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汉学史 第5部 变迁和展望 1989- 修订本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汉学史 第5部 变迁和展望 1989- 修订本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0028647.jpg)
- 李庆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9723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汉学-历史-日本-1945~197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汉学史 第5部 变迁和展望 1989- 修订本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编 面向21世纪的变迁和展望(1989—)1
第一章 1989年以后的世界局势1
第一节 冷战的终结和面向21世纪的世界1
第二节 站在十字路口的日本(日本的国内状况)3
第三节 1989年以后的中日关系8
第二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日本汉学12
第一节 趋于全球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12
第二节 变化中的日本汉学研究16
第三章 日本的中国史学研究概况26
第一节 考古学研究26
第二节 先秦两汉史的研究3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五代史研究42
第四节 宋辽金元史的研究52
第五节 明清史的研究59
第四章 史学研究的代表学者67
第一节 考古学和上古史的研究者(松丸道雄、秋山进午、池田雄一、江村治树、工藤元男、桑山正进等)67
第二节 先秦两汉史的研究者(尾形勇、山田胜芳、富谷至、吉本道雅、藤田胜久、平势隆郎、东晋次等)78
第三节 魏晋六朝和唐五代史的研究者(中村圭尔、佐藤佑治、池田温、砺波护、气贺泽保规、中村裕一、土肥义和、船越泰次、爱宕元等)92
第四节 宋辽金元的研究者(梅原郁、草野靖、岛居一康、佐竹靖彦、伊原弘、本田治、杉山正明、植松正等)115
第五节 明清史的研究者(之一)(佐藤文俊、川越泰博、檀上宽、谷口规矩雄、滨岛敦俊、川胜守、寺田隆信)137
第六节 明清史的研究者(之二)(森正夫、浅井纪、夫马进、岸本美绪等)153
第五章 中国思想史和宗教的研究168
第一节 思想史研究概况168
第二节 宗教研究概况177
第三节 先秦两汉思想的研究者(户川芳郎、町田三郎、泽田多喜男、加地伸行、田中麻纱巳、松川健二、池田知久、关口顺、野间文史、高桥均、内山俊彦、浅野裕一、森秀树、池田秀三、原宗子等)182
第四节 魏晋六朝和唐代思想的研究者(吉川忠夫、中嵨隆藏等)216
第五节 宋明时代思想的研究者(三浦国雄、福田殖、佐野公治、吉田公平等)229
第六节 近代思想的研究者(沟口雄三、滨口富士雄、有田和夫、河田悌一、山口久和等)245
第七节 中国佛教史的研究者(福井文雅、诹访义纯、日比宣正等)260
第八节 道教和民间宗教的研究者(蜂屋邦夫、小林正美、麦谷邦夫、神塚淑子、山田利明、砂山稔、坂出祥伸、野口铁郎)271
第六章 中国文学的研究293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概况293
第二节 先秦两汉文学的研究者(小南一郎、松田稔、中钵雅量、今鹰真、石川三佐男)308
第三节 六朝文学的研究者(兴膳宏、林田慎之助、石川忠久、森野繁夫、清水凯夫、富永一登、井波律子、大上正美等)317
第四节 唐宋文学的研究者(入谷仙介、松浦友久、中岛敏夫、川合康三、笕文生、佐藤保、青山宏等)343
第五节 元明清文学的研究者(之一,戏曲和诗文)(田仲一成、冈晴夫、传田章、福本雅一、笕久美子、合山究等)370
第六节 元明清文学的研究者(之二,小说)(大冢秀高、小川阳一、樽本照雄、金文京、井上泰山、高岛俊男、阿部兼也、中野美代子、矶部彰、小野四平、小松谦等)391
第七章 语言学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者410
第一节 音韵、方言的研究者(平山久雄、望月真澄、花登正宏、古屋昭弘、平田昌司、远藤光晓等)411
第二节 汉字和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者(阿过哲次、佐藤进、大岛正二等)420
第三节 词汇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者(高田时雄、金丸邦三、荒川清秀、内田庆市、水上静夫)428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尾崎康、小川裕充、中村乔、矢泽利彦、川原秀城、渡部武等)435
第八章 迈向新的时代——日本汉学的回顾和展望448
后记455
征引参考文献目录一(第一至第三部)459
征引参考文献目录二(第四至第五部)481
正文索引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