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295743.jpg)
- 秦恩才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6937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引1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学位阶1
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研究状况2
三、本书框架结构的几点说明3
上编 劳动法律制度7
第一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7
第一节 国外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7
一、劳动法的产生7
二、劳动法的发展9
三、国际劳动立法概述13
第二节 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1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劳动立法概况1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劳动立法状况19
三、国际劳动立法对中国的影响23
第二章 劳动法的基本理论26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6
一、劳动法的立法意义26
二、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8
第二节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作用33
一、劳动法的立法目的33
二、劳动法的作用35
三、劳动法的地位36
第三节 劳动法的渊源、体系与内容37
一、劳动法的渊源37
二、劳动法的体系和内容38
第四节 劳动法基本原则40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点41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42
三、国内有关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几种主要观点43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确立依据45
五、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46
第五节 劳动法律关系49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种类49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52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56
第三章 劳动就业法律制度59
第一节 劳动就业法律制度概述59
一、劳动就业的立法意义59
二、我国劳动就业的方针60
三、我国劳动就业基本原则61
第二节 劳动就业服务和管理62
一、劳动就业服务62
二、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和管理63
三、劳动就业服务的内容64
第三节 职业培训法律制度66
一、职业培训的立法意义66
二、职业培训的类别67
三、职业培训实体的法律规制69
四、职业技能标准69
五、职业技能鉴定70
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70
第四节 就业援助法律制度71
一、妇女就业保障71
二、残疾人就业保障72
三、退役军人就业保障73
四、少数民族人员就业保障74
五、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保障74
第五节 农民工劳动就业问题76
一、农民工的概念及其社会定位76
二、我国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特点78
三、我国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80
四、解决农民工就业保障新构想81
第四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84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概述84
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84
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86
三、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88
四、劳动合同的种类89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91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91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92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94
四、劳动合同的形式97
五、劳动合同的效力98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00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100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102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03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种类103
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后果104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后果107
四、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后果109
第五节 劳务派遣111
一、劳务派遣的立法概况111
二、劳务派遣法律关系113
三、对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规制115
四、对用工单位的法律规制116
五、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保障116
六、对劳务派遣岗位的法律规制117
第六节 非全日制用工117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概况117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意义119
三、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120
四、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规制120
第五章 集体合同法律制度123
第一节 集体合同法律制度概述123
一、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23
二、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意义125
三、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26
四、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27
第二节 集体合同的订立128
一、集体合同的订立原则128
二、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128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131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132
一、集体合同的履行132
二、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33
三、集体合同的终止134
第六章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律制度136
第一节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律制度概述136
一、工时立法的概况和意义136
二、工作时间的概念139
三、休息休假的概念139
第二节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内容140
一、工作时间140
二、休息休假144
三、制度工作时间与计薪天数147
第三节 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制148
一、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148
二、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148
三、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例外149
第七章 工资法律制度152
第一节 工资法律制度概述152
一、工资的立法意义152
二、工资的概念和特征153
三、我国工资立法的基本原则154
四、我国工资总额的构成及工资的主要形式156
五、我国的工资制度演变158
第二节 工资保障制度160
一、工资支付保障160
二、最低工资保障163
第八章 劳动保护法律制度169
第一节 劳动保护法律制度概述169
一、劳动保护立法概况169
二、劳动保护的立法意义170
三、劳动保护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71
四、劳动保护关系中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172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基准173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173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175
三、矿山生产安全保障176
四、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要求177
五、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要求178
六、防止粉尘危害179
第三节 劳动保护管理制度180
一、一般劳动保护管理制度180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82
三、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87
第九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193
第一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概述193
一、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立法概况193
二、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的意义194
三、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含义194
第二节 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195
一、妇女劳动就业权的保护195
二、男女同工同酬196
三、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196
四、女职工“四期”保护197
五、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保健措施199
第三节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199
一、最低就业年龄规定199
二、未成年工禁忌劳动的范围200
三、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201
四、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登记制度201
中编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205
第十章 社会保障法概述205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及其立法205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说205
二、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及其本质225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230
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30
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232
三、我国社会保障法的体系233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235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35
二、社会保障基金制度237
第十一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241
第一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概述241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241
二、社会保险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44
三、社会保险法的内容246
四、社会保险法的历史沿革247
五、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249
第二节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252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概况和意义252
二、养老保险的概念和法律特征253
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54
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261
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61
第三节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262
一、医疗保险制度的立法概况和意义262
二、医疗保险的概念和法律特征264
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65
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67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69
第四节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270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概况和意义270
二、失业保险的概念271
三、职工失业保险的对象和范围272
四、失业保险待遇273
五、职工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277
第五节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280
一、工伤保险制度的立法概况和意义280
二、工伤保险的概念和法律特征282
三、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282
四、工伤保险待遇284
五、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288
六、职工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290
第六节 生育保险法律制度291
一、生育保险制度的立法概况和意义291
二、生育保险的概念和法律特征293
三、生育保险的对象和范围294
四、职工享受生育保险的条件294
五、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项目和标准295
六、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的支付297
七、职工生育保险经费的筹集和管理298
第十二章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法律制度301
第一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301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和特征301
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02
三、职工救助303
第二节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304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和特征304
二、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06
三、职工福利307
第十三章 社会优抚法律制度313
第一节 社会优抚法律制度概述313
一、社会优抚的概念313
二、社会优抚的特点313
三、我国社会优抚制度的立法概况314
第二节 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及立法完善315
一、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315
二、社会优抚立法的完善317
下编 劳动争议处理与法律责任制度321
第十四章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321
第一节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概述321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及其种类321
二、劳动争议的范围324
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立法327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328
一、解决劳动争议必须根据事实、从实际出发329
二、解决劳动争议必须以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归宿329
三、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329
四、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着重调解的原则330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331
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31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333
三、人民法院338
第四节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339
一、协商339
二、劳动争议调解340
三、劳动争议仲裁342
四、劳动争议诉讼350
第五节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规制351
一、集体劳动争议的界定351
二、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352
第十五章 劳动保障监督检查法律制度355
第一节 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制度概述355
一、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的内涵355
二、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的立法概况356
三、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的意义359
四、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的方式360
第二节 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制度的体系361
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362
二、其他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370
三、工会的监督检查371
四、社会的监督检查371
第十六章 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373
第一节 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概述373
一、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的概念373
二、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归责原则374
三、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的种类375
四、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376
五、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的特点377
第二节 违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的内容378
一、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378
二、劳动者的法律责任380
三、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382
四、非法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383
五、个人承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383
六、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384
七、劳动服务主体的法律责任384
参考文献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