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载波宽带无线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载波宽带无线通信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173110.jpg)
- 尹长川,罗涛,乐光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712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载波通信:无线电通信-通信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载波宽带无线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无线通信的发展1
1.1.1第1代(1G)无线通信系统2
1.1.2第2代(2G)无线通信系统4
1.1.3第3代(3G)无线通信系统9
1.1.4第4代(4G)无线通信系统11
1.2无线信道的特征13
1.2.1衰减作用13
1.2.2多径效应14
1.2.3时变性15
1.3宽带系统与多载波技术16
1.4多载波技术的发展18
本章参考文献19
第2章 多载波调制基础23
2.1 OFDM系统的调制和解调23
2.1.1调制和解调原理23
2.1.2实现方法举例25
2.2 OFDM的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26
2.2.1保护间隔26
2.2.2循环前缀27
2.2.3保护间隔长度不足的影响28
2.2.4加入循环前缀后的OFDM系统29
2.3加窗技术32
2.4 OFDM的参数选择34
2.5 OFDM的收发信机结构35
2.6 OFDM中的关键技术36
2.7 OFDM与单载波传输系统的比较37
2.7.1性能比较37
2.7.2复杂度比较39
本章参考文献39
3.1 OFDM系统中的同步原理44
第3章 OFDM系统中的同步技术44
3.2同步偏差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49
3.2.1载波同步49
3.2.2样值同步52
3.2.3 OFDM符号同步54
3.3OFDM系统中的各种同步算法55
3.3.1载波同步算法56
3.3.2符号、帧定时同步算法65
3.3.3样值同步算法67
3.3.4联合同步算法68
本章参考文献70
第4章 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75
4.1 OFDM系统中的相干检测与非相干检测75
4.1.1相干检测75
4.1.2非相干检测76
4.2非理想信道估计偏差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78
4.3 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79
4.3.1时域信道估计算法80
4.3.2频域信道估计算法80
4.3.3基于参数化的信道估计算法93
4.3.4信道估计、同步联合算法94
本章参考文献97
第5章 OFDM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功率比99
5.1 OFDM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及其分布99
5.1.1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99
5.1.2放大器的非线性对OFDM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影响100
5.1.3OFDM系统内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分布102
5.2利用信号预畸变技术减小OFDM系统内的峰均比103
5.2.1 限幅方法103
5.2.2压缩扩展变换105
5.3.1编码原理的说明107
5.3编码方法107
5.3.2编码和译码111
5.4非畸变减小PAR的方法114
5.4.1最小PAR门限值的理论极限114
5.4.2选择性映射减小PAR115
5.4.3部分传输序列减小OFDM系统内的峰均比117
5.4.4 PTS与SLM方法比较128
5.5离散与连续信号PAR性能的差异130
5.5.1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峰均比130
5.5.3 BPSK调制特例条件下连续信号的峰均比求解131
5.5.2连续信号峰均比的上界131
5.5.4连续信号和过采样离散信号的结果分析133
本章参考文献134
第6章 OFDM系统中的子载波间干扰及其消除方法137
6.1载波频率偏移引起子载波间干扰的分析137
6.1.1载波频率偏移的建模137
6.1.2载波频率偏移引起的子载波干扰和误码率的仿真138
6.2消除载波频率偏移引起子载波间干扰的方法140
6.2.1干扰自消除方法140
6.2.2 OFDM符号重传142
6.2.3 PN序列频偏估计144
6.3.1存在多普勒扩展的Rayleigh信道的建模和仿真145
6.3多普勒扩展引起的ICI及其消除145
6.3.2消除多普勒扩展的有效方法——多普勒分集146
6.3.3多普勒分集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148
本章参考文献150
第7章 OFDM系统中的编码技术153
7.1差错控制153
7.1.1差错控制方式153
7.1.2差错控制编码154
7.2 OFDM系统中的分组编码156
7.2.1 Reed-Solomon(RS)码157
7.2.2循环冗余校验码158
7.3 OFDM系统中的卷积码159
7.4 OFDM系统中的交织编码161
7.5 OFDM系统中的网格编码调制162
7.6OFDM系统中的Turbo码165
7.7 OFDM系统中的空时编码166
7.7.1分层空时编码167
7.7.2空时格状编码169
7.7.3空时分组编码170
7.7.4空时编码结合OFDM系统172
7.8 OFDM系统中的级联编码172
7.9.1卷积编码OFDM系统173
7.9编码OFDM系统实例173
7.9.2级联RS空时编码OFDM系统176
本章参考文献178
第8章 多址接入技术180
8.1 TDMA与FDMA180
8.1.1 TDMA方式180
8.1.2 FDMA方式181
8.1.3实际系统方案举例183
8.1.4混合FDMA+TDMA方式183
8.2 CDMA184
8.2.1 MC-CDMA185
8.2.2 MC-DS-CDMA与MT-CDMA189
8.2.3其他多载波CDMA的改进多址方式简介192
8.3 SDMA194
本章参考文献196
第9章 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技术199
9.1 自适应OFDM系统基本原理199
9.1.1 自适应技术的理论基础199
9.1.2自适应技术的实现199
9.1.3自适应OFDM系统201
9.2.1采用自适应调制的OFDM系统数学模型202
9.2单用户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技术202
9.2.2几种典型的自适应分配算法204
9.2.3影响自适应调制OFDM系统性能的几个因素209
9.3多用户OFDM系统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213
9.3.1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的系统模型213
9.3.2自适应子载波分配算法214
本章参考文献223
第10章 多天线技术225
10.1分集与多天线技术225
10.1.1分集的概念225
10.1.3发送分集227
10.1.2接收分集227
10.1.4多发送多接收天线系统228
10.2多天线系统下的信道容量230
10.3多天线技术在OFDM中应用233
10.3.1空时格状编码与OFDM系统相结合233
10.3.2OFDM系统中的空时分组编码技术236
10.3.3空时频编码技术240
本章参考文献244
第11章 OFDM技术的应用246
11.1数字音频广播246
11.1.1DAB的传输模式247
11.1.2 DAB的系统结构248
11.2数字视频广播250
11.2.1传输模式250
11.2.2系统结构253
11.3 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254
11.3.1协议与网络结构255
11.3.2物理层参数256
11.3.3系统结构258
11.3.4帧结构与相关信号处理259
11.4 IEEE802.16a无线城域网261
11.4.1 IEEE802.16/802.16a的协议结构263
11.4.2 IEEE802.16a的物理层技术264
11.5 NTTDoCoMo的4G蜂窝系统方案269
11.5.1系统参数269
11.5.2下行链路:基于二维扩频的VSF-OFCDM270
11.5.3信道交织273
11.5.4导频信道结构274
11.5.5小区搜索276
本章参考文献277
附录Hungarian算法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