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 案例与图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学 案例与图表](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213308.jpg)
- 顾亚潞,张卓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790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法理学-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理学 案例与图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表0.1 本章知识框架图1
表0.2 法理学研究对象2
表0.3 西方法理学研究方法3
第一章 法的概念12
表1.1 本章知识框架图12
图1.1 古汉语“?”14
图1.2 被称为“廌”的神兽14
表1.2 古汉语法律释义14
表1.3 西语中法与法律的二分现象15
图1.3 1804年拿破仑法典封面15
表1.4 托马斯&阿奎纳关于法的分类18
表1.5 法的本质源于法19
第二章 法律作用与法律价值28
表2.1 本章知识框架图28
表2.2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与联系30
表2.3 法律指引作用的分类31
表2.4 法律评价作用的分类31
表2.5 法律消极作用的根源33
表2.6 法律作用有限性的表现34
表2.7 法律价值的三个层次34
表2.8 实质正义的分类35
表2.9 程序正义的渊源与内涵36
表2.10 罗尔斯的两大正义原则36
表2.11 法律正义的三种含义37
表2.12 自由的两种概念38
表2.13 平等的两种含义39
表2.14 法律价值冲突的三种场合40
表2.15 解决法律价值冲突的一般原则41
图2.1 时任首席大法官并撰写了本案判决意见书坦尼大法官45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51
表3.1 本章知识框架图51
表3.2 法起源的其他学说53
图3.1 《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上的王权神授图53
表3.3 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异同55
表3.4 法继承的根据58
第四章 法系理论69
表4.1 本章知识框架图69
表4.2 法系概念的认识论基础71
表4.3 法系划分的思维72
图4.1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和他的大臣们73
图4.2 威廉一世74
表4.4 西方法律传统的特征75
表4.5 两大法系的不同点76
图4.3 儒家思想奠基人孔子77
图4.4 古印度的踏刑78
图4.5 《古兰经》79
图4.6 爱德华&柯克(1552—1634)81
图4.7 海瑞(1514—1587)83
图4.8 山西平遥县衙博物馆图片84
图4.9 《摩奴法典》(梵文)85
第五章 法律移植与法制现代化89
表5.1 本章知识框架图89
表5.2 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的联系与区别90
表5.3 法律移植成败的影响因素92
表5.4 法制现代化的目标93
第六章 法治理论104
表6.1 本章知识框架图104
图6.1 法治与法制的关系105
表6.2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107
表6.3 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的区分108
表6.4 西方法治思想109
表6.5 法律本身应具备的特质112
表6.6 法治发展的一般模式114
表6.7 当代中国的法治发展115
表6.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15
图6.2 1215年英王被迫签署《大宪章》116
第七章 法律与社会理论123
表7.1 本章知识框架图123
表7.2 法律与政策的区别127
表7.3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28
第八章 法的创制142
表8.1 本章知识框架图142
表8.2 立法的行为方式144
表8.3 立法的分类144
表8.4 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145
表8.5 立法体制和制度145
表8.6 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146
表8.7 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权限划分146
表8.8 立法体制结构147
表8.9 全国人大立法程序148
表8.10 立法技术分类148
第九章 法的要素159
表9.1 本章知识框架图159
表9.2 法的要素特征161
表9.3 西方法理学中的法的要素161
表9.4 法的要素的划分162
表9.5 法律原则与规则区别163
表9.6 法律规则的结构163
表9.7 条文中三要素164
表9.8 不同条文中三要素165
表9.9 不同部门法中三要素165
表9.10 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167
表9.11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167
表9.12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168
表9.13 权义独立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168
表9.14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168
表9.15 确认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169
第十章 法的渊源177
表10.1 本章知识框架图177
表10.2 正式的法的渊源179
表10.3 非正式的法的渊源180
表10.4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方法184
表10.5 法的一般分类184
表10.6 法的特殊分类185
第十一章 法律方法193
表11.1 本章知识框架图193
表11.2 法律解释的功能195
表11.3 法律解释的分类196
表11.4 法律解释的原则197
表11.5 法律解释的方法198
表11.6 不同主体法律推理的过程199
表11.7 法律推理的特点200
表11.8 形式推理的种类200
表11.9 实质推理案例201
表11.10 法律续造的种类202
第十二章 法律体系211
表12.1 本章知识框架图211
表12.2 法律体系的特征214
表12.3 划分公私法的不同学说215
表12.4 影响公私法划分的因素215
表12.5 法律体系的内部结构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216
表12.6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217
表12.7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217
表12.8 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218
表12.9 法律部门的划分222
第十三章 法律实施228
表13.1 本章知识框架图228
表13.2 法律实施相关概念含义229
表13.3 法律实施和法律实效230
表13.4 法律效果和法律实效230
表13.5 法律效益和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231
表13.6 执法的含义231
表13.7 执法的特征232
表13.8 执法主体的种类232
表13.9 执法的基本原则234
表13.10 司法的特征235
表13.11 执法与司法的比较236
表13.12 司法的基本阶段237
表13.13 司法的基本要求237
表13.14 司法的基本原则240
表13.15 守法的构成要素240
第十四章 法的效力246
表14.1 本章知识框架图246
表14.2 法的效力内涵247
表14.3 法的效力分类248
表14.4 法的效力确认原则249
表14.5 法的人身效力250
表14.6 法的事项效力251
表14.7 法的生效时间251
表14.8 法的终止生效252
表14.9 法的溯及力原则252
表14.10 法的溯及力的规定253
表14.11 法的空间效力253
第十五章 权利与义务261
表15.1 本章知识框架图261
表15.2 权利的五大要素263
表15.3 法律权利的特征264
表15.4 法律义务的特征265
表15.5 人权的属性266
表15.6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268
第十六章 法律关系277
表16.1 本章知识框架图277
表16.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281
表16.3 权利与权利能力的联系与区别281
表16.4 公民行为能力的一般规定282
表16.5 公民行为能力分类282
表16.6 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283
表16.7 法律关系客体基本分类283
表16.8 不同层面的法律关系内容284
表16.9 法律事实的分类285
图16.1 萨维尼(Friedrich Carlvon Savigny,1779—1861)286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294
表17.1 本章知识框架图294
表17.2 法律责任本质的学说295
表17.3 法律责任的功能296
表17.4 法律责任的构成296
表17.5 法律责任的种类296
表17.6 违法的构成要件297
表17.7 违法行为的种类297
表17.8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98
表17.9 法律责任的免除298
表17.10 法律制裁的理论299
表17.11 法律制裁的种类299
表17.12 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相关概念的关系300
第十八章 法律程序与法律职业308
表18.1 本章知识框架图308
表18.2 法律程序的特征310
表18.3 现代法律程序的特征310
表18.4 法律程序的基本类型311
表18.5 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312
表18.6 法律职业者构成314
表18.7 法律职业化的逻辑314
表18.8 法律职业的特征314
表18.9 法律职业思维特征315
表18.10 法律职业伦理规范315
表18.11 法律职业制度316
后记326
导论1
第一章 法的概念12
第二章 法律作用与法律价值28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51
第四章 法系理论69
第五章 法律移植与法制现代化89
第六章 法治理论104
第七章 法律与社会理论123
第八章 法的创制142
第九章 法的要素159
第十章 法的渊源177
第十一章 法律方法193
第十二章 法律体系211
第十三章 法律实施228
第十四章 法的效力246
第十五章 权利与义务261
第十六章 法律关系277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294
第十八章 法律程序与法律职业308
后记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