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压和血压测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血压和血压测量
  • 朱鼎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342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血压-基本知识;血压-测量-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压和血压测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血压与血压计2

第1章 血压2

第一节 血压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2

一、动脉血压形成的机制2

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3

第二节 血压调节机制5

一、神经调节5

二、体液调节7

第2章 血压的测量和血压计13

第一节 直接测压13

一、发展概述13

二、测量方法14

三、临床意义17

第二节 间接测压18

一、间接测压原理19

二、间接测压血压计种类27

第三节 血压计的认证35

一、国际权威认证标准35

二、血压计认证的重要性36

三、常用的国际认证标准介绍36

第四节 血压计及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49

一、血压计的发展趋势49

二、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51

第二篇 临床血压测量的方法及应用56

第3章 血压测量的方法56

第一节 诊所血压测量56

一、测量方法56

二、影响因素57

三、临床意义59

四、局限性60

第二节 家庭血压测量61

一、推荐使用的血压计62

二、测压规范63

三、正常值和治疗达标值65

四、临床应用66

五、特殊人群的家庭血压测量69

六、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70

第三节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71

一、监测方法71

二、动态血压参数73

三、临床意义75

第四节 诊所、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的比较80

一、优缺点比较80

二、血压值比较及其临床应用83

第五节 不同人群及疾病状态下的血压测量85

一、儿童85

二、老年87

三、妊娠89

四、心房颤动90

五、窦性心动过缓91

第六节 踝部血压测量及踝臂血压指数92

一、测量方法和仪器92

二、踝臂血压指数94

第七节 中心动脉压测量98

一、病理生理意义98

二、测量技术99

三、疾病的标记和预测指标100

四、在治疗中的应用101

五、临床应用102

六、总结103

第八节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104

一、计算原理104

二、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105

三、靶器官损伤及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107

四、正常参考值108

五、争议及应用前景109

第4章 血压成分、变异及其临床意义117

第一节 血压成分117

一、描述血压水平的4项指标117

二、各种血压指标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118

第二节 人体血压波动性的测量121

一、动脉内血压直接监测方法122

二、无创性手指血压连续监测方法124

三、全自动无创性的动态血压监测方法125

第5章 与血压测量方法相关的特殊类型高血压129

第一节 白大衣高血压129

一、定义和诊断标准130

二、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高血压131

三、流行病学132

四、发病机制132

五、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133

六、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134

七、治疗135

第二节 隐蔽性高血压136

一、定义、相关术语和诊断136

二、发病率和患病率137

三、发生机制138

四、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预后的关系139

五、治疗140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140

第三节 血压晨峰141

一、定义141

二、病理生理机制142

三、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142

四、降压治疗与血压晨峰144

第四节 假性高血压146

一、流行病学资料147

二、发生机制148

三、诊断149

四、治疗对策153

第6章 临床研究中的血压测量156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中的血压测量156

一、血压测量方式157

二、血压测量的有效性评价161

第二节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中的血压测量164

一、测量者培训164

二、血压测量环境165

三、血压计的选择165

四、血压测量部位166

五、受检者注意事项167

六、血压测量次数与体位167

第三篇 动物血压测量170

第7章 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70

第一节 间接测压法170

一、容积测压法171

二、脉搏测压法173

第二节 直接测压法175

一、麻醉动物直接测压法176

二、清醒动物直接测压法177

第三节 遥控测压技术180

一、测压装置和原理180

二、操作步骤181

三、注意事项与评价183

第8章 各种实验动物的血压测量186

第一节 大鼠186

第二节 小鼠187

第三节 犬187

一、麻醉犬直接测压法188

二、犬颈动脉脉搏测压法188

三、犬胫动脉脉搏测压法190

四、犬尾动脉脉搏测压法190

第四节 家兔190

一、麻醉兔直接测压法190

二、兔耳测压法191

三、颈动脉皮鞘测压法191

第五节 其他动物192

一、猫192

二、猴192

三、家鸭193

四、蟾蜍193

第9章 大鼠血压波动性的测量195

第一节 大鼠血压波动性测量的基本条件195

第二节 大鼠血压波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196

一、在时域中的研究196

二、在频域中的研究196

第三节 大鼠的短期和长期血压波动性197

一、短期血压波动性197

二、长期血压波动性197

三、血压昼夜节律变化198

四、非24小时的血压波动性研究198

第四节 大鼠血压波动性的调控机制199

一、神经机制199

二、体液机制200

三、血管机制201

第五节 大鼠血压波动性测量的病理学意义201

一、与高血压的关系201

二、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关系202

三、单纯血压不稳定导致器官损伤202

四、机制研究202

附录 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血压计2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