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诸子精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开泰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80729582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先秦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秦诸子精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争鸣与融合:乱世绽放的文景1
一、“士”阶层的兴起1
1.“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1
2.“养士”之风的盛行与士的活跃2
3.宽容的学术环境3
二、诸子以继承文化传统为使命4
三、“诸子百家”的分类6
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分类的简况6
2.从诸子百家起源来分类的几种学说7
3.先秦诸子分为“六家”或“十家”的长处与不足8
4.地区文化与古代学术中心9
四、今天怎样看待百家争鸣10
1.百家争鸣的盛况10
2.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与融合12
第二章 “儒”到“儒家”:一种职业到一个学派的升华15
一、儒家崛起为先秦第一学派的条件15
1.从王官与儒说起15
2.孔子大办私学16
3.儒家创建于鲁国的历史背景16
4.儒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影响16
二、孔子首倡“礼治”与“仁学”17
1.孔子生平17
2.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19
3.孔子的影响及其后学22
三、子思对中庸之道的弘扬及思孟学派28
1.思孟学派的客观存在28
2.子思突出了孔子的“中庸”思想28
3.思孟学派的主要哲学范畴:“诚”与五行说30
四、孟子基于人性善的仁政学说32
1.生平32
2.孟子首倡人性本善33
3.开给统治者的“仁政”药方34
五、荀子说:“天行有常”35
1.生平35
2.人性本恶所以要“化性起伪”36
3.教和学的论述37
4.天行有常故而“制天命而用之”38
六、孔子思想的特点、儒家的发展与影响39
1.孔子与儒学思想的特点39
2.儒学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40
3.儒学的世界影响42
第三章 墨家:儒家的第一个挑战者46
一、墨子的生平、著作与墨家的创建46
二、儒墨之争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开端47
1.关于百家争鸣的发端47
2.邹鲁儒墨显学之争的时代背景49
三、墨子的十大主张51
1.“兼爱”51
2.“非攻”52
3.“尚贤”52
4.“尚同”52
5.“节用”、“节葬”53
6.“非乐”53
7.“尊天”、“事鬼”53
8.“非命”54
四、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55
1.儒墨之争的主要内容55
2.儒墨之争的原因与实质57
五、墨家的分化与消亡59
1.墨家的分化与消亡59
2.墨家消亡的原因59
第四章 法家:新势力的崛起61
一、晋国激烈的政治斗争催生了法家61
1.嫡长子与庶子之争引起晋国内乱61
2.三家分晋63
二、法的演变与法家始祖李悝64
1.法家与法64
2.子夏西河讲学——儒家向法家的过渡65
3.李悝在魏国的改革65
三、吴起在魏西河与楚国的“法治”实践67
2.在魏国西河的变法69
3.在楚国的变法71
4.吴起在楚变法失败的原因73
四、申不害推崇“术”74
1.申不害的生平与所处的时代74
2.法家“术”的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75
3.“术”与重赏罚与明法治相结合79
4.“术”的历史地位与思想渊源80
五、慎到讲“抱法处势”82
1.慎到的生平82
2.明君恃势而治83
3.“尚法”、“立君不尚贤”84
4.慎到的黄老思想及其由来85
六、商鞅在秦国的变法87
1.秦孝公礼贤的历史背景87
2.商鞅在秦的变法与法治思想88
3.商鞅对“耕战”思想的发展89
七、韩非与封建专制主义90
1.秦王政为什么对韩非倍加推崇90
2.韩非如何将法家导向封建专制主义91
3.对“耕战”思想的总结95
4.进化的历史观95
5.性恶论96
6.天道观和认识论97
7.朴素辩证法思想98
8.齐法家与晋法家思想的不同:“德法兼治”与“法治”99
第五章 名家:游走于逻辑与事实之间107
一、名家产生的渊源与流派107
二、《庄子》记载的“历物十事”惠施108
三、稷下学宫的两个名家——儿说、田巴109
1.儿说的“白马非马”说及骑白马被课税的尴尬110
2.田巴的生平与思想110
四、公孙龙的著名逻辑命题111
五、邹衍与稷下黄老之学的宋钘、尹文的名实观113
六、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115
第六章 道家:隐士风度与哲人智慧118
一、老子论道,开启防御与退守的智慧118
1.老子的生平118
2.老子受传统文化与楚隐士的影响120
3.《老子》的成书121
4.老子的思想122
二、庄子的处世智慧129
1.庄子生平与故里129
2.庄子的著作131
3.庄子的价值主张131
4.庄子的处世哲学136
三、稷下黄老之学138
1.黄老之学的产生138
2.稷下黄老之学的三派139
3.黄老之学的著作139
4.稷下黄老之学与黄老思想的先驱范蠡140
5.稷下黄老之学对老子思想的改造141
6.黄老之学与田齐政权“兼容并包”的学术政策141
7.宋鈃、尹文142
8.慎到的黄老思想147
第七章 个人主义的先驱:杨朱学派与农家148
一、杨朱学派及其思想148
1.杨朱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148
2.杨朱的主要学说:“为我”、“贵己”而反对“侵物”、“纵欲”149
3.杨朱的政治主张:建立“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的社会4.杨朱的哲学思想153
5.杨朱学说与道家的异同154
6.杨朱与墨家的异同155
7.杨朱学说受儒法两家的激烈攻击157
8.杨朱学派的发展和消亡157
二、农家许行的生平和思想158
1.许行的生平与著作158
2.农家产生的时代背景159
3.许行的主张160
4.对许行主张的评论161
第八章 先秦兵家:以战争的观点看世界163
一、兵家始祖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163
1.齐文化的尚武精神163
2.兵家始祖孙武164
3.孙武的军事思想165
4.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168
二、兵家吴起与其军事哲学思想173
1.吴起的生平和著作《吴起兵法》173
2.《吴子》的军事哲学思想173
三、兵家孙膑及其军事哲学思想180
1.孙膑的生平与著作180
2.《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186
3.在历史上的地位190
四、尉缭的生平、著作和军事思想192
1.尉缭的生平192
2.尉缭的著作《尉缭子》192
3.尉缭的军事哲学思想193
第九章 纵横家:以谋求大国政治为第一要务194
一、诸侯争霸为纵横家提供了政治舞台194
1.纵横家概述194
2.诸侯国合纵连横的态势195
二、各时期的代表人物196
1 早期连横派张仪与合纵派公孙衍196
2.合纵家苏秦198
3.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199
三、纵横家的理论贡献、历史地位200
1.阴阳捭阖之道200
2.纵横家的逻辑推理201
3.纵横家的历史作用202
第十章 杂家:诸子百家的汇流与融合203
一、杂家产生的历史背景203
二、稷下之学对吕不韦的影响与《吕氏春秋》的编纂204
1.吕不韦的生平204
2.稷下之学对吕不韦的影响205
3.《吕氏春秋》的编纂206
三、诸子百家融合的《吕氏春秋》206
1.《吕氏春秋》的杂家特色206
2.《吕氏春秋》对后世的影响207
总结 论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210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观210
二、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的形成与发展211
三、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的精神与特色216
四、结论217
后记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