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 第1卷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1708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8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8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纪念阳翰笙同志(代序) 夏衍1

第三卷 文论1

一年来学生运动之概况(1925年6月22日)1

总目录1

欧阳继修同志 萧克3

第二卷 纪实3

从追求真理到投入革命洪流3

出川之前(节选)3

第四卷(上)  纪念与研究3

第一编 纪念阳翰笙3

第一编 回忆录3

第一编 小说3

马林英3

第一卷 创作3

团结的模范 傅钟5

我的朋友阳翰笙 冰心7

“他唤老巴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 ——巴金与父亲阳翰笙的交往 小华9

翰老寿终人未老永在征途最高峰 曹禺13

在大革命洪流中(节选)14

一 在北京西山读书14

难忘的印象 林默涵15

五一节与中国农民运动——八小时劳动!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17

我所认识的阳翰笙同志 贺敬之18

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20

二 进上海大学21

我所知道的阳翰笙和李硕勋 雷晓晖22

趸船上的一夜24

缅怀阳翰老深切叙友情 董培林28

我们的华汉老师 杨纤如31

三 五卅运动中的日日夜夜31

科学的艺术观31

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34

纪念“左联” 缅怀战友 季楚书34

奴隶34

追忆翰老谈戏剧运动的历史 姚时晓37

台城风雨听鸡鸣——缅怀阳翰笙前辈若干往事 陈樾山41

四 在黄埔军校46

关于《赛金花》52

马桶间54

养狗篇55

难忘的往事 舒强55

打狗篇57

参加南昌起义58

皓月长辉话友谊 邓季惺60

辨奸论61

高风亮节阳翰笙 邓季惺62

悼鲁迅先生63

兵变64

当我走出人民大会堂时 ——回忆阳翰笙同志和文艺工作者在一起 陶金64

关于《生死同心》65

编剧杂谈66

“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革命” ——记阳翰笙同志 葛一虹68

沈逸千绥蒙画展观后71

忆翰老 张庚72

一封向老舍先生致贺的信73

怅问75

翰老平生我辈师 白杨75

关于契诃夫的戏剧创作76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经过76

“左联”时期76

影剧界的革命老前辈 于伶79

中国戏剧中的新旧女性82

“左联”的战斗历程——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83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舒湮83

哭翰老 舒湮87

最后一天87

宣侠父与“左联”88

“去找阳秘书,事情准会办得成” 王琦91

谈谈戏曲的推陈出新 ——学习周恩来同志《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讲话》91

翰老对我的教导 冯亦代96

从第三厅到文工会97

义勇军97

前言97

第三厅——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99

忘不了 罗工柳99

一 第三厅在斗争中建立100

六十年忠诚服务 张光年101

道义争担敢歇肩 赵寻104

忆上海105

文苑老将阳翰笙 赵清阁108

满怀欣喜还乡国108

清香一支悼翰老 赵清阁111

改革和繁荣戏曲艺术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川省振兴川剧赴京汇报演出观后112

孩子剧团的怀念 许翰如115

二 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一次较量119

翰老对戏剧的关怀 吕复122

追念 李天济125

三 “唤起每一个老百姓的抗战意识”127

山城旧事忆翰伯 马小弥128

珍视革命实践中创造的艺术财富129

哭翰老 石曼130

当年我编《新园地》132

再悼阳翰老 石凌鹤133

四 购买医药和卡车133

五 全国慰劳总会135

漫谈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 ——在《戏剧春秋》主办的“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上的两次发言135

革命话剧运动的组织者 张逸生135

六 文字宣传137

诚挚的关怀 耐心的教导——缅怀阳翰老 余毅恒140

七 战地文化服务处141

国统区进步的戏剧电影运动 ——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的发言141

八 国际宣传143

向翰笙同志学习 凤子145

塞上风云录——谈谈在翰老领导下工作的一些往事 黄宗池149

九 艺术宣传149

谈谈话剧艺术质量的提高问题——在“戏剧座谈会讨论话剧发展”会上的发言162

在旅大文教座谈会上的报告(1961年9月22日)169

十 撤退是战斗的继续170

我踏入进步戏剧门槛的领路人 刘沧浪173

我们的阳大哥 吴茵175

翰老在昆仑 任宗德177

十一 长沙大火前后178

老泪纵横哭翰老 严恭180

在辽宁师范学院的讲话(1961年12月6日)180

十二 抗敌演剧队、宣传队和孩子剧团183

心香一炷——悼阳翰笙同志 黄宗英186

为繁荣戏剧创作而努力 ——1962年在广州“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0

我们需要理解——怀念阳翰老 梅朵190

十三 蒋介石反动派对三厅的迫害步步加深192

翰墨流香笙歌继世——我所接触的阳翰笙同志 马少波193

十四 蒋介石反动派三次强迫三厅人员加入国民党以郭老为首的三厅人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195

阳翰老率领我们参加土改 叶君健等198

生死同心201

第二编 电影剧本201

文工会在战斗中诞生,在战斗中结束201

一 文工会的组建,党对文工会的领导202

缅怀阳翰老 朱子奇203

二 学术研究和理论斗争205

关于提高话剧艺术水平的根本措施 ——1962年12月26日在上海对江苏省话剧团的讲话207

三 跳出圈子,以学术活动、文化活动的方式进行斗争208

四 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艺活动211

阳翰笙同志二三事 贾芝212

五 敌情资料情报工作与“反战同盟”种种214

忆旧添新 宗璞216

六 皖南事变和重庆文化界的对策217

学习翰笙同志的高尚品德 罗青长218

七 纪念郭老五十寿辰、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群益书店及出版工作220

他为增进日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221

未曾宁静的心——记阳翰笙 佟韦 朱磊223

八 “中艺”的组建和重庆戏剧运动225

深深怀念老领导阳翰老 杜继琨229

九 我在重庆时期的创作活动232

十 抗战后期的民主斗争 《对时局进言》 围绕解散文工会的斗争236

深切缅怀阳翰老 袁毅平237

在“四五”运动优秀摄影作品授奖大会上的讲话(1979年4月)238

如潮往事梦频牵——忆阳翰老 岳野240

在中国文联老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1982年7月27日)241

附一 军委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243

深深的怀念 姜志洁243

参加党的十二大归来在文联全体干部会上的讲话(1982年9月16日)245

附二 对时局进言246

冷雨幽风祭忠魂 刘锡诚246

泥泞中的战斗——影事回忆录251

和善的翰老走了 新凤霞252

八百壮士253

文传百世 情重千秋 黄铭华254

在会见杂协有关同志时的讲话(1983年3月28日)256

送阳翰笙同志远行 程季华258

英雄老去痴情在——回忆阳翰笙同志对我们的关注与教诲 沈祖安262

塞上风云265

谈川剧(1983年5月)267

在中国文联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茶会上的讲话(1984年7月18日)271

青松挺且直——悼念阳翰老 马识途274

会见烟台市部分文艺工作者时的讲话(1986年9月2日)275

忠诚的老战士——记老作家阳翰笙同志 周明278

谈谈我的创作经验279

翰老指导我们改剧本 李天雄281

《地泉》重版自序283

纪念阳翰笙同志 杜宣284

翰老二三事 潘光武287

《阳翰笙选集》小说集自序289

《槿花之歌》题记294

阳翰老奖掖后生 王志秋294

《阳翰笙剧作选》后记297

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张大明299

《阳翰笙选集》话剧剧本集自序299

照耀我革命征途的第一盏明灯303

良师益友303

三访阳翰老 徐志福304

《阳翰笙电影剧本选集》后记306

阳翰笙与父老乡亲 徐志福307

《风雨五十年》序311

忆翰笙大伯家事 阳祖弟312

痛悼田汉同志317

翰老与川剧 夏阳317

忆我的良师益友张太雷同志324

田汉同志所走过的道路324

甲子一周怀硕勋331

万家灯火331

纪念田汉学习田汉337

怀念叶挺同志340

阳翰笙与川剧 陈国福341

为被林彪、“四人帮”迫害逝世和身后遭受诬陷的作家、艺术家们致哀(1979年11月1日宣读)342

悼念进步的电影事业家夏云瑚同志345

时过子夜灯犹明——忆茅盾同志348

川剧界的良师益友 陈书舫349

忆往事 悼翰老 袁玉坤351

一九四二年353

第二编 日记353

一月353

抗日战争时期日记353

新华社报道:阳翰笙同志逝世354

纪念金山同志355

祝贺寿辰、悼念逝世诗、词、对联选357

1982年:祝贺阳翰笙同志八十寿辰359

1987年:祝贺阳翰笙同志从事文艺工作六十周年暨八十五寿辰361

我所认识的老舍363

二月366

怀念和学习应云卫同志368

1992年:祝贺阳翰笙同志九十寿辰369

怀念中国旅行剧团和唐槐秋371

三月375

怀念阿英同志375

1993年:悼念阳翰笙同志逝世376

怀念洪深同志378

第四卷(下) 纪念与研究383

第二编 研究阳翰笙383

阳翰笙评传 潘光武383

四月384

怀念章泯同志387

向夏衍同志学习——纪念夏衍同志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五十五周年389

五月390

悼彦祥同志393

英勇无畏的文化战士张西曼396

六月397

风雨同舟战友情——深深缅怀郭沫若同志399

《郭沫若在重庆》序404

七月404

《白薇评传》序407

八月409

《敌后日记》序411

《中国话剧艺术家传》序413

阳翰笙的革命历程 陈少舟414

《梅朵电影评论集》序416

九月418

李秀成之死419

第三编 话剧剧本419

《晓艇表演艺术初探》序420

《曾荣华舞台艺术》序423

十月424

《赵丹传》序426

《王莹传》序431

十一月432

周恩来与阳翰笙 刘春秀433

《许倩云舞台艺术》序434

《周企何舞台艺术》序438

《柳江怒涛》序441

十二月444

《南天艺华录》序444

《张光茹舞台艺术》序446

阳翰笙与鲁迅 凌受勋446

《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序450

一月452

一九四三年452

影事春秋(节选) 丁小逖455

《中国影人诗选》序456

《马少波全集》序460

二月462

翰老在三厅和文工会的突出战绩 翁植耘463

《跋涉》序464

《舒绣文传》序466

《白杨传》序469

记黎莉莉回忆阳翰老 刘平470

三月471

附473

阳翰笙生平年表 潘光武 编473

四月480

阳翰老与中华剧艺社 陈白尘484

五月492

六月502

运用电影武器配合解放战争 ——记阳翰笙同志在解放战争期间组织电影战线的斗争 季洪503

七月510

革命的浪漫谛克——《地泉》序 易嘉517

八月520

天国春秋521

《地泉》序 郑伯奇522

《地泉》读后感 茅盾524

《地泉》序 钱杏?529

九月531

《地泉》和“革命的浪漫谛克”(节选) 方浴晓533

“革命浪漫谛克”的小说创作(节选) 张大明539

十月540

十一月550

十二月559

《李秀成之死》 勾适生564

一九四四年565

一月565

一个动人的英雄形象(节选) ——《李秀成》观后感 凤子567

从《天国春秋》谈到目前的演剧水平(节选) 欧阳凡海569

阳翰笙著作系年 潘光武 编570

评《天国春秋》 何其芳571

二月575

论《天国春秋》 王志秋577

三月581

四月590

五月597

六月606

评《草莽英雄》(节选) 欧阳山尊607

《草莽英雄》 张大明 潘光武612

七月614

八月622

草莽英雄629

九月630

谈喜剧(节选)——观《两面人》所感 易水632

阳翰笙著作书目 潘光武 编633

谈谈《两面人》 陈淳耀634

《槿花之歌》观后感(节选) 林未芜637

十月638

民族的爱之弦在颤动——读阳翰笙剧作《槿花之歌》笔记 廖全京639

十一月646

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 ——看话剧《三人行》有感 季羡林648

谈谈话剧《三人行》 雷洁琼653

一面镜子 三种人物 两条道路(节选) ——漫谈话剧《三人行》 华夫655

十二月656

《阳翰笙剧作集》编后记(节选) 周明660

一九四五年665

一月665

英姿飒爽光彩照人(节选)——试论阳翰笙剧作中的妇女形象 徐志福666

阳翰笙剧作研究四题 廖光清675

二月676

阳翰笙历史剧的现实主义特色 尹从华682

三月684

四月694

五月704

阳翰笙戏剧简论 雷涛708

六月714

《万家灯火》座谈(节选) 张衡模717

七月722

《万家灯火》观后感 草萍730

八月732

集体的耕耘集体的收获——对于《万家灯火》的再度思考(续完) 梅朵734

《万家灯火》略评 邵荃麟741

九月743

三绝——推荐《万家灯火》 夏衍744

评《万家灯火》 周而复746

访广州三元里749

一帆东去自由身749

《阳翰笙诗稿》(节选)749

第四编 诗749

汕头忆旧750

重来流沙750

哭老舍同志751

清明节往澄海拜扫杜国庠同志墓751

扫街752

国庆二十周年(二首)752

十月752

狱中寄棣华(四首)753

狱中自寿753

怀念内山完造755

怀念松本治一郎755

怀念中岛健藏(二首)756

怀念白石凡757

应当严肃认真地来评论影片《北国江南》 汪岁寒 黄式宪757

怀念西园寺公一757

秋夜有感758

出狱口占758

初夏偶成758

悼念陈毅同志(二首)759

“四·五”抒愤(三首)760

悼周总理(二首)760

读史761

赠夏衍同志(二首)762

新春抒怀762

十一月762

哭田汉同志(二首)763

致周扬同志(二首)763

悼念应云卫、孟君谋两同志(二首)764

怀念徐冰、张晓梅同志(二首)765

我不同意汪、黄二同志的观点 ——也谈电影《北国江南》 江林766

病中怀沈浮同志(三首)766

悼赵丹同志(二首)767

赴豪德寺拜扫中岛健藏墓768

赠于伶同志(二首)768

病中怀念凌鹤同志(二首)769

赠陈白尘同志(二首)770

十二月771

阳翰老与《北国江南》(节选) 舒晓鸣771

敬祝母校八十周年大庆771

赠李白纪念馆771

重游望江公园772

还乡772

宜宾杂诗(三首)773

故园行774

夜登枇杷山774

过三峡(四首)775

感怀(二首)776

悼少奇同志776

怀念田汉同志(二首)777

评阳翰笙和他的电影剧作(节选) 薛赐夫778

石达开进军川南轶闻778

迎中岛京子779

一九四六年780

六月780

怀念洪深同志(二首)780

附780

读报有感(三首)781

春节家宴782

纪念聂耳同志782

纪念周信芳同志782

有怀783

纪念冼星海同志783

庆祝中日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三十周年784

祝贺孩子剧团成立五十周年784

编后记 黄铭华785

三四十年代阳翰笙电影剧作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成就(节选) 高小健786

七月793

诗兴袭来情满怀 张大明 潘光武812

阳翰笙文艺理论批评文章述评(节选) 张大明819

试论阳翰笙在“左翼十年”的地位和作用 李国选836

中国传统文化与阳翰笙品格 凌受勋849

阳翰笙研究七十年概观 凌受勋861

阳翰笙研究述评 徐志福876

附890

阳翰笙研究资料篇目索引 潘光武编890

编后记 编者9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