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悟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国华,刘国建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19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悟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处世方略1
不可轻喜怒,不可重爱憎2
倚高才而玩世与饰厚貌以欺人2
是非不可少迁就,利害不可太分明2
济人利物与忧国为民3
面前之誉与乍交之欢3
己之情欲当忍,人之情欲当恕4
好察非明,必胜非勇4
入世而有为与出世而无染5
酷烈之祸与盛满之功5
热闹场中冷言语,寒微路上赤热心6
敛怨之道与导利之机6
舌存常见齿亡,户朽未闻枢蠹6
处世让一步,待人宽一分7
盖世功劳与弥天罪过7
完名美节与辱行污名8
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8
攻人之恶与教人以善9
处世不必邀功,与人不求感德9
忧勤是美德,淡泊是高风9
行不去退一步,行得去让三分10
待小人难于不恶,待君子难于有礼10
守浑噩黜聪明,谢纷华甘淡泊11
念头浓与念头淡11
立身不高一步与处世不退一步12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12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13
公平正论勿犯手,权门私窦别著脚13
曲意使人喜与无善致人誉13
以短攻短与以顽济顽14
炎凉之态,富贵甚于贫贱14
真恳的念头与圆活的机趣15
戒一念犯忌、一言伤和、一事酿祸15
人之过误与己之困辱15
恩宜自淡而浓,威宜自严而宽16
遇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之16
一念慈祥与寸心洁白17
无寸功只字亦能堂堂正正做人17
处富贵之地与当少壮之时17
休与小人仇,休向君子媚18
过俭为悭吝,过让为足恭18
大人不可不畏,小民亦不可不畏19
不可轻诺、生嗔、多事、鲜终19
一念常惺与纤尘不染19
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20
善启迪人心与善移风化俗 20
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21
随时之内善救时,混俗之中能脱俗21
了心自了事,逃世不逃名22
仇边之弩易避,恩里之戈难防22
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22
君子严如介石,小人滑如脂膏23
遇事只镇定从容,待人无矫伪欺隐23
救既败之事与图垂成之功24
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24
少年人抑其躁心,老成人振其惰气25
事穷势蹙之人与功成行满之士25
不为君相所牢笼,不受造化之陶铸25
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26
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26
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27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27
福不可邀,祸不可避28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28
天理路上甚宽,人欲路上甚窄28
贞士无心邀福,险人着意避祸29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29
惊奇喜异者与苦节独行者30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30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31
毋因群疑阻独见,毋任己意废人言31
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31
鱼网之设与螳螂之贪32
急之不白之事与操之不从之人32
节义文章,以德性陶熔之33
谢事于正盛之时,居身于独后之地33
不使其有我所无,不使其无我所有34
行于不得不行,语于不得不语34
说自然是第一等话,无所为而为34
世之欲恶无穷,人之精力有限35
用威者当知与用爱者当知35
称人之善与称人之恶36
人不难于违众,而难于违己36
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37
到处不为人所容,则我之难容也37
一个俗念头与一双俗眼目38
人不可我意,我必不可人意38
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39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39
事事自责,慎无责人40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40
喜闻己之过,乐道人之善40
我只理会善恶,别个都莫照管41
我益智人益愚,我益巧人益拙41
凡听言,要知言者人品42
天下之事,在意外者常多42
无谓人唯唯,遂以为是我也43
处顺境为难,退一步免于祸43
不体人之私与不讳人之短 44
折是非之中,观利害之变44
固可使之愧也,乃使之怨44
愧之小人为君子,激之君子为小人45
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45
说底是我便从,说底不是便不从46
花繁柳密处,风狂雨急时46
会心之语与无稽之言47
人心好胜,人情好谦47
窄路留一步,滋味减三分47
维系无厌之人心,提防不测之事变48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48
天下知畏有形之寇,不知畏无形之寇49
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生49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50
君子不迫人于险50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51
君子不以己之长露人之短 51
信字立身之本,恕字接物之要51
大丈夫处事与士君子立言52
凡事守规模,一生足衣食52
十分不耐烦与一味学吃亏53
敬他人与靠自己53
长者待人之道与君子修己之功53
多记先正格言,闲看他人行事54
事当难处之时与功到将成之时54
以直道教人,以诚心待人55
为善只讲让字,立身只得敬字55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56
不得已而谀之者,宁以口毋以笔56
宁为小人之所骂,毋为君子之所鄙56
顺境,逆境与闲境57
接人改容与持己改度57
孤洁以骇俗,不如和平以谐俗58
使人自反与使人自露58
不作风波,自无冰炭59
闻人善疑之与闻人恶信之59
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59
事后与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60
利人而用术谓圣贤,利己而用术谓奸雄60
人能无故学吃亏,是求福弭灾之道61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61
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62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62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63
毋毁众人之名,毋没天下之理63
步步占先与事事争胜63
勿吐无益身心语,勿为无益身心事64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64
处世二十字65
对失意人与处得意日65
善处贫贱自乐,不善处富贵更苦66
君子之事上与小人之事上66
贵人之前莫言贱,富人之前莫言贫67
处难处之事宜宽,处难处之人宜厚67
日日行与常常做67
强不知以为知与本无事而生事68
闲从勤中得来,勤从闲中做出68
谋人事如己事,谋己事如人事69
提得起,放得下69
以真实肝胆待人与以诈伪心肠处事69
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为之事70
论人当节取其长,做事必先审其害70
小人处事与君子处事71
待己求有过,待人求无过71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72
是非窝里与热闹场中72
何等为君子,何等为小人72
喜闻人过与乐道己善73
先去私心与先平己见73
纵己之欲与言人之非74
取人之直,恕其戆74
善处身者与善处世者74
人未己知与人未己合75
遇矜才者与遇炫奇者75
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76
醉酒饱肉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76
一能胜千,君子不可无此小心77
怪小人颠倒豪杰,不知惟颠倒方为小人77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78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78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责人78
好讦人者身必危,好自夸者人多笑79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79
为善如负重登山,为恶如乘骏走坂80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80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80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81
处众以和,持己以正81
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82
无事如有事提防,有事如无事镇定82
平常之日与变故之来83
自己做事与代人做事83
将事而能弭,未事而知来84
处人不可任己意,处事不可任己见84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85
事有机缘与命若蹭蹬85
严此心以拒外诱,宽此心以待同群85
事后议人得失与旁观论人短长86
一咎一慝尽可优容,一毁一辱何须计较86
事有知其当变与人有知其当退87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87
人生惟酒色机关,世上有是非门户88
人情每见一人与人情每处一境88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89
穷通得丧听之而已,毁誉是非置之而已89
慕人善勿问所以善,济人穷勿问所以穷90
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90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则事举91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91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92
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92
何苦而不为善,何苦而必为恶92
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93
膏粱积于家与文绣充于室93
本富而说贫,本秽而说清93
必不可行之事与必不可劝之人94
正人之言与邪人之言95
器大自有容,语多则易失95
二修身艺术97
做精金美玉人品,立掀天揭地事功98
一念错与万善全98
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98
轻富贵之心与重名义之念 99
昨日之非与今日之是99
无事与有事,得意与失意100
百折不回之真心,万变不穷之妙用100
为民物立命,为天地立心101
白日欺人与红颜失志101
因人言悟事理与从外境得意兴102
一念过差与终身检饬102
逆耳之言与拂心之事102
快意时早回头,拂心处莫放手103
进德修行与济世经邦103
性气清冷与气和心暖104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104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105
君子诈善与君子改节105
此心常圆满与此心常宽平 105
淡薄之士与检饬之人106
居逆境中与处顺境内106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 107
宁吾真体,养吾圆机107
身不宜忙,心不可放108
拨开世上尘氛,消却心中鄙吝108
躯壳看得破,性命认得真108
不灭情惟平情,不绝欲惟寡欲109
从枕席上参勘心体,向饮食中谙练世味109
常思林下风味,常思泉下光景110
智小者不可以谋大,趣卑者不可与谈高110
降魔者先降其心,驭横者先驭其气111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理路上事毋惮其难111
人人有个大慈悲,处处有种真趣味112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112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113
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113
转祸为福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114
霁日青天与疾风怒雨114
德者事业之基,心者修行之根115
念头宽厚与念头忌克115
勤者敏于德义,俭者淡于货利115
庸德庸行,便可完混沌而招和平116
登山耐险路,踏雪耐危桥116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施为宜似千钧之弩117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117
仁人心地宽舒,鄙夫念头迫促118
喜事不如省事为适,多能不如无能全真118
心要如天平,物去而悬空119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119
一念收敛与一念放恣120
目中有花,则视万物皆妄见120
涵蓄以养深,浑厚以养大 120
君子心净,天地间不见一尘121
以吾身为内与以吾心为内 121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122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122
身要严重,意要闲定123
我之功过与人之恩怨123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123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124
忍人不能忍,为人不能为124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125
无病之快与无事之乐125
热地思冷,淡处求浓125
静卧小延年,静坐小自在 126
能脱俗是奇,不合污是清126
廉所以戒贪,让所以息争 127
心事对人语,行事使人见127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128
为善人服其德,为恶人议其过128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129
以恬养智,以重持轻129
说人之短与夸己之长130
恐惧者,修身之本130
常存敬畏与爱惜身名131
外重者内轻,内重者外轻131
水之有源,其流必远131
才收敛身心,便是居敬132
君子去非心之萌,日进于圣贤132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133
君子慎勿以炫露而招损133
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134
虚可处满不可处,小可处大不可处134
毋毁众人之名,毋役天下之理135
推己以及人,不执己以量人135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135
心能辨是非,人不忘廉耻136
志不可不高,心不可太大136
不可有势利气,不可有粗浮心137
知道自家身分,想到他日下场137
持身贵严,处世贵谦138
自足与自惭138
远怨之道与取败之由139
孝居百行之先,淫是万恶之首139
好事自寻烦恼,恃强自取灭亡139
守身必谨严,养心须淡泊140
患我不肯济人,使人不忍欺我140
己有不是与人议其非141
闭目可以养神,阖口可以防祸141
自视过高难长进,自视过低难振兴142
意趣清高与志量远大142
收放心的工夫与干大事的本领142
凶恶非美名,浮躁非佳士143
静敬之益人大矣,学者可不务乎143
善恶有无与善恶多少144
为月忧云,为书忧蠹144
老年之识见与少年之襟怀 145
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145
真好色与真爱色145
忙之耗神者速,闲之养神者真146
一念之善与一念之恶146
爱惜精神与蹉跎岁月146
涵养冲虚与省除烦恼147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147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148
切己良箴与切己大病148
君子之心与小人之心149
处逆境心与处顺境心149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149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150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150
盖世功劳与弥天罪恶151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151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152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152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153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153
见人不是与见己不是153
常思终天抱恨,不得不尽孝心154
水君子也,油小人也154
从身上却病与从心上却病155
少思虑养心气,寡色欲养肾气155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156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156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156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157
天地之和气与人心之喜神157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158
拂意处遣得过,清苦日守得过158
慎言语养吾德,节饮食养吾身158
闹时炼心,静时养心159
木有根则荣,鱼有水则活 159
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160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160
爱人而人不爱与爱人而人即爱161
小人乐闻君子过,君子耻闻小人恶161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161
终日说善言与终身行善事 162
施必有报与施不望报162
存时时可死之心,行步步求生之事163
宜行惜福事,宜行积德事163
谈经济外,宁谈艺术164
知足即为称意,得闲便是主人164
知足便足,偷闲即闲164
知足常足,知止常止165
心不欲杂,心不欲劳165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166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 166
颜子四勿与孟子四端166
人心如谷种,人心如明镜 167
果决与因循167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168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168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169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169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170
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170
荆棘满野,而望收嘉禾者愚171
自家过恶自家省,自家病痛自家医171
人轻我,必是我无可重处172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172
不可以自恃,亦不可自馁173
三读书真谛175
摆脱俗情与减除物累176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 176
文章极处与人品极处177
读无字书,弹无弦琴177
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177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178
有兢业的心思,有潇洒的趣味178
悲其为文与悲其为人179
不可苟为同,又不可苟为异179
意念沉潜得下,志气奋发得起180
凡智愚无他,在读书与不读书180
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181
学问之道无他,只是培养自家好处181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182
不向自身做功夫,虽读尽天下书无益182
为学精神不足,未有能成者 182
利字看不破,懒字丢不开183
凡事思所以然,所行无苟且处183
生命有穷期,学问无定数184
俯仰间皆文章,游览处皆师友184
学日进与德日进185
不可有止心,不可无真见185
身不饥寒与学无长进185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186
言行不可不慎,识见不可不高186
求备之心与知足之心187
真性情与大识见187
耕读之本原与衣食之实用 187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188
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188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189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189
凡事不宜刻,读书则不可不刻190
涉猎无用与清高可嘉190
善读书与善游山水190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191
作文之法,贵在裁制191
貌有丑而可观,文不通而可爱192
读无字之书,会难通之解192
学大家之文与学名家之文193
发前人未发之论,方是奇书193
读书听言当自省193
许多世家重积德,第一人品是读书194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194
聪明用于正路与用于邪路195
收吾本心,尽吾本分195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196
读经传根底厚,看史鉴议论伟196
读未见书与见已读书197
居心如止水,为学如流水197
看书求理和与人谈理197
有真才与有实学198
读书为身上之用198
庸行小心,下学近思199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199
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200
阙疑好问,务实耐久200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200
四交友须知203
与人与御事204
宁以刚方见惮,勿以媚悦取容204
害人之心与防人之心205
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滥 205
观一叶知树死生,观一面知人病否205
与其结新知,不若敦旧好 206
与朋友交游,对圣贤言语 206
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立品行207
益友与小人207
误用聪明与滥交朋友207
对知己无惭,求读书有用 208
友以成德,学以愈愚208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209
赏花、醉月、映雪,宜对何人209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209
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210
求知己于朋友易,于君臣难210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211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211
喜传语者与好议事者211
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212
惠我者小恩,害我者小仇 212
人若近贤良,因香而得香 212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213
难悦难事之君子与易事易悦之小人213
毋受小人私恩,毋犯士夫公怒214
喜时说尽知心,到失欢须防发泄214
对痴人莫说梦话,见短人莫说矮话214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215
奸人难处,迂人亦难处215
自考品行高下与预知子孙盛衰216
好便宜者与多狐疑者216
五齐家之道217
祖宗之德泽与子孙之福祉 218
养弟子要严出入谨交游218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轻弃218
容得性情上偏私,消得家庭内嫌隙219
富贵家宜宽厚,聪明人宜敛藏219
父子兄弟之间,着不得一毫感激念头220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220
人子事亲,事心为上221
贫贱之族相爱情真,富贵之家争夺私胜221
善保家者戒兴讼,善保国者戒用兵222
教小儿宜严,待小人宜敬 222
善谋生者与善处事者222
积善遗子孙与积财遗子孙 223
父兄有善行与父兄有恶行 223
纵子孙偷安与教子孙谋利 224
得意者勿自矜,为善者当自信224
处骨肉之变与遇交游之失 225
勤俭和顺,谨慎忠孝225
以父母之心为心,无不友之兄弟225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226
现在之福,不可不惜226
祖宗富贵与祖宗家业227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227
一心先无主宰,一身如何正当228
无正经人交接与无穷亲友往来228
要好儿孙与欲成家业228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 229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 229
治家忌宽尤忌严,居家忌奢尤忌啬230
家运有盛衰,人谋分巧拙230
六超脱秘笈231
耳根尽彻与眼界俱空232
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232
心体澄彻与意气和平233
闹中取静,忙中偷闲233
美女不尚铅华,禅师不落空寂234
花逞春光与竹坚雅操234
一念清明,淡然无欲234
世事如棋局,人生似瓦盆235
红烛烧残与黄粱梦破235
天地为衾枕,古今尽蜉蝣236
花开花谢与水暖水寒236
看破有尽身躯,悟入无怀境界236
苦乐迷悟,只在一转念间237
疏狂之足贵,淡泊之为真237
觉鹏程窄小,知鹤梦悠闲238
好事皆虚事,闲人是福人238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238
是非何处著脚,忧喜无由上眉239
逸态闲情与清标傲骨239
壮士肝肠与俗流胸次240
听静夜之钟声,观澄潭之月影240
山林是胜地,书画是雅事240
出世之道与了心之功241
何忧利禄香饵,何畏仕宦危机241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242
人生原是傀儡,只须把柄在手242
世态有炎凉,世味有浓淡242
随缘便是遣缘,顺事自然无事243
淡泊之守,从浓艳场中试来243
持身如泰山九鼎,应事若流水落花244
爵禄饵荣进之辈,不可笼无欲之人244
谁云贫是病,孰谓醉非禅 245
老鹤虽饥饮啄闲,寒松纵老丰标在245
从木落草枯声稀味淡中觅消息245
静处观人事,闲中玩物情 246
痴人自生障碍,杰士空逞英雄247
木床石枕冷家风,麦饭豆羹淡滋味247
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247
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幻乾坤248
猛气全消,机心顿息248
握住了还当放手,挑到时也要息肩249
世事何须扼腕,人生且自舒眉249
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 250
得乾坤清纯之气,识宇宙活泼之机250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251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尘情世态251
养志于清修,栖心于淡泊 251
席拥飞花落絮,炉烹白雪清冰252
无彼无此得真机,彻上彻下得真意252
鹤唳雪月霜天,鸥眠春风暖日253
黄鸟情多与白云意懒253
栖迟蓬户与结纳山翁254
满室清风满几月,一溪流水一山云254
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255
天地不可无和气,人心不可无喜神255
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任天下之负担255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256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257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257
常忧死虑病,可消幻业而长道心257
寻常家饭,素位风光258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258
盛衰何常,强弱安在259
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259
破相亦非真,绝欲亦是苦 260
好名不殊好利,焦思何异焦声260
性天澄彻与心地沉迷261
人心有真境,自恬愉自清芬261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 262
缠脱只在自心,不然魔障终在262
以我转物和以物役我263
心着于静,便是动根263
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264
学道者须要努索,得道者一任天机264
就一身了一身,方能以万物付万物265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265
明霞可爱,流水堪听266
形骸非亲,大地亦幻266
名利关与生死关267
道心清似水,世事冷如冰 267
常想病时与常想死时267
人间惊见白头,世外喜逢青眼268
天禁人清闲而人自不闲268
山林之趣与名利之情269
觑破兴衰究竟,阅尽寂寞繁华269
是非场里与顺逆境中269
烟火神仙与山林经济270
奔走名利客,逍遥牧樵人 270
老去万缘都尽,春来一事关心271
流水相忘游鱼,太空不碍浮云271
可与人言无二三,不得意事常八九271
论名节,较死生272
山水花月,借美人生韵272
出世与入世273
松竹高而清,桃李丽而娇273
知有生之乐,怀虚生之忧273
俭可养廉,静能生悟274
满抱春风和气,此心白日青天274
听鸟语箫声,方不虚此生275
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275
庄周之幸与蝴蝶之不幸276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276
山之光,水之声276
爱花之心与爱美人之心277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 277
寻乐境学仙,避苦趣学佛 278
方外须戒俗,红裙须得趣 278
松下听琴,别有不同278
月下听禅,旨趣益远279
何谓美人279
胸藏丘壑与兴寄烟霞280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280
胸中山水,妙在位置自如 280
雪云月之妙281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281
世网哪能跳出,尘务岂能尽捐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