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3228476.jpg)
- 陈志霞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2533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4
三、现代心理学的分支5
第二节 心理学的学科发展7
一、心理学的起源7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1
三、心理学的流派和理论12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16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6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7
第二章 意识21
第一节 意识和注意21
一、意识及其不同层面21
二、注意22
三、注意的品质24
第二节 不同意识状态26
一、睡眠26
二、梦28
三、幻觉30
四、催眠30
第三节 自我意识31
一、自我意识及其结构31
二、自我意识的重要意义33
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33
四、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34
五、自我过程36
第三章 人格39
第一节 人格概述39
一、人格的含义与基本特点39
二、人格特质40
三、人格结构42
四、人格测验42
五、人格的发展阶段44
六、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7
第二节 气质49
一、什么是气质49
二、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49
三、气质的生理基础50
四、气质与生活实践52
第三节 性格54
一、性格的概念54
二、性格特征54
三、性格类型56
四、性格的自我塑造60
第四章 智力和能力62
第一节 智力和能力概述62
一、什么是能力62
二、能力的种类63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64
四、智力及其结构65
第二节 智力和能力测验68
一、智力测验的发展68
二、特殊能力测验71
三、智力和能力测验的信度、效度及标准化72
第三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及影响因素73
一、能力的个别差异73
二、智力的性别差异76
三、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77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78
心理训练(一)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82
第五章 学习心理87
第一节 学习原理87
一、学习及其种类87
二、学习的迁移88
三、学习理论89
第二节 记忆和遗忘93
一、记忆及其过程93
二、记忆的种类94
三、遗忘及其规律95
第三节 学习和记忆方法介绍100
一、集中注意力学习100
二、坚持听课和记笔记100
三、学习的一般方法介绍102
四、记忆方法介绍103
第六章 思维和创造107
第一节 思维概述107
一、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107
二、思维的种类108
三、思维的品质109
第二节 问题解决110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10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12
第三节 创造115
一、创造的含义与心理过程115
二、创造性的影响因素117
心理训练(二)创造性自测与自我训练122
第七章 需要、动机和激励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动机的涵义132
二、需要133
三、目标136
四、动机与行为138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140
一、自然动机及其社会色彩141
二、几种社会动机145
第三节 激励149
一、公平理论149
二、期望理论152
三、金钱问题153
第八章 情绪156
第一节 情绪概述156
一、情绪的概念与特点156
二、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157
三、情绪的功能158
四、情绪的机制159
五、情绪与身体健康159
六、情绪与工作活动效率160
第二节 情绪的种类161
一、我国传统的情绪分类161
二、前苏联心理学家的情绪分类161
三、西方学者关于情绪的维度分析165
四、大学生的情绪特点166
第三节 不良情绪及其自我调节167
一、紧张焦虑情绪及其调适168
二、抑郁及其调适169
三、挫折感及其心理防卫方式170
心理训练(三)情绪自测与自我训练174
第九章 社会认知181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内容和特点181
一、社会认知的具体内容181
二、社会认知的特点185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和效应188
一、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188
二、社会认知的若干效应190
第三节 社会认知归因194
一、归因概述194
二、海德的归因理论195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196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198
五、维纳的归因理论199
六、归因的其他相关研究201
第十章 人际关系202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202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202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203
三、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204
四、人际交往的沟通模式205
第二节 人际吸引与排斥207
一、人际吸引过程分析207
二、人际关系的深度209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210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与调适215
一、人际关系的测量215
二、人际关系的调适218
心理训练(四)人际关系自测与自我训练220
第十一章 个体的心理发展226
第一节 个体心理发展阶段226
一、胎儿期(产前)226
二、婴儿期(0—3岁)227
三、幼儿期(3—6岁)228
四、童年期(6—12岁)229
五、少年期(12—14、15岁)229
六、青年期(14、15—35岁)231
七、中年期(35—60岁)231
八、老年期(60—)231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232
一、认知发展理论232
二、社会发展理论233
第三节 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37
一、个体心理发展特点237
二、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240
第十二章 青年心理250
第一节 青年心理概述250
一、什么是青年期250
二、青年期的生理特点251
三、青年期心理的基本特点253
四、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254
第二节 青年的恋爱心理258
一、个体性心理的发展258
二、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261
三、大学生的恋爱类型262
四、我国青年的择偶标准263
第三节 青年的职业及品德心理264
一、职业心理发展的理论265
二、青年的择业标准266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形成267
四、青年优良品德的心理内容268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与辅导269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269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269
二、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271
三、常见心理障碍症状273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分类275
一、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275
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275
三、影响心理疾病的因素276
四、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成因279
第三节 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282
一、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含义282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般要求284
三、心理治疗与保健方法285
心理训练(五)心理健康自测与自我训练290
主要参考书目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