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实施两纲培训者培训课程讲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语文实施两纲培训者培训课程讲义
  • 步根海,谭轶斌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270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实施两纲培训者培训课程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王厥轩1

第一讲 本课程的目的、意义与实施3

第一节 学科教学实施“两纲”教育的意义3

一、实施“两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3

二、实施“两纲”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5

三、学科教学实施“两纲”教育的意义7

第二节 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的意义和策略10

一、实施“两纲”教育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10

二、实施“两纲”教育要正确认识语文课堂的基本形式11

三、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的基本策略13

第三节 本市中学语文实施“两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17

一、本市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情况的基本回顾17

二、本市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的初步成效19

三、深入开展“两纲”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24

第四节 培训者的责任与本课程的实施26

一、培训者的任务与职责26

二、本课程的实施27

第二讲 中学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33

第一节 中学语文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特征33

一、本体性特征33

二、文本性特征35

三、人本性特征36

第二节 中学语文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内涵38

一、国家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38

二、文化认同教育的基本内涵40

三、公民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43

第三节 中学语文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46

一、文本资源46

二、现代化信息资源47

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资源47

四、社会生活资源47

第四节 案例分析49

一、要教出一篇文章的“真精神”49

二、要抓住核心价值的“主命脉”51

三、要理清整个文本的“主线条”53

四、要把握经典作品的“这一个”55

第三讲 中学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61

第一节 中学语文中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实施依据61

一、生命与生命教育61

二、中学语文生命教育的内涵62

三、中学语文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63

第二节 中学语文中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65

一、中学语文中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65

二、中学语文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策略67

第三节 中学语文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70

一、文本资源70

二、与课本相配套的拓展性资源71

三、传统文化资源71

四、校园文化资源72

五、现代化信息资源72

第四节 案例分析74

一、深情朗读:领会语言背后的生命意义74

二、语言审美:感悟自然和谐的人性美77

三、比较阅读:在深入体味中感受自然的美好79

四、聚焦关键点:在深入对话中揭示生命应有的态度82

第四讲 文本解读与“两纲”教育91

第一节 语文文本解读的意义91

一、文本解读是“两纲”教育的一种表现91

二、良好的文本解读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92

三、正确的文本解读更是落实“两纲”教育的关键93

第二节 在文本解读中挖掘“两纲”教育的内涵96

一、正确认识文本的意义与文本解读的本质96

二、在文本解读中挖掘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97

三、在文本解读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98

第三节 “两纲”教育下的文本解读要求100

一、在“知人论世”中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100

二、在深层细读中寻找文本的核心价值101

三、在多元解读中确定教学的目标取向103

第四节 案例分析106

一、在生活体验与文化回顾中走进文本106

二、在深入剖析中凸显“人”的精神108

三、在深层解读中拓展文本的认识价值111

四、在比照延伸中促进“两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自然融合113

第五讲 教学目标设定与“两纲”教育121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原则121

一、重新认识语文的课程功能121

二、了解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121

三、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与价值追求122

四、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23

第二节 “两纲”教育中语文目标确立的途径与方法126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与“两纲”教育126

二、语文教学目标确立中存在的问题127

三、“两纲”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途径130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及其表述132

一、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132

二、什么是适切的教学目标132

三、确立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需协调好的几组关系134

四、教学目标的表述137

第四节 案例分析140

一、在课文与学生之间寻求“适切性”140

二、在渗透与融合中体现“整体性”142

三、在审视与辨析中完成“过程性”143

四、在明确与集中里实现“定向性”144

第六讲 在课堂设计中落实“两纲”教育149

第一节 教学预设的意义与要求149

一、教学预设始终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149

二、课堂教学需要高质量的预设150

三、教学预设必须重视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152

第二节 “两纲”教育有机融合于教学预设154

一、教学预设必须自然融合“两纲”教育目标154

二、教学预设融合“两纲”教育必须尊重文本155

三、教学预设融合“两纲”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157

四、教学预设融合“两纲”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159

第三节 教学预设落实“两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60

一、教学预设要善于在教材挖掘中落实“两纲”教育160

二、教学预设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落实“两纲”教育161

第四节 案例分析167

一、在词语品析中感悟成长意义167

二、在问题预设中领略生命责任169

三、在人物分析中体验人格精神171

四、在拓展预设中养成爱国情怀174

第七讲 课堂生成与“两纲”教育181

第一节 课堂生成是“两纲”教育的重要环节181

一、实现课堂生成的基本条件181

二、课堂生成与“两纲”教育的关系184

第二节 在课堂生成中进行“两纲”教育的原则187

一、预设与生成的统一187

二、收与放的统一188

三、“文”与“道”的统一188

第三节 在课堂生成中进行“两纲”教育的基本策略190

一、在体验感悟中内化生成190

二、在质疑探究中提升生成192

三、在平等对话中自然生成193

四、在抓住契机中智慧生成196

第四节 案例分析198

一、朗读中生成:感受春天的蓬勃活力198

二、体验中生成:以生命彰显精神200

三、讨论中生成:追寻生命的精神和力量203

四、追问中生成:认识特定时代的真实灵魂206

第八讲 教学内容拓展与“两纲”教育213

第一节 拓展的意义与方法213

一、充分发掘基础型课程教材“两纲”教育的意义213

二、拓展“两纲”教育的宽度218

三、相机提升“两纲”教育的高度224

第二节 拓展的基本原则227

一、尊重文本227

二、尊重学生228

三、尊重语文230

第三节 拓展教学中教与学的地位231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31

二、尊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232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共鸣,充分发挥教师的疏导作用232

第四节 案例分析234

一、文本隐性元素的拓展,关注学生的终身需要234

二、文本时代精神的拓展,彰显作家独特的生命意义235

三、在学生的阅读障碍处拓展,引发情感激荡与思想碰撞237

第九讲 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的评价243

第一节 评价的意义与功能243

一、评价的意义和目的243

二、评价的基本功能244

三、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评价的特殊性246

第二节 评价的对象与内容249

一、评价教学内容249

二、评价教学实施253

三、评价教学效果257

第三节 评价的原则与方法260

一、了解几种教育评价的方式260

二、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评价的原则262

三、语文学科实施“两纲”教育评价的方法263

第四节 案例分析269

一、目标评价:立足语文,着眼课程,紧扣文本269

二、过程评价:在语言的品味与涵咏中凸显精神271

三、拓展评价:重视学生学情分析,激励学生温故知新273

四、方法评价:巧妙设置情境,强调体验感悟276

第十讲 “两纲”教育与教师发展283

第一节 “两纲”教育对教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新要求283

一、当前语文教师的困惑与不足283

二、重视理论修养,提高理性认识285

三、提升专业素养,推进“两纲”教育287

第二节 “两纲”教育下语文教师的理想与追求293

一、追求理想的育人成效293

二、追求理想的课堂形态296

三、追求语文教师的自我发展299

第三节 在“两纲”教育的实施中实现自我发展303

一、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303

二、教师个体发展途径举隅304

三、立足校本 共同发展307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