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倪文锦主编(杭州师范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5072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法-高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趋势1
第1节 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3
1.1加强高中课程的基础性3
1.2提倡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8
1.3提倡课程的综合性9
第2节 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实施10
2.1强调人文素养10
2.2强调活动课程13
2.3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课程14
第3节 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15
3.1改进评价方法15
3.2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17
第2章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1
第1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22
1.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2
1.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3
1.3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24
1.4“基本理念”,的四个方面27
第2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30
2.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30
2.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2
2.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33
第3节 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观点34
3.1语文素养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34
3.2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解释36
第3章 高中课程结构与学分制:国际经验与启示39
第1节 学分制的由来40
1.1学分制的含义40
1.2学分制的起源42
1.3学分制与教育机会平等44
1.4学分制与课程多样化的探索45
第2节 国外高中学分制政策与实践46
2.1学分的计量与高中毕业最低学习量的规定46
2.2对高中学习结构的规定48
第3节 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说明53
3.1课程设置53
3.2学分配置53
3.3毕业学分要求54
第4节 学分制施行的问题与对策55
4.1关于重新构建学校课程结构55
4.2关于师资建设55
4.3关于学分的等值问题56
4.4关于选课指导56
4.5关于学分制与学生评价57
4.6关于编班57
4.7关于学籍管理58
4.8关于学分互认制度58
4.9关于弹性学制59
4.10关于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59
第4章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61
第1节 “阅读与鉴赏”目标概述62
1.1阅读与鉴赏的总要求62
1.2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67
1.3文言文及课外阅读70
1.4课外阅读72
第2节 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73
2.1读者与文本的对话74
2.2师生阅读教学中的对话88
第3节 学生主体与尊重文本101
3.1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101
3.2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104
3.3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106
3.4学生学习的主体性106
第4节 “阅读与鉴赏”评价109
4.1世界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109
4.2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111
4.3关于“阅读与鉴赏”的评价116
第5章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写作121
第1节 世纪之交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122
1.1三个课程文件的写作教学要点122
1.2课程标准对大纲的发展124
第2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写作目标概述127
2.1“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共同要求127
2.2写作的个性要求129
第3节 语文新课程对写作过程的拓展132
3.1“写作过程”的两个视角133
3.2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过程的新拓展135
3.3“写作过程”新理念中包含的社会背景144
第6章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149
第1节 研究的起点150
1.1问题的边界150
1.2主要的议题152
1.3已经解决的问题155
1.4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60
第2节 “口语交际”的进一步认定163
2.1口语交际的分类163
2.2口语交际课程内容构架的探索165
2.3国外的借鉴168
第3节 三种“质地”的课程内容172
3.1反思性的课程内容172
3.2形成性的课程内容174
3.3技巧性的课程内容176
第4节 如何建构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177
4.1课程内容与语文知识177
4.2对教师的要求和建议179
第5节 如何选择合适的活动183
5.1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183
5.2活动设计的最基本要求187
5.3对教师的要求和建议190
第6节 口语教学评价197
6.1口语交际评价的基础——听说教学的阶段目标198
6.2口语听说能力的达标标准201
6.3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达标情况评价203
第7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207
第1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发展的基本脉络208
1.1从“大纲”到“标准”看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历史演进208
1.2新世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的背景与依据212
1.3新世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构建及其特色216
第2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发219
2.1课程标准关于选修课程的举例219
2.2实验教材的语文选修课设计案例225
2.3一线教师的选修课开发案例227
2.4把握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特点232
第3节 关于选修课程的评价233
3.1传统课程评价反思233
3.2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234
3.3选修课评价要求236
3.4选修课评价案例238
第8章 探索中的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教科书243
第1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245
1.1教科书的设计思想245
1.2教科书的内容结构248
1.3教科书目录及相关服务252
第2节 “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259
2.1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理念259
2.2教科书体系结构262
2.3教科书主要特色267
第3节 “语文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272
3.1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和特点273
3.2从课后的习题等设计方面来看教科书(必修)的特点275
3.3从语文活动设计方面来看教科书(必修)的特点281
3.4教科书的体系结构与教学参考283
第4节 “山东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285
4.1教科书的编写理念285
4.2教科书的整体设计288
4.3教科书的基本特点291
第5节 “粤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294
5.1必修教科书体系结构294
5.2必修教科书的特点296
第9章 语文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303
第1节 学习理论与语文教科书编制305
1.1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及其对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启示305
1.2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及其对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启示309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启示311
第2节 认知心理学理论与语文教科书编制314
2.1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315
2.2认知心理学理论架构——信息加工模型318
2.3元认知320
2.4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启示322
第3节 知识论与语文教科书编制330
3.1知识论330
3.2知识论对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启示334
第4节 语文教科书编制的一个重要前提340
4.1语文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340
4.2学习语言342
4.3通过语言学习343
4.4关于语言的学习345
4.5从国际性研究(PISA)看语文教科书内容的编制346
第5节 语文教科书内容的构成349
5.1语文教科书内容构成之一:语言文字、文学与文化350
5.2语文教科书内容构成之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言语实践活动353
5.3语文教科书内容构成之三:语文知识与策略354
第10章 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从“授受”到“对话”359
第1节 语文教学范式概说360
1.1范式的概念360
1.2范式进入教育教学领域362
1.3语文教学范式界定363
第2节 语文教学对话范式产生的背景365
2.1现实背景365
2.2理论背景368
第3节 语文教学对话范式的理论探索373
3.1对话的基本概念373
3.2指向自我实现的教学目的观379
3.3教学合作观380
3.4交往生成方法论381
3.5对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383
第4节 语文教学对话范式的实践探索387
4.1语文对话教学范式的实践模式387
4.2语文教学对话范式的教学建议400
4.3语文教学对话范式的功能与思考410
第11章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413
第1节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历程与发展趋势414
1.1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的背景414
1.2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与教学416
1.3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419
第2节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422
2.1教学模式的理论辨析422
2.2基于网络工具的课题研究模式424
2.3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428
2.4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专题学习431
第3节 语文校本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434
3.1网络资源库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意义434
3.2网络资源库应该满足的条件438
3.3网络资源库的构建设想440
第12章 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行443
第1节 新课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444
1.1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444
1.2教师专业化的进程447
1.3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450
1.4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动453
第2节 语文校本教研454
2.1校本教研的概念454
2.2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455
2.3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456
2.4语文校本教研案例458
第13章 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469
第1节 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简要回顾470
1.1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沿革470
1.2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主要特点475
第2节 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484
2.1课程的改革周期在缩短,课程不断得到加强484
2.2人们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486
2.3突出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490
2.4政府财政投入加大,科技含量提高492
2.5诞生了电脑辅助语文教学新模式494
2.6语文课程评价总的趋势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强化语文实践能力的测评497
后记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