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190758.jpg)
- 徐占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4607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建筑施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建筑节能概论1
1.1 概述1
1.1.1 建筑节能的涵义1
1.1.2 我国的建筑能耗及其状况1
1.1.3 建筑节能是改善空间环境重要途径3
1.1.4 建筑节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3
1.1.5 室内热环境及评价方法4
1.1.6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5
1.2 建筑节能基本原理6
1.2.1 建筑得热与失热的途径6
1.2.2 建筑传热的方式6
1.2.3 建筑保温与隔热7
1.2.4 空气间层的传热8
1.2.5 建筑气密性9
1.2.6 太阳能利用10
1.2.7 采暖供热系统热效率10
1.3 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11
1.3.1 采暖建筑节能规划设计11
1.3.2 墙体节能技术11
1.3.3 门窗节能技术12
1.3.4 屋顶和地面的节能技术13
1.3.5 太阳能利用13
1.3.6 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技术13
1.4 建筑节能新技术13
1.4.1 采用红外热反射技术13
1.4.2 采用高效节能玻璃14
1.4.3 利用硅气凝胶14
1.4.4 太阳能利用技术14
1.4.5 热回收装置的开发14
1.4.6 发展生态节能建筑14
1.4.7 新型节能材料及制品的开发与研制14
1.5 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14
1.5.1 我国建筑节能的基本目标14
1.5.2 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基本条件15
第2章 采暖建筑节能规划设计17
2.1 建筑选址17
2.1.1 避免凹地建筑17
2.1.2 避风建宅17
2.1.3 争取日照18
2.2 建筑布局19
2.2.1 改善日照条件19
2.2.2 改善风环境20
2.2.3 建立气候防护单元21
2.3 建筑体型22
2.3.1 控制体形系数22
2.3.2 考虑日辐射得热量23
2.3.3 设计有利避风的建筑形态23
2.4 建筑间距26
2.4.1 日照标准26
2.4.2 住宅群的日照间距26
2.4.3 建筑瞬时阴影距离系数27
2.5 建筑朝向28
2.5.1 建筑朝向与节能29
2.5.2 各向墙面及居室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29
2.5.3 各向墙面的太阳辐射热量34
2.5.4 各向居室内的紫外线量35
2.5.5 主导风向与建筑朝向35
2.6 建筑密度36
2.7 建筑环境绿化36
2.8 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实例38
第3章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40
3.1 采暖住宅建筑节能设计40
3.1.1 节能建筑平面设计40
3.1.2 节能建筑的立面与体型设计41
3.1.3 节能建筑体量的选择48
3.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49
3.2.1 外墙50
3.2.2 屋面51
3.2.3 门窗53
3.2.4 地面55
3.2.5 地下室56
3.3 节能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56
3.3.1 目的和内容56
3.3.2 节能建筑热工状况分析方法57
3.3.3 现有建筑能耗模拟计算程序介绍59
3.3.4 实例分析61
3.4 热工设计计算实例62
3.4.1 相关规定62
3.4.2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计算65
3.4.3 外墙和窗户所需传热系数计算67
3.4.4 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计算70
3.4.5 空心砌块的平均热绝缘系数值计算72
3.4.6 外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内部温度及内部冷凝受潮计算73
3.5 特殊类型建筑节能设计75
3.5.1 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75
3.5.2 冷库建筑节能设计80
第4章 建筑节能材料90
4.1 矿物棉及其制品91
4.1.1 岩棉及其制品91
4.1.2 矿渣棉及其制品96
4.1.3 矿物棉制品优化设计与应用96
4.2 玻璃棉及其制品99
4.3 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106
4.3.1 膨胀珍珠岩技术性能106
4.3.2 膨胀珍珠岩制品107
4.4 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品116
4.4.1 加气混凝土品种及技术要求116
4.4.2 加气混凝土典型产品118
4.4.3 加气混凝土的特点及用途120
4.4.4 加气混凝土制品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121
4.4.5 设计与施工要点129
4.5 节能玻璃及其制品132
4.5.1 热反射玻璃132
4.5.2 吸热玻璃135
4.5.3 中空玻璃136
4.5.4 泡沫玻璃139
4.6 塑料制品141
4.6.1 泡沫塑料141
4.6.2 塑料门窗147
4.7 复合板材150
4.7.1 钢丝网架聚苯夹芯板150
4.7.2 彩色镀锌钢板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夹心板151
4.7.3 GRC外挂保温复合墙板153
第5章 建筑节能施工156
5.1 单一材料墙体施工156
5.1.1 空心砖墙体施工156
5.1.2 保温砌块墙体施工156
5.1.3 加气混凝土墙体施工157
5.2 外墙外保温施工158
5.2.1 岩棉外墙外保温施工158
5.2.2 BT型预制外墙外保温施工159
5.2.3 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外墙保温施工160
5.2.4 装配式龙骨薄板外墙外保温施工161
5.2.5 水泥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施工165
5.2.6 GRC外墙外保温施工166
5.3 外墙内保温施工167
5.3.1 GRC外墙内保温施工167
5.3.2 玻璃纤维增强石膏外墙内保温板施工167
5.3.3 P-GRC外墙内保温施工170
5.3.4 其他五种外墙内保温施工172
5.4 保温屋面施工175
5.4.1 现浇膨胀珍珠岩保温屋面施工175
5.4.2 现浇水泥蛭石保温屋面施工175
5.4.3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屋面施工176
5.4.4 饰面聚苯板保温屋面施工176
5.4.5 水泥聚苯板保温屋面施工177
5.5 门窗施工177
5.5.1 PVC塑料保温节能门窗施工177
5.5.2 门窗密封条施工178
第6章 供热采暖及其运行节能技术179
6.1 概述179
6.1.1 供暖工程类型179
6.1.2 集中供热工程179
6.1.3 节能标准的有关规定182
6.2 供热系统的调节控制与热量计算182
6.2.1 计量与监测仪表182
6.2.2 室外供暖管网183
6.2.3 室内供暖系统184
6.2.4 计量供热系统设计184
6.2.5 供暖节能设计登记表185
6.3 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规定186
6.3.1 一般规定186
6.3.2 围护结构设计186
6.4 采暖供热节能设计规定186
6.4.1 一般规定186
6.4.2 采暖供热系统的规定186
6.4.3 管道敷设与保温的规定188
6.5 供热锅炉房节能技术188
6.5.1 概述188
6.5.2 锅炉及其辅机选型189
6.5.3 锅炉房工艺设计190
6.5.4 锅炉的安装施工191
6.5.5 锅炉房的运行管理191
6.5.6 汽、水两用锅炉供热系统192
6.6 集中供热锅炉节煤技术193
6.6.1 煤的成分与锅炉燃烧193
6.6.2 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与锅炉热效率195
6.6.3 煤层厚度与节煤196
6.6.4 分区送风与节煤197
6.6.5 二次风与节煤197
6.7 供暖运行节能技术197
6.7.1 供热系统工况分析197
6.7.2 初调节201
6.7.3 运行调节203
6.7.4 供暖运行制度207
6.7.5 热水锅炉的防腐阻垢和除焦209
6.7.6 供暖运行节能的技术措施211
第7章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213
7.1 概述213
7.1.1 空调建筑节能基本原理213
7.1.2 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213
7.1.3 空调系统耗能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13
7.1.4 空调系统耗能量的主要特点214
7.1.5 空调建筑节能设计要点215
7.1.6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15
7.2 空调蓄冷系统节能设计216
7.2.1 空调蓄冷概念216
7.2.2 空调蓄冷设备217
7.2.3 空调蓄冷系统220
7.2.4 空调蓄冰系统设计223
7.3 空调方式的节能技术228
7.3.1 常用空调方式节能技术228
7.3.2 多分区空调节能技术230
7.4 大空间建筑物空调节能技术231
7.4.1 概述231
7.4.2 分层空调冷负荷计算231
7.4.3 分层空调气流组织设计234
7.4.4 日本大空间建筑节能的应用实例241
7.5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调节能设计243
7.5.1 基本规定243
7.5.2 建筑围护结构244
7.5.3 空调244
7.5.4 监测与计量245
7.6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节能技术246
7.6.1 洁净室节能的重要性246
7.6.2 洁净室的负荷分析246
7.6.3 洁净室的节能技术措施247
7.7 暖通空调设备节能技术251
7.7.1 转轮全热交换器251
7.7.2 板式显热交换器253
7.7.3 板翅式全热交换器255
7.7.4 中间热媒式换热器257
7.7.5 热管换热器259
7.7.6 热泵263
第8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274
8.1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274
8.1.1 概述274
8.1.2 围护结构保温改造275
8.1.3 采暖供热系统改造279
8.1.4 既有建筑外保温改造试点工程实例280
8.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284
8.2.1 概述284
8.2.2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285
8.2.3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285
8.2.4 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288
8.2.5 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292
第9章 天然能源建筑利用技术295
9.1 太阳能建筑利用概述295
9.1.1 太阳能资源295
9.1.2 太阳能暖房295
9.1.3 太阳房设计基本参数与公式300
9.1.4 太阳房热工设计304
9.2 被动式太阳房的最佳朝向305
9.2.1 阳光得热量分析305
9.2.2 被动式太阳房热负荷特点307
9.2.3 被动式太阳房全日阳光供热量307
9.3 被动式太阳房总体热工设计307
9.3.1 太阳房的方位及集热面的布置308
9.3.2 太阳房的日照间距与环境绿化308
9.3.3 集热面的遮阳设计310
9.3.4 太阳房的层高、进深、型体与层数311
9.3.5 太阳房的平面布置、蓄热及出入口防冷风渗透措施311
9.3.6 太阳房外围护结构的保温312
9.4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312
9.4.1 概述312
9.4.2 基本设计要素313
9.4.3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的SHF—SLR关系曲线315
9.4.4 设计示例315
9.5 实体墙式集热蓄热墙太阳房设计322
9.5.1 概述322
9.5.2 实体集热蓄热墙设计323
9.5.3 实体集热蓄热墙的定型结构323
9.5.4 集热蓄热墙太阳房的SHF—SLR曲线323
9.5.5 SHF—SLR曲线灵敏度分析323
9.5.6 设计示例326
9.6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设计328
9.6.1 概述328
9.6.2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设计参数328
9.6.3 设计示例330
9.7 组合式被动太阳房设计330
9.7.1 概述330
9.7.2 被动集热系统分区331
9.7.3 组合式太阳房供暖热特性的计算331
9.7.4 组合式太阳房的节能率及节能量的计算332
9.7.5 设计示例332
9.7.6 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采暖价值的评估334
9.8 太阳能制冷335
9.8.1 太阳能兰金循环驱动的压缩式制冷系统335
9.8.2 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336
9.8.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336
9.8.4 太阳能制冷系统效率的分析339
9.9 地热建筑利用技术340
9.9.1 地热资源评价340
9.9.2 地热水热源供暖与空调方案341
9.10 其他天然能源的建筑利用技术343
9.10.1 地下含水层蓄能技术343
9.10.2 自然通风的建筑利用技术344
9.10.3 土壤热利用345
第10章 建筑节能的检测与评价348
10.1 建筑物节能检测项目及必要条件348
10.1.1 建筑物节能检测项目348
10.1.2 建筑物节能检测必要条件348
10.1.3 建筑节能检测仪器仪表的要求348
10.1.4 采暖居住建筑物的几种分类方法348
10.1.5 代表性建筑物的选取349
10.2 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349
10.2.1 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的含义349
10.2.2 检测对象受检部位和测点349
10.2.3 检测持续时间及工况349
10.2.4 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计算350
10.2.5 建筑物单位耗热量合格标准350
10.3 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350
10.3.1 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的含义350
10.3.2 检测持续时间350
10.3.3 耗煤量应按批逐日计量和统计350
10.3.4 煤样的送检350
10.3.5 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的计算350
10.4 室内、外温度的检测与计算351
10.4.1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351
10.4.2 小区室内平均温度351
10.4.3 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外平均温度352
10.5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352
10.5.1 概述352
10.5.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352
10.5.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实验室测量353
10.6 围护结构热桥及热工缺陷356
10.6.1 热桥内表面温度检测与计算356
10.6.2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与分析357
10.7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的检测与计算358
10.7.1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的含义358
10.7.2 检测技术要求358
10.7.3 水力平衡度的计算358
10.7.4 检验规则358
10.8 供热系统补水率的检测与计算358
10.8.1 供热系统补水率的定义358
10.8.2 检测技术要求358
10.8.3 检测仪器的要求358
10.8.4 供热系统补水率计算359
10.8.5 检测规定359
10.9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的检测与计算359
10.9.1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的含义359
10.9.2 检测技术要求359
10.9.3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计算359
10.9.4 检测规则359
10.10 节能示范住宅检测实例359
10.10.1 龙潭路节能示范建筑概况359
10.10.2 示范节能住宅建筑检测360
10.11 建筑节能检测仪器仪表361
10.11.1 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361
10.11.2 温度测量仪器仪表361
10.11.3 热流计363
10.11.4 流量计量装置366
10.11.5 热量计量装置373
10.11.6 煤量计量装置374
10.11.7 气体流速测量仪表376
10.11.8 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377
10.12 被动太阳房的热性能测试378
10.12.1 热模型及热工参数378
10.12.2 测试分级及要求378
10.12.3 基本热工参数的测量381
10.12.4 测试程序及数据处理383
10.13 建筑节能指标与性能评价384
10.13.1 建筑节能技术经济分析384
10.13.2 建筑节能的效益评价384
10.13.3 建筑热舒适性评价方法384
第11章 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385
11.1 概述385
11.2 专威特外墙外保温体系385
11.2.1 概述385
11.2.2 墙体系统的组成385
11.2.3 主要材料性能385
11.2.4 墙体体系性能分析387
11.2.5 适用范围387
11.2.6 主要设计要求387
11.2.7 墙体施工387
11.3 欧文斯科宁外墙外保温体系388
11.3.1 概述388
11.3.2 墙体构造388
11.3.3 墙体材料及性能388
11.3.4 墙体施工389
11.4 TDL型外墙外保温技术390
11.4.1 概述390
11.4.2 墙体组成390
11.4.3 墙体保温层材料及粘结剂性能390
11.4.4 墙体施工391
11.4.5 造价分析391
11.5 GKP型外墙外保温技术391
11.5.1 概述391
11.5.2 墙体材料及性能391
11.5.3 施工程序392
11.5.4 造价分析392
11.6 加拿大空心复合外墙体系393
11.6.1 概述393
11.6.2 墙体的组成及技术特点393
11.6.3 复合墙体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393
11.6.4 连接构造要求394
11.7 美国IMSI外墙保温技术体系399
11.7.1 概述399
11.7.2 墙体组成399
11.7.3 墙体材料399
11.7.4 墙体设计400
11.7.5 墙体施工400
11.8 积木式外墙外保温体系400
11.8.1 概述400
11.8.2 适用范围400
11.8.3 施工方法401
11.9 SB板墙体保温体系402
11.9.1 墙体基本构造403
11.9.2 墙体材料性能要求404
11.9.3 墙体传热系数404
11.9.4 墙体其他构造404
11.9.5 墙体施工405
11.9.6 造价分析406
11.10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技术406
11.10.1 概述406
11.10.2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的应用407
11.10.3 低温辐射地板的施工409
11.10.4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技术应用实例409
11.11 电热采暖节能技术416
11.11.1 电热膜顶棚辐射采暖技术417
11.11.2 电热缆地面辐射采暖技术417
11.11.3 电锅炉供暖技术417
11.11.4 电暖器采暖技术417
11.11.5 热超导快速加热器采暖技术417
11.12 加拿大的建筑节能技术417
11.13 德国及北欧的建筑节能技术418
11.14 法国的建筑节能技术420
11.15 日本的暖通空调及建筑节能现状422
第12章 国内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例424
12.1 天津华苑居华里小区建筑节能工程424
12.2 北京望园东里小区建筑节能获奖工程426
12.3 南京聚福园小区建筑节能示范工程430
12.4 重庆天奇花园建筑节能示范工程431
12.5 北京丰台周庄小区建筑节能试点工程432
12.6 哈尔滨嵩山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试点工程435
12.7 北京卧龙小区建筑节能试点工程436
12.8 马鞍山珍珠园小区节能示范工程439
12.9 中英合作建筑节能北京示范工程441
12.9.1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442
12.9.2 热工性能检测443
12.10 北京石景山高井现代建材公司多层住宅节能新体系444
12.11 南京金墙花苑建筑节能小区445
12.11.1 总体规划设计方面445
12.11.2 建筑单体设计方面446
12.11.3 围护结构设计方面446
12.12 秦皇岛文建里小区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工程446
12.13 北京安贞西里小区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工程447
12.14 北京会城门国家计划委员会住宅小区采暖系统恒温阀应用示范工程448
附录450
附录A 建筑节能名词、术语和技术指标450
A.1 名词解释与符号450
A.2 法定计量单位与非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453
A.3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453
A.4 全国主要城镇采暖期有关参数及建筑物采暖耗热量、采暖耗煤量指标455
A.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指标459
A.6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461
A.7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461
A.8 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方法469
A.9 标准大气压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s值474
A.10 全国主要城市冬季太阳辐射照度475
A.11 全国42个城市的SDM值及太阳能采暖资源区划综合数据479
附录B 建筑节能设计图表481
B.1 常用节能墙体481
B.2 常用节能屋顶499
B.3 常用节能门窗511
B.4 常用节能地面515
附录C 建筑节能推荐产品517
参考文献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