证券化问题181

5.2.1 当物与当票的流通性分析181

5.2.2 关于典当债权之证券化问题185

5.3 如何合理确定典当业的利率与服务费用问题187

5.3.1 典当业的利率与服务费用的决定因素及息费模式187

5.3.2 我国典当业利率与服务费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193

第6章 典当业行业监管制度之构建198

6.1 典当业监管模式概述198

6.1.1 主要国家及相关地区对典当业之监管模式198

6.1.2 我国典当业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203

6.2 我国典当业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206

6.2.1 现行的监管制度效力级别低,且与上位法相冲突206

6.2.2 监管理念摇摆不定207

6.2.3 准入监管调控过严,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受限207

6.2.4 典当业市场退出缺乏规定208

6.2.5 监管机构专业性不够,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监管效率不高208

6.2.6 典当行业协会监管职能不明确,未能发挥应有作用209

6.2.7 监管协作制度不健全209

6.3 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典当业之监管制度210

6.3.1 将典当业回归纳入金融监管210

6.3.2 合理确定典当业的监管目标212

6.3.3 具体监管制度的完善215

第7章 典当业之立法理念与典当业立法之展望223

7.1 我国典当业立法之理念223

7.1.1 对金融业的立法应坚持平衡协调理念223

7.1.2 将典当业回归特殊金融业进行定位225

7.1.3 典当业行业专门立法226

7.1.4 尊重行业习惯与发挥典当业的制度比较优势228

7.1.5 坚持典当业制度创新的理念228

7.2 典当业立法之展望230

7.2.1 典当行业立法时机已成熟,国家应尽快制定典当业法230

7.2.2 典当业立法与相关立法之衔接和协调235

结束语238

参考文献241

一、中文著作241

二、中文译著245

三、中文论文246

四、英文著作248

五、学位论文249

六、相关典当立法资料249

七、网络资源250

后记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