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教育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教育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127092.jpg)
- 王希永,瑞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开明出版社
- ISBN:780133440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教育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前言3
上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教育4
一 心理教育的涵义4
二 心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5
第二节 为什么要开展心理教育8
一 开展心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8
二 开展心理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8
三 开展心理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9
第三节 心育论的学科性质9
一 心育论的学科归属9
二 心育论的理论体系10
第二章 心理素质与心理教育11
第一节 心理素质12
一 心理素质的内容12
二 心理素质的特点13
三 心理素质在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15
第二节 心理教育的价值18
一 从心理教育的功能看心理教育的价值18
二 从心理教育的主体看心理教育的价值19
三 从心理教育的过程看心理教育的价值21
四 从心理教育的结果看心理教育的价值23
第三章 心理教育的功能与目标25
第一节 心理教育的功能26
一 对心理教育功能的认识26
二 心理教育的发展性功能27
三 心理教育的预防性功能33
四 心理教育的补救性功能35
一 对心理教育目标的认识38
第二节 心理教育的目标38
二 开发心理潜能42
三 增强能力44
四 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46
五 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障碍47
第四章 心理教育的任务与内容49
第一节 发展性心理教育50
一 认知心理教育50
二 情感教育52
三 意志品质塑造59
四 个性教育64
一 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教育67
二 心理健康标准的教育67
第二节 卫生性心理教育67
三 异常心理的判别69
四 心理健康方法的教育69
第三节 辅导性心理教育70
一 青春期辅导70
二 生活辅导76
三 学习辅导79
四 交往辅导84
五 职业辅导86
第五章 心理教育的环境89
第一节 心理教育的家庭环境90
一 家长的心理素质与子女的心理素质90
二 家庭气氛与子女的心理素质91
三 家长教育方式与子女的心理素质93
一 校园环境与学生的心理素质94
第二节 心理教育的学校环境94
二 学校风气与学生心理素质95
三 教师心理素质与学生心理素质97
第三节 心理教育的社会环境103
一 社区环境与心理教育103
二 经济环境与心理教育103
三 政治环境与心理教育107
四 文化环境与心理教育110
第六章 心理教育的原则115
第一节 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116
一 全体性原则116
二 主体性原则117
三 全面性原则119
一 基础性原则121
第二节 适应个体发展的原则121
二 普通性原则122
三 发展性原则124
四 尊重性原则126
第三节 系统有序的原则127
一 系统性原则127
二 协同性原则128
第四节 联系实际的原则130
一 活动性原则130
二 参与性原则132
三 实践性原则133
第七章 心理教育的管理135
第一节 心理教育的领导体制136
一 隶属于德育的领导体制136
二 相对独立的领导体制137
第二节 心理教育的队伍建设138
一 心理教师的任职资格139
二 心理教师的培训142
第三节 心理档案的管理145
一 心理档案的作用145
二 心理档案的建立原则146
三 心理档案的内容148
第四节 心理教育的考评150
一 心理教育的考评种类150
二 心理教育的考评途径151
三 心理教育的考评方法151
第五节 心理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152
一 防止德育化倾向152
二 防止医学化倾向153
五 防止滥行心理测验的倾向154
三 防止学科化倾向154
四 防止形式主义倾向154
下篇159
第八章 心理教育的课程159
第一节 学科中心的课程设置160
一 学科中心式课程的特点161
二 学科中心式课程的内容与形式162
三 学科中心式课程的利弊164
第二节 活动中心的课程设置166
一 活动中心式课程的特点167
二 活动中心式课程的内容与形式168
三 活动中心式课程的利弊169
第三节 社会中心的课程设置170
一 社会中心式课程的特点171
二 社会中心式课程的内容与形式172
三 社会中心式课程的利弊174
第四节 学生中心的课程设置175
一 学生中心式课程的特点176
二 学生中心式课程的内容与形式177
三 学生中心式课程的利弊180
第九章 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183
第一节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意义184
一 全体教师参与心理教育184
二 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184
三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185
第二节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185
一 树立现代教学观念185
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88
三 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189
四 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方法190
第三节 课堂管理与心理教育191
一 课堂管理的若干种模式191
二 有效的课堂管理193
三 课堂行为问题的教育196
第四节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200
一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200
二 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200
三 以活动为中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01
四 以激励为原则,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202
五 以方法为重点,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203
六 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203
第十章 各项活动中的心理教育205
一 参与式206
第一节 各项活动中的心理教育方式206
二 竞争式207
三 磨难式208
第二节 各项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内容210
一 技能训练211
二 意志磨练213
三 性格培养214
第三节 不同活动中的心理教育215
一 娱乐活动中的心理教育216
二 竞争活动中的心理教育217
三 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教育218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219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方式220
一 讲解式220
二 讨论式225
三 专题式229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内容231
一 情感陶冶231
二 竞争意识教育237
三 人格塑造238
第三节 不同年级班主任的心理教育240
一 小学班主任的心理教育241
二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教育245
三 高中班主任的心理教育249
第十二章 心理训练251
第一节 心理训练概述252
一 心理训练的含义252
二 心理训练的原则253
三 心理训练的目的254
四 心理训练的步骤255
五 心理训练的分类257
六 心理训练中的注意事项259
第二节 心理训练的内容260
一 学习心理训练260
二 注意心理训练264
三 应激心理训练269
四 耐挫力的训练272
第三节 心理训练的方式和方法273
一 心理训练的方式273
二 心理训练的方法275
第十三章 心理辅导283
第一节 心理辅导概述284
一 心理辅导的产生与发展284
二 心理辅导的特征285
三 心理辅导的原则287
一 个别心理辅导289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方式289
二 团体心理辅导296
三 家庭心理辅导302
第十四章 心理咨询309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模式310
一 指导模式310
二 发展模式311
三 社会影响模式313
四 治疗模式314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原则315
一 理解支持原则315
二 倾听原则316
三 抚慰与启发原则318
五 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原则319
四 非指导性原则319
六 保密原则320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过程321
一 开端321
二 了解问题323
三 分析诊断325
四 帮助指导326
五 结束328
第十五章 心理教育的艺术329
第一节 心灵沟通的艺术330
一 尊重和信任330
二 民主与平等331
三 理解和关心331
四 倾听的艺术332
一 表扬与批评334
第二节 心理强化的艺术334
二 暗示的艺术338
三 奖励与惩罚339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艺术341
一 人际吸引力341
二 心态结构与调整343
三 人际交往的法则344
第四节 心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345
一 自己人效应346
二 角色效应346
三 期待效应347
四 皮格马利翁效应347
五 光环效应348
附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及教师培训用书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