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国重器 鞍钢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国重器 鞍钢发展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992339.jpg)
- 吴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98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钢铁厂-工厂史-鞍山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国重器 鞍钢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选题的意义2
1.2 文献综述4
1.2.1 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研究4
1.2.2 技术史中的技术移植与技术创新研究5
1.2.3 中国近现代钢铁技术史研究7
1.2.4 鞍钢个案研究9
1.2.5 鞍钢典型人物研究11
1.2.6 小结13
1.3 论文研究的立场、内容与方法14
1.3.1 研究立场14
1.3.2 研究内容14
1.3.3 研究方法15
1.4 论文的创新点15
第2章 我国古代冶铁技术及鞍山地区的冶铁历史17
2.1 古代冶铁成就及其原因分析——以元代为例17
2.1.1 取得的成就17
2.1.2 技术进步的因素26
2.2 鞍山地区的冶铁历史32
2.2.1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32
2.2.2 悠久的古代冶铁史34
2.3 小结38
第3章 鞍钢创立之初的技术状况40
3.1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设立40
3.2 振兴公司夺取矿业资源的活动42
3.3 满铁与振兴公司的马前卒——于冲汉46
3.4 鞍山制铁所的建设与投产48
3.4.1 鞍山制铁所建立前后48
3.4.2 选址50
3.4.3 兴建53
3.4.4 经营亏损与技术引进57
3.4.5 “鞍山式焙烧法”的发明59
3.4.6 鞍山制铁所的扩建62
3.5 小结66
第4章 鞍山制铁所技术能力的本土化进程68
4.1 技术工艺的本土化68
4.1.1 选矿68
4.1.2 高炉与生铁70
4.1.3 炼焦技术77
4.1.4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79
4.1.5 铁钢连续作业83
4.2 技术工人的本土化87
4.2.1 工人的来源87
4.2.2 工人的培养91
4.3 小结93
第5章 新中国成立后鞍钢的技术发展95
5.1 建国初期鞍钢的发展(1948~1979年)95
5.1.1 生产能力的恢复与“三大工程”的建设95
5.1.2 鞍钢的对外援助100
5.1.3 “鞍钢宪法”104
5.1.4 爱厂如家的老英雄——孟泰106
5.2 改革开放之后鞍钢的发展(1979~2005年)109
5.2.1 改革开放初期的鞍钢109
5.2.2 “共和国钢铁长子”之痛113
5.2.3 鞍钢的涅槃重生117
5.3 小结120
5.3.1 技术移植是国企实行赶超战略的必要条件121
5.3.2 技术创新要循序渐进122
5.3.3 由注重产量扩张转为注重技术进步123
5.3.4 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124
5.3.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24
第6章 新中国成立后鞍钢技术活动的特点及影响126
6.1 鞍钢公司技术移植与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126
6.1.1 制度本土化126
6.1.2 人员本土化127
6.1.3 设备本土化128
6.2 鞍钢公司技术活动的影响130
6.2.1 对我国传统钢铁工业的影响131
6.2.2 对我国近现代钢铁工业的影响131
6.2.3 对我国近现代钢铁支撑体系的影响133
6.3 小结135
第7章 结论与启示137
7.1 结论137
7.2 启示141
参考文献143
致谢149
附录150
一、株式会社昭和制钢所章程150
二、株式会社昭和制钢所法152
三、株式会社昭和制钢所章程154
四、满洲制铁株式会社法156
五、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组织规程158
六、关于苏联在1953~1955年内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恢复与改建鞍山钢铁公司方面以技术援助的议定书159
七、毛泽东主席给鞍钢职工的两封信161
八、周恩来总理就鞍钢恢复与改建问题致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信163
九、毛泽东主席关于“鞍钢宪法”的批示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