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教育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造教育新论
  • 陈民众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04304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教育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创造欲与创造教育1

(一)创造欲是人类的原始欲求1

1.创造与创造欲1

2.创造欲是人类系统自组织、自控制、自调节的产物2

(二)创造教育是适合人类创造本性的教育6

1.创造教育的概念及其基本精神6

2.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7

(三)实施创造教育的意义9

1.创造教育是加速个人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9

2.创造教育是决胜当今世界竞争的战略性决策10

3.创造教育是最终解决人类困境的唯一出路12

二、大脑结构与创造潜能14

(一)创造源——大脑的多层次多维度逻辑结构15

1.大脑的宏观结构15

2.大脑的微观结构39

3.大脑结构系统的基本属性44

(二)关于思维的神经机制的几种观点49

1.神经元回路49

2.大脑皮层的电活动53

3.化学传递物质56

4.DNA与RNA58

5.组块与产生式系统59

三、创造思维与创造能61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61

1.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62

2.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过程中灵感的实现62

3.创造性思维是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63

4.创造性思维可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产物65

(二)创造性思维的品质65

1.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66

2.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66

3.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67

4.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68

5.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69

(三)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69

1.显意识与潜意识的交融说70

2.创造性思维发生的突变理论76

(四)创造思维与智力及知识信息的关系82

1.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82

2.创造思维与知识信息的关系86

3.创造思维对知识信息的要求87

(五)创造能89

1.创造能的存在形式——思维势89

2.信息输入与创造能92

四、个体创造思维的发展过程94

(一)潜行期95

(二)萌动期98

(三)幻想期101

1.象征性101

2.模仿性102

3.创造性103

(四)复制、改造期106

1.想象的开发与发展107

2.思维的发展111

3.情感和意志的发展122

(五)假性创造期126

1.概念的深化和系统化127

2.判断和推理的抽象化与假设性129

3.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130

4.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133

(六)创造觉醒期138

1.觉醒的理想与现实139

2.觉醒的认知机能与创造意向141

3.觉醒的情感、意志与个性倾向144

(七)专题创造期147

五、创造教育的基本规律149

(一)探索创造教育规律的意义及其方法149

(二)创造教育的基本规律150

1.创造教育的目的制约性规律150

2.创造教育的条件制约性规律152

3.创造教育的方法制约性规律155

六、创造教学过程及其原则159

(一)创造教学过程159

(二)创造教学原则160

1.知识继承的批判性原则160

2.生疑、析疑的探索性原则164

3.好奇心、求知欲的诱发性原则166

4.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原则171

5.心智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原则173

6.教学过程的美感性原则178

7.教与学的民主性原则182

七、创造教学法186

(一)创造教学法概述186

1.对教学方法应有的几点认识187

2.创新与选择创造教学方法的依据188

3.创造教学方法的分类190

(二)析理性教学法194

1.逻辑结构揭示法194

2.逻辑结构摸进法197

(三)批判性教学法198

1.发射法198

2.激疑法200

(四)结构性教学法204

1.纵向层次结构法204

2.横向多维结构法207

(五)情境性教学法208

1.问题情境教学法208

2.实验教学法210

(六)综合性教学法212

1.发现法212

2.范例教学法214

3.学导式教学法217

八、非智力因素与创造221

(一)动机222

1.动机的动力意义223

2.动机的认知意义224

(二)兴趣228

1.兴趣在认知和创造活动中的意义228

2.兴趣与智能的关系233

3.兴趣、人格与职业准备235

(三)情绪236

1.情绪的一般认识236

2.情绪的效能240

3.情感与认知创造243

(四)意志247

1.意志的一般认识247

2.意志的效能249

3.意志的品质与认知创造251

(五)性格255

1.性格的一般认识255

2.性格的结构258

3.性格的意义260

附:主要参考文献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