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天文图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天文图录](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216085.jpg)
- 潘鼐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28491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天文学史-中国-古代-图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天文图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上古时期——新石器时代至两晋时期1
原始社会天象图1
1.1河南濮阳贝塑龙虎图1
1.2河南郑州天象彩陶2
1.3山东莒县天象纹陶尊2
殷商甲骨卜辞中的天文记事3
1.4鸟星与?星3
1.5新大星并火3
1.6日食(牛骨)3
上古灵台遗址4
1.7河南商丘传说中的阏伯台4
1.8陕西长安县周文王灵台遗址4
1.9河南洛阳东汉灵台遗址4
1.10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漆箱盖天文图象5
1.11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圆仪5
1.12湖南长沙西汉轪侯家族墓中的天文图和帛书《天文气象杂占》6
1.13陕西西安西汉墓四象二十八宿星图8
西汉日晷9
1.14河南洛阳出土日晷9
1.15内蒙古托克托出土日晷9
西汉漏壶10
1.16河北满城漏壶10
1.17陕西兴平漏壶10
1.18山东巨野漏壶10
1.19内蒙古千章漏壶11
1.20传世错金银漏壶11
汉墓天象图12
1.21河南洛阳西汉墓壁画天象图12
1.22江苏盱眙西汉墓木雕天象图12
1.23山西平陆东汉墓天象图13
汉画象石、砖天象图14
1.24河南南阳苍龙星象图14
1.25河南南阳白虎参伐图14
1.26河南南阳牵牛织女图15
1.27河南陇西寨画象砖青龙与辰马星象图15
汉墓祠石刻天象图16
1.28山东肥城郭氏墓祠石刻织女星象图16
1.29山东嘉祥武氏墓祠斗为帝车星象图16
1.30陕西西安碑林郭稚文墓碑四象图17
1.31陕西西安西汉四象瓦当17
汉栻盘与占盘18
1.32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太乙九宫占盘18
1.33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六壬栻盘18
1.34传世汉象牙七星盘19
1.35江苏仪征东汉铜圭表19
1.36吉林集安西晋高句丽王室墓星象图20
第二篇 中古初期——南北朝至五代十国21
2.1梁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21
北朝星象图24
2.2新疆库车森木塞姆石窟星象图24
2.3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石椁星象图25
2.4河南洛阳北魏王元乂墓天象图26
2.5山西三原初唐李寿墓天象图26
2.6隋唐时赠朝鲜天文图碑——李太祖重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图27
2.7甘肃敦煌唐写本S3326星图28
2.8甘肃敦煌唐写本写经类58号紫微宫图29
2.9甘肃敦煌唐写本天文材料30
2.10甘肃敦煌第61窟壁画黄道十二宫32
2.11唐天文古籍李凤《天文要录》33
2.12古写本《三家星官簿赞》33
2.13陕西乾县唐乾陵陪葬墓天象图34
2.14释典天文图象36
2.15一行禅师撰经星象图40
2.16河南登封唐南宫说周公测景台石表42
2.17新疆吐鲁番唐墓星图42
2.18二十八宿残星占图42
唐二十八宿铜镜43
2.19湖南省博物馆藏二十八宿铜镜43
2.20南京博物院藏二十八宿铜镜43
伏羲女娲星象图44
2.21北朝至宋时期高昌伏羲女娲绢画44
2.22英国藏唐伏羲女娲绢画44
2.23唐宋时期古回鹘天文书残卷45
2.24唐吕才四级浮箭漏图45
2.25江苏南京南唐李昇陵天象图45
南唐墓志盖二十八宿星图46
2.26江苏南通徐夫人墓志函盖星图46
2.27江苏邗江王夫人墓志函盖星图46
2.28河北河间邢夫人墓志函盖星图46
2.29浙江杭州五代十国吴越王钱氏家族墓室星图47
第三篇 中古中期——宋辽金元时期49
3.1北宋王安礼重修隋庾季才《灵台秘苑》星图49
3.2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星图49
3.3北宋苏颂《仪象法纂》星图50
3.4北宋苏颂水运仪象台图51
河北宣化辽墓黄道十二宫及二十八宿星图52
3.5辽张世卿墓星图52
3.6辽张恭诱墓星图52
3.7江苏苏州北宋瑞光寺塔木刻本黄道十二宫及二十八宿星图53
3.8佛教天文图54
3.9西夏星曼荼罗55
3.10浙江杭州南宋司天台遗址56
3.11江苏苏州南宋府学石刻天文图57
3.12河北宣化辽金张世本夫妇墓二十八宿星图59
3.13河北邢台金黄道十二官铁钟60
3.14宋孙逢吉《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漏刻图61
3.15宋莲花漏图61
3.16南宋韩仲通《铜壶漏箭制度》漏刻图62
3.17江苏金坛南宋太学生周瑀墓棺星象图62
3.18元郭守敬恒星图表遗存——明抄本《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63
3.19元太史院司天台复原图63
3.20河南登封元观星台64
3.21元郭守敬制浑仪铜刻图65
元代漏壶66
3.22江苏南京元大都漏壶遗存66
3.23广东广州元延祐铜壶滴漏66
3.24元王祯《农书》田漏图66
第四篇 中古后期——明代67
明初星图67
4.1刘基《观象玩占》星图67
4.2姚广孝《天象玄机》星图68
4.3北京明隆福寺万善正觉殿藻井星图69
4.4江苏常熟县学明石刻天文图70
明制浑仪72
4.5钦天监制浑仪72
4.6清代北京浑仪铜刻图73
4.7德皇行宫中的浑仪图73
4.8江苏南京鸡鸣山观星台遗址74
明制简仪75
4.9郭守敬创制简仪75
4.10清代北京简仪铜刻图75
4.11早期被移置台下的简仪图76
4.12江苏南京原北京顺天府明漏壶遗存76
明制圭表76
4.13明制清改制圭表76
4.14北京原晷影堂及圭表基座77
4.15传至日本的《唐土名胜图会》中的圭表图77
4.16明陈奎重刊宋本《历代地理指掌图》星图78
明刊善本星图79
4.17吴悌《昊天成象之图》星图79
4.18陈荩谟《象林》星图80
4.19蔡汝南《天文略》星图80
4.20梅静复《乾象图》星图81
4.21汤若望《浑天仪说》柳叶星图81
明刊类书中的星图82
4.22章潢《图书编》中的昊天垂象图82
4.23王圻《三才图会》中的星图83
明抄珍本星图84
4.24贾琦甫《步天歌》与《司天歌》星图84
4.25《天文节候躔次全图》星图85
4.26袁子谦《天文图说》星图85
4.27顾锡畴《天文图》星图86
4.28张汝璧明钦天监《天官图》星图87
4.29江苏南京单页扇面星图88
4.30德国进赠16世纪日月星晷仪88
4.31明制百游日月晷仪88
4.32茅元仪《武备志》航海天文图89
4.33福建莆田明天后宫星图90
4.34明《崇祯历书》汤若望、邬明著《见界总星图》(进呈本)92
4.35明《崇祯历书》汤若望、杨之华《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进呈本)94
4.36明《崇祯历书》汤若望、杨之华《黄道南北两总星图》(进呈本)97
4.37明缂丝故宫屏障浑仪图100
4.38明《崇祯历书》所收《黄道二十分星图》101
4.39明徐光启、李天经、汤若望、邬明著、陈于阶等绘制的恒星屏障102
4.40道教典籍中的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星神图104
4.41北京明耶稣会教堂内传教士天文台图104
第五篇 近世时期——清代天文星象图105
5.1顺治汤若望《恒星屏障》改版本105
康熙简平仪星图106
5.2瓷青纸简平仪星图106
5.3镀金简平仪星图107
5.4简平规总星图解108
5.5南怀仁《新制灵台仪象志》星图——赤道南北两总星图109
5.6黄鼎《天文大成管窥辑要》星图111
5.7徐发《天元历理》星图112
5.8梅文鼎《星图》113
5.9闵明我《方星图》113
5.10清雍正铜刻本戴进贤黄道总星图114
5.11清刊本《新法算书》周天列宿图115
5.12清内廷藏《全天星斗图》挂轴116
5.13清乾隆殿版《钦定仪象考成》星图117
5.14清初抄本传统《步天歌》星图120
5.15 内蒙古呼和浩特石刻蒙文天文图碑121
5.16蒙文写本《天文星占》星图122
5.17傣文石刻天文图122
5.18李明徹《圜天图说》星图123
5.19李明徹《圜天图说续编》星图124
5.20木刻《浑天一统星像全图》125
5.21李兆洛、钱维樾《恒星赤道经纬度图》及六承如《赤道恒星经纬图》126
5.22精抄本赤道南北恒星图128
5.23六严补刻隋李播《天文大象赋》星图129
5.24传刻本《三才略》天文图130
5.25浙江杭州玉皇山李紫东石刻天文星图碑131
5.26道光殿版《仪象考成续编》天文图132
5.27殿版《大清会典图》星图134
5.28李锴《尚史》星图136
5.29徐朝俊星图137
5.30张作楠《翠薇山房数学》所收《新测恒星图表》星图139
5.31邹伯奇《邹征君存编》星图140
5.32江蕙《心香阁考定二十四气中星图》扇面星图141
5.33清代术士《玉匣记通书》星占图符142
5.34清室皇帝大驾卤簿天文旗143
5.35镀金插屏星图144
5.36陕西西安回回昆仑图145
第六篇 近世时期——清代天文仪器图147
北京古观象台天体测量仪器147
南怀仁制六仪及《仪象图》原图147
6.1南怀仁制黄道经纬仪147
6.2南怀仁制赤道经纬仪148
6.3南怀仁制地平经仪148
6.4南怀仁制象限仪149
6.5南怀仁制纪限仪149
6.6南怀仁制天体仪150
6.7南怀仁制测微装置150
6.8纪利安制地平经纬仪151
戴进贤玑衡抚辰仪及其原型151
6.9御制镀金三辰公晷仪(甲子款)151
6.10御制镀金三辰仪(丙寅款)152
6.11玑衡抚辰仪152
6.12康熙御制两星表153
清代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154
6.13汤若望制银镀金新法地平日晷154
清宫制作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155
6.14御制镀金方地平半圆日晷155
6.15嵌珐琅孔雀尾形地平式日晷155
6.16镀金日晷仪155
6.17长方形嵌珐琅地平日晷155
6.18腰圆形镀金赤道公晷仪156
6.19镀金方月晷仪(甲子款)156
6.20镀金圆月晷仪156
6.21镀金桌座月晷仪157
6.22百游日月晷157
6.23镀金日月晷仪157
国外进呈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158
6.24法国制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158
6.25英国制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158
6.26法国制镀金八角形地平公晷仪158
6.27法国制镀金八角形赤道公晷仪159
6.28法国制镀金圆形赤道式日晷159
6.29法国制镀金方形地平公晷仪159
6.30英国制镀金定南针指时刻日晷159
6.31英国制镀金赤道地平合璧日晷仪160
6.32英国制镀金经纬赤道公晷仪160
6.33英国制镀金日晷测时圭表测影合璧仪160
6.34法国制镀金八角立表赤道公晷仪161
6.35英国制镀金地平经纬赤道公晷仪161
6.36英国制镀金方赤道公晷仪161
6.37法国制镀金圆时盘赤道公晷仪162
6.38法国制镀金提环子午式日晷162
6.39日本制纸质圆形地平日晷162
民间制作小型可携日晷与日夜晷163
6.40安徽休宁制木质平立二晷163
6.41广州制铜胎嵌珐琅地平式日晷163
6.42地平日晷164
6.43子午日夜晷164
清代庭院陈设的大型日晷、月晷与日月晷165
北京故宫殿前陈设的日月晷165
6.44慈宁宫前东侧汉白玉日月晷165
6.45慈宁宫前西侧铜月晷165
6.46乾清宫前汉白玉日晷165
6.47太和殿前日晷165
6.48养心殿前汉白玉日月晷166
6.49养心殿前日晷166
6.50坤宁宫东侧汉白玉日月晷166
6.51皇极殿前汉白玉日晷166
6.52颐和轩前汉白玉日晷166
传世大型固定日晷167
6.53北京首都图书馆日晷167
6.54北京天文馆日晷167
6.55沈阳清故宫日晷167
6.56南京博物院日晷167
6.57陕西西安大清真寺回回日晷168
6.58江苏常州天宁寺张作楠制大型石制日晷169
清代漏壶170
6.59北京故宫交泰殿乾隆年改制铜壶滴漏170
6.60乾隆兽耳八卦篆铭刻漏壶170
6.61北京故宫皇极殿嘉庆年铜壶滴漏170
清代星图时辰钟171
6.62苏州制恒星图节气时辰钟171
6.63六合验时仪171
6.64英国藏中国星象图时辰钟171
康熙简平仪172
6.65磁青纸简平仪172
6.66御制镀金简平仪172
6.67御制银镀金三辰地平简平合璧仪173
天球仪174
6.68铁锼金天球仪174
6.69嵌珍珠钟机传动金天球仪174
6.70晚清制镀金天球仪175
6.71被拍卖的乾隆年镀金天球仪174
6.72英国钟表制造商收藏公司博物馆藏中国天球仪175
6.73雍和宫天球仪175
6.74齐彦槐制天球仪钟175
6.75邹伯奇制天球仪176
6.76湖南长沙制纸质天球仪176
6.77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天球仪176
6.78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光绪年天体仪176
天体运行演示仪器177
6.79南怀仁制银镀金浑天仪177
6.80雍和宫浑天仪177
6.81英国金尼曼制天文地理表177
6.82英国制镀金浑天合七政仪178
6.83英国制镀金七政仪178
6.84法国制镀金月相演示仪178
6.85看朔望入交仪179
6.86镀金万寿天常仪179
6.87太阳系仪179
清代天文大地测量用仪器180
6.88御制镀金方矩度象限仪180
6.89御制双股表象限仪180
6.90法国制镀金悬式象限仪180
6.91木制实用象限仪181
6.92测高弧象限仪181
6.93英国制镀金双千里镜象限仪181
6.94欧洲制四游千里镜半圆仪182
6.95清宫制四定表全圆仪182
故宫旧藏可用以观察天象的望远镜183
6.96六棱型天文望远镜183
6.97英国制镀金嵌珐琅天文望远镜183
6.98英国制附寻星镜天文望远镜183
6.99英国制紫漆皮镀铬天文望远镜184
6.100英国制镀金附三角架天文望远镜184
6.101清宫壁毯天文仪器图185
6.102北京雍和宫藏须弥山185
6.103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进献天文仪器图186
6.104北京古观象台图187
第七篇 朝鲜与日本的中国天文图189
7.1朝鲜抄本《天文类抄》星图189
7.2南秉吉《星镜》星图189
7.3朝鲜大天图190
7.4朴堧浑天图191
7.5韩国昌德宫藏古写本星图192
7.6浑天图——旧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图193
7.7《传世宝》星图194
7.8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图书馆藏朝鲜星图196
7.9日本?川青海手绘星图197
7.10朝鲜丝织恒星屏障198
7.11黄道南北总星图200
7.12周天星数图202
7.13彗星记事图203
朝鲜古瞻星台遗址203
7.14庆州瞻星台203
7.15松都瞻星台203
7.16日本古《格子月进图》204
7.17日本奈良飞鸟古墓葬星图205
7.18日本沉船青铜圆盘星图205
7.19?川春海天文分野之图206
7.20?川昔尹天文成象图208
7.21长久保赤水星图209
7.22石坂常坚方圆星图211
7.23高柳信行分野星图213
7.24四方二十八宿星图215
7.25星之图217
日本江户时期中国星象天球仪218
7.26同志社大学藏天球仪218
7.27久修园院藏宗觉制天球仪218
7.28岛根县津和野町立乡土博物馆藏堀田仁助制天球仪218
7.29岚山美术馆藏天球仪218
第八篇 星名中西对应恒星图表219
8.1荷兰施古德《星辰考原》恒星图表219
8.2法国小德金《中国天图与解说》恒星图表220
历年中西星名对照表223
8.3英国黎夫斯中西星名对照表223
8.4英国莫里逊《五车韵府》中西星名对照表224
8.5美国伟烈亚力中西星名对照恒星表225
8.6英国威廉斯《中国彗星》星名中西对应中国天图226
8.7德国金察尔中国、印度与巴比仑二十八宿星名对照图表227
8.8荷兰施古德《星表考原》中国、印度、古波斯、阿拉伯及古埃及二十八宿星名比较表228
附录232
一、释典天文图象——二十八宿星神图232
二、释典天文图象——十二神将图234
三、释典天文图象——九曜星神图235
四、一行禅师撰《七曜星辰别行法》二十八宿星象图236
五、一行禅师撰《梵天火罗九曜》星象图239
六、北宋王安礼重修隋庾季才《灵台秘苑》星图241
七、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星图245
八、北宋逢吉《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漏刻图248
九、南宋韩仲通《铜壶漏箭制度》漏刻图251
十、元郭守敬恒星图表遗存——明抄本《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252
十一、姚广孝《天象玄机》星图259
十二、陈荩谟《象林》星图262
十三、梅静复《乾象图》星图267
十四、贾琦甫《步天歌》与《司天歌》星图271
十五、张汝璧明钦天监《天官图》星图277
十六、明《崇祯历书》所收《黄道二十分星图》285
十七、道教典籍中的——五星神图296
十八、道教典籍中的——二十八宿星神图297
十九、黄鼎《天文大成管窥辑要》中的异星图和恒星图299
二十、梅文鼎《星图》301
二十一、闵明我《方星图》312
二十二、蒙文写本《天文星占》星图316
二十三、李明徹《圜天图说》星图317
二十四、李明徹《圜天图说续编》星图320
二十五、李兆洛、钱维樾《恒星赤道经纬度图》323
二十六、清代术士《玉匣记通书》星占图符329
二十七、六承如《赤道恒星经纬图》334
二十八、殿版《大清会典图》星图(部分)337
二十九、江蕙《心香阁考定二十四气中星图》扇面星图339
三十、朝鲜抄本《天文类抄》星图345
三十一、日本古《格子月进图》348
三十二、英国威廉斯《中国彗星》星名中西对应中国天图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