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农作物良种应用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北农作物良种应用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3209049.jpg)
- 袁国宝,昌华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420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农作物良种应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品种介绍3
第一章 水稻3
第一节 早稻3
一、主栽品种3
(一)华稻矮213
(二)鄂早6号4
(三)鄂早10号5
(四)鄂早11号6
(五)华矮8376
二、搭配品种7
(一)马协187
(二)汕优458
(三)博优湛199
(四)金优40210
(五)香两优6810
(六)湘早籼2711
(七)湘泰粘2号12
(八)禾盛早1号13
(九)禾盛早2号14
(十)早籼1415
(十一)舟优90316
(十二)嘉育94817
(十三)中鉴10018
(十四)中优早5号19
(十五)231821
(十六)鄂早7号22
(十七)鄂早9号23
(十八)鄂中3号23
三、参考品种24
(一)中优早8124
(二)中丝2号25
(三)南集1号26
(四)南集2号27
(五)南集3号28
(六)优Ⅰ 40228
(七)威优40229
(八)金优15729
(九)威优5630
(十)金优97431
(十一)早S/03431
(十二)八两优10032
(十三)八两优6333
(十四)浙93534
(十五)浙辐91035
(十六)早珍珠35
第二节 中稻36
一、主栽品种36
(一)汕优6336
(二)Ⅱ优50137
(三)Ⅱ优83838
(四)鄂糯7号39
二、搭配品种40
(一)协优6340
(二)特优6341
(三)金优6341
(四)抗优6342
(五)丝优6343
(六)常优6343
(七)协优55944
(八)协优5744
(九)冈优2245
(十)冈优15145
(十一)汕优55946
(十二)汕优多系1号47
(十三)恩优5848
(十四)鄂荆糯6号50
(十五)扬稻6号50
(十六)马协6351
三、参考品种52
(一)汕优7252
(二)Ⅱ优607853
(三)K优3号53
(四)汕优2254
(五)恩优32555
(六)辽盐糯56
(七)辽盐2号56
(八)沈农9157
(九)宁粳9号57
(十)江优90658
(十一)Ⅱ优90658
(十二)冈优52759
(十三)X07S/紫10060
(十四)青优6262
(十五)中香1号62
(十六)珍糯64
(十七)粳籼8965
(十八)冈优1266
(十九)金优17067
(二十)密阳2367
(二十一)荆糯92568
(二十二)特优55969
(二十三)Ⅱ优72569
(二十四)新香优6371
(二十五)冈优72572
(二十六)辐优13073
(二十七)汕优12274
(二十八)汕优14974
(二十九)Ⅱ优12876
(三十)D702AX多系1号77
(三十一)D702A×52778
(三十二)D优52778
(三十三)D优6879
(三十四)Ⅱ优5881
(三十五)马协5881
(三十六)Ⅱ优7号82
第三节 晚稻83
一、主栽品种83
(一)汕优6483
(二)威优6484
(三)常优6484
(四)汕优晚385
(五)鄂宜10586
(六)鄂粳杂一号87
二、搭配品种88
(一)马协6488
(二)汕优7788
(三)威优7789
(四)金优7790
(五)金优晚390
(六)马协晚391
(七)威优晚392
(八)鄂籼杂2号92
(九)华粳杂1号93
(十)春江03粳94
(十一)协优6495
(十二)鄂晚5号96
(十三)金优桂9996
(十四)鄂籼杂1号97
(十五)金优92898
(十六)天然香稻99
三、参考品种100
(一)Ⅰ优77100
(二)威优46101
(三)汕优46101
(四)N5088S/R41678102
(五)伍优133103
(六)新优208104
(七)新香优80105
(八)金优207106
(九)培两优特青106
(十)培两优288107
(十一)培杂山青108
(十二)汕优36辐108
(十三)HQ989109
(十四)HQ985110
(十五)两优培九111
(十六)培矮64S/E32112
第四节 陆稻113
(一)巴西陆稻113
(二)旱稻新品系115
第五节 特种稻117
(一)紫香糯117
(二)荷香糯118
(三)鲁香粳2号118
(四)黑宝119
第二章 棉花120
第一节 常规品种120
(一)鄂抗棉3号120
(二)鄂抗棉4号121
(三)鄂抗棉5号121
(四)鄂抗棉6号122
(五)鄂抗棉7号123
(六)鄂抗棉8号124
(七)鄂抗棉9号125
(八)鄂抗棉10号125
(九)鄂棉18126
(十)鄂棉20127
(十一)鄂棉21127
(十二)鄂棉22128
(十三)鄂棉16129
(十四)鄂荆1号130
第二节 杂交品种130
(一)中杂028130
(二)太d5131
(三)黄杂2号131
(四)皖杂40133
(五)湘杂棉1号134
(六)湘杂棉2号134
(七)抗杂棉1号135
第三节 参考品种135
(一)苏杂16135
(二)菏抗虫棉1号、3号136
(三)泗棉3号137
(四)中棉所19138
(五)苏棉2号138
第三章 油菜139
第一节 常规品种139
(一)中油821139
(二)中油119140
(三)华双3号140
(四)中双4号141
第二节 杂交品种142
(一)华杂2号142
(二)华杂3号143
(三)华杂4号144
(四)中油杂1号144
第三节 参考品种145
(一)远杂3号145
(二)新品系YD18147
(三)秦油2号148
(四)皖油9号149
(五)滁油4号149
(六)皖油7号150
(七)汇油50150
(八)宁杂1号151
(九)7789151
(十)杂油86152
(十一)杂油57152
(十二)黄杂2号153
(十三)杂油77154
(十四)绵油8号155
(十五)绵油9号156
(十六)川油16156
第四章 玉米158
第一节 引进品种158
(一)掖单13158
(二)掖单22159
(三)掖单51160
(四)掖单52161
(五)登海1号162
(六)西玉3号163
(七)西玉4号164
(八)西玉5号165
(九)西玉8号166
(十)西玉9号166
(十一)西玉10号167
(十二)丹玉13168
(十三)中单2号169
(十四)沈单7号169
(十五)沈单10号170
(十六)晋单27号170
(十七)锦玉二号171
(十八)农大60171
(十九)长城98172
(二十)7203172
(二十一)中单321173
(二十二)农大108174
第二节 本省品种175
(一)鄂玉4号175
(二)鄂玉5号176
(三)鄂玉6号177
(四)鄂玉7号177
(五)鄂玉8号178
(六)鄂玉9号179
(七)鄂玉10号180
(八)鄂玉11号181
(九)鄂玉12号182
(十)华玉3号183
(十一)华玉4号183
(十二)恩单2号184
(十三)郧单1号185
(十四)91832186
第三节 特种玉米187
(一)鄂玉笋1号187
(二)鄂甜玉1号188
(三)鄂甜玉2号188
(四)华甜玉1号189
(五)糯玉米——中糯1号191
(六)糯玉米——春糯3号192
(七)高油玉米——春油1号192
(八)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193
(九)浙甜1号、超甜3号194
(十)科甜110194
(十一)超甜43195
(十二)穗甜玉米195
(十三)甜笋101196
第五章 小麦、大麦197
第一节 小麦197
(一)华麦8号197
(二)华麦9号198
(三)鄂麦11199
(四)鄂麦12199
(五)鄂恩1号200
(六)鄂恩2号201
(七)鄂麦13202
(八)89-11203
(九)鄂48359204
(十)PH85-16205
(十一)宜宾1号206
(十二)扬麦5号206
(十三)扬麦7号207
(十四)川麦89-107207
第二节 大麦208
(一)鄂啤2号208
(二)鄂啤3号209
(三)鄂啤5号209
(四)鄂大麦6号210
(五)鄂大麦7号211
第六章 高粱212
(一)晋杂12212
(二)晋中405212
(三)晋杂4号213
(四)86-1高粱214
(五)抗四214
(六)晋杂5号215
(七)辽杂10号215
第七章 谷子217
(一)晋谷21217
(二)晋谷22217
第八章 豆类219
第一节 绿豆219
(一)鄂绿1号219
(二)鄂绿2号220
(三)鄂绿3号221
第二节 大豆222
(一)鄂豆4号222
(二)鄂豆5号222
(三)鄂豆6号223
(四)中豆8号224
(五)中豆24224
(六)8905-1、 8905-2225
(七)翠扇早熟大豆226
第三节 红小豆228
鄂红豆1号228
第四节 蚕豆和豌豆229
(一)海门大青皮229
(二)启豆2号229
(三)豌豆231
第九章 芝麻232
(一)中芝8号232
(二)中芝9号233
(三)中芝10号234
(四)鄂芝4号235
第十章 花生236
(一)中花2号236
(二)中花4号237
(三)中花5号237
(四)鄂花5号238
(五)87-77239
第十一章 马铃薯、甘薯241
第一节 马铃薯241
(一)米拉241
(二)鄂马铃薯1号241
(三)鄂马铃薯2号242
(四)88P55-30243
(五)南中552244
(六)Ns51-5245
第二节 甘薯245
(一)鄂薯1号245
(二)鄂薯2号246
(三)恩薯1号247
(四)优质生食型水果薯248
(五)高淀粉红薯——鄂薯407249
第十二章 绿肥、草种250
(一)柽麻250
(二)紫云英品种250
(三)苏丹草251
第十三章 麻类253
第一节 苎麻253
(一)鄂苎麻1号253
(二)华苎3号254
(三)华苎4号255
第二节红麻256
(一)粤丰一号256
(二)红麻新品种256
第二部分 应用技术261
第一章 水稻良种应用技术261
(一)良种还需有良法261
(二)怎样选购杂交稻种262
(三)杂交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263
(四)种子包衣技术264
(五)移栽稻田化学除草技术266
(六)怎样识别土壤肥瘦268
(七)水稻赤枯病的防与治269
(八)稻飞虱重在预防269
(九)水稻发僵原因及对策270
(十)警惕水稻纹枯病回升271
(十一)受淹水稻补救措施272
(十二)农业增产早备耕273
(十三)话说草木灰274
(十四)春天是诱杀害虫好时光275
(十五)春季管好绿肥276
(十六)怎样用好植物生长调节剂277
(十七)水稻恶苗病的防治278
(十八)水稻倒三叶的作用与判断技术279
(十九)旱稻—— 21世纪新粮源280
(二十)“卖粮难”难在何处282
(二十一)推广优质稻中的问题与对策284
(二十二)优质稻米及其高产栽培技术286
(二十三)种稻十注意293
(二十四)水稻育秧田不宜用碳酸氨铵作底肥294
(二十五)水稻要防“五月寒”295
(二十六)再生稻高产栽培296
(二十七)提高水稻抛秧育苗质量的两项新技术297
(二十八)担油吨粮双千元配套技术299
(二十九)迟发稻田的肥料运筹300
(三十)7月稻棉主要病虫发生及防治302
(三十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03
(三十二)早稻保胎应三管齐下307
(三十三)早稻育秧易发障碍的解决办法308
(三十四)早稻纹枯病防治方法310
(三十五)杂交水稻喜钾肥310
(三十六)水稻缺素症状及对策311
(三十七)“旱育稀播”杂交中稻晒田技术312
(三十八)中稻晒田的三个指标313
(三十九)优化中稻种植,再夺高产丰收314
(四十)中稻壮秧配套技术315
(四十一)中稻穗肥看苗施用316
(四十二)把握中稻抛秧技术317
(四十三)注重提高中稻插秧质量319
(四十四)中稻“一优两高”栽培技术320
(四十五)中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要点321
(四十六)因田制宜抓管理,减少晚稻空秕粒323
(四十七)晚杂高产第一关,育好粗壮带蘖秧324
(四十八)晚稻软盘旱育抛栽技术326
(四十九)晚稻高产的5条保证措施327
(五十)晚稻缺素坐蔸应对症施肥328
(五十一)洗衣粉:杀灭害虫好帮手329
(五十二)杂交晚稻播种偏迟的补救措施330
(五十三)早稻翻秋补种要点331
(五十四)双季晚稻空秕率高的原因及应急措施332
(五十五)抛秧水稻的田间管理特点333
(五十六)杂交水稻大田除杂技术334
(五十七)水稻早穗现象的预防与补救335
(五十八)水稻生理性障碍337
(五十九)优质杂交早稻马协18栽培技术364
(六十)马协63再生利用栽培技术365
(六十一)鄂粳杂1号栽培技术367
(六十二)鄂粳杂1号的优良性状及栽培要点369
第二章 棉花良种应用技术372
(一)增产潜力何在?主攻棉花单产372
(二)人工捕捉红铃虫好373
(三)棉田套种要切实抓出成效来374
(四)控制棉花疯长的对策375
(五)冬防棉花病虫,效果事半功倍376
(六)棉花全程化学调控技术377
(七)棉花半膜覆盖栽培技术379
(八)杂交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382
(九)棉田呼唤钾肥387
(十)提高棉花育苗质量,整好备足优质苗床388
(十一)露地直播棉,播种保全苗389
(十二)两膜棉苗期死苗原因剖析与对策390
(十三)战胜草荒、苗荒,促进棉苗健长391
(十四)棉花蕾肥咋施好392
(十五)综合防治棉铃虫393
(十六)棉花隔行打顶能增产395
(十七)移栽地膜棉,高产又稳产396
(十八)棉花蕾期管理措施397
(十九)治养结合,巧攻棉花枯萎病398
(二十)重施棉花花铃肥399
(二十一)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治399
(二十二)棉种采收中的失误与预防400
(二十三)黄杂二号栽培技术要点401
(二十四)防止盲目“提早”确保棉花壮苗403
第三章 油菜良种应用技术405
(一)双低油菜种子及商品菜籽生产保优技术405
(二)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势在必行406
(三)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种种406
(四)防治油菜菌核病,首选农药克菌灵407
(五)油菜抗灾播栽408
(六)油菜脱蕾原因及技术对策409
(七)油菜春管在子早410
(八)开花抓紧管,油菜夺高产411
(九)油菜秋发抓“三早”412
(十)提高油菜移栽质量413
(十一)油菜越冬前病虫防治技术414
(十二)油菜“秋冬发”栽培415
(十三)油菜施肥416
(十四)防止油菜落花,力争多结荚417
(十五)水田油菜常见的失误与预防417
(十六)防治油菜菌核病419
(十七)大力推广中油119420
第四章 玉米良种应用技术425
(一)湖北省优质玉米质量标准425
(二)谨防玉米粗缩病发生与蔓延426
(三)我国玉米病毒病的防治研究427
(四)我国玉米粗缩病发生现状和综合防治策略430
(五)玉米矮花叶病严重流行及防治策略433
(六)玉米病毒病治理对策研讨437
(七)玉米穴盘育苗常见问题与对策440
(八)加强秋玉米田间管理441
(九)缺水稻田里,种季秋玉米442
(十)玉米补种技术444
第五章大、小麦良种应用技术445
(一)湖北省优质馒头、面条小麦质量标准445
(二)湖北省优质大麦品种品质要求445
(三)小麦“早稀肥控”栽培446
(四)小麦施肥448
(五)小麦抗灾适期播种技术448
(六)防治病虫草技术451
(七)培育壮苗田管技术454
(八)安全贮藏小麦种子456
(九)小麦缺素的特征与治疗457
(十)采用小麦包衣良种防病促苗增产增收459
(十一)高产小麦施肥技术460
(十二)小麦高产巧施肥461
(十三)冬施碳酸氢铵胜尿素462
(十四)麦苗旺长,管理跟上462
(十五)小麦要高产,春后抓紧管463
(十六)夏粮夏油夺高产,搞好春管是关键465
(十七)加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466
(十八)抓好春管,确保大麦丰收467
(十九)提高小麦播种质量468
(二十)小麦抓备种,秋播争主动469
(二十一)小麦适期早播适当稀植好470
(二十二)小麦增粒重,管理莫放松471
(二十三)危害麦苗的“火龙”472
(二十四)正视麦田渍害,抓紧排渍抗灾473
(二十五)注意防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473
(二十六)巧施小麦叶面肥474
(二十七)小麦要防倒春寒475
(二十八)预防小麦倒伏476
(二十九)小麦收割脱粒要适时477
(三十)鄂麦13栽培技术478
第六章 旱杂粮应用技术480
(一)实施避灾农业,发展高粱生产480
(二)高蛋白大豆品种——鄂豆4号482
(三)湖北推广的大豆、绿豆品种482
(四)几种抗灾作物的补种技术483
(五)旱地救灾四件宝,荞麦绿豆玉米苕486
(六)洪水过后种荞麦488
(七)湖北省优质大豆品种标准489
(八)大豆花荚脱落原因与防治490
(九)湖北省优质芝麻品种标准490
(十)4个适宜湖北的芝麻品种492
(十一)湖北省优质花生质量标准493
(十二)花生套玉米,粮油增效益494
(十三)“花杂菜”四千元配套栽培技术495
(十四)花生芝麻的保健作用497
(十五)花生缺素需补救497
(十六)花生增产技术499
(十七)湖北省优质红薯品种标准500
(十八)湖北省马铃薯专用品种标准501
(十九)切实加强红薯栽插后的田间管理501
(二十)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502
(二十一)蚕豆施肥503
(二十二)马铃薯施肥503
(二十三)夏秋薯高产栽培措施504
(二十四)防治马铃薯晚疫病505
(二十五)秋马铃薯栽培要点506
(二十六)秋红薯栽培技术507
(二十七)红薯高产优质关键期管理507
(二十八)菜饲肥综合利用,种植绿肥有前途509
(二十九)压缩的粮田种草好511
(三十)芽苗:春季餐桌上的一道绿色风景线512
(三十一)旱地除草用“拉索”512
(三十二)芝麻新品系“襄芝4116”栽培技术513
(三十三)三茬苎麻抗旱的配套技术515
附录517
(一)稻谷质量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517
(二)优质稻谷质量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517
(三)小麦质量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519
(四)玉米质量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519
(五)农业部《优质食用稻米》标准(NY122-8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