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3186980.jpg)
- (美)Melissa A.Schilling著;谢伟,王毅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078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技术革新-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
目录1
1.2 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2
1.3 产业创新:战略的重要性3
1.3.1 创新隧道4
1.3.2 技术创新战略管理4
1.4 本章总结7
讨论7
尾注7
第1部分 技术创新的产业动力学11
第2章 创新来源11
赛格威载人运输器11
2.2 创造力13
2.1 概述13
2.2.1 个体创造力14
2.2.2 组织创造力14
2.3 把创造力转化成创新15
2.3.1 发明家15
2.3.2 用户创新16
2.3.3 企业的研究和开发17
2.3.4 企业同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及互补企业的联系19
2.3.5 大学和政府资助的研究20
2.3.6 私人非营利组织22
2.4 合作网络中的创新22
2.4.1 技术集群23
2.4.2 技术外溢24
讨论25
2.5 本章总结25
尾注26
第3章 创新类型和模式30
爱立信在无线3G上的赌博30
3.1 概述31
3.2 创新类型32
3.2.1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32
3.2.2 根本性创新与增量性创新33
3.2.3 能力提高型创新与能力破坏型创新33
3.2.4 构架创新与元器件创新34
3.3 技术的S曲线35
3.3.1 技术进步的S曲线35
3.3.2 技术扩散的S曲线38
3.3.3 S曲线作为说明性的工具39
3.4 技术周期43
3.5 本章总结45
讨论45
尾注46
第4章 标准战和主导设计48
微软公司的崛起48
4.1 概述50
4.2 为什么会选择使用主导设计50
4.2.1 学习效应50
4.2.2 网络外部性52
4.2.3 政府管制53
4.2.4 结果:赢者通吃市场54
4.3 价值的多维性54
4.3.2 网络外部性价值55
4.3.1 技术本身的价值55
4.3.3 网络外部性市场上设计主导权的竞争58
4.4 本章总结61
讨论61
尾注62
第5章 进入时机64
PDA产业64
5.1 概述67
5.2 先动者优势67
5.2.1 品牌忠诚和技术领先67
5.2.2 优先获取稀缺资源68
5.2.3 把握购买者转换成本68
5.2.4 获取报酬递增优势69
5.3 先动者的劣势69
5.3.3 不成熟的必备技术和配套品70
5.3.1 研究和开发支出70
5.3.2 尚未开发的供应和分销渠道70
5.3.4 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71
5.4 最佳进入时机的影响因素72
5.5 优化进入时机选择的策略76
5.6 本章总结76
讨论77
尾注77
第2部分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83
第6章 确定机构的战略方向83
重新界定Handspring公司——智能电话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83
6.1 概述85
6.2 评价企业当前地位85
6.2.1 外部环境分析86
6.2.2 内部环境分析88
6.3 识别核心竞争力和能力90
6.3.1 核心竞争力91
6.3.2 核心刚性的风险92
6.3.3 动态能力93
6.4 战略意图93
6.5 本章总结95
讨论96
尾注96
第7章 选择创新项目99
波音公司的音速“巡洋舰”99
7.1 概述102
7.2 开发预算102
7.3 选择创新项目的定量分析方法103
7.3.1 折现现金流法106
7.3.2 实物期权法108
7.4 选择创新项目的定性分析方法110
7.4.1 问题扫描法110
7.4.2 公司研究和开发项目组合图法112
7.4.3 Q分类法113
7.5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114
7.5.1 联合分析法114
7.5.2 数据包络分析法116
7.6 本章总结117
讨论118
尾注118
Abgenix公司的XenoMouse121
第8章 合作战略121
8.1 概述123
8.2 独立开发的原因123
8.3 合作的优势125
8.4 合作的类型127
8.4.1 战略联盟127
8.4.2 合资企业129
8.4.3 许可证129
8.4.4 外包132
8.4.5 集体研究组织133
8.5 合作方式的选择133
8.6 合作伙伴的选择和管理135
8.6.1 合作伙伴的选择135
8.7 本章总结137
8.6.2 合作伙伴的管理137
讨论138
尾注138
第9章 保护创新142
太阳微系统公司和Java142
9.1 概述144
9.2 独占性144
9.3 专利、商标和版权145
9.3.1 专利145
9.3.2 商标和服务标记148
9.3.3 版权149
9.4 商业秘密150
9.5 保护机制的有效性及其应用151
9.5.1 完全私有系统与完全开放系统152
9.5.3 扩散的优点154
9.5.2 保护的优点154
9.6 本章总结157
讨论157
尾注158
第3部分 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163
第10章 创新组织163
宝洁公司的“组织2005”活动163
10.1 概述166
10.2 企业的规模和结构维度166
10.2.1 规模:越大越好吗?166
10.2.2 公司的结构维度168
10.2.3 机械化与有机结构171
10.2.5 灵巧型组织:两种世界的最好结合?172
10.2.4 规模与结构172
10.3 模块化和“松散连接”组织173
10.3.1 模块化产品173
10.3.2 松散连接的组织结构174
10.4 管理跨边界创新175
10.5 本章总结178
讨论178
尾注178
第11章 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183
IDEO公司的产品开发183
11.1 概述184
11.2 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目标185
11.2.1 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85
11.2.3 控制开发成本186
11.2.2 缩短开发周期186
11.3 顺序开发过程与部分并行开发过程187
11.4 项目主管188
11.4.1 项目主管的风险188
11.5 用户和供应商参与开发过程190
11.5.1 用户参与191
11.5.2 供应商参与191
11.6 改进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工具192
11.6.1 阶段门法192
11.6.2 质量功能配置(QFD)——质量屋195
11.6.3 面向制造的设计196
11.6.4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197
11.7 测评新产品开发成效的工具198
10.8 本章总结199
11.7.1 新产品开发过程矩阵199
11.7.2 整体创新业绩199
讨论200
尾注200
第12章 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管理204
戴尔电脑公司的新产品开发204
12.1 概述205
12.2 构建新产品开发团队205
12.2.1 团队规模205
12.2.2 成员构成206
12.3 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结构208
12.3.1 职能型团队208
12.3.4 自主团队209
12.3.3 重量级团队209
12.3.2 轻量级团队209
12.4 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管理210
12.4.1 团队的领导211
12.4.2 团队的管理211
12.4.3 虚拟团队的管理212
10.5 本章总结214
讨论214
尾注214
第13章 形成部署战略217
美国视频游戏产业中的部署战略217
13.1 概述221
13.2 时机222
13.2.1 战略性进入时机222
13.3 许可和兼容性223
13.2.2 最优化现金流与自噬效应223
13.4 定价225
13.5 分销226
13.5.1 直销与中间商226
13.5.2 加速分销的战略228
13.6 营销229
13.6.1 主要的营销手段229
13.6.2 为潜在用户量身定做营销计划231
13.6.3 用营销来塑造认知和期望233
13.7 本章总结235
讨论235
尾注236
术语表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