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药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057415.jpg)
- 高允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356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药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药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1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2
第三节 临床药理学的任务2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
二、上市药品的再评价3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4
四、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4
五、临床药理咨询服务5
第四节 临床试验的方法学5
一、对照5
三、盲法试验6
二、随机6
四、安慰剂7
第二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8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8
一、吸收8
二、分布10
三、代谢12
四、排泄12
第二节 房室模型与动力学过程13
一、房室模型13
二、动力学过程14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参数16
一、药动学基本参数及其意义16
二、药动学参数的计算方法19
一、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临床应用22
第四节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22
二、手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3
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23
第三章 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25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概念25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25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5
第二节 药效学的基本规律27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27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27
三、药物的时-效关系28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29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29
四、药物的安全性29
二、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30
第四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36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36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36
二、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36
三、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37
四、TDM的临床指征41
五、TDM方法与结果分析43
第二节 合理用药原则与给药方案个体化46
一、合理用药原则46
二、给药方案设计46
三、给药方案的评价与调整47
四、TDM与个体化给药应用实例48
一、新药的概念与药品注册分类51
第一节 新药的注册分类与审批51
第五章 新药临床药理研究与评价51
二、新药申报与审批52
第二节 新药的临床研究设计与要求54
一、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条件54
二、试验方案的设计54
三、病例报告表的设计55
四、临床试验质量控制56
第三节 新药临床研究分期58
一、Ⅰ期临床试验58
二、Ⅱ期临床试验61
三、Ⅲ期临床试验64
四、Ⅳ期临床试验64
第四节 新药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65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66
二、单剂给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67
三、多剂量双周期的生物利用度试验68
四、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方法69
第五节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介69
一、实施GCP的意义70
二、药物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70
三、受试者的权益保障71
四、药物临床试验方案72
五、研究者的职责72
六、申办者和监察员的职责73
七、记录与报告74
八、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74
十、质量保证75
九、试验用药品的管理75
十一、多中心临床试验76
十二、我国实施GCP概况77
第六章 国家基本药物与药品分类管理79
第一节 国家基本药物79
一、国家基本药物的概念与意义79
二、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与实施80
第二节 药品分类管理81
一、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81
二、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82
三、非处方药的管理83
第七章 妊娠期与哺乳期的合理用药85
第一节 妊娠期的合理用药85
一、妊娠期妇女的药动学特点85
二、胎儿的药动学特点86
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87
四、妊娠期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88
第二节 分娩期的合理用药91
一、产程中镇痛药、麻醉药的应用91
二、子宫收缩药和子宫收缩抑制药的应用92
第三节 哺乳期的合理用药93
一、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及对乳婴的影响93
二、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94
第八章 小儿的临床用药95
第一节 小儿的药动学特点95
一、吸收95
二、分布96
三、代谢96
一、小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97
四、排泄97
第二节 小儿的药效学特点97
二、新生儿对药物的特有反应98
第三节 影响小儿用药的因素101
第四节 小儿合理用药102
一、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102
二、给药途径及方法105
三、新生儿药物监测106
第九章 老年人的临床用药108
第一节 概述108
一、衰老的特征与学说108
二、老年人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109
三、老年人的用药特点112
一、吸收113
第二节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113
二、分布114
三、代谢115
四、排泄116
第三节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116
一、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116
二、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117
第四节 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118
一、合理选用药物与剂型118
二、选择恰当的药物剂量和个体化给药方案118
三、掌握最佳用药时间和疗程118
四、合理的联合用药119
五、控制嗜好与饮食119
六、提高用药依从性120
第一节 肝脏疾病与临床用药121
一、肝脏对药物的代谢121
第十章 肝肾疾病与临床用药121
二、肝功能障碍对药动学的影响122
三、肝功能障碍对药效学的影响124
四、加重肝损害的药物124
五、肝功能障碍病人用药原则与给药方案的调整125
第二节 肾脏疾病与临床用药125
一、肾功能估计指标及方法126
二、肾功能障碍对药动学的影响126
三、肾功能障碍对药效学的影响129
四、肾功能障碍病人用药原则与给药方案的调整129
第二节 生物节律性对药动学的影响132
第十一章 时间药理学与合理用药132
第一节 时间药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132
第三节 生物节律性对药效学及毒理学的影响134
一、生物节律性对药效学的影响134
二、生物节律性对药物毒性的影响134
第四节 时间药理学的临床应用134
一、平喘药134
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135
三、抗溃疡病药物136
四、激素类药物136
五、抗肿瘤药136
六、其他药物137
二、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38
一、遗传变异的基因控制138
第一节 遗传药理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138
第十二章 遗传药理学与合理用药138
第二节 遗传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139
一、药物氧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139
二、药物代谢转移酶NAT2基因多态性141
三、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142
四、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及对药物转运的影响143
第三节 遗传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144
第四节 药物代谢和效应的种族差异145
第五节 基因组学研究与基因治疗147
一、基因治疗概念及类型147
二、遗传病的基因治疗147
第一节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149
第十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149
第二节 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150
一、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150
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154
第三节 食物及嗜好品与药物的相互作用155
一、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155
二、嗜好品与药物的相互作用156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156
第五节 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157
第十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159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159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159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159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160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161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162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与易感因素162
二、常见药源性疾病163
三、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167
第十五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168
第一节 概述168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169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169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169
第三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与管制171
一、药物滥用的危害171
二、药物滥用的管制171
二、药物依赖性的治疗与康复172
一、药物依赖性的预防172
第四节 药物依赖性的防治与康复172
第十六章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174
第一节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174
一、胆碱酯酶抑制剂174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175
三、免疫抑制剂175
四、血液疗法175
五、丙种球蛋白疗法176
六、手术疗法176
七、禁用药物176
第二节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176
一、抗帕金森病药176
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179
一、癫痫的治疗原则184
第三节 抗癫痫药184
二、常用抗癫痫药186
第四节 治疗疼痛用药188
一、概述188
二、常用镇痛药物189
三、疼痛的其他疗法193
四、癌痛的药物治疗193
第五节 治疗失眠用药195
一、概述195
二、常用催眠药196
三、失眠的药物治疗原则197
一、概述199
二、常用药物199
第六节 抗惊厥药199
第十七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200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200
一、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200
二、常用抗精神病药201
三、合理用药原则206
第二节 抗抑郁症药207
一、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207
二、常用抗抑郁药207
第三节 抗躁狂症药210
第四节 抗焦虑药211
第十八章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213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213
一、概述213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214
三、新型抗高血压药222
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223
第二节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225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25
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227
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227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合理用药原则237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238
一、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239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与分类240
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241
四、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合理应用246
一、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47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247
二、抗心绞痛药的作用与分类248
三、常用抗心绞痛药248
四、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253
第五节 调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254
一、概述254
二、调血脂药254
三、抗血小板药258
四、抗氧化剂260
第六节 抗休克药261
一、抗休克药的分类262
二、治疗休克的常用药262
三、常见休克的治疗266
第一节 治疗水肿的常用药物268
一、高效利尿药268
第十九章 治疗水肿的临床用药268
二、中效利尿药272
三、低效利尿药274
四、渗透性利尿药277
第二节 利尿药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278
一、利尿药临床应用的选择278
二、利尿药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279
三、利尿药抵抗及预防措施280
第二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81
第一节 抗贫血药281
第二节 促白细胞生成药284
一、促进凝血因子合成的止血药285
第三节 促凝血药285
二、凝血因子制剂286
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287
第四节 抗凝血药288
一、抗凝血药288
二、纤维蛋白溶解药290
三、抗血小板药292
第二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94
第一节 平喘药294
一、气道扩张药294
二、抗炎性平喘药299
第二节 祛痰药301
第三节 镇咳药302
一、中枢性镇咳药302
第四节 呼吸兴奋药303
二、外周性镇咳药303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305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治疗305
一、抗酸药305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306
三、黏膜保护药309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310
第二节 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用药311
一、促动力药311
二、泻药312
三、止泻药313
四、胃肠解痉药315
五、止吐药316
一、氨基水杨酸类317
第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317
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318
三、免疫抑制剂318
第四节 肝胆疾病的临床用药318
一、肝炎辅助治疗药319
二、肝性脑病用药319
三、门静脉高压出血用药320
四、胆道疾病用药321
第二十三章 前列腺疾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用药323
第一节 治疗前列腺疾病用药323
一、治疗前列腺增生药323
二、治疗其他前列腺疾病的药物325
第二节 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用药326
一、磷酸二酯酶5抑制药326
三、激素类药物328
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28
五、局部应用的药物329
四、全身应用的其他药物329
第二十四章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331
第一节 胰岛素331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334
一、促进胰岛素释放药334
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药336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336
四、胰岛素增敏剂337
第三节 糖尿病的治疗与合理用药337
一、糖尿病的综合治疗337
二、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原则337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339
第二十五章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339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340
一、硫脲类340
二、碘与碘化物342
三、放射性碘343
四、β受体阻断药343
第二十六章 骨质疏松的临床用药344
第一节 概述344
第二节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344
一、钙剂344
二、维生素D制剂346
三、双磷酸盐类347
四、雌激素349
五、其他药物350
第二十七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353
第一节 概述353
第二节 甾体抗炎免疫药354
第三节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358
第四节 免疫功能调节药363
一、免疫抑制剂363
二、免疫增强剂367
第二十八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370
第一节 概述370
一、变态反应的分类370
二、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371
第二节 常用抗变态反应药物372
一、抗组胺药372
二、过敏介质阻释剂375
三、糖皮质激素376
四、钙剂377
第二十九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378
第一节 概述378
一、抗菌药的分类与作用机制378
二、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动学379
三、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防治383
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385
第二节 抗生素类388
一、青霉素类388
二、头孢菌素类391
三、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392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94
五、氨基糖苷类395
六、四环素类396
七、林可霉素类397
八、氯霉素类398
九、其他类399
第三节 合成抗菌药400
一、喹诺酮类400
二、磺胺类402
三、其他合成抗菌药403
第四节 抗结核病药404
一、常用抗结核药404
二、抗结核药的应用原则406
第五节 抗真菌药406
二、唑类407
一、抗生素类407
三、丙烯胺类408
四、其他类408
第三十章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409
第一节 常用抗病毒药409
第二节 抗艾滋病病毒药410
一、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411
二、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411
三、蛋白酶抑制剂413
第三节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414
第三十一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416
第一节 概述416
一、抗代谢药417
第二节 常用抗肿瘤药417
二、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419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药422
四、影响微管蛋白质装配和纺锤丝形成的药物424
五、其他抗肿瘤药424
六、肿瘤的生物治疗425
第三节 逆转肿瘤耐药性的药物426
一、耐药发生的机制426
二、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427
第四节 肿瘤药物合理应用428
第二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药431
一、抗胆碱药431
第一节 概述431
第三十二章 中毒的解救用药431
二、胆碱酯酶复活药432
第三节 有机氟类农药中毒的解救药433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解救药434
一、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药434
二、供硫药435
三、钴化合物435
第五节 灭鼠药中毒的解救药435
一、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的解救药436
二、磷化锌中毒的解救药436
三、毒鼠磷中毒的解救药436
四、毒鼠强中毒的解救药436
第六节 药物过量中毒的解救药437
中文索引440
主要参考书449