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心理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R.A.巴伦,D.伯恩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3992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社会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心理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范畴:如何思考他人并与他人相互作用1
总序1
社会心理学定义3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范畴:如何思考他人并与他人相互作用3
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科学4
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原因7
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个体的行为7
中文译本序7
前言11
社会心理学:总结13
认知研究的影响14
新千年的社会心理学:新的研究和方法14
中文版前言15
多元文化观点被采纳:全面认识社会差异16
应用研究增强:社会心理学的输出16
生物因素的潜在作用和进化论观点备受关注18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9
系统观察:描述我们周围的世界19
作者简介21
相关研究:对关系的探讨21
谢词23
实验法:系统干预所得到的知识24
解释研究结果:统计的使用和永远持怀疑观点的社会心理学家29
社会心理学中理论的作用30
知识的追寻与个体的权利:寻求一种合适的平衡33
使用本书:读者路线图36
学以致用:为什么相关不一定是因果38
要点总结和复习39
重要术语40
更多的信息41
第二章 社会知觉:理解他人42
第二章 社会知觉:理解他人44
非言语沟通:表情、注视和姿势44
非言语沟通:基本通道45
识别谎言:非言语线索的作用51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香味是正在消失的非言语线索,这是真的吗54
归因: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57
归因理论:理解我们如何赋予社会生活以意义的框架58
归因:错误的基本来源67
归因理论的应用:观点和干预72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我们如何整合并使用社会信息76
Asch关于中心特质与边缘特质的研究77
印象形成:一种认知的观点79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从认知代数到动机过程79
印象形成的其他方面:第一印象的性质和形成第一印象的动机82
印象管理:让自己看起来很棒的美妙艺术84
社会知觉的准确性:超乎想象的证据87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88
学以致用:减少归因错误的影响89
要点总结和复习90
重要术语92
更多的信息92
第三章 社会认知:对现实世界的思考94
第三章 社会认知:对现实世界的思考97
图式:组织和使用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97
图式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注意、编码和提取99
图式自我证实属性的证据:什么时候及为什么信念塑造现实101
启发式和自动加工:在社会认知中我们如何减少努力104
代表性:由相似作判断104
可利用性:“我能想起的就一定是重要的”105
社会思维中的自动加工:我们如何设法同时做两件事107
社会认知中的错误的潜在来源:为什么总体理性比你想的要少111
负面偏见:对负面信息付出更多注意的倾向111
乐观偏见:透过玫瑰色眼镜看世界的倾向113
考虑过多的潜在代价: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尽量少思考反而可能更合适116
反事实思维:考虑“可能会如何”的效果117
奇幻思维:你会吃一个形状像蜘蛛的巧克力吗121
思维抑制:为什么努力不思考某些想法有时候会招致相反的结果122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如何能改善司法公正系统——认知偏见潜在的作用125
社会认知:一个充满乐观的词128
情感和认知:情感如何塑造思维以及思维如何塑造情感129
情感对认知的影响130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好心境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从“成功的喜悦”到心境对启发式思维的作用133
认知对情感的影响136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140
学以致用:与社会认知中的错误作斗争141
要点总结和复习142
重要术语145
更多的信息145
第四章 态度:评价现实世界146
第四章 态度:评价现实世界151
态度形成:态度如何发展以及态度为什么会发展151
社会学习:从他人身上习得态度151
遗传因素:一些惊人的发现155
态度的功能: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态度157
态度与行为的联系:态度何时影响行为以及如何影响行为159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研究态度与行为之间的联系160
态度何时影响行为?特异性、力量、可及性及其他因素163
态度如何影响行为?意向、意愿和行为166
说服的完美艺术:使用信息改变态度170
说服:早期的研究方法171
说服的认知手段:系统加工和启发式加工173
当态度改变遭遇失败:对说服的抵制176
对抗心理:保护我们的个人自由176
预先警告:事先知道说服目的177
选择性回避177
对现有态度的积极防御:反驳相反观点178
偏性同化与态度极化:“如果它违背了我所相信的,那么它一定不可信——或者比不可信更糟糕!”180
认知不协调: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行为能够影响我们的态度181
认知不协调:什么是认知不协调以及减少认知不协调的各种途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182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当身体的上瘾行为和认知发生冲突时:猜猜谁会赢184
认知不协调与态度改变:诱导顺从效应189
认知不协调使行为发生有益改变——当虚伪成为善行的力量源泉时192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195
学以致用:抵制说服:一些有用的方法196
要点总结和复习197
重要术语199
更多的信息199
第五章 社会认同:自我和性别200
第五章 社会认同:自我和性别202
社会认同:概要202
自我:个人独特认同的组成部分204
自我概念:基本图式204
自尊:对自己的态度215
自我功能的其他方面:专注、监控及效能222
性别:认同的关键方面——男性还是女性233
性与性别233
性别认同和性别刻板印象234
性别角色行为及对其的反应240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性、性别革命以及相关的问题240
为什么男性和女性会有不同:是因为生物因素,习得的性别角色,或是二者兼而有之?252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小女孩有大烦恼254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257
学以致用:改善女性负向的自我感观258
要点总结和复习260
重要术语261
更多的信息261
第六章 偏见:起因、影响及消除方法263
第六章 偏见:起因、影响及消除方法266
偏见和歧视:它们的本质与来源266
偏见:不宽容的表现266
偏见:为何持久267
歧视:偏见的行为表现268
偏见的来源:几种观点的对照274
群体间的直接冲突:竞争是偏见的来源274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经济不景气时期对弱势群体的暴行:从南方的私刑到纽约的仇视犯罪277
早期经验:社会学习的作用281
社会分类:我们一他们效应和基本归因错误284
偏见的认知来源:刻板印象、外显性和内隐性288
偏见的其他认知机制:假相关和外群同质性292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消瘦也许是“时尚”,但在美国,“肥胖是核心所在”:与歧视肥胖者的偏见抗争294
为何偏见并非无可避免:应对其影响的技巧297
打破偏见的惯性循环:学会不要仇视297
群体间的直接接触:熟人的潜在价值298
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限301
认知干预:我们能学会向刻板印象说“不”么302
社会影响也是减少偏见的方法之一305
应对偏见:遭受偏见的人如何应对偏见306
性别歧视:本质与影响309
敌对的与仁慈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的两种类型310
性别歧视的认知基础:性别刻板印象与差别尊重312
对女性的歧视:隐蔽的但却是致命的315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320
学以致用:消减偏见的技巧321
要点总结和复习322
重要术语324
更多的信息324
第七章 人际吸引:相见、喜欢、成为熟人326
吸引的开始:邻近性和情绪329
人际吸引:概要329
第七章 人际吸引:相见、喜欢、成为熟人329
邻近性的力量:偶然的接触可能产生吸引330
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吸引的情感基础337
成为熟人:从属需要和外显特点的影响344
从属需要345
外显特点的影响:人际间好恶的直接决定因素349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外貌和风格影响选民吗360
向友谊发展:相似和相互喜欢364
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65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相似、相异,还是两者兼有369
相互喜欢:吸引那些吸引我们的人373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376
学以致用:让人们更轻易地喜欢上你377
要点总结和复习378
重要术语380
更多的信息380
第八章 亲密关系:家庭、朋友、恋人和配偶381
第八章 亲密关系:家庭、朋友、恋人和配偶384
与家人、朋友的相互依赖及孤独384
家庭:最初的人际关系385
家庭之外的关系:建立亲密友谊389
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和依恋风格391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人际行为中依恋风格对成年人的重要性391
孤独:缺少亲密关系的生活399
恋爱关系、爱情和亲昵行为404
恋情:超越友情404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7分钟的约会就成?408
什么是爱411
恋爱关系中的性418
婚姻:亲密关系的最终形式424
婚姻的成功与满意:相似性、假想相似、个性和性424
夫妻之爱、事业、为人父母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428
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反应及关系失败的影响431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439
学以致用:你需要的是爱吗440
要点总结和复习441
重要术语443
更多的信息443
第九章 社会影响:改变他人行为445
从众:群体对行为的影响447
第九章 社会影响:改变他人行为447
Asch对从众的研究:社会压力——不可抗拒的力量?449
从众的影响因素:决定从众程度的变量452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社会规范的持久性:从自动现象到“荣誉文化”456
从众的基础:为什么我们经常选择“随大流”459
抵制从众的压力: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不选择从众463
小群体影响:大群体总是占主导地位吗466
顺从:请求——有时——得先接受469
顺从:基本原则469
基于友谊和喜爱的策略:迎合470
基于承诺或一致性的策略:登门技术和低球技术471
基于互惠的策略:门面效应和并非全部的策略473
基于缺乏的策略:表演难以获得和最后期限技巧474
获取顺从的其他策略:激将法和取悦他人476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获取顺从的高压策略:你真的需要一台价值1500美元的吸尘器吗478
社会影响的极端形式:服从权威和强制性教化480
毁坏服从:你会接受命令去伤害一个无辜的陌生人吗?480
强制性教化:走向极端的社会影响487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490
学以致用:获取服从的策略491
要点总结和复习492
重要术语494
更多的信息494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助人496
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为何旁观者有时会采取行动,有时却很冷漠499
为什么没有人提供帮助499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助人499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一桩谋杀案499
突发事件中助人行动的决定:五个基本的步骤503
增强或抑制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人际吸引、归因和亲社会模范511
自我利益、道德诚实和道德伪装517
施助者和受助者520
旁观者情绪状态对助人行为的影响521
亲社会反应的性格差异523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一宗明显犯罪事件中的亲社会反应523
自愿者行为:长期帮助的动机532
谁获得帮助?人们在接受帮助时是如何反应的?536
解释亲社会行为:为何人们会去帮助别人541
移情—利他主义: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使自己感觉良好543
消极状态缓解:帮助别人能够缓解你的消极情感545
移情喜悦:如果你知道成就了某件事,帮助他人会使你感觉更好546
基因决定论:帮助他人使基因存活率最大化547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550
学以致用:成为一个作出反应的旁观者551
要点总结和复习552
重要术语554
更多的信息554
第十一章 攻击:性质、原因和控制556
关于攻击的理论:探寻暴力的根源559
第十一章 攻击:性质、原因和控制559
生物因素的作用:从本能到进化心理学的观点559
驱力理论:伤害他人的动机561
攻击的现代理论:考虑到学习、认知、情绪和唤醒等诸多原因562
研究人类攻击的技术:没有危险的伤害?564
人类攻击的决定因素:社会、个人和情境564
攻击的社会决定因素:挫折、挑衅、侵虐移置、媒体暴力和唤醒提高568
攻击的个人因素578
攻击的情境决定因素:高温和酒精滥用效应583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研究高温与攻击:从实验室到攻击事件的警方记录584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飞机上的暴力——并非神奇!588
长期关系中的攻击:欺侮和工作场所暴力590
欺侮:挑选出某些人来反复虐待590
工作场所暴力:办公室里的攻击593
攻击的预防和控制:一些有用的技巧596
惩罚:对暴力的一种有效威慑?597
宣泄:把它赶出你的系统确实有帮助吗598
认知干预:道歉和克服认知不足599
减少攻击的其他技巧:与无攻击性模范接触,社会技巧的训练及对抗的反应600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602
学以致用:攻击的原因603
要点总结和复习604
重要术语606
更多的信息606
第十二章 群体和个体:归属的结果607
第十二章 群体和个体:归属的结果609
群体是什么以及如何起作用609
群体如何起作用:角色、地位、规范和凝聚力611
群体如何影响个体的绩效:从社会助长到社会惰化615
社会助长:他人在场时的表现616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从内驱力到注意力分配:他人在场如何影响任务的完成618
社会惰化:在群体里出工不出力622
群体内的协调:合作还是冲突625
合作:与他人共同达成目标626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办公室里的社会两难628
问题:“共处,为何无法共享”628
冲突:本质、原因和后果632
解决冲突:一些有效的技巧635
跨越伦理和文化界限的冲突638
群体中的公平感:本质和结果639
对公平的判断:结果、过程和礼貌640
应对不公平感:处理不公正的策略643
群体决策:发生机制及其缺陷645
决策过程:群体如何达成一致645
群体决策的本质:适度还是极化646
群体决策潜存的危险:群体思维、信息加工偏差和谈别人所知的倾向648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652
学以致用:尽力而为,克服他人的社会惰化653
要点总结和复习654
重要术语656
更多的信息656
第十三章 社会心理学在行动:应用于法律、医学和组织657
第十三章 社会心理学在行动:应用于法律、医学和组织660
社会心理学应用于法律系统的人际方面660
审判开始前:警察程序和媒体报道的影响660
目击证人:问题和解决办法668
审判的主要参与者:律师、法官、陪审团和被告的影响673
社会心理学应用于与健康有关的行为681
对与健康有关的信息的反应682
压力的情绪和生理影响685
应对压力691
超越头条:社会心理学家之所见:宠物可以帮助缓解压力694
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的态度698
社会心理学应用于工作领域:工作满意度、助人行为和领导698
组织公民行为:工作中的亲社会行为702
领导:群体内影响模型706
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进步:理解领导风格的维度和局限:从专制型、民主型到卓越型领导人712
章节链接:整合社会心理学716
学以致用:不要急于作出判断718
要点总结和复习719
重要术语721
更多的信息721
术语表723
参考文献733
后记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