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研究 唯物历史观的第二种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研究 唯物历史观的第二种解
  • 万高潮,王健康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1471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研究 唯物历史观的第二种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马克思主义的谱系与唯物历史观的两种解1

引言 从一桩一百年前的哲学“公案”谈起1

初版序 唯物历史观的实证性与可操作性4

上篇 两种生产学说的历史与理论9

第一章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哲学著作时期9

第一节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种生产学说的最初萌动9

再版序 从人与人的矛盾到人与自然的矛盾14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概念的诠释与两种生产学说的形成(上)16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概念的诠释与两种生产学说的形成(中)22

第四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概念的诠释与两种生产学说的形成(下)28

第二章 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著作时期35

第一节 1840年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两种生产问题的具体考察35

第二节 1850年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两种生产问题的具体考察42

第三节 1860年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两种生产问题的具体考察51

第四节 人口规律抽象与生产劳动抽象:研究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方法论前提58

第五节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为前提: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质”的规定性65

第六节 生产与消费:研究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方法论前提73

第七节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相适应: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量”的规定性81

第三章 以《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人类学著作时期89

第一节 《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两种生产与原始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动因89

第二节 《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两种生产与原始家庭制度及其发展动因99

第三节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种生产学说与所谓“直接生活的生产”109

第四节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种生产学说与所谓“二元论”118

第五节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种生产学说与所谓“交替决定论”126

第一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上)137

下篇 两种生产的理论与现实137

第四章 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137

第二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下)147

第三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人均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上)158

第四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人均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下)170

第五章 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183

第一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非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上)183

第二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非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下)195

第三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可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上)207

第四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可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中)218

第五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可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下)227

第一节 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表现:从劳动生产率和人均生活水平的角度看236

第六章 两种生产的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236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表现: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上)245

第三节 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表现: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下)252

第四节 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原因:从社会经济根源的角度看261

第五节 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原因:从社会政策根源的角度看273

第六节 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对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287

第七节 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对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301

附录一 重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315

附录二 重评斯大林对“人口决定论”的批判328

附录三 关于中西人口观之差异334

附录四 关于“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350

初版后记357

再版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